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探究和厚朴酚(HKL)处理能否减轻小鼠脓毒症心肌损伤及其具体机制。通过小鼠盲肠结扎穿孔24 h建立脓毒症心肌损伤模型。实验小鼠随机分为以下4组:假手术组(Sham组);单纯HKL处理组(HKL组);盲肠结扎穿孔组(CLP组);盲肠结扎穿孔+HKL处理组(CLP+HKL组)。盲肠结扎穿孔24h后检测心脏收缩功能,血清LDH水平,心肌组织活性氧(ROS)产量,丙二醛(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心肌凋亡率,Bax,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与CLP组相比,HKL处理组心脏收缩功能显著改善,血清LDH水平、心肌ROS产量、MDA含量、凋亡率、Bax与Caspase-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Bcl-2表达水平、SOD与GSH-Px活性显著增高(均P 0. 05)。该实验证实HKL处理可通过抑制脓毒症诱发的心肌氧化应激和凋亡,最终减轻脓毒症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电凝法电凝小鼠大脑中动脉,引起大脑中动脉闭塞,建立小鼠脑缺血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电凝法直接闭塞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制作成年雄性Balb/c小鼠脑缺血模型(模型组,n=20只);同时,同批次Balb/c小鼠经相同部位开颅,但不电凝闭塞大脑中动脉的小鼠作为假手术组(假手术组,n=20只)。于术后第24 h、72 h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function severity score, mNSS)评估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小鼠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结果 术后第24 h取模型组Balb/c小鼠损伤区域脑组织切片,行苏木素-伊红染色,镜下显示缺血脑组织间质水肿,同时伴有空腔形成,局部脑组织结构变得疏松,且着色较淡,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神经细胞胞体缩小,部分细胞轮廓欠清晰,可以见到不同程度的细胞变性坏死,核固缩,核仁消失现象。模型组在术后第24 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且这种差别可维持到术后第72 h。结论 电凝法可以在Balb/c小鼠中成功制作小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相对洁净环境下使用独立通风笼盒(IVC)系统和传统屏障饲养环境条件对SPF级BALB/c和C57BL/6两种近交系小鼠繁殖性能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8周龄的SPF级BALB/c和C57BL/6小鼠以雌雄2∶1比例随机饲养在IVC饲养环境和传统屏障饲养环境下7个月,观察比较两种品系小鼠不同胎次产仔数、不同周龄的体质量变化、离乳率和交配间隔时间等繁殖和生长能力指标。结果在IVC饲养环境下两种品系的小鼠不同胎次产仔数、哺乳期及离乳后仔鼠体质量,离乳存活率和交配分娩间隔时间等指标与传统的屏障饲养环境下的相同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相对洁净环境下使用IVC系统与屏障环境相比,小鼠繁殖能力无显著差异,小规模的实验动物可以在IVC系统中进行生产繁殖。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并比较BALB/c与C57BL/6小鼠互为供受体心脏移植急性排斥模型。方法采用BALB/c与C57BL/6小鼠互为供受体建立心脏移植模型,术后评估免疫排斥情况、并发症、观察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并做病理检查。结果手术成功率为94.7%。A组(BALB/c→C57BL/6)与B组(C57BL/6→BALB/c)的生存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均可见典型急性排斥病理改变,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移植心脏的心功能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近交系BALB/c和C57BL/6基因小鼠遗传稳定,可以建立稳定的急性排斥反应模型。C57BL/6适合作为受体,移植时间明显缩短,造模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了解不同实验小鼠下颌骨变量波动性不对称性(FA)特征.对3个实验小鼠品系的下颌骨11个变量进行测量.3个小鼠品系是KM 58例(♂31,♀27),ICR 20例(♂10,♀10)和BALB/c 20例(♂10,♀10).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Kolmogorov-Smirnov用来检验FA值的正态分布,参数检验ANOVA和非参数统计检验Mann-Whitney用来检验FA值在性别之间和品系之间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系之间FA值变化有一定差异;3个品系中有一个品系的FA值存在性差.3个品系之间FA值出现差异主要原因是出生后环境的影响,遗传因素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KMI、CR、BALB/c小鼠下颌骨形态变量性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测量43例KM(♂16,♀27)、20例ICR(♂10,♀10)和20例BALB/c(♂10,♀10)3个品系成年小鼠下颌骨的11项变量.用SPSS 11.0统计软件,选择逐步判别法,分别建立性别判别函数.用回代和交互检验方法检验判别函数的效果.结果表明:不同品系性差不同,判别函数对于性别判定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和人促绒毛膜性腺激素(hCG)对不同品系和周龄小鼠进行超数排卵处理,比较激素(PMSG/hCG)注射剂量、小鼠品系和周龄对超排效果的影响,以便获得比较优良的超排方法。