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自制了一种非酸固体催化剂,考察了该催化剂催化合成癸二酸二异辛酯的工艺条件,在优化条件下,癸二酸二异辛酯的收率为99%.该催化剂对其他一些葵二酸双酯和己二酸双酯的合成也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钨硅酸催化合成癸二酸二异辛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钨硅酸代替硫酸催化合成癸二酸二异辛酯.考察了反应时间、醇酸比、带水剂用量等对合成的影响,得到合成癸二酸二异辛酯的较适宜条件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化学测试技术和仪器分析方法研究了2种阻锈剂在混凝土中的迁移,利用电化学测试方法评估阻锈剂在模拟体系中的缓蚀效果,结合阻锈剂的缓蚀作用,研究了阻锈剂改善再碱化修复碳化钢筋混凝土结构效果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3A/m^2恒电流密度形成的电场作用下阻锈剂通过30mm厚的混凝土速率明显高于未通电情况下的,说明电场作用对阻锈剂的迁移扩散过程起到了促进作用;在模拟体系中,随着乙醇胺及二乙醇胺浓度的增大,其缓蚀效果也逐步提高,相同浓度下二乙醇胺缓蚀效果更好,在二乙醇胺浓度为0.08mol/L时对Q235钢筋缓蚀率为93.24%;再碱化后在相同的弛豫时间内,采用添加二乙醇胺的碳酸钠电解液进行再碱化的样品腐蚀电位明显正移,腐蚀电流密度变小,阻锈剂能够改善再碱化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硝酸根与亚硝酸根插层镁铝层状双氢氧化物(MgAl-NO3 LDHs、MgAl-NO2 LDHs)在碱激发矿渣模拟孔隙液中对钢筋Cl-腐蚀的影响,采用等温吸附、自腐蚀电位、电化学阻抗谱、动电位极化方法对比研究了焙烧还原法所制MgAl-NO3 LDHs、MgAl-NO2 LDHs的Cl-吸附与对钢筋的阻锈性能,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观察了MgAl-NO3 LDHs、MgAl-NO2 LDHs吸附Cl-前后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MgAl-NO3 LDHs、MgAl-NO2 LDHs在碱激发矿渣模拟孔隙液中的Cl-饱和吸附量分别为31.312、30.878 mg/g,与在水泥模拟孔隙液中的Cl-饱和吸附量相比更低,但其pH值降幅较小;MgAl-NO3 LDHs在碱激发矿渣模拟孔隙液中对钢筋的缓蚀效率为81.8%,优于在水泥模拟孔隙液中对钢筋的缓蚀效率40.3%,且MgAl-NO2 LDHs的缓蚀效率相比MgAl-NO3 LDHs更高.不同层间、竞争性阴离子的交换是导致MgAl-NO3 LDHs、MgAl-NO2 LDHs在不同模拟孔隙液中对钢筋Cl-腐蚀的缓蚀效果优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将介孔材料SBA-15与磷钨酸溶液在80℃水浴条件下蒸发浓缩制备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HPW-SBA-15作为合成癸二酸二辛酯的催化剂,并分析其酸催化性能及磷钨酸的负载量、温度、反应时间、酸醇比等因素对合成癸二酸二辛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催化合成癸二酸二辛酯时,最佳反应条件为:磷钨酸负载量为50%,反应时间为2.5h,n(癸二酸)∶n(异辛醇)=1∶3.此时,酯化率最高为95.47%.  相似文献   

6.
超高静压下传压介质压致升温的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将温度探头伸入高压腔内在线测定了3种传压介质(癸二酸二辛酯、水、无水乙醇)的温度变化情况,研究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压致升温规律.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癸二酸二辛酯的压致升温值随压力的增加由0.089℃/MPa降至0.068℃/MPa,且随初始温度的增加而降低;水的压致升温值随压力的增加基本不变,稳定在0.026~0.028℃/MPa之间,且随初始温度的增加而略有增加;无水乙醇的压致升温值受压力影响大于水而小于癸二酸二辛酯,随压力增加由0.082℃/MPa降至0.075℃/MPa,初始温度对其影响大于水,但乙醇压致升温值随着其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通过聚四氟乙烯套筒和不锈钢套筒模拟不同的热损失条件时,在保压过程中前者对癸二酸二辛酯的保温效果明显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7.
针对兰州地铁建设中地下水SO2-4和Cl-含量较高的问题,基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腐蚀,通过设计2种模拟液和3种混凝土配合比,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采用CS350电化学工作站,对混凝土中钢筋的电化学腐蚀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腐蚀电流密度与钢筋锈蚀程度的对应关系,只有浸泡溶液NaCl浓度为20g/L、MgSO4浓度为5g/L中第二种配合比混凝土中钢筋未产生腐蚀,其他5种钢筋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低腐蚀现象.通过2种模拟液不同配合比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速率对比分析,除了其中一组,其他几组均为混凝土水灰比越小,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速率越小;选择第二种混凝土配合比为较优混凝土配合比.  相似文献   

