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分析汉语和壮语中颜色词在联想意义方面的文化差异来探讨汉壮两族文化上的一些异同。认为作为色彩载体的颜色词,因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审美观和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对不同民族的人们来说,在颜色的象征意义、联想意义及其运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颜色词“黄”所拓展的联想意义是在人们对色源体认知的基础上再通过联想而获得的。从认知角度分析汉英颜色词“黄”的语义异同之处,剖析影响人们对“黄”语义认知的因素,旨在更好、更全面地了解汉英颜色词“黄”的意义,避免跨文化交际障碍。  相似文献   

3.
论汉英颜色词语的社会文化意义的异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颜色词是指语言中用来描写事物各种颜色的词。在汉英语言中,颜色词不仅具有特定的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而且还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和人类文化共性。但由于年令、性别、职业、自然环境及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同一颜色词在不同的语言中所产生的联想和文化附加意义也各不相同,其修辞色彩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颜色词在汉英语言中已构成特殊的领域,了解其社会文化意义,有助于人们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汉英颜色词语  相似文献   

4.
网络与报刊的频繁使用让"犀利哥"、"数学哥"、"被子哥"等"xx哥"词迅速蹿红,这些词,或旧词新义,或新词新语新意,对当今社会语言的使用产生了种种影响。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xx哥"词族现象,可从中看出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与社会文化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5.
杨文惠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2):64-65,70
汉语的“是”、“对”,日语的"はぃ"、“そ ぅ”等在会话中可以重叠使用,我们把它们称为叠音附和词。它们在会话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跨文化交际时,人们常常理所当然地以本文化的准则和社会规范作为解析和评价别人行为的标准,这种迁移有时会造成言语行为的失败;人们会因谈话对象的不同或发话人态度、语气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语用功能,如果无视语境的存在,往往会造成语用失败。本文将探讨两者的语用迁移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6.
袁在成 《科技信息》2007,(28):127-128
英、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受语言与文化特殊性的影响,人们对色彩的感受和赋予颜色词的意义也各不相同。颜色虽是自然现象,但千百年来,不同的民族由于受自然环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以及民族审美心理及认识情感的影响,对颜色的观感不尽相同,对同一颜色有时会产生不同的联想,从而使同一颜色词在不同民族形成不同的象征意义。文章将英汉常用的颜色词的象征意义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邢玉 《科技信息》2010,(18):155-155
象征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主要通过类比联想的方式,借助某些客观存在的事物或某一事物的外在特征以及可感知的元素,来表现抽象的事物和意义,诱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从而表达一种耐人寻味的思想感情。霍桑在其小说《红字》中对象征手法发挥的淋漓尽致使得该作品在今天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并使他在文学史上处于永久不衰的地位。红字"A"的象征意义也随着小说的不断进展而发生着不同的变化,构成了文章的一条主线,本文将根据剧情的发展,对"A"的不同含义做一个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菲 《科技信息》2011,(33):229-231
词的联想意义是指一个词明确指称或描写的事物之外的暗示意义。它不同于词的字面意义。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词在不同的语言背景下指相同的事物,但却具备不同的联想意义,能够引发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若不能正确把握词的联想意义,我们就会在跨文化交际中犯严重的错误,甚至使整个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受到严重的阻碍。本文试以中国文化中代表十二生肖的十二种动物为例,具体地比较分析它们在英汉两种文化中的联想意义,总结规律,并分析联想意义相同或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颜色词在语言中具有丰富的联想意义,而不同语言的联想意义却迥然不同。红色在汉语中是一种吉祥,喜庆的颜色.它是一个积极词汇,而在英语中却常常与危险,战争、死亡、流血、等联系在一起来。  相似文献   