结果 1)激素剂量为PMSG(10 IU/只)+hCG(10 IU/只)的超排效果优于PMSG(5 IU/只)+hCG(5 IU/只),但无显著差异(P〉0.05);2)相同剂量时I,CR小鼠和C57BL/6J小鼠的超排效果显著优于BALB/c小鼠和FVB小鼠(P〈0.05);3)5周龄与8周龄的小鼠比较,8周龄超排效果较好,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采用10 IUPMSG+10 IU hCG的组合对8周龄的ICR、C57BL/6J进行超排处理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实验小鼠的短途运输应激反应并研制用于缓解该应激的营养干预剂。方法实验1采用BALB/c小鼠和ICR小鼠,经1.5 h运输后返回原处,分析运输后即刻(0 h)、24 h、48 h、72 h的血糖(GLU)、外周白细胞总数(WBC)、血清中皮质酮(CORT)、白细胞介素2(IL2)和β-内啡肽(β-EP)的变化,评价短途运输应激对2种小鼠的影响。实验2采用BALB/c小鼠以运输全程放置营养补充剂的方式进行运输干预实验,测定并比较干预组和运输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的应激相关指标,由此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在实验1中,运输后即刻2种小鼠GLU、CORT、IL2、β-EP、WBC均降低,但于运输结束后72 h内陆续恢复;实验2中,营养干预组GLU、β-EP、IL2和WBC的恢复时间均比运输对照组提前约24 h。结论短途运输可导致小鼠体能过度消耗以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紊乱,在常规饲养条件下进行自然恢复至少需要72 h,运用营养补充剂进行运输同步干预有助缩短小鼠运输后恢复所需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BALB/c突变卷毛小鼠与BALB/c小鼠之间的免疫学指标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选择6周龄的BALB/c突变卷毛小鼠和BALB/c小鼠各20只(雌雄各半),分别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6项血液免疫细胞指标;使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4项抗体和补体指标;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2、IL-4水平;并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小鼠NE、NE#和MO的雌性及组间结果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两组小鼠LY的雌性结果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小鼠IgM的性别及组间结果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两组小鼠的IgG和C3的雄性及组间结果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小鼠IL-4的雌性及组间结果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BALB/c突变卷毛小鼠和BALB/c小鼠的血液免疫学指标存在差异,提示突变基因可能对小鼠的免疫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裸小鼠的繁殖及在肿瘤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总结了八年实验动物裸小鼠繁殖和应用。方法 用随机抽取 2 0窝BALB/c裸小鼠繁殖生育情况分析和 5只BALB/c母鼠 (nu/ +)四胎生育情况比较。结果 BALB/c裸小鼠平均每胎产仔 9 35只 ,用nu/ +雌与nu/nu雄交配方法繁殖 ,平均每胎所得纯合子仔鼠能占仔数的 5 5 0 % ,离乳率 97% ,1~ 4胎生育恒定 ,一年存活率达10 0 % ,最长生存期可达 75 2d。微生物检测结果未发现致病菌 ,寄生虫等。结论 空气过滤十万级环境加上生物层流柜达一万级的条件 ,只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裸小鼠繁殖可基本达到SPF要求。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山姜根茎水提物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及其安全性.以ICR小鼠为试验对象,将急性毒性试验分为山姜水提物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最大耐受量单次给药5 g/kg;亚急性毒性试验分为山姜水提物低剂量组(1.3 g/kg)、高剂量组(2.6 g/kg)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天灌胃1次,连续15 d.给药后观察小鼠的行为特征,体重变化,并记录脏器系数,检测小鼠血样中尿素氮、肌酐含量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力,对小鼠的肝组织进行H&E染色.结果表明: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山姜水提物组与对照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亚急性毒性试验中,山姜水提物高剂量组肌酐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山姜水提物高剂量组的肝脏器系数高于对照组(P<0.05),但其余各器官脏器系数,尿素氮、肌酐含量,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力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小鼠肝组织病理结果显示无异常.实验结果提示山姜水提物未引起明显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反应.性  相似文献   

12.
