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本文详细地论述和总结了硝化抑制剂的概念和作用机理,并介绍了国内外常见的硝化抑制剂种类,同时对硝化抑制剂在农业中应用效果及使用时所需要的立地、环境条件进行了分析.为认识和推广使用硝化抑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两种剂型硝化抑制剂在滴灌小麦上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种硝化抑制剂对提高小麦产量均有一定作用,其中剂型1优于剂型2;施用硝化抑制剂能有效的提高土壤NH4+-N浓度,降低NO3--N浓度,减少了氮素损失;硝化抑制剂处理表观硝化率均低于未施硝化抑制剂处理,施用硝化抑制剂能显著抑制土壤中NH4+-N向NO3--N的氧化过程;同一氮肥品种中土壤硝化抑制率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趋势;硝化抑制剂各处理pH略低于未施硝化抑制剂处理;硝化抑制剂处理较未施处理氮肥利用率普遍提高1.7-5.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2、3、5—三氯—三氯甲基苯(简称HCT)与氮素化肥混合使用,可延长氮肥的肥效期,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经研究发现,它对土壤中的硝化过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而,HCT作为硝化抑制剂的研究工作,已被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4.
余强弦  张四龙 《科技资讯》2009,(24):119-120
为了提高和改善生物法污水处理中的氮磷去除效果,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众多污水处理厂使用在线式硝氮分析仪,对污水处理各种过程中的硝酸盐氮成份进行监测,进一步对反硝化、硝化等工艺过程进行自动化控制,从而达到预期的氨磷去除及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5.
几种硝化抑制剂对亚硝酸细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硝化抑制剂HCT,CP和MDCT施于五类耕作土壤,发现它们对土壤中的硝化过程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以CP的抑制强度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就土类看,对黄绵土和水稻土的硝化抑制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6.
污水反硝化过程外加碳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源作为反硝化过程的电子供体,是影响反硝化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针对污水中碳氮比偏低时,需要考虑使用外加碳源提供反硝化电子供体。本文对现有的污水反硝化过程中外加碳源的种类及脱氮效果进行了对比总结。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影响SBR工艺脱氮效果的两个因素——供氧模式和碱度。得出如下结论:在固定供氧模式下,亚硝化和硝化过程分步进行;而在非固定供氧模式下,亚硝化和硝化过程同步进行。足够的碱度能得到较好的脱氮效果;反之,脱氮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稳定的短程硝化, 通过使用 NaCl 作为一种选择抑制剂(只抑制亚硝酸氧化菌(NOB)的生长而不会以抑制氨氧化菌(AOB) 的生长) 在序批式反应器处理含盐生活污水过程中实现硝化种群的优化。实验考察了不同盐度对 AOB 和 NOB 的抑制程度以及对系统硝化性能的影响, 选择 7. 6 g/ L的盐度作为种群优化的最佳盐度。长期抑制实验实施 4 个月后, 亚硝酸盐积累稳定在 95% 以上, 短程硝化稳定。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 检测到AOB (Nitrosospira) 已经成为硝化菌群的主导菌种, NOB(Nitrobacter)基本检测不出, 证明 NOB 已经被淘洗出系统,硝化种群得到优化。同时讨论了盐度对 NOB 的选择抑制机理。  相似文献   

9.
SBR法处理城市污水过程中氮的去除及转化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利用SBR法处理广州地区城市污水过程中氮的去除和转化规律及处理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在处于好氧阶段的反应过程中,在去除有机物和进行磷的吸收的同时,进行硝化反应并且控制硝化反应进行到亚 硝酸型硝化结束,然后进行缺氧反硝化,以达到脱氮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去除有机物的同时,氨氮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在反硝化的过程中,硝化氮被转化成氮气,通过硝化和反硝化,使总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去除。  相似文献   

