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D1(PKD1)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及促血管生成素1(Ang1)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造模方法复制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术后存活达2d以上的心肌梗死大鼠随机被分为模型组、PKD1处理组与CID755673处理组,每组8只.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分析PKD1及其阻断剂CID755673对大鼠心肌组织中e NOS及Ang1 mRNA表达的影响,应用免疫组化法和免疫印迹法分析e NOS及Ang1的蛋白表达.结果:和心肌梗死模型组相比较,PKD1处理组大鼠心肌组织中e NOS及Ang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和PKD1处理组比较,CID755673处理组大鼠心肌组织中e NOS及Ang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接近于模型组水平.结论:PKD1显著上调大鼠心肌梗死后受损心肌组织中e NOS及Ang1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黄连素对软脂酸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500μmol/L软脂酸培养HUVECs 24 h,建立内皮细胞损伤模型,MTT法观察黄连素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RT-PCR法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mRNA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 NOS和磷酸化e N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软脂酸组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培养液中NO含量下降(P0.05),细胞内e NOS mRNA水平、e NOS及磷酸化e NOS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P0.05).与软脂酸组比较,黄连素组细胞存活率增加,培养液中NO含量明显提高(P0.05),细胞内e NOS mRNA水平和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提高(P0.01,P0.05).结论黄连素对软脂酸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并可能与上调e NOS、促进NO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大负荷运动通过NO信号通路降低高血压的可能机制,作者利用大鼠高血压模型进行大负荷运动后,再以酶化学方法检测大鼠血液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变化以及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检测大鼠大动脉组织中NO和NOS的mRNA水平;还以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大鼠大动脉组织中VEGF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动脉血管组织Akt,PI3K水平.结果显示,模型组心脏中NOS活性及NO的mRN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心脏中NOS及NO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心脏组织中激活型Akt,PI3K水平高于对照组,而总Akt,PI3K蛋白水平没有明显增高.以上结果表明,大负荷运动可增强组织中的Akt,PI3K活性,从而调节血液中NOS活性,调节血液中NO水平,并最终降低高血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长期耐力训练对雄性大鼠肾组织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6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耐力组.每组32只.耐力组进行8周跑台训练,对照组一直笼中饲养不训练.耐力组8周训练结束后,对照组和耐力组2组大鼠分别在直径70 cm的圆形塑料桶中进行2天适应性游泳,水深55 cm,水温32℃,每天15 min.第3天,两组大鼠分别于安静、游泳40 min、游泳力竭即刻、力竭后恢复24 h,4种状态麻醉处死取材,每种状态8只大鼠.安静状态大鼠不进行游泳直接取材,其余状态大鼠尾部负重3%体重的铅条,在圆形塑料桶中进行游泳.游泳40 min状态大鼠统一在游泳至40 min后取材.游泳力竭即刻状态大鼠统一在游泳至力竭即刻取材.力竭后恢复24 h状态大鼠从被确定为力竭后计时,经过24 h后取材.测定NO含量和NOS活性.