观察抗内毒素核心糖脂单克隆抗体对腹腔感染(IAI)伴多器官功能障碍(MOD)时代谢的影响.将20只健康成熟期新西兰白兔按照盲肠结扎加穿孔的方法(CLP)诱发IAI伴MOD,手术后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只.抗内毒素核心糖脂抗体组在CLP后0.5h静脉注射抗R595单抗10mg/kg,对照组按同样方法和剂量给予非特异性单株免疫球蛋白(SP2).动态测定了血浆内毒素、血清细胞因子(TNF、IL-6)、激素(皮质醇、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化(葡萄糖、胆固醇、甘油三酯、白蛋白)和尿中尿素氮、肌酐、3-甲基组氨酸排出的变化,观察时间1周,并记录动物死亡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抗内毒素核心糖脂抗体组血浆内毒素、血清TNF和IL-6水平均显著降低,血清皮质醇浓度减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浓度无显著变化,血中葡萄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白蛋白改变明显改善,尿中尿素氮、肌酐和3-甲基组氨酸排出量显著减少,生存率显著提高.抗内毒素核心糖脂抗体具有防治IAI伴MOD时代谢紊乱的代谢调理作用  相似文献   

13.
探究桂附地黄丸对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的血常规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将24只雌性的昆明种小白鼠分为对照组(CT)、模型组(CTX)和给药组(GDT)。按照1.82 g/kg·d体重剂量给GDT小鼠灌胃桂附地黄丸悬液;在灌胃的第12 d,将环磷酰胺按照50 mg/kg·d体重剂量给CTX和GDT小鼠进行腹腔注射,连续注射3 d。最后一次用药12 h后,称重后采集血液检测血常规及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与CT相比,CTX小鼠白细胞总数、单核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总数、血小板分布宽度、总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 <0.05),尿素氮含量显著升高(P <0.05);与CTX相比,GDT小鼠单核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肌酐含量显著提升(P <0.05),淋巴细胞百分比、谷草转氨酶含量显著下降(P<0.05)。因此,桂附地黄丸可以有效改善环磷酰胺引起小鼠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观察破壁灵芝孢子粉胶囊毒性。方法( 1) 急性毒性试验: 选用昆明种小鼠20 只,雌雄各半,实验前禁食16 h, 24 h 内灌胃3 次,剂量为15 g /kg BW。灌胃后,连续观察7 d,记录中毒表现及死亡情况。( 2) 30 d 喂养试验: 断乳大鼠,体质量60 g 左右, 80 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 组,即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实验组( 1. 5、0. 75、0. 375 g /kg BW) ,各剂量组在基础粉料中分别掺入1. 5%、0. 75%、0. 375% 的受试物,单笼喂养,自由饮食,记录大鼠进食量、体质量,连续喂养并观察30 d。观察动物的一般表现、体质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及生化指标: 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尿素氮、肌酐、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总蛋白、白蛋白。结果各剂量组动物体质量、食物利用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 0. 05) 。其血液指标: 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 生化指标: 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肌酐、胆固醇、甘油三脂、血糖、总蛋白、白蛋白均在正常值范围; 病理学检查未见有意义的病理变化。该受试物对两种性别小鼠的急性毒性LD50均大于15 g /kg BW。结论破壁灵芝孢子粉胶囊属无毒级。  相似文献   

15.
