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父亲参与问卷、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情绪智力量表,对整群随机抽取的贵阳市5所高中生(高一、高二)及其父亲进行问卷调查,用相关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父亲的积极心理资本、教养方式、参与都和高中生的情绪智力呈著的正相关,其中教养方式的拒绝维度与其呈显著的负相关,而过度保护维度与其相关不显著;父亲的积极心理资本、教养方式、参与对高中生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模型拟合较好;用潜变量的调节效应分析法,分析参与在积极心理资本对高中生情绪智力的调节作用,发现2检验结果是统计显著的(p0.01)。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学科竞赛中付出-回报失衡对学习倦怠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重点考察了心理资本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教师支持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在控制性别、年级和专业后,学科竞赛中付出-回报失衡能够正向预测学习倦怠程度;(2)在学科竞赛中付出-回报失衡对学习倦怠的预测中,心理资本发挥了中介作用;(3)学科竞赛中付出-回报失衡对学习倦怠的直接预测作用及心理资本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均会受到教师支持的调节。  相似文献   

3.
为了测查大学生学习倦怠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归因风格这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郑州大学200名本科生进行施测,并用SPSS软件处理数据。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学习倦怠主要表现在行为不当、感情低落两个维度上;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负相关;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归因风格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父母教养方式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父母教养方式是发展心理学家研究儿童心理发展问题时关注的重要课题。父母通过教养孩子的活动,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上世纪40年代迄今,国内外心理学家不懈地运用实证研究,探索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揭示父母教养行为和方式的机制及特征。随着心理科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化、现场化、数学化,父母教养方式研究大大丰富了人们对家庭、对父母、对儿童的认识。通过对国内外父母教养方式的理论分析和现状研究,综述了中外心理学家对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的成果,概括了近年来在父母教养方式研究中呈现的从宏观系统走向微观具体的研究特征,进一步探究了教养方式的内在结构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贾秋月  王文  陈学彬 《甘肃科技》2014,30(19):79-81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中介因素(如个性、自尊、应对方式和心理控制感)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提供整合性研究依据。选取786名大学生进行父母教养方式(EMBU)、个性(16PF)、自尊量表(SE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心理控制感(IPC)等问卷测试。大学生组与中文修订版组相比,大学生组的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分均低于修订版中文组;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的个性、自尊、应对方式和心理控制感都存在显著性的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FF1、MF1)、父亲的过度保护(FF6)、母亲的拒绝否认(MF3)和惩罚严厉(MF4)对大学生的个性、自尊、应对方式和心理控制感的影响最大。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的个性、自尊、应对方式和心理控制感有较好的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父母教养方式相关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学生从事学习及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心理健康是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学习方式的重要变量,其本身也是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至关重要,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调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父母教养方式同子女心理健康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采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父母教养倦怠量表、情绪智力量表和青少年学业情绪量表,面向Z省、B市两所中学的1000名初中生及其母亲开展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基于健康的家庭代际传递视角、角色冲突理论及依恋理论,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母亲工作家庭冲突对初中生学业焦虑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初中生学业焦虑状况明显;母亲工作家庭冲突正向预测初中生学业焦虑;养育倦怠在母亲工作家庭冲突与初中生学业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情绪智力在养育倦怠对母亲工作家庭冲突与初中生学业焦虑中介效应的前半段路径,起显著负向调节作用。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缓解母亲工作家庭冲突对初中生学业焦虑的影响需多元主体协同应对,政府要加强对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学校要提供多元化的课后服务,企业可以实施弹性工作制度,基层社区可以开设家庭教育辅导课程,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要为家庭提供课外辅导服务项目和资源,家庭成员要共担家庭事务和养育照料责任,助力母亲平衡工作与家庭。  相似文献   

8.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与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问卷对273名大学生进行测查,以了解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结果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和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各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父母亲对子女要有充分的情感上的温暖与理解,只有这种教养方式最有利于孩子适应学校的学习。  相似文献   

