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S-苄基二硫代肼基甲酸酯(H_2NNHCSSCH_2C_6H_5)衍生出的两种希夫碱——邻氯苯甲醛希夫碱O—CIC_6H_4CHNNHC(S)SCH_2C_6H_5和亚苄基丙酮希夫碱C_6H_5CHCHC(CH_3)NNHC(S)SCH_2C_6H_5为配体,合成了与镍和铜的四种新的螯合物。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化学分析以及电导,磁性、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等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Ni(Ⅱ)与上述两种配体形成具有[NiA_2]和[NiB_2]形式的反磁性的平面正方形配合物,其中配体为单价双齿阴离子配体。Cu(Ⅱ)与邻氯苯甲醛希夫碱形成反磁性的Cu(Ⅰ)配合物[Cu(HA)A]。Cu(Ⅱ)与亚苄基丙酮希夫碱形成室温下磁矩为1.44B.M.的双核配合物[Cu_2Cl_2B_2],其中每个Cl桥与两个Cu(Ⅱ)相连,每个Cu(Ⅱ)具有平面正方形的配位结构。  相似文献   

2.
从S-苄基二硫代时基甲酸酯(H_2NNHCSSCH_2C_6H_5)衍生出的两种希夫碱——邻氯苯甲醛希夫碱O—CIC_6H_4CHNNHC(S)SCH_2C_6H_5和亚苄基丙酮希夫碱C_6H_5CHCHC(CH_3)NNHC(S)SCH_2C_6H_5为配体,合成了与镍和铜的四种新的螯合物。对这些配合物进行了化学分析以及电导,磁性、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等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Ni(Ⅱ)与上述两种配体形成具有[NiA_2]和[NiB_2]形式的反磁性的平面正方形配合物,其中配体为单价双齿阴离子配体。Cu(Ⅱ)与邻氯苯甲醛希夫碱形成反磁性的Cu(Ⅰ)配合物[Cu(HA)A]。Cu(Ⅱ)与亚苄基丙酮希夫碱形成室温下磁矩为1.44B.M.的双核配合物[Cu_2Cl_2B_2],其中每个Cl桥与两个Cu(Ⅱ)相连,每个Cu(Ⅱ)具有平面正方形的配位结构。  相似文献   

3.
1 实验部分 1.1 原料的制备:Ce(NO_3)_3·6H_2O按文献[1,2]的方法制备;双希夫碱配体按文献[3]的方法制备。由邻香兰素与乙二胺、联苯胺、邻苯二胺、间苯二胺、对苯二胺缩合而成的双希夫碱,分别以L~1,L~2,L~3,L~4,L~5表示。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香兰素(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对甲苯胺希夫(Schiff)碱硝酸稀土配合物。该配合物由一个中心稀土离子,二个单齿配位希夫碱,二个双齿配位硝酸根和一个外界硝酸根组成,中心稀土离子的配位数是6,其一般式为[LnL_2(NO_3)_2]NO_3(Ln=La, Ce, Pr, Nd, Sm, Eu; L=希夫碱配体)。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过渡金属钴(Ⅱ)、镍(Ⅱ)、铜(Ⅱ)、锌(Ⅱ)与乙二醛双邻氨基苯甲酸希夫碱(H2L)配合物的合成,并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热重分析等测试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这是一类新的配合物,其组成为*4H2O(M=Co、Ni、Cu、Zn,L=乙二醛双邻氨基苯甲酸根),中心金属离子与希夫碱配体中的亚胺氮和羧酸根中的氧原子发生配位,配位数为4.  相似文献   