10.
生物硝化因其经济高效的特点在污水脱氮处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有毒有害化合物所引起的抑制影响了工业废水硝化过程的稳定性。目前关于温度、pH、溶解氧、碱度等工艺条件对硝化过程的影响研究较多,而有毒有害物质对硝化过程的影响研究较少。但是研究发现许多有毒有害物质会对硝化过程产生严重抑制,其持续作用导致硝化效率不断下降甚至丧失。因此掌握有毒有害物质对生物硝化过程的影响规律,可为生物硝化工艺的合理设计和运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苯酚是工业废水中常见的有毒有害有机物,因此本文以苯酚作为抑制剂,研究其在几种条件下对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规律,为预测工业废水硝化过程的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土壤及其微生物对真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测试了云南省峨山、蒙自、弥勒、玉溪等地14份土样对4种生防菌(厚孢轮枝菌、淡紫拟青霉、粉红粘帚霉、贵州节丛孢),2种植物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水稻稻瘟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进行了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抑菌作用普遍存在,但不同地区、类型、土壤对不同菌株间抑菌作用有很大的差异.其中以峨山烟地土样抑菌作用最强,对生防菌ZK7,IPC孢子萌发抑制率达82%和81.6%,玉溪烟地土样相对较弱,对ZK7,IPC抑制率达42%和57.4%.病原真菌对土壤抑菌作用的敏感性低于生防菌,其孢子萌发平均抑制率为31.1%,大大低于生防菌的57.3%.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与抑菌作用成正相关,微生物数量是影响抑菌作用的主要因素.从土壤中分离到的几种细菌发酵挥发性物质对真菌的抑菌作用超过土壤,其对生防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在64.2%~75.6%,明显高于对病原菌的抑制率(15.2%~20.4%).同一细菌培养液挥发性物质对真菌的抑菌不具普遍性,而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靛酚蓝比色法研究了硼酸对灰棕紫泥土脲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硼酸对灰棕紫泥土脲酶酶促反应的抑制能力随硼酸浓度的增大而增强,硼酸的加入,降低了V0和Vmax值,而对Km值没有明显影响,揭示出硼酸对土壤脲酶的作用类型表现为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由于硼是作物必需营养元素,不会造成土壤污染,因此可作为安全有效的尿素缓释剂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盐碱土在经过客土法与新土源法改良后,土壤生态环境会显著得到改善.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强土壤生物活性,能降低土壤盐分、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肥力.通过客土法改良,土壤生物化学作用强度较高。新土法改良后土壤微生物数量较多,新土源更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适宜的脲酶抑制剂与硝化抑制剂组合,本试验通过在室内模拟培养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的NBPT与Nitrapyrin配比对石灰性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尿素施入土壤1 d后80%已迅速水解,在5 d后已完全水解。在1-14 d不同浓度的NBPT均可显著抑制尿素水解(P0.05),且10%o NBPT可高效作用14 d,其脲酶抑制率为51%。添加抑制剂延缓了铵态氮的转化过程,各施肥处理土壤NH_4~+-N含量分别在第7、14、21天达到峰值,而各抑制剂处理NO_3~--N含量呈线性缓慢上升趋势。添加抑制剂各处理均降低了土壤氮素损失,相比单施尿素处理分别降低14%、22%、26%、28%(P0.05)。NBPT 5‰+Nitrapyrin可有效抑制尿素水解,减缓氮素转化过程,减少石灰性土壤氮素损失。  相似文献   

15.
加注缓蚀剂可以缓解原油中存在的环烷酸对炼油设备系统和管线的腐蚀破坏。合成脂肪酸氨基酰胺高温缓蚀剂,采用失重法测定缓蚀剂的缓蚀率。温度和原油酸度对缓蚀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胰蛋白酶抑制剂的药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盈盈  朱必凤  彭凌  刘主 《韶关学院学报》2006,27(6):104-106,115
胰蛋白酶抑制剂是具有抑制胰蛋白酶作用的一类物质.该类物质的来源不同,其活性和作用的酶也不同.基于对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综述了其多种临床应用功能,说明胰蛋白酶抑制剂是人类重要的药物资源.  相似文献   

17.
氮转化的生化调控对蔬菜生长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温室栽培条件下新型脲酶抑制LNS、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与尿素配合施用对蔬菜产量、品质及菜田土壤pH、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抑制剂配合施用对芹菜产量和Vc含量影响不大,但却显著降低了芹菜的硝酸盐含量,提高了下茬生菜产量.一季氮肥的施用就使温室土壤表现出了明显的酸化和盐分表积趋势,但两种抑制剂与尿素配合施用可以使土壤酸化程度明显减缓.芹菜定植后1个月时,U UI NI处理的土壤pH与U和U UI相比,分别提高了0.7和0.52个pH单位,差异极显著(P < 0.01);第二茬生菜收获后,土壤电导率值与二者相比,分别降低了17.67%和17.00%.因此,脲酶和硝化抑制剂配合施用调控氮素转化可能是缓解设施农业生产中的土壤酸化和次生盐渍化、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南昆线膨胀土土钉挡墙试验资料分析为基础,就土钉墙的墙体变形、土钉内力分布规律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对今后的土钉墙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毛细作用下土壤水分扩散特性研究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水传导是一门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土壤中水分在毛细作用下的扩散问题是研究土壤水传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扩散系数离散方案在差分方程中的正确使用是研究水分在土壤中扩散特性的关键。本文推导出适用于计算土壤水分扩散特性 的一套新的扩散系数差分方案,并通过控制渗透试验检验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详述了各类聚合物阻垢剂的特点和发展状况,并对共聚物阻垢剂领域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认为在阻垢剂的研制开发中要加强基础性研究,产品多样化,可生物降解的无磷、非氮型绿色阻垢剂应得到优先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