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当前,以美国思想为主导的北约战略正在经历重大的变化。由于美国的相对衰落和欧洲地位上升,北约开始出现“欧洲化”的倾向。这种倾向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北约未来的走向,引人瞩目。几经变迁不再是“美式翻版”北约自1949年成立以来,其战略从总体上讲体现了美欧双方的利益,但其核心思想则是以美国的欧洲军事战略理论为依据制定的。不论是40年代末奉行的“大规模地面作战战略”还是50年代执行的“大规模报复战略”和60年代以来的“灵活反应战略”,都是  相似文献   

2.
吕杨 《世界知识》2010,(12):38-39
奥巴马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与变化是内外形势使然,是奥巴马外交"新政"的落实与体现,反映美国在相对衰落的背景下维护全球利益与国家安全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经过休谟"归纳问题"的诘难和波普尔反归纳主义的冲击,经典归纳主义从兴盛逐渐走向衰落,与这一过程相伴随的则是人们对归纳法职能的看法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经典归纳主义从兴盛逐渐走向衰落的历史启示我们,决不能夸大归纳法在科学发现和证实中的作用,特别是不能夸大归纳法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9·1事件为标志,美国打击洗钱犯罪的国际战略可分为两个阶段:9·11以前以打击传统的洗钱犯罪为主;9·11以后在战略上将打击传统的洗钱行为和恐怖融资并行。以国际组织为战略平台,以多边和双边的战略合作为手段,在全球范围内逐步推行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国际反洗钱标准是美国打击国际洗钱犯罪国家战略的重要特点。美国打击国际洗钱犯罪的国际战略由单一目标向双目标的发展,是美国反洗钱国际战略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国际社会反洗钱历史进程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5.
自适应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 ,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政府关注的中心议题 ,科技发展战略都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动态平衡的角度 ,提出自适应科技发展战略 ,并对战略选择、战略构成、战略管理以及战略规划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报告是中国工程院"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咨询研究的一个综合汇报。内容包括:能源形势与挑战;我国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原则;2050年前我国能源发展阶段的战略定位;我国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的基本内涵,对其中的六项子战略进行了阐述;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是经济、环境双赢的战略,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气候变化有多少质疑,中国能源走向绿色、低碳都是必须的;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能源战略不仅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将推动科技创新和抢占新的战略制高点;本世纪上半叶,我国能源发展展望;最后提出了若干实施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的重大建议。  相似文献   

7.
美国大部分地区的知识经济规模很小,科技创新稀疏,知识产权密度很低;美国知识经济主要聚集在少数地区,实际上是自生自发地实施了“据点战略”.与美国类似,其它知识经济规模大,发展前景好的国家都普遍采取地方自治制度.相比之下,中国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是“全国战略”.如果不在适当阶段调整为据点战略,则可能扭曲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8.
美国国家关键技术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的推动力。为准确把握国际科技发展的大趋势,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正确选择国家关键技术及制定技术发展战略。而关键技术选择不是单纯从技术发展的层面考虑的重点技术领域的选择,而是紧紧围绕实现国家目标的需要而开展的技术选择工作,并据此制定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战略。针对我国国情和面临加入WTO后的国际竞争态势,在“赶超”战略已定的条件下,优先发展国家关键技术是实现我国国家目标的战略举措。为此,从本期起,我们将陆续刊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欧盟及西方主要国家、美国、日本、韩国等一些国家的国家关键技术的选择及我国国家关键技术发展战略的选择的研究报告,以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人工智能是当前及未来必争的战略领域,各个国家、区域行业、高校及科研机构都在抢滩布局,加强顶层设计,希望借由人工智能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构筑先发优势,在战略、人才、资金等各方面用尽全力,努力抢占发展的制高点。从国家角度,人工智能领域形成了中美"双雄"的竞争格局。本文在《人工智能全球格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电子学会、智慧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的研究基础上,从技术沿革、政策布局、企业发展这三方面进行中美人工智能发展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海湾战争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动的战略空袭上,其规模之大、攻击之猛烈,为历次局部战争所罕见,它对战争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分析和研究这次战略空袭,不仅有助于预测这场战争的军事走向,而且有助于人们了解现代战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全国和全省科技工作会议都强调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技行动,以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如何把乡村振兴战略科技行动作为新时代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抓手,本文提出如下思考和建议。一、以科技创新规划为龙头,统筹部署农业农村科技项目  相似文献   