6.
基希夫碱分子中取代基的位置及分子内氢键对其荧光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探索含不同位置羟基的二芳基希夫碱的荧光性能,合成了24个邻羟基二芳基希夫碱化合物(XArCH=NArY),这些化合物包含13个2-OHArCH=NArY(2-OHBAY)和11个XArCH=NArOH-2′(XBAOH-2′),并测定了它们在无水乙醇中的荧光光谱,研究了基团X、Y以及分子内氢键对化合物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XBAOH-2′相比,2-OHBAY的取代基对化合物荧光发射波长的影响更显著;相同基团X和Y的情况下,2-OHBAY比XBAOH-2′的荧光发射波长更长,可能是由于分子内的质子转移引起.研究结果对羟基希夫碱荧光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应用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邻香兰素与苯胺缩合而成的希夫碱铟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分子量等特征及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邻香兰素与乙二胺双希夫碱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c,a=9.418(2)×10~(-1)nm,b=6.278(1)×10~(-1)nm,c=14.495(4)×10~(-1)nm,β=93.35(2)°,V=856(0)×(10~(-1)nm)~2,Z=2。最后的一致性因子R=0.063,R_w=0.061。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邻香兰素(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与乙二胺、联苯胺、邻苯二胺、间苯二胺、对苯二胺缩合而成的双希夫碱(分别以L^1、L^2、L^3、L^4、L^5来表示)及其与铕(Ⅲ)形成的配合物(以「EuL(NO3)2」NO3表示)在晨水体系中的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10.
采用比色法、荧光和吸收光谱法研究了N -邻香草醛氨基葡萄糖希夫碱 (O -Vanillinwithgiucosamine,VG)的铜 (Ⅱ )、锌 (Ⅱ )、钴 (Ⅲ )配合物 (简称 :MVG)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NA的作用 结果表明 :CuVG ,ZnVG和CoVG能抑制超氧离子自由基的生成 ,抑制能力最强的是CuVG 此外 ,配合物CoVG可与DNA有效结合 ,结合常数 (Ko)值为 5 .2 6× 1 0 4 mol-1·L ,每 1 0 0个核苷酸的片段可提供结合位点数是 3 8  相似文献   

11.
在乙醇体系中,由硝酸钇和邻香兰素对甲苯胺(C15H15NO2)合成了配合物[Y(NO3)3(C15H15NO2)2]2·H2O, 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进行了表征,用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该配合物C60H62N10O27Y2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a=0.980 10(2) nm,b=0.997 68(2) nm,c=1.846 07(3) nm,α=98.349(1)°,β=101.539(1)°,γ=106.001(1)°,V=1.661 22(5) nm3,Z=1,Mr=1 533.02,F(000)=786,Dc=1.532 g·cm-3,μ(MoKα)=1.830 mm-1.结果表明:每个钇离子与2个邻香兰素对甲苯胺Schiff碱配体中的4个氧原子(酚羟基氧和甲氧基氧)和3个二齿配位硝酸根中的6个氧原子配位,配位数为10.  相似文献   

12.
在氨-氯化铵水溶液中,以氯化钴(Ⅱ),HBG(邻羟基苄基氮乙酸)为原料,经配位取代、氧化反应得到了Co(Ⅲ)的配合物,即氯化二[二邻羟基苄基氨乙酸合钴(Ⅲ)酸]·六氨合钴(Ⅲ)·七水盐,其分子式为[Co(NH_3)_6]·[Co(OC_6H_4CH_2NHCH_2COO)_2]_2,·Cl·7H_2O。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磁性、热谱测定,红外及紫外可见光谱的表征。培养得到了单晶,并用X射线分析测定它的晶体结构,其中配位阴离子CoL_2~-的配位环境是一个微变形的八面体。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水杨醛邻氨基苯酚希夫碱配体及其与 Cd( SCN) 2 ,Zn( SCN) 2 ,Mn( SCN) 2 形成的配合物 ,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配体及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从S—甲基双硫代肼基甲酸酯与邻羟基苯甲醛和β—萘醛酚衍生出两种含硫希大碱和,以这两种化合物为配体,合成了与锰,镍的四种新的螯合物。测定了它们的化学组成、溶液的电导、磁性、可见—紫外光谱、红外光谱以及顶磁共振谱等性质。实验结果表明,Ni(Ⅱ)与上述两种配体形成具有[NiL_2]形式的反磁性的平面正方形结构,而Mn(Ⅱ)在形成配合物过程中转化为Mn(Ⅲ),形成具有[MnL_2.OAC](式中L~-为单价双齿阴离子配体,CAO~-为醋酸根)形式的四方锥结构。  相似文献   