9.
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大学生进行调查,以探究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关系。结果显示:男女大学生在心理韧性的个人力、支持力、情绪控制、人际协助维度上及父母教养方式的父亲拒绝、父亲情感温暖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显著;独生子女大学生在人际协助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农村大学生在个人力、情绪控制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大学生;文理科大学生在支持力、情绪控制、人际协助、父亲情感温暖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显著。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韧性各维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回归分析表明母亲情感温暖和父亲过度保护分别对心理韧性有显著的正、负向预测作用。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韧性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学优生和学困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概念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星  胡婷婷  陈霞 《科技信息》2009,(31):175-177
目的:比较研究学优生和学困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概念的差异及其及其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概念的关系。方法:运用自我描述问卷(SDQ-II)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158名初中生(学优生76名,学困生82名)进行调查。结果:(1)学优生较之学困生,父母更多的采用积极的教养方式,给予更多的情感温暖、理解,较少运用拒绝否认和惩罚严厉等消极的教养方式;(2)在自我概念各因子上,学优生与学困生存在显著差异(除言语、外貌、体能外),具有更加积极的自我概念;(3)父母积极地教养方式与子女的自我概念呈显著正相关(p〈0.001),而消极的教养方式与其呈显著负相关(p〈0.001)。结论:(1)学优生和学困生在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概念上存在显著差异;(2)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概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心理资本、心理健康与学业成就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修订的"大学生心理资本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大学生心理资本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对大学生心理资本、心理健康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资本各维度随人口统计学变量变化而不同,心理资本对心理健康和学业成就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同时心理资本和心理健康共同作用,对学业成就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其与自我概念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和大学生自我概念量表对22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以spss22.0分析学习倦怠与自我概念的相关关系。结果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总体处于中等程度;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学习倦怠各分量表及其总量表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 05);大学生自我概念对学习倦怠各分量表及其总量表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P0. 001)。结论大学生自我概念直接影响其学业倦怠,且自我概念越高,学业倦怠越低。  相似文献   

13.
程姣  张云刚 《科技资讯》2007,(29):111-111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一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提高高中生学业成绩提供依据.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高一734名新生进行了测试,主要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多因变量线性模型的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了处理.  相似文献   

14.
以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反刍思维量表、Olweus儿童欺负问卷中文版对安徽省某中学493名初中生进行调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欺凌行为的关系,检验特质反刍思维的中介作用,以减少初中生欺凌行为,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结果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中母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母亲过度保护、父亲情感温暖等维度显著预测初中生欺凌行为(β=0.0371,t=2.2023,P<0.05;β=0.0265,t=2.2473,P<0.05;β=0.0307,t=2.9403,P<0.01;β=-0.0172,t=-2.0471,P<0.05);父母教养方式中母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母亲过度保护等维度通过特质反刍思维的中介作用显著预测初中生欺凌行为,父亲情感温暖维度通过特质反刍思维中症状反刍的中介作用显著预测初中生欺凌行为;其中,特质反刍思维在母亲过度保护与欺凌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0.85%,在母亲拒绝、父亲过度保护、父亲情感温暖与欺凌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父母教养方式可以直接影响初中生欺凌行为,也可以通过特质反刍思维进一步影响初中生欺凌...  相似文献   

15.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已有的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受到性别、文化程度及家庭完整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为了探讨城市高中生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状况,采用了我国岳冬梅1993年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贵阳市45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是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其教养方式有着显著的影响,父母是否离异对其教养方式也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已有的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受到性别、文化程度及家庭完整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为了探讨城市高中生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状况,采用了我国岳冬梅1993年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对贵阳市45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是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其教养方式有着显著的影响,父母是否离异对其教养方式也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探讨学校适应对心理韧性与学业投入的关系是否具有中介作用,考察心理韧性通过学校适应对学习投入的中介过程是否受到学业情绪的调节.方法:使用目标抽样法,采用学习投入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初中生学校适应性问卷和青少年学业情绪量表对412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心理韧性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初中生的学习投入;学校适应在心理...  相似文献   

18.
王琼 《科技信息》2013,(26):162-163
目的:探讨研究生完美主义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蒋奖等修订的简式父母教养方式(S-EMBU-C)和方新修订的完美主义问卷对江苏地区部分高校的250名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研究生适应良好完美主义与父母关怀显著正相关(r=0.162,P<0.05);适应不良完美主义与父母控制显著正相关(r=0.461,P<0.01),与父母关怀显著负相关(r=-0.19,P<0.01);②条理性对父母控制有非常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P<0.001),个人标准对父母关怀有非常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P<0.001)。结论:控制型父母教养方式可能阻碍研究生条理性的养成,关怀型父母可能促进研究生适当的设立高标准。  相似文献   

19.
父母教养方式是青少年个性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和初中生个性的关系及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和高中生个性的关系。研究发现,从总体来看,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趋于一致;初中生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初中生个性纬度相关;高中生父母的教养方式和高中生个性纬度相关;初中生和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20.
惠梓 《科技信息》2011,(22):I0188-I0189,I0192
【目的】探究职校生自尊、父母教养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为职校生教育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职校生300名,用量表及问卷测试的方式了解职校生自尊、父母教养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现状。【结果】①职校生的自尊、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都居中,性别差异不明显。不同年级的职校生在自尊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②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呈现显著正相关;③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维度对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同;④父母情感温暖维度对自尊和主观幸福感都有正向的预测作用。【结论】职校生的自尊整体处于中等水平;职校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受不同因素的影响;职校生的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感受处在中等水平;职校生的自尊、父母教养方式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