结果耐力组与对照组相比,力竭即刻状态,耐力组NO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在24 h恢复后,耐力组NO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游泳40 min状态,耐力组NOS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力竭即刻状态,耐力组NOS活性显著降低(P0.05);在24 h恢复后,耐力组NOS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长期耐力训练增加了力竭即刻肾组织的NO含量,减轻缺血症状,增加了24h恢复期NO含量;长期耐力训练减小了运动过程中和力竭即刻肾组织NOS活性的升高幅度;增加了24 h恢复期NOS活性,对肾组织再灌注期的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试有氧运动对焦虑模型大鼠脑神经递质和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肌酐含量、血清NO及NOS活性的影响,探讨了有氧运动对大鼠焦虑症状调适作用的机制。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QG)和模型组(MG组),将MG组随机分为模型自然恢复组(MNR组)、模型有氧运动恢复组(MAER组)。MAER组和MNR组分别进行28d有氧运动恢复和自然恢复后,测试大鼠脑组织5-羟色胺(5-HT)、γ-氨基丁酸(GABA)、多巴胺(DA)含量和血红蛋白(Hb)、血尿素(BU)、肌酐(Cr)含量、血清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显示:经过28d的恢复,MAER组和MNR组的脑组织5-HT、DA和GABA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MAER组的5-HT、DA含量分别下降16.60%、26.37%,GABA含量上升21.57%;MAER组大鼠血清NOS活性和NO含量恢复效果明显,接近QG组水平。MAER组NOS活性和NO含量与MNR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分别上升38.28%和46.81%。MAER与MNR组的Hb、Cr和BU含量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MAER组的Hb、Cr含量分别上升38.19%、36.69%,BU含量下降37.41%。结果表明,有氧运动能够提高大鼠脑组织GABA和血液Hb、Bu、Cr、NO含量及NOS活性,增强运动能力,降低大鼠脑组织5-HT、DA含量,改变焦虑模型大鼠行为,促进焦虑状态的缓解或者消除。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消肿止痛合剂对大鼠骨折修复过程中骨痂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作用。选取健康SD大鼠30只,周龄5~6周,进行编号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消肿止痛活剂组、模型组各15只,两组SD大鼠制作股骨(单侧)闭合骨折模型,消肿止痛合剂组给予消肿止痛合剂处理(次/12 h),模型组不予以处理,两组大鼠的健侧股骨作为空白组,比较各组大鼠骨痂组织周围新生血管数量、骨痂组织中VEGF的含量变化情况。第2日、第4日消肿止痛合剂组和模型组大鼠的骨痂组织切片中,未见新生血管形成,第7日,两组大鼠骨痂组织中均有新生血管形成,且第10日数量均较第7日显著增加,第21日两组新生血管数量明显减少;第7日、第10日、第21日消肿止痛活剂组大鼠骨痂组织中新生血管数量均显著的高于模型组大鼠(P0.05)。第2日、第4日、第21日消肿止痛合剂组和模型组大鼠的骨痂组织切片中VEGF阳性细胞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日,第10日消肿止痛活剂组大鼠骨痂组织中VEGF着色阳性细胞数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大鼠(P0.05)。消肿止痛合剂有利于促进大鼠骨折修复过程中骨痂组织中新生血管形成、VEGF表达,这可能与促进大鼠骨折愈合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观察左旋精氨酸(L-Arg)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一氧化氮(NO)含量,细胞增殖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发生机制。原代培养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分为2组,对照组和L-Arg组。各组培养24 h后检测NO、XTT、VEGFmRNA。L-Arg组NO释放量,VEGF表达量远远高于对照组(P<0.01),但XTT显示细胞增殖活性明显下降(P<0.01)。L-Arg可有效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增加NO、VEGF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NO的作用,以及NO与VEGF之间的相互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川芎生物碱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中的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ip)川芎生物碱50,100,200 mg·kg-1和生理盐水1周后将其制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并检测血清中的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并与假手术组对照比较.