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揭示高校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接受意愿的影响机制,文章整合技术接受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收集的539份调查问卷进行验证性分析.结果表明:①基于技术接受和计划行为理论的整合模型,能够解释高校学生混合式教学接受意愿58.6%的总体变异量;②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均对使用态度产生正向影响,且通过使用态度对接受意愿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③使用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均对接受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其中使用态度的影响强度大于知觉行为控制,而主观规范对于接受意愿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实证研究结果有助于为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利用Mcfadden提出的离散选择模型研究了消费者选择汽车拥有和汽车共享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对上海市消费者的问卷调查,构建单次出行选择汽车共享的多项Logit模型和因汽车共享而放弃购车的多项Logit模型,探讨影响消费者选择汽车共享因素的重要性,分析消费者个人长期的汽车拥有行为.  相似文献   

3.
交易风险视角下的汽车B2C电子商务顾客信任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云峰 《科技信息》2011,(18):121-122,125
以交易风险为视角,在对网络购车的风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提出汽车B2C电子商务顾客信任度评估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感知的支付风险、性能体验风险、质量风险、物流风险和售后服务风险限制了消费者的网络购车意愿,企业可以通过采取措施降低各种交易风险来促进汽车B2C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构建共享自动驾驶汽车(shared autonomous vehicles,SAV) 的使用意愿模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通过使用时机和使用频率来体现公众对SAV的使用意愿;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将态度潜变量转化为潜变量得分,以此将态度潜变量引入传统的有序Logit模型;提出SAV使用意愿的有序Logit模型构建方法,并建立基于个人属性、通勤特征、态度潜变量的SAV使用意愿模型.研究发现:是否使用过滴滴拼车、工作单位停车费、自动驾驶态度对使用时机和3种价格(1,2,3元/km) 下的使用频率有显著影响;使用过滴滴拼车、工作单位收取停车费、支持自动驾驶的群体倾向于频繁地、更早地使用SAV出行;公众期望以1元/km或 2元/km即不超过目前滴滴拼车的价格使用SAV.  相似文献   

5.
将计算机自我效能感、教师支持、使用便利性等3个因素引入科技接受模型(TAM),通过在重庆市高职院校中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对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网络学习资源使用意愿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资源的感知有用度、教师支持两个因素直接显著影响高职学生的网络学习资源使用意愿;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对感知有用度有直接显著影响,从而间接影响了使用意愿;感知易用度对使用意愿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构建了移动短视频UGC信息流广告用户采纳意愿影响因素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法共搜集213份有效问卷,利用AMOS软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对模型适用性进行检验.研究表明,感知易用性、自我效能、感知有用性和感知精准性对移动短视频UGC信息流广告用户信息采纳意愿均产生正向影响,其中感知易用性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综合运用技术接受模型和思辨可能模型,以有关APP质量的感知有用、感知易用、感知风险和APP互动性为中枢路径,有关APP信任程度的APP声望、APP推荐程度为边缘路径,构建跨境电商APP用户使用意愿及满意度“双路径”模型,对采集的302份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跨境电商APP用户使用意愿和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APP互动性、APP声望、APP 推荐程度、APP质量与APP信任程度均对用户使用意愿和满意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其中APP 信任程度的影响最大;感知风险性对使用意愿及满意度存在负向影响。跨境电商企业可以通过增强APP的互动性、感知易用性、声望和安全性提高用户使用意愿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共享汽车发展混乱、接受率低等问题,以共享汽车企业为对象,基于卢因行为模型,从出行者感知的角度将共享汽车服务模式分为车辆要素和运营要素;利用网络调查、电话访问等多种手段,获取了共享汽车企业服务模式要素现状数据;通过关联规则学习算法,寻找共享汽车运营要素关联度较高的车辆要素,辨别了共享汽车服务模式;从不同服务模式类别的共同特征和不同特征角度,提出了若干积极发展共享汽车的启示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鼓励低碳出行是减少碳排放、构建低碳城市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470位城市居民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城市居民低碳出行意愿的影响问题。研究发现:较低水平的价值观念对低碳出行意愿产生负向影响;较强的从众心理对低碳出行意愿产生正向影响;低碳出行越便利,城市居民低碳出行意愿就越高;高年龄城市居民选择低碳出行的意愿更强;而收入水平越高的城市居民,其低碳出行意愿反而越低。因此,应不断强化低碳出行价值观念,提高低碳出行便利程度,努力营造众人低碳出行的社会氛围,关注低年龄城市居民的低碳出行选择,并引导高收入居民更多地选择低碳出行方式。  相似文献   

10.
以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交换理论,通过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探索各个指标变量之间关系和发生作用的路径,阐析公众关于国际武术节对城市经济、文化、区域发展影响的认知与公众对国际武术节的态度以及支持国际武术节的意愿之间的关系.公众关于国际武术节对城市发展影响的认知对公众关于国际武术节态度有积极作用,进而对公众支持国际武术节的意愿产生正面影响.要增强公众关于国际武术节对城市经济、文化、区域发展影响的认知,通过增强公众的认知,从而影响和改善公众的态度,进而形成公众的支持意愿,为公众的广泛参与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3.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