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讨论了磁光静态记录过程中单层膜与多层膜在激光照射微区内温度场的分布,导出多层膜在激光照射下温度变化的解析表达式,由此模拟出局域瞬态温度场,在理论上确定了TbFeCo记录材料的成畴大小和形状,这对磁光薄膜宽温化、表面温度特性和磁光记录畴表面形貌分析等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磁光静态记录温度场的分布及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磁光静态记录过程中单层膜与多层膜在激光照射微区内温度场的分布,导出多层膜在激光照射下温度变化的解析表达式,由此模拟出局域瞬态温度场,在理论上确定了TbFeCo记录材料的成畴大小和形状,这对磁光薄膜宽温化,表面温度特性和磁光记录畴表面形貌分析等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稀土-过渡族金属铁磁合金薄膜的磁学性质以及超快磁化动力学的一般测量方法,论述了传统实验手段难以测量非可逆的激光辅助跨越补偿点磁化反转动力学的原因.实现了一种新的实验测量方法——光-磁同步动态磁光测量法,并论述了相关原理和技术.以此方法测量得到了GdFeCo薄膜的磁化反转动力学,能够反映真正跨越补偿点磁光记录的过程信息.  相似文献   

4.
讨论磁光静态记录过程中单层膜与多层膜在激光照射微区内温度场的分布,导出多层膜在激光照射下温度变化的解析表达式。由此模拟出局域瞬态温度场,在理论上确定了TbFeCo记录材料的成畴大小和形状。这对磁光薄膜宽温化、表面温度特性和磁光记录畴表面形貌分析等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微磁学方法研究了磁性层的磁晶各向异性对反铁磁耦合三层纳米体系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磁性层磁晶各向异性的增大,反铁磁耦合三层纳米体系具有4种不同类型的磁滞回线,上、下磁性层的反转场逐渐减小,而饱和场先减小后增大.当磁晶各向异性较小时,反磁化过程为反磁化核的形成与传播过程;当磁晶各向异性很大时,反磁化过程为先形成多畴微磁结构,再逐渐反转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基于相干转动的局域能量极小模型和经典的热激活模型研究了包含二次、双二次耦合的磁性多层膜的磁化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双二次耦合和磁层的层数对多层膜的磁相图、磁滞回线、磁阻曲线都有重要的影响。在有限温度下,热激活使得磁性多层膜的磁状态间发生跳跃而达到动态平衡。当引入了具有高斯分布的微磁畴元后,计算了系统的磁状态,得到了不同温度下的磁滞回线和磁阻曲线。计算结果较好地解释了形态各异的磁滞回线和磁阻曲线。  相似文献   

7.
采用直流对靶磁控溅射方法生长了FePt/Ta多层膜.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FePt(2.5.nm)/Ta(2.5 nm)]5样品经过650℃退火实现了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磁测量表明当Ta层厚度为2.5 nm时,FePt的磁特性达到最好,矫顽力为543.4 kA·m-1,矩形比也达到最大(0.805 59).原子力显微图观察发现,650℃退火后的样品纳米晶粒分布比较均匀,粒径大约为10~20 nm.磁力显微图观察说明大量粒子取向一致.计算得到激活体积远大于晶粒体积的事实说明薄膜的磁化反转过程主要是由磁矩转动控制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逆法拉第效应,利用矢量衍射理论详细研究了紧聚焦的柱对称矢量涡旋光束在单轴晶体中诱导磁化场的分布.探讨了输入光场矢量特性、单轴晶体磁光常数间的比值、o光和e光折射率差以及各向同性介质-单轴晶体界面位置对磁化场分布的影响.数值模拟发现,单轴晶体磁光常数间的比值愈大、o光和e光折射率差越小以及各向同性介质-单轴晶体界面的位置趋近于透镜焦点,都会使磁化强度得到增强,半高全宽减小.与各向同性介质中的磁化场相比,单轴晶体中磁化场半高全宽更小,磁斑长度更长.这将有利于全光磁存储记录密度的提高以及磁化反转率的提升,并为全光磁记录、原子捕获、光刻等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新的调控手段.  相似文献   

9.
以获取磁光材料较全面的介电张量对角元和非对角元复量谱为目的,建立了光学常数谱和磁光常数谱的自动测量系统。阐述了测量系统的理论基础,将测量波长范围拓宽到3200至8400,能够测量磁光材料的光学常数、磁光克尔旋转角和克尔椭偏率,从而得到材料磁光常数完整的信息。运用所建立的系统,对单层厚Co膜、单晶Fe、Co/Pb系列夹层膜和Fe/Pb系列多层膜进行了系统测量和计算,得到了其介电张量对角元和非对角元复量谱。同时对层状膜的磁光效应及增强,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在Co/Pb夹层膜系列样品中,发现当Co的厚度较小时,在短波方向有克尔角的增大;在Fe/Pb多层膜系列样品中,发现当Pb的厚度较小时,在长波范围也有磁光效应的增强。  相似文献   

10.
用磁控射频溅射法制备了NiFe/Cu/Co多层膜;研究了薄膜的磁特性和磁电阻特性与中间层Cu厚度的关系.在适当的Cu层厚度下 (大约为2 nm),制备出了具有很好自旋阀巨磁阻效应的多层膜.研究表明,在弱磁场下,薄膜的磁电阻回线的斜率与原来的磁化过程有关,因此该薄膜材料可以用于巨磁电阻存储器中.  相似文献   

