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文章利用逆向工程原理与技术,建立了人体足部骨骼、软组织模型以及复合模型,进而建立了足部有限元模型。对足部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验证了其有效性;作为足部模型的一个应用,利用足部模型建立了鞋楦模型,然后根据该鞋楦模型试行设计出不同的鞋模型。  相似文献   

2.
软件人情感控制广义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大系统控制论中广义模型化方法,建立了软件人情感控制的广义模型. 提出了行为受理智和情感共同控制的观点. 从功能上将软件人情感控制模型划分为感觉模型、思维模型和行为模型,并给出了感觉模型、思维模型、行为模型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以及思维模型和行为模型两者之间的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3.
邢晓燕  杨华  廖鹰梅 《科技信息》2010,(22):I0220-I0221
本文简述了访问控制矩阵模型、Bell-LaPadula(BLP)模型、Biba模型、RBAC模型和非形式化安全模型等几种安全模型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分析了它们的应用特点,给出了计算机安全模型的总体概述,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UCM模型作为一种图形化的业务场景模型,其场景设计可以表示需求和产生规格,驱动设计和系统演化,UCM模型的正确性影响软件开发的质量.鉴于形式化模型可以验证其正确性,提出了一种利用扩展的Petri网模型,应用模型驱动实现业务场景模型的形式化方法.该方法通过细化Petri网模型中的Transition结点,从而有效的描述业务场景模型中的路径决策和动态行为.通过对UCM模型和扩展的Petri网模型的抽象语法定义,利用模型驱动方法定义了UCM模型元素形式化映射为Petri网模型元素的规则,并根据其规则设计了映射算法;在Eclipse平台上使用ATL语言实现了模型的形式化映射;应用Web Payment实例演示了UCM模型的形式化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5.
模型在应急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论文讨论了应急管理中的模型问题.首先给出了模型的概念和常用模型,然后讨论了应急管理中常用的模型及其特点,最后分别介绍了突发事件机理模型、应急管理机制模型、应急决策模型和应急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6.
福建电网已经建立了负荷在线综合建模系统,实现了负荷模型的在线动态维护。系统一期采用了基于CLM模型的负荷模型总体测辨方法,该模型由于没有充分考虑配网阻抗对负荷模型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与实际负荷特性存在一定偏差。为了进一步提高负荷实测模型准确度,该文提出并实现了基于SLM模型的负荷模型总体辨识方法,并给出了SLM模型的辨识结果。基于SLM模型的负荷实测模型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电网仿真计算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扰动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电解质溶液的状态方程。并将其用于电解质水溶液的固—液平衡计算。同时与Guggenheim模型,Bromley模型,Meissner模型和Pitzer模型进行了比较。本文模型与Bromley模型,Meissner模型及Pitzer模型具有大致相同的精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产品模型与其相关过程模型间耦合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产品模型和过程模型为主线相交织而展开的集成开发模式,从模型集成的角度剖析产品模型和过程模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模型间的耦合机制,给出了模型耦合的评估算法.应用结果表明提出的开发模式既注重过程的逻辑性,又强调了模型信息的完备性,从而可有效地推动产品开发过程的演化.  相似文献   

9.
该文提出面向服务的供水管网模型应用模式,通过建立独立的供水管网模型系统,把模型构建与模型应用区分开。在该模式中,集中维护的模型与分布的模型应用通过模拟服务接口连接。进而基于提出的模式,构建供水管网模型系统框架,包括管网模型管理模块和管网模型模拟服务模块,提供了管网模型参数管理、管网模型参数识别、管网模拟服务监控以及系统参数设置等功能,可以解决供水管网管理系统中管网模型管理维护困难的问题。最后以东莞市典型供水管网为案例对象,选择EPANET作为水力与水质模拟的模型软件,采用微软ASP.NETXMLWeb服务和IIS服务器技术构建了模型模拟服务接口系统,构建了供水管网模型系统,并进行了模型应用研究,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网络科学的理论模型探索及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简要评述了复杂网络分类和研究概况,着重概述了近年来本研究项目在网络科学的理论模型方面的探索及其进展。提出和探索了若干模型:和谐统一的混合择优模型,大统一混合网络模型,量子信息网络模型,纳米相干网络模型,局域世界演化模型,非局域连接模型,社区网络模型,属性连接网络模型,含权科学家合作模型,同步最优网络模型,以及广义同步和集团同步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d,q,0坐标系统下1d-1q和1d-2q发电机阻尼绕组数学模型参数计算方法,运用有限元法全面系统地计算了模型中的参数.建立了完整的机电联合仿真模型,开发了相应的扭振计算程序,并在研制的试验台上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运用仿真程序就发电机数学模型的选择对轴系扭振响应计算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于扭振计算的发电机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Towing tractor drivelines are lightly damped non-linear systems. Interactions between components can cause dynamic behavors such as gear gap impact in gear transmissions, shuffle and clonk phenomena in driveline. The torsional vibration of driveline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grand engineering vehicle vibration and noise. Through analyzing torsional vibration equations of driveline, torsional vibration model of driveline is developed by using Matlab/Simulink software, Shuffle and clonk phenomena are observed in torsional vibration. The modeling method of analysizing driveline torsional vibration can be used to research and improve similar eagineering vehicle driveline behavors.  相似文献   