结果缺血-再灌注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血清中的NO含量也显著升高(P《0.01);CHX50 mg·kg-1 ,CHX100 mg·kg-1,CHX200 mg·kg-1各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血清中NOS活性(P《0.01)和NO含量(P《0.01)均显著降低.结论川芎生物碱能够降低血清中NO的含量、NOS的活性,减少大鼠神经功能的损害,减少脑组织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医消肿止痛合剂对大鼠骨折修复过程中骨痂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健康SD大鼠30只,周龄5~6周,进行编号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消肿止痛活剂组、模型组各15只,两组SD大鼠制作股骨(单侧)闭合骨折模型,消肿止痛合剂组给予消肿止痛合剂处理(12h/次),模型组不予以处理,两组大鼠的健侧股骨作为空白组,比较各组大鼠骨痂组织周围新生血管数量、骨痂组织中VEGF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 第2d、第4d消肿止痛合剂组和模型组大鼠的骨痂组织切片中,未见新生血管形成,第7d,两组大鼠骨痂组织中均有新生血管形成,在第10d数量均较低7d显著的增加,在第21d两组新生血管数量明显的减少,在第7、10、21d消肿止痛活剂组大鼠骨痂组织中新生血管数量均显著的高于模型组大鼠(P<0.05)。第2d、第4d、第21d消肿止痛合剂组和模型组大鼠的骨痂组织切片中VEGF阳性细胞数量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d,10d消肿止痛活剂组大鼠骨痂组织中VEGF着色阳性细胞数量均显著的高于模型组大鼠(P<0.05);两组骨痂组织切片中VEGF阳性细胞数量在第4d、7d、10d较低2d均显著的增加(P<0.05),第21d时较第2d呈显著的下降(P<0.05)。结论 消肿止痛合剂有利于促进大鼠骨折修复过程中骨痂组织中的血管生成、VEGF表达,这个能与促进大鼠骨折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五味子醇乙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条张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离体血管灌流实验方法,观察五味子醇乙对静息状态及去氧肾上腺素预收缩大鼠胸主动脉条张力变化的影响;通过预孵育一氧化氮合酶(e NOS)抑制剂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和环氧合酶抑制剂吲哚美辛,再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血管条内皮型e NOS m RNA的表达,探讨内皮来源的血管舒张因子对五味子醇乙舒张血管作用的影响.结果五味子醇乙对静息状态下胸主动脉条张力无显著影响,加入去氧肾上腺素预收缩血管条后,五味子醇乙对内皮完整型血管条具有显著的舒张作用,该作用可被预孵育L-NAME减弱,但预孵育吲哚美辛对五味子醇乙的舒张血管作用无显著影响.此外,五味子醇乙可显著提高胸主动脉条e NOS m RNA的表达.结论五味子醇乙可引起大鼠离体胸主动脉条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效应,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NO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1.
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肾上腺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和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跑台运动方式,建立大鼠有氧运动和疲劳运动模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treptactividin-biotin complex(SABC)法研究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肾上腺组织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及细胞凋亡蛋白(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氧运动组与对照组比较,肾上腺组织eNOS、nNOS、Bcl-2(B celllymphoma/leukemia-2)和Bax(Bcl-2 assaciated X protein)表达差异显著(P〈0.05),iNOS虽略有升高,差异不显著;疲劳运动组与对照组和有氧运动组比较,大鼠肾上腺组织NOS及Bcl-2、Bax表达差异显著(P〈0.05).表明运动可引起大鼠肾上腺NOS及Bcl-2、Bax表达的变化,且与运动强度关系密切;有氧运动可使肾上腺NOS适度增加且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疲劳运动导致大鼠肾上腺组织NOS均过度表达,细胞发生凋亡现象.  相似文献   

12.