11.
对方瓶三面贴标机构进行设计并对其进行仿真研究.提出了方瓶贴标机的贴标原理,并对方瓶在贴标过程中进行了运动轨迹的仿真研究,确定了其运动轨迹.通过对比分析确定了最佳的方瓶三面贴标机构的设计方案.并利用机械动力学仿真软件对贴标机构进行了仿真,做出了机构的相关参数曲线.  相似文献   

12.
矩形基础地基破坏机理细观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自行研制的土体数字化变形测量装置,对承受中心荷载的矩形基础进行了室内细观模型试验,重点研究矩形基础沿着长边和短边剖面上土体位移发展直至破坏的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矩形基础下地基土位移的影响范围随着荷载增加而不断向竖向及水平方向扩展,沿着矩形基础长度和宽度方向竖向位移的影响深度在破坏时趋于一致,而基础宽度方向的水平位移影响范围约为长度方向的1.5倍,且沿着基础宽度方向地表隆起变形比长度方向大,沿着长度方向滑动面主要由基础两边的剪切滑动区及基础正下方的倒梯形弹性平衡区构成,沿着宽度方向弹性平衡区为三角形,矩形基础下弹性核的形状为横置的三棱台。研究结果为矩形基础地基破坏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带约束拉杆矩形钢管混凝土的本构关系,建立了基于纤维模型法的模拟带约束拉杆矩形钢管混凝土短柱承载力-变形全过程曲线的非线性分析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对带约束拉杆矩形钢管混凝土偏压短柱进行参数分析,回归了带约束拉杆矩形钢管混凝土短柱单向和双向偏压曲率延性系数的简化计算公式,公式的计算精度高,形式简单。  相似文献   

14.
双股高速燃气射流在液体中扩展及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多级渐扩形和矩形观察室,借助高速录像系统研究了双股高速燃气流喷入液体中的扩展及相互作用过程.探讨了喷孔直径、喷孔间距、喷射气压等参数变化对射流扩展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渐扩结构中较大的渐扩尺寸比能抑制射流扩展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喷射压力越大,射流轴向扩展速度越大,射流的不稳定性越强;和矩形结构相比,同样的工况下,渐扩结构射流轴向速度较小,径向速度较大.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大工业过程稳态递阶优化控制中普遍存在着的模型-实际差异问题。将子过程模型中的系数处理为矩形模糊数,提出了有矩形模糊参数的大工业过程稳态关联平衡法。基于模糊模型,关联平衡算法能找到使目标函数更小的解,并且迭代次数更小。对开环的关联平衡法和有全局反馈的关联平衡法进行了研究。分析和讨论了关联平衡法中矩形模糊参数的选取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有矩形模糊参数的关联平衡法能有效地解决模型-实际差异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二维溃坝洪水波演进的数值模拟及动态显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基于MacCormack预测—校正技术的隐式数值格式求解控制水流运动的二维浅水方程,建立了模拟大坝瞬间全溃或局部溃倒所致的洪水演进过程的数学模型;应用该模型对矩形明渠中缓、急流过渡的水面曲线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理论解进行了比较;最后用该模型预测了矩形河道中大坝瞬间局部溃倒的洪水演进过程,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定性分析。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对模拟溃坝洪水波很有效。  相似文献   

17.
18.
考虑到三维轴对称非齐次不可压缩MHD方程的基本能量估计对后续解的存在性的证明至关重要,为了使其适用范围更广,在柱坐标下的MHD方程基本能量估计的基础上,通过移除其柱对称条件,在直角坐标系的情况下,给出了MHD方程基本能量估计中每一个子项的详细推导过程,充分利用MHD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下的质量守恒公式和不可压缩条件,最终推导得到MHD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下的基本能量估计.  相似文献   

19.
封小松 《应用科技》2009,36(6):8-11
为了获得CO2激光填丝钎焊镀锌钢板的工艺特性,对CO2激光进行了光束成形,分别研究了圆形光斑、双焦点光斑和矩形光斑3种光斑模式下的镀锌板激光填丝钎焊工艺特点与接头质量.结果表明,采用双焦点的CO2激光光斑加热,钎焊过程适应性增加,并可获得良好的焊缝成形,同时提高激光能量利用率;矩形光斑钎焊可降低镀锌层烧损,但焊接适应性和激光能量利用率降低.通过改变CO2激光的光束能量分布,可以替代Nd:YAG激光进行镀锌板的连接.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曲流河物性参数沿着河道方向多变问题。通过封闭多边形区域到矩形区域的Schwarz Christoffel变换基本原理,建立不规则带状封闭曲流河边界映射到规则矩形区域边界的数学模型。采用高斯雅克比积分方法和牛顿迭代法,完成了从曲流河边界到矩形区域边界映射数学模型的数值计算。根据映射边界参数,采用二维粒子群方法完成了平面井位映射数值计算。在地质模型的建立过程中,考虑了映射规则和缩放比例问题。最后以X砂岩油藏为例,选择了该区域中38口井,建立的映射前后的地质模型,并对物性参数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对比,采用Schwarz Christoffel映射后建立的地质模型及分析的物性参数更加符合地质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