13.
履带车辆动力传动系复杂轴系扭振计算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建立了履带车辆动力传动系复杂轴系的扭振模型,对车辆动力传动系扭振计算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履带车辆动力传动系关键部件的设计及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针对固有振动和强迫振动计算的特点,利用系统矩阵法,借助Matlab语言及其GUI工具编制了交互式计算程序,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和整车计算分析.开发程序也可用于船舶等其他复杂动力传动系轴系的扭振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连续质量法建立了单元透平发电机组轴系扭转振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挠性叶片对轴系扭振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并列耦合运行机组的扭振特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根据汽车传动系扭振动力学方程,建立了传动系扭振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仿真分析,并通过实车试验加以验证,通过仿真运算,观察到传动系中存在较明显的扭振成分;对仿真模型中的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得出对扭振影响较大的参数,通过对相应参数的修改,使得扭振降低,该方法为解决车辆传动系扭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汽车整车振动特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汽车整车振动特性的研究进展,从振动的角度看,汽车振动系统可分为车自振动系统和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系统,在汽车车身振动特性的研究方面,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对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特性研究主要采用试验模态分析和有限元等研究方法,建立了较为理想的动力传动系振动分析模型,但限于分析条件,对汽车车身振动和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耦合的研究尚不十分完整,尤其在国内,这一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汽车车身振动和动力传动系扭动振动特性的研究相对成熟的基础上,汽车车身振动力和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的耦合对汽车整车振动特性影响的研究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的的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7.
轴系弯扭耦合振动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弯扭耦合的角度来研究旋转轴系的振动,将能更准确地把握轴系的动力学特性,从而为轴系的安全运行提供更有效的保障。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分段连续质量模型的轴系弯扭耦合振动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不平衡、陀螺力矩、转动惯量、剪切变形及阻尼的影响,因而是一个比较精确的模型。从所得到的微分方程可以得出:当轴系存在不平衡时,扭转振动与弯曲振动之间存在着很明显的相互耦合关系,而且是高度非线性的。而当轴系没有不平衡时,扭转振动会对弯曲振动产生微弱的影响,而弯曲振动对扭转振动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车辆动力传动系振动的研究进展 从振动的角度看 ,车辆动力传动系可分为弯曲振动系统和扭转振动系统 目前主要采用试验模态分析和有限元等研究方法对动力传动系弯曲振动特性进行研究 ,建立了较为理想的弯曲振动分析模型 在动力传动系扭转振动的研究方面 ,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限于分析条件 ,车辆动力传动系弯曲、扭转振动耦合的研究尚不十分完善 ,尤其在国内 ,这一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 ,在动力传动系弯曲、扭转振动的研究已相对成熟的基础上 ,动力传动系的弯曲、扭转振动耦合对其振动特性影响的研究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9.
带有裂纹轴的齿轮耦合系统的扭转振动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从动齿轮轴带有开裂纹的啮合型齿轮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对齿轮系统的啮合刚度、传动误差和节线冲击等主要参数进行了讨论·研究了齿轮耦合条件下裂纹轴(从动齿轮轴)和无裂纹轴(主动齿轮轴)的扭转振动特性·基于齿轮系统参数众多的特点,以传动比为主线,研究了两齿轮轴扭转振动特性与裂纹深度、转速和传动比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频率为旋转频率2倍和4倍的谐波成分是带裂纹齿轮轴扭转振动的主要特性,传动比和转速是影响裂纹引发振动的能量及其在两齿轮轴上分布情况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20.
基于永磁同步电机动态模型(Park模型),建立了考虑电机控制器注入谐波电流的永磁同步电机电磁转矩模型,以及车用永磁同步电机与机械转子耦合的扭转振动模型,求解永磁同步电机电磁激励扭转振动系统在外界激励下的扭转振动响应,分析了注入谐波电流的频率特征对扭转振动的影响,获得了主动减振条件,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时间内对电机控制器注入满足减振条件的谐波电流可降低由于发动机激励带来的扭转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