通过观察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含量的变化对一氧化氮(NO)含量及其合成酶(NOS)活性的影响,探讨AGEs在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ME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取40只用于制作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两组:糖尿病(DM)组和糖尿病 氨基胍给药(DM AG)组;另20只大鼠亦分为两组:正常对照(CONTROL)组和正常对照 氨基胍给药(CONTROL AG)组;氨基胍(AG)给药组大鼠造模后即在其饮水中按1 g/L剂量加入AG.饲养8周后取各组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匀浆后检测AGE-肽(AGE-P)含量、NO含量及各型NOS酶活性.DM组阴茎海绵体组织中AGE-P含量、NO含量及诱导型NOS(iNOS)活性明显高于CONTROL组(P<0.05),而结构型NOS(cNOS)活性则明显低于后者(P<0.05),而AG则明显减少了DM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中AGE-P、NO的生成和减弱了iNOS活性,增强了cNOS活性;CONTROL组与CONTROL AG组间比较在各项指标上则无明显差异(P>0.05).糖尿病状态下AGEs可以引起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中cNOS活性减弱,iNOS活性增强,过量的NO生成,可能引起阴茎组织细胞的凋亡,导致阴茎勃起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郑强霞  郑魁山 《甘肃科技》2006,22(5):190-191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脑组中NO含量,NOS活性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e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五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尼莫地平组、拈转针刺组、温通针法组。治疗后用比色法检测NO含量,NOS活性。结果:除正常对照组外,温通针法组大鼠脑组中NO含量,NOS活性较其它组显著降低(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温通针法能显著降低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大脑皮层组织的NOS活性,使NO生成和释放减少,保护神经元的完整性,可能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皮下注射不同天数异丙肾上腺素(1 mg/kg体质量)诱发大鼠特异性心肌病所引起心肌组织切片HE染色、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及心电图T波的变化。方法 除空白组外各组大鼠皮下多点注射异丙肾上腺素(1 mg/kg),分别为连续皮下多点注射异丙肾上腺素(1 mg/kg)2 d组、连续皮下多点注射异丙肾上腺素(1 mg/kg)4 d组、连续皮下多点注射异丙肾上腺素(1 mg/kg)6 d组。给药1周后,大鼠麻醉,测心电图,取心脏,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程度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切片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连续皮下多点注射异丙肾上腺素(1 mg/kg)6 d组HE染色组织切片镜下观察具有明显差异,同时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模型组心肌组织切片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情况与空白对照组比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连续皮下多点注射异丙肾上腺素(1 mg/kg)6 d组模型大鼠特异性心肌病所引起的心肌组织切片HE染色、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及心电图T波的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大鼠连续皮下多点注射异丙肾上腺素(1 mg/kg)6 d可以作为特异性心肌病药效评价的实验动物模型使用。  相似文献   

15.
温燕  莫宁 《广西科学》2006,13(4):330-333
为了观察大鼠切口疼痛模型中皮下注射氯胺酮对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对大脑皮层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采用体重(250±20)g雄性SD大鼠80只,其中行为学评分分生理盐水组,氯氨酮组(5m g/kg组,10m g/kg组、20m g/kg组)和吗啡组共5组,每组8只;NO和NOS测定分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氯胺酮组(10m g/kg组、20m g/kg组)和吗啡组共5组,每组8只。按B rennan法制成切口疼痛模型,以累积疼痛评分和冷刺激评分确定疼痛行为。给药后30m in取大脑皮层,测定NO含量、NOS(总NOS和iNOS)活性。结果表明,氯胺酮组(10m g/kg组、20m g/kg组)、吗啡组累积疼痛评分和冷刺激评分均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氯胺酮组(10m g/kg组、20m g/kg组)、吗啡组NO含量及NOS活性均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说明在大鼠切口疼痛模型中,皮下注射不同剂量氯胺酮能产生镇痛作用,NO和NOS可能在氯胺酮的中枢神经系统的镇痛作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调控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心梗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红景天苷3个不同剂量组,每组8只大鼠,另设假手术组8只。术后48 h,红景天苷组分别给予低、中、高,即10,20,40 mg·(kg·d)-1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20 ml·(kg·d)-1灌胃。4周后处死大鼠,取大鼠心肌组织,反转录PCR(RT-PCR)法测定VEGF 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分析左心室心肌组织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RT-PCR结果表明,和模型组相比,红景天苷各剂量组VEGF mRN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和模型组相比,红景天苷各剂量组心肌组织胞浆中VEGF蛋白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红景天苷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而促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的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鱼腥草素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NO合成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15μg/ml LPS作用于HUVECs,共同孵育12h建立炎性损伤细胞模型.考察不同剂量鱼腥草素钠对各组HUVECs细胞存活率、培养上清液中LDH活力、NO含量、内皮型NOS(eNOS)及诱导型NOS(iNOS)表达的影响.结果:鱼腥草素钠可明显提高HUVECs细胞存活率,增加NO的分泌与释放,提高eNOS与降低iNOS活力,从而保护脂多糖诱导的HUVECs炎性损伤.结论:鱼腥草素钠对脂多糖诱导损伤的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促进内皮细胞NO分泌与释放,增强eNOS活性和表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18.
