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5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能激光的产生、传输和应用是现代激光技术和光学工程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它不仅涉及到一系列物理问题,还有赖于多项要求极高的工程技术问题。文章提出了8个与高能激光有关的应用光学问题,包括高能激光器、高质量光学元器件、先进的自适应光学技术、非线性光学相共轭技术、变频技术及光束相干合成技术等。着重阐明对它们的要求和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回顾了近年特别是2008年中国在信息、能源、制造业及探索宏观、微观世界等领域所取得的重大科学技术进步和工程创新成就;指出了严重自然灾害对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检验与启示;提出了我国工程科技界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展望了未来我国工程技术的创新使命。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重大环境和发展问题。应对气候变化正在成为各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将对各国的能源资源战略产生直接影响,而且将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战略性选择问题。尽管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已有大量科学依据,但仍然存在一些质疑和不确定性,而应对气候变化却必须有一个确定的战略,采取实际的行动,这些行动必须建立在科学判断的基础上。为此,厘清对气候变化科学性及其不确定性的认知,有利于进一步取得科学共识,坚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4.
 气候,这个由讨论“温度”开始的话题,越来越揭示出它的“深度”.各界对在去年底于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达成的“多哈气候途径”褒贬不一,但在笔者看来,超越不同见解,气候谈判背后的深层次内涵更值得深思熟虑.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工程哲学产生的背景,论述了工程哲学的内涵及开展工程哲学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杜祥琬 《科技潮》2009,(4):28-31
中国国情的最大特点是人口众多,因此尽管人均能耗还远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但是能源需求总量大,而且随着我国的经济增长.能源总需求还在增加,加之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良,而且能源效率低,结果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这不但会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国际压力很大。  相似文献   
7.
在《巴黎协定》签署5周年之际,中国向世界宣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的国家目标.这不仅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策,也是基于科学论证的国家战略.它更清晰了"能源革命"的阶段目标,也要求我们为低碳能源转型做出更为扎实、积极的努力. 能源转型是人类文明形态不断进步的历史必然.煤、油、气等化石能源的发现和利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使人类由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文明,这是典型的能源革命.但200多年来,工业文明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气候和可持续性问题.现代非化石能源的进步,正在推动人类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并在推动新一轮能源革命.  相似文献   
8.
哥本哈根会议和中国低碳能源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在哥本哈根大家都很关注联合国气候变化哥本哈根会议。实际上全球气候变化的会议,这已经是第15次了。这本来是一个自然科学问题,因为它可能影响到经济和民生,并且进一步对政治起作用,因此这次炒得最"热"。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报告是中国工程院"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咨询研究的一个综合汇报。内容包括:能源形势与挑战;我国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原则;2050年前我国能源发展阶段的战略定位;我国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的基本内涵,对其中的六项子战略进行了阐述;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是经济、环境双赢的战略,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气候变化有多少质疑,中国能源走向绿色、低碳都是必须的;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能源战略不仅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将推动科技创新和抢占新的战略制高点;本世纪上半叶,我国能源发展展望;最后提出了若干实施科学、绿色、低碳能源战略的重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了2007年中国在能源与环境、航天航空、信息产业、制造业、科学仪器和实验装置等工程科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展望了未来工程科技的几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