8.
增塑剂癸二酸二异辛酯广泛用于塑料、涂料、胶粘剂中作增塑剂,国内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利用癸二酸和2—乙基乙醇在对甲基苯磺酸催化下酯化,用甲苯作溶剂,制得癸二酸二(2—乙基己)酯,产率为96%—98.5%,纯度为96.26%。  相似文献   

9.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合成癸二酸二异辛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合成癸二酸二异辛酯时,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为液固相酯化反应的催化剂,732树脂优于D72树脂。在异辛醇与癸二酸的摩尔比为3:1和催化剂加入量为3.6g/mol癸二酸的条件下,732树脂显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且可再生,反复使用,是较好的液固相脂化催化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共沉积法制备Mg-Al层状双金属氢氧化合物(MgAl-LDHs),以碱性溶液模拟混凝土孔溶液,通过等温吸附试验、自腐蚀电位(E_(corr))、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SO■和Cl~-共存环境下MgAl-LDHs的吸附性能及对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阻锈性能.此外,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LDHs微结构进行观测,揭示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MgAl-LDHs对Cl~-和SO■离子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853、1.587 mmol/g,SO■的存在会抑制MgAl-LDHs对于Cl~-的吸附;MgAl-LDHs对钢筋具有明显的缓蚀效果,且随着SO■含量的增加,钢筋腐蚀先缓解后加剧;MgAl-LDHs对Cl~-吸附是其缓蚀的主要原因.而随着SO■含量的增加,反应生成石膏在钢筋表面吸附是钢筋腐蚀先缓解的原因,但MgAl-LDHs会优先吸附SO■,导致残余的Cl~-增加,钢筋腐蚀加剧.  相似文献   

11.
N80油管钢的CO_2高温高压腐蚀电化学行为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高温高压釜中模拟油气井腐蚀环境 ,采用电化学交流阻抗和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测试技术 ,研究了N80钢在温度为 10 0℃ ,CO2 分压为 1.18MPa条件下的腐蚀电化学行为和阳极与阴极反应机理 ,实时监测了腐蚀产物膜对腐蚀行为和腐蚀反应机理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N80钢的阳极反应过程服从Bockris机理 ;N80钢的阴极反应以H2 CO3的还原为主 ;反应中间产物吸附与腐蚀产物膜覆盖的竞争导致交流阻抗谱随腐蚀时间而变化 ,影响着钢的腐蚀行为 ,产物膜对钢基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高温高压腐蚀试验及电化学原位测量技术,并辅以SEM、EDS和XRD等微观分析手段研究了油套管用钢P110在CO2分压为2 MPa、温度为100℃的3.5%NaCl水溶液中的腐蚀失重、界面反应电化学特性、腐蚀产物膜的微观形貌、成分和结构特征,探讨了油套管用钢CO2腐蚀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油套管用钢P110的CO2腐蚀产物为FeCO3;随腐蚀时间的延长及腐蚀产物膜的形成,平均腐蚀速率逐渐降低、趋势变缓,产物膜生长满足抛物线生长规律;腐蚀产物晶粒逐渐长大并堆垛紧密,逐渐成膜覆盖于金属表面,膜厚先增加后逐渐趋于稳定,对基体保护能力增强;不同腐蚀时间交流阻抗图谱(EIS)的拟合结果表明,极化电阻随着腐蚀时间增加逐渐增大,电极反应由最初的活化控制变为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3.
通过极化测量技术研究了UNSG10190钢在含CO2水溶液中的反应速率与CO2分压的关系,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阳、阴极溶鳃反应的机理,随着CO2分压的增大,UNSG10190钢的腐蚀电位增大,腐蚀速率增大,在碳酸溶液中CO2促进了UNSG10190钢的阴极过程,抑制了阳极溶解反应。  相似文献   

14.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等电化学实验方法以及扫描电镜和能谱等表面分析技术对20#碳钢在不同H2S质量浓度(0,95.61,103.22,224.16 mg.L-1)、不同温度(25,35,45℃)下的NACE溶液(含CO2)中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同时对该环境下腐蚀产物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发现在含有CO2的NACE溶液中,加入少量H2S,能加剧碳钢腐蚀,加速阳极铁的溶解和阴极氢气的析出.随着H2S质量浓度的增加,腐蚀电流密度增大,碳钢腐蚀加剧.温度升高,腐蚀极化电阻变小,腐蚀也会加剧.腐蚀试样外层絮状腐蚀产物主要是铁碳化物,接近基体表面的腐蚀产物主要是铁硫化物.  相似文献   