同时分离和培养兔外周血平滑肌祖细胞(SPC)和内皮祖细胞(EPC),为组织工程膀胱的构建和血管化提供种子细胞.分离新西兰兔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分别进行SPC和EPC的分离和培养;同时,培养兔膀胱平滑肌细胞(BSMC)作为对照.细胞爬片,观察细胞摄取Dil-AcLDL和结合FITC-UEA-1的能力;间接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结蛋白(Desmin)、KDR、eNOS和vWF的表达情况;进行细胞增殖实验,观察PDGF-BB,VEGF对SPC和EPC的增殖作用.结果发现,培养1周后出现SPC克隆和EPC克隆,SPC呈梭形,长短不一;EPC形态均一,呈典型的鹅卵石形;培养的BSMC形态均一,为长梭形,呈峰谷样形态.利用克隆环分离SPC和EPC克隆,继续培养可得到高纯度的SPC和EPC.SPC不摄取Dil-AcLDL,不结合FITC-UEA-1;SPC表达SMA、Desmin和KDR,不表达eNOS和vWF.EPC同时摄取Dil-AcLDL和结合FITC-UEA-1;EPC表达eNOS、vWF和KDR,不表达SMA和Desmin.BSMC仅表达SMA和Desmin.PDGF-BB仅能促进SPC增殖...  相似文献   

19.
以调整氧化应激状态、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信号通路为切入点,探讨瓜蒌薤白半夏汤(GXBD)保护Ⅱ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缺血(T2DM-AMI)的作用机制.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trl组)、模型组(T2DM-AMI组)、处理组(GXBD组),每组12只.对T2DM-AMI组、GXBD组联合使用灌服高脂乳剂、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冠脉结扎3种方法制造T2DM-AMI大鼠模型.四唑红染色检测心肌梗死率,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其病理损伤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氧化损伤成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黄嘌呤氧化酶(XO)、髓过氧化物酶(MPO),血浆抗氧化成分一氧化氮(NO)、硫氧还蛋白(Trx)、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的水平或活性,以及总活性氧(T-ROS)的水平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PI3K、Akt和eNOS蛋白的表达及磷酸化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中Pi3k、Akt和eNos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T2DM-AMI大鼠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体外小鼠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条件培养基(CM)对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向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s,ECs)分化的影响。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和差速贴壁法提取培养MSCs和EPCs,流式细胞术检测MSCs和EPCs表面标记物,双荧光染色和体外成管实验对EPCs进行功能鉴定。将MSCs分为0%EPCs-CM组(对照组)、25%EPCs-CM组和50%EPCs-CM组。qRT-PCR检测各组CD31、v WF、e NOS的mRNA表达水平。体外成管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体外成管能力;免疫荧光检测各组MSCs CD31、CD34表达情况;对各组上清中的NO进行检测。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第3代MSCs高表达Sca-1,低表达CD34、CD11b;EPCs高表达CD34、CD133和VEGFR2,可吞噬Dil-AC-LDL和结合UEA-1。在基质胶上可形成管腔样结构。qRTPCR显示3周时50%EPCs-CM组CD31、v WF、e NOS表达(2. 28±0. 25,1. 76±0. 71,8. 27±1. 65),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 05)。50%EPCs-CM组MSCs可体外形成管腔样结构;免疫荧光显示50%EPCs-CM组MSCs CD31和CD34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细胞与实验组细胞上清液中NO的含量(8. 81+3. 41,20. 93±9. 47)μmol/L,差异显著(t=3. 96,P0. 05)。结论 EPCs-CM能提高MSCs体外成管能力,并促进MSCs向ECs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