三种小鼠血液生理生化正常值的测定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本文通过对三种小鼠-BALB/c、C57BL/6J近交系小鼠和昆明远交群小鼠的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其结果:⑴血液学指标:BALB/c近交系小鼠的嗜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雌雄间差异显著;C57BL/6J近交系小鼠、昆明小鼠雌雄间差异不显著;昆明小鼠的白细胞比BALB/c、C57BL/6J近交系小鼠的低;BALB/c近交系小鼠的单核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嗜碱性白细胞记数比C57BL/6J近交系小  相似文献   

16.
KM小鼠与BALB/c小鼠五项免疫学指标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五种免疫功能测定法对832只健康KM小鼠和83只BALB/c小鼠进行免疫学功能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ConA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能力OD值分别为0.0148-0.0192和0.01201~0.0206,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耳肿胀法)小鼠耳重差分别为10.39~12.17mg和11.468~16.234mg;血清溶血素抗体积数分别为78.98~91.30和106.73~116.07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五味子粗多糖与泽泻提取物联合应用对酒精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5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ON)、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组(MOD)、五味子泽泻2:1组、五味子泽泻1:1组和五味子泽泻1:2组.各药物处理组小鼠每日灌胃五味子泽泻提取物100mg/kg,空白对照组和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溶媒,连续30d.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组和五味子泽泻各给药组的小鼠末次给药1h后均灌胃给予50%乙醇溶液12mL/kg.16h后取小鼠的血和肝脏,计算各组小鼠的肝指数,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的水平,检测肝组织中微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甘油三酯(TG)的含量,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法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组比较,五味子泽泻1:1组和1:2组均可降低小鼠肝脏指数(P<0.05),降低血清中ALT和AST水平(P<0.05),升高肝组织中GSH含量(P<0.01),且降低TG含量(P<0.05或P<0.01),改善肝脏病理学变化.结论 五味子多糖与泽泻提取物联合应用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确定全氟辛酸是否通过脂质过氧化造成小鼠肝脏的损伤.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组、1/16LD50、1/8LD50和1/4LD50组,染毒14 d后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肝脏病理变化,试剂盒法测定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变化.HE染色观察到全氟辛酸染毒组肝组织损伤明显;试剂盒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全氟辛酸组小鼠组织匀浆中SOD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GSH活性显著降低,均有统计学意义.全氟辛酸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活性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低剂量组小鼠血清ALP活性与空白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高、中剂量组与空白组相比ALP活性有升高趋势,但是没有统计学意义.全氟辛酸通过脂质过氧化造成小鼠肝损伤.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探讨耐辐射奇球菌( Deinococcus radiodurans,DR)活菌及细菌破碎物的急性毒性。 方法 分别将 DR 高浓度 1×109 / mL(高浓度活菌组) 、低浓度 1×107 / mL(低浓度活菌组) 、细菌破碎物高浓度 1× 109 / mL( 高浓度细菌破碎物组) 、低浓度 1×107 / mL(低浓度细菌破碎物组) 以 0. 4 mL / 10 g 灌胃 KM 小鼠,TGY 培养基组灌胃相同体积的胰蛋白胨葡萄糖酵母琼脂培养基( tryptone glucose yeast agar medium) ,间隔 8 h,灌胃 2 次后,观察 14 d,以小鼠行为学、脏器系数、体质量、血常规(白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血小板) 以及血浆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肌酐、肌酸激酶、镁、磷、肌酸激酶 MB 型同工酶、乳酸脱氢酶) 变化作为评判依据,比较分析耐辐射奇球菌的毒性。 结果 不同剂量组的小鼠,均未见分泌物、大小便、呼吸及运动异常,灌胃后 0. 5 h 至实验结束,未观察到反应迟钝、瞳孔改变、眼球凸出、眼睑下垂、皮肤颜色改变等异常,受试小鼠体质量、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与 TGY 培养基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脾脏系数在低浓度细菌破碎物组有显著增大,病理学检查,未见实质性病变。 结论 DR 活菌及其细菌破碎物对小鼠无急性毒性,为 DR 在临床中的拓展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