12.
一个半世纪的世博会历史,也是中国从近代走向现代,从衰落走向繁荣,从屈辱走向自豪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厘清了科技发展战略的概念内涵,从重大科技任务目标生成和实现的角度,阐述战略科学家的任务和使命,由此分析了战略科学家必须具备的科学属性、战略属性以及人格特质。强调在特定历史发展时期,科技举国体制是战略科学家用武之地,且战略科学家是国家科技及其人才安全网链的关键少数。分析了战略科学家与科技领导者、专业领军人才的差别,指出培育战略科学家不同于培养科技领导者:“育”“养”之别在于国家要提供一个传统科学家向战略科学家转变的好环境。与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工程应用领域不同,在纯基础研究领域有重大科学贡献的大科学家就是真正的战略科学家。基于上述内涵的理解和观念升华,界定细分了战略科学家的类型,相应提出了在中国现阶段如何培育战略科学家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抓紧建立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严峻的知识产权挑战,知识产权战略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下一步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由于我国知识产权工作起步比较晚,从国家到企业都缺乏一个系统的知识产权战略思路。因此,迫切需要尽快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相似文献   

15.
胡欣 《世界知识》2021,(1):75-75
2020年12月18日,来自美国国防部、国务院、财政部及其他机构的官员在线上正式发布《美国防止冲突和促进稳定的战略》。它的由来,要追溯到2019年美国国务院提出的《全球脆弱性法案》,提出政府应着眼未来十年制定官方战略,帮助那些所谓“脆弱国家”从脆弱走向稳定,从冲突走向和平。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党中央根据国际政治形势、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世界科技革命变革趋势,先后提出“向科学进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科技发展战略,确立了中国科学技术进步的道路,引领中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战略方针从“跟踪模仿”走向“自主创新”,战略重点从“推进国防和重工业发展”走向“推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攻关力量从“研发机构”走向“研发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协同创新,战略体系从“单一拳”走向“组合拳”。面向未来,要抓住历史机遇,继续坚持“四个面向”,着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立高精尖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完善新时代创新生态体系,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相似文献   

17.
战略科技力量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有力保障.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安徽有基础、有条件、有责任,也理应有更大作为.进入新发展阶段,要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把建设一支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水平的战略科技力量作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时任日本内阁官方长官的安倍晋三在其著作《走向美丽之国》中提出了"四国同盟"的战略构想。安倍晋三的"四国同盟"战略构想是指在亚太地区构建一个由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四个所谓民主国家共同建立的战略同盟。这一同盟具有明显的针对中国的意图,而日本也寄希望于该同盟能够提高其在亚太地区的国际地位。该文从该战略的主要内容和所牵扯到的大国博弈角度出发,就该战略构想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高颖 《科技智囊》2006,(5):16-16
战略是怎样形成的,战略应该如何管理以及寻求不断变革,管理学大师明茨伯格将战略的制定过程比喻为如同做手艺一样,他认为,手艺化方式能更好地描述战略的实际形成过程。这一观点打破了人们对战略理解的惯常思维模式,即人们通常把战略制定描述成一个深思熟虑的过程:先思考,后行动;先制定,后执行。亨利&#183;明茨伯格认为,事实上,人们不可能总是聪明到可以预先把所有的事情都想透,严格地将组织的思考与行动,战略的制定与执行区分开来在实际中是很难行得通的。  相似文献   

20.
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打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当今中国对外开放的国家重要战略决策。"一带一路"的国家开放战略与云南关系密切,云南是国家向西开放战略中的前沿和窗口,在整个宏观地理中具有突出的地位。考察丝绸之路的走向,云南正好位于南方丝绸之路、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结合点上。在"一带一路"战略中,云南是沟通"三路"、连接"两洋"、打通"两洲"的重要节点,在向西开放战略中的门户作用极为突出。重振南方丝绸之路是中国印度洋战略的必然选择和构建孟中印缅经济带的客观要求,国家向西开放战略使得云南从改革开放的末梢变成了前沿,这是地缘政治的新变化。云南在向西开放战略中具备了较好的基础条件,可以在"一带一路"的国家开放战略中有所担当。充当好国家整体布局的排头兵,这是云南人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