10.
三原色(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原色)作为基本色,在荚汉颜色词翻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英汉“三原色”色彩词文化内涵的比较,可正确把握色彩词在两种社会文化语境里所表现出的内涵意义,并对其内涵加以深入的理解,对于更准确的表达思想,更深一层地了解英语国家相关的文化知识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顾红兵 《科技信息》2011,(32):229-231
汉英语言中都包含着大量的颜色词,但由于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价值取向、政治经济等文化背景的差异,人们对颜色词的感受和表达不尽相同,对颜色产生的联想意义和语用意义也各不相同。因此,要正确理解并译出汉英两种语言中大量与基本色彩有关的词语,关键是准确把握这些色彩词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英汉基本色彩词文化内涵的比较,分析这些文化差异对颜色词翻译的影响,强调了在翻译中准确传递文化信息的重要性,并试图探究翻译英汉颜色词的技巧,以此达到增强语言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语言中存在着许多颜色的符号---颜色词。颜色词不仅具有物理属性,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延伸意义。然而在英汉这两种特色迥异的语言中,由于受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以及不同的民族的语言文化、历史背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的影响,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里具有不同的用途及文化价值,体现了英汉民族迥异的文化心理。了解并掌握英汉颜色词的"颜"外之"异",对深入了解中英两国的民族文化差异,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颜色词因其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而备受关注。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而言,颜色词所蕴涵的寓意不尽相同。本文分析了颜色词"红"在汉法两种语言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力图更好地促进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4.
柴慧芳 《山西科技》2006,(5):101-103
汉英语言各种不同颜色或色彩的词语都很丰富。不仅要注意观察它们本身的基本意义,更要留心它们含义深广的象征意义,因为它们的象征意义在不同民族语言往往有不同的特点,有些特点甚至构成了人们对经过引伸、转义以后颜色的崇尚和禁忌。这种不同文化之间颜色象征意义的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文章试图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去分析、探究各民族文化发展对颜色词的象征意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色彩语言的文化符号意义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色彩语言是人类社会中符号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历史文化心理积淀的结果。通过"黑""白"两个颜色词分析不同民族文化的内涵及其变迁过程,可以看出颜色词不仅反映语言表面的意义,而且反映了语言的宗教内涵。同一颜色在不同语言中的含义有相同,也有不同,其相异之处主要是由宗教、文化、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决定的。其中文化价值方面的差异和宗教信仰的不同是主要原因。对色彩语言的研究需要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进行历史的比较,而不能从语言的表面现象进行简单的比较。  相似文献   

16.
"同志"一词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其词语的意义,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文章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对"同志"一词的语义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同志"一词与英语、俄语、日语的转换。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广义的文化修辞学角度,探讨了现代汉语名词对"有界"事物的表达。针对汉语的个体名词有一部分的所指是"同质"事物的事实,认为汉语的个体名词所指事物的"有界"与"无界"性质不适合用"同质"与"异质"标准来区分,但可以靠个体量词对事物空间外形的"定型"特征来区分,并认为对现代汉语名词所指事物的"有界"与"无界"性质判断,更适合采取事物的外形是否"定型"的"定形"标准。这种"定形"标准能充分反映出汉语名词特有的形式标签"量词"所具有的表形特征与汉语名词特有的个体量词这一形式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汉语的名词是属于所指事物在汉语社会的认知中"外形突显"的事物类型;同时,这种"定形"标准与有可数与不可数名词之分的语言所适合采取的"同质/异质"这样的"定性"标准,具有语言类型学意义上的互补性。文章认为,汉语名词所表现出的在事物空间"有界"、"无界"方面偏向外形的认知特征,反映的其实是汉语社会对事物的概念思维判断上的"具象性"文化特征;这种来自语义范畴这个语言最底层也是最终决定性方面的反映,较之语言的其他层面诸如文字、词汇、句法结构等,更具有深层隐秘性与真实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趋"、"趣"上古本为同一词的不同书写形式,不同于一般认为的趣趋为通假字。发展到唐代,表示快走、趋向意义的用"趋",表示意趣、志趣的用"趣"。它们各自分担了几个义位,成了不同的词。礼节性快走义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消失,快速、使快的意义为别的词语替代了。考察"趋"、"趣"义位之间的关系,除了常说的隐喻、转喻,还有因语法组合而给词增加了新的概念要素;考察以快速义的"趋"、"趣"为中心的词汇系统,有标记的不自然的用法被无标记的自然的用法覆盖而被替换掉;词语读音相近或相同,意义用法相同或一个能包含另一个,词语之间就会发生整合,保留最典型的。  相似文献   

19.
颜色词作为色彩的载体,受各民族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审美观念和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对不同民族的人们来说,其象征意义、联想意义及其运用均具有一定的差异.英语和壮语中红色的不同象征意义,凸显出英、壮两个民族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颜色词不仅描述颜色 ,而且具有联想意义和象征意义。因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宗教、习俗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汉英两民族的颜色观存在着许多差异。但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和异质文化的趋同性影响 ,两种语言所反映的颜色观又出现了相似或叠合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