15.
合成了L-丝氨酸水杨醛希夫碱及邻菲咯啉混配体镍(Ⅱ)配合物,[Ni(ser-sal)(phen)(CH3OH)](ser-sal为L-丝氨酸与水杨醛形成的希夫碱,phen为1,10-邻菲咯啉),利用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表明,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26.040(2),b=15.110 1(13),c=11.592 0(9),α=90°,β=107.128(2)°,γ=90°,V=4 358.8(6)3,Z=8,F(000)=1 984,R1=0.078 5,wR2=0.204 0.在晶体中配合物以分子间氢键作用形成二维网状结构.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圆二色光谱法研究了该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与DNA作用方式为插入模式,与DNA的结合常数Kb为7.8×104 L·mol-1,荧光猝灭常数为Ksq为0.91(CCDC∶1442728).  相似文献   

16.
以邻香草醛和4,4′-二氨基二苯醚为原料,合成双邻香草醛希夫碱。通过单因素实验讨论了不同溶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物料物质的量之比对希夫碱产率的影响,并采用IR、1H 和13C核磁、元素分析等手段对产物希夫碱结构进行了表征。希夫碱合成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溶剂为四氢呋喃,反应温度35 ℃,反应时间1 h,邻香草醛与4,4′-二氨基二苯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DK〗∶1,在此条件下希夫碱产率达到697 %。  相似文献   

17.
通过溶剂热方法合成了一个新颖的水杨醛希夫碱桥联的六核镝(Ⅲ)配合物{[Dy_6(HL)_2(hfac)_2(NO_3)_2L_4(SO_3)_2]·C_2H_(52)OH·CH_3CN}(H_2L=2-羟基-N-(吡啶-2-亚甲基)苯甲酰肼,hfac=六氟乙酰丙酮),通过单晶和粉末X-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变温磁化率等技术对配合物的结构和磁学性能进行了全面表征.该配合物结晶于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a=1.387 8(13)nm,b=2.682 0(2)nm,c=2.921 0(2)nm,V=10.873(16)nm~3,Z=4,ρ=1.953 mg/m~3,μ=4.214 mm~(-1),F(000)=6 136.配合物中离散的Dy(Ⅲ)离子被双去质子的L2-配体和亚硫酸根聚集,形成一个封闭的笼子状的六核配合物.配合物中Dy(Ⅲ)离子间存在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在零场下呈现磁矩的慢弛豫行为,加场下表现为单分子磁体行为,其自旋翻转的有效能垒为11.83 K,指前因子为5.29×10~5s.  相似文献   

18.
氨基酸希夫碱及其金属锌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成了5种氨基酸希夫碱Sal-Gly(甘氨酸希夫碱)、Sal-Glu(谷氨酸希夫碱)、Sal-Met(甲硫氨酸希夫碱)、Sal-Tyr(酪氨酸希夫碱)、Sal-Arg(精氨酸希夫碱)及其金属锌离子配合物共10种化合物,采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9.
用微波辐射方法合成了配体邻羟基苯基腈,该配体与氯化镍反应制得标题化合物,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法确定了该配合物结构.标题化合物是单斜晶系,空间点群为P21/c,晶胞参数a=1.294 2(2),b=0.583 94(10),c=0.81142(14)nm;β=95.532(3)°,V=0.610 37 nm3,Z=2,Mr=294.93,Dc=1.605 g/cm3,μ=1.586 mm-1,F(000)=300,R=0.064 2,Rw=0.180 9.标题化合物是一个单核配合物(C14H8N2O2Ni),其中镍原子的配位环境为平行四方型.O—Ni和N—Ni的键长分别是0.183 5(4)nm和0.185 8(5)nm,C N的键长是0.130 3(8)nm.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香兰素与对甲苯胺希夫(Schiff)碱的重稀土配合物,(LnL_2Cl·3H_2O)Cl_2(Ln:Gd,Dy;L:希夫碱配体)和(LnL_2Cl_2·2H_2O)Cl·H_2O(Ln:Ho,Er,Tm,Yb,Lu),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摩尔电导和差热-热重分析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