15.
用自腐蚀(FC)、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电化学(EC)等方法,研究了低碳钢表面在不同烘烤温度下直接聚合正硅酸四乙酯(TEOS)成膜的覆盖层在3.5%NaCl水溶液中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TEOS聚合膜具有较高的势垒效应,高温烘烤时,该聚合膜的烃基与氢氧化铁有效缩聚成膜,呈现化学吸附机理,且致密性和耐蚀性好.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双相X80管线钢在沿海土壤模拟溶液环境中的腐蚀机理,采用极化曲线、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SSRT)和交流阻抗(EIS)法对不同外加电位(-750,-900和-1 050 mV vs.饱和甘汞电极(SCE))下双相X80管线钢的应力腐蚀和电化学腐蚀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双相X80管线钢在-1 050 mV电位下对应力腐蚀(SCC)最为敏感。慢应变拉伸呈现为脆性断裂,断口可见铁素体区域圆形或椭圆形的凹坑,这是由于过度阴极反应产生的氢原子扩散进入到钢中在铁素体晶界聚集,氢气析出产生的较高氢压超过材料的强度产生圆形孔洞,在拉伸应力作用下变为椭圆形。在此电位下EIS模拟电阻最小,耐腐蚀性最差。-750 mV的外加电位可起到一定的电化学保护作用,但不足以防止X80管线钢应力腐蚀的发生。-900 mV的外加电位可有效抑制X80管线钢的阳极溶解,SSRT的强度和延展性均高于0 mV电位试样,表现出韧性断裂特征,EIS模拟电阻最高,因此双相X80管线钢在模拟海岸土壤环境下最佳的阴极保护电位约为-900 mV vs. SCE。双相X80管线钢在沿海土壤模拟环境中的应力腐蚀行为的研究可对其在实际使用过...  相似文献   

17.
使用电化学工作站检测热轧态347H不锈钢、固溶态酸洗347H不锈钢和固溶处理态347H不锈钢在3.5wt.%NaCl、5wt.%H2SO4和5wt.%NaOH腐蚀介质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绘制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固溶处理对347H不锈钢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5wt.%NaCl腐蚀介质中,固溶态酸洗347H不锈钢表现出最佳的耐腐蚀性,而固溶处理会降低热轧态347H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在5wt.%H2SO4腐蚀介质中,通过1 160 ℃固溶处理2 h,347H不锈钢的耐腐蚀性有所提高.在5wt.%NaOH腐蚀介质中,热轧态347H不锈钢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和其他状态的347H不锈钢相比要小一个数量级,因此,热轧态347H不锈钢更耐5wt.%NaOH腐蚀介质的腐蚀.  相似文献   

18.
 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0.5-2.0mol/L硫酸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氯化钠对冷轧钢的腐蚀影响.研究表明:CTAB与NaCl的混合物表现为阴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混合物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式.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都表明CTAB与NaCl对硫酸中钢的腐蚀存在缓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用动电位扫描法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弱酸性溶液中SO2的存在、溶液酸度、温度、浸泡时间和极化电位对X70钢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X70钢在含有SO2的弱酸性溶液中的腐蚀反应过程是受阳极控制的;SO2的存在促进了X70钢腐蚀反应阳极过程的进行;增加酸度和提高温度,主要促进了X70钢腐蚀反应的阴极过程;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和极化电位的增大,X70钢腐蚀反应的阻抗的模值逐渐减小,高频端相角最大处逐渐向高频方向漂移,相角最大值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20.
采用激光电子散斑干涉技术、电化学阻抗技术和扫描电化学显微镜技术实时、动态和原位观测了涂覆丙烯酸聚氨酯涂层的碳钢在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浸泡初期的界面腐蚀行为,并对比了纳米TiO2的添加对界面腐蚀行为的影响.在浸泡初期无宏观缺陷存在时,激光电子散斑干涉技术成功检测到涂层界面的微小变化,电化学阻抗技术显示不同涂层低频阻抗膜值的变化情况,均与扫描电化学显微镜技术获得的腐蚀电化学形貌结果一致,即在浸泡初期,未添加纳米TiO2的涂层其界面变化速度(即锈蚀萌生速度)较添加涂层明显得多,表明纳米TiO2可延缓涂层/碳钢的界面失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