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Cu2+和Cr6+对中国林蛙蝌蚪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出膜后一周的蝌蚪为实验对象,研究了Cu2 和Cr6 对中国林蛙蝌蚪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温22℃~24℃条件下,Cu2 对中国林蛙蝌蚪24 h,48 h,72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131,0.105,0.038 mg/ L;Cu2 对蝌蚪的安全浓度为0.02 mg/ L.Cr6 对中国林蛙蝌蚪24 h,48 h,72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4.16,4.48,4.57 mg/ L;Cr6 对蝌蚪的安全浓度为1.55 mg/ L.同时讨论了中国林蛙与其他两栖类蝌蚪相比对Cu2 和Cr6 耐受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采用标准水生生物毒性的测量方法研究三氯杀螨醇对黑斑蛙蝌蚪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15~20℃下,三氯杀螨醇对黑斑蛙蝌蚪的24 h、48 h和72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7.861、3.82和8.21 mg/L,95%可信区间分别是15.37~20.751,2.62~15.147,.81~8.63 mg/L。安全浓度(SC)为2.49 mg/L。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重金属铅、铬对泥鳅的急性毒性效应,为环境质量评价及环境监测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单因子急性毒性试验的方法,分别检测了不同浓度铅对泥鳅的急性毒性效应,观察了泥鳅中毒后的症状,统计死亡率,建立浓度与死亡率的Probit模型,直接得出回归方程和2种重金属对泥鳅的半致死浓度和安全浓度。结果表明,泥鳅在高质量浓度铅中16 h开始出现死亡,在高质量浓度铬中10 h开始出现死亡;2种重金属对泥鳅的毒性作用随其在体内积累质量浓度的增大、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铅对泥鳅24,48,72,96 h的LC50分别为944.06,909.01,868.96,818.46 mg/L,SC为253.60 mg/L;铬对泥鳅24,48,72,96 h的LC50分别为703.07,676.08,610.94,516.42 mg/L,SC为187.56 mg/L。可见,铅与铬均为高毒性污染物,且后者比前者的毒性更大,提醒我们在生产生活中对这2种重金属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丙烯腈、2,4-二氯苯酚和2,4,6-三氯苯酚对银鲫受精卵孵化和鱼苗存活以及对中华大蟾蜍蝌蚪存活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鲫鱼苗对这三种化合物较鱼卵更为敏感;中华大蟾蜍蝌蚪的生长发育对这三种化合物较蝌蚪存活更为敏感.以鱼苗存活率为指标,这三种化合物的无可见效应浓度(NOEC)和最低可见效应浓度(LOEC)依次为:0.8mg/L和1.6mg/L,0.25mg/L和0.5mg/L,0.2mg/L和0.4mg/L.以蝌蚪的前肢发育率为指标,这三种化合物的NOEC和LOEC依次为:0.7mg/L和1.4mg/L,0.5mg/L和1mg/L,0.4mg/L和0.8mg/L.由此可见,这三种化合物的毒性大小次序为:2,4,5-三氯苯酚>2,4-二氯苯酚>丙烯腈;这两种试验生物对这三种化合物的敏感性相似.  相似文献   

5.
采用静水式直接接触致毒法进行了化学污染物对氯硝基苯(P-NCB)对锦鲤鱼的预备试验和急性毒性试验.预备试验的试验液质量浓度分别为40,30,20,10,5 mg/L.预试验得出:锦鲤鱼暴露于对氯硝基苯试液中24 h 100 %死亡质量浓度(24 h LC100)和96 h无死亡质量浓度(96 h LC0)分别为40,5 mg/L.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在25~27 ℃下,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30.83,28.84,23.60,22.13 mg/L.  相似文献   

6.
铜(Ⅱ)对蝌蚪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温度、pH值和碱度条件下铜离子对黑斑蛙蝌蚪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铜离子对蝌蚪的毒性随水温的升高明显加强,当温度为20、26、32℃时,96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206、0.032、0.026 mg/L.在酸性条件下随着pH的升高,铜离子对蝌蚪的毒性降低,在碱性条件下随着pH的升高,铜离子对蝌蚪的毒性加剧,pH值为6.7、7.5、8.8时,96 h的LC50分别为0.100、0.206、0.140 mg/L;在碱度较低时,铜离子对蝌蚪的毒性随碱度的升高而降低,在碱度较高时,铜离子的毒性随着碱度的升高而增强,碱度为0.79、1.30和1.65 mmol/L时,96 h的LC50分别为0.206、0.180、0.100 mg/L.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探讨汞对两栖类动物的致毒作用和机理,将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蝌蚪暴露于含Hg2+的曝气自来水中,统计得出24,48,72和96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048,0.849,0.609和0.488mg/L,并计算得出安全浓度(SC)为0.167mg/L.另外,将26~27期林蛙蝌蚪饲养在Hg2+质量浓度分别为10,20,30和40μg/L的曝气自来水中,染毒40d,分两时段测定其体内汞的含量,24h蝌蚪体内的汞含量表现为染毒初期出现多个富集高峰,10h后逐渐下降并稳定;每隔5d的采样测定结果表明,随染毒时间延长,蝌蚪体内总汞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染毒30d后,各染毒组蝌蚪体内总汞含量基本稳定,且各染毒组蝌蚪体内总汞的平衡含量接近.蝌蚪急慢性汞中毒实验表明,汞污染对林蛙种群的正常生长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郭正元  何文  贺仲兵 《武夷科学》2005,21(1):113-116
研究了异恶草酮与镉共存时对蝌蚪的联合毒性。在常温20℃下,异恶草酮对蝌蚪的24h、48h、72h、96h LC50分别为15.62mg/L、14.27 mg/L、13.35 mg/L、13.30 mg/L;镉对蝌蚪的24h、48h、72h、96h LC50分别为5.63mg/L、3.54 mg/L、2.61 mg/L、2.06 mg/L;异恶草酮与镉共存对蝌蚪联合毒性的24h、48h、72h、96h的相加指数AI分别为0.25、0.21、0.19、0.14,均大于0,表现为协同作用。另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异恶草酮对蝌蚪的毒性减弱,而镉对蝌蚪的毒性增强,两者的联合毒性仍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法和等毒性溶液法分别研究了重金属离子铜、锌对汤匙华哲水蚤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效应.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铜、锌离子对汤匙华哲水蚤24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481、3.221 mg/L;48h LC50分别为0.383、1.573 mg/L;72h LC50分别为0.315、0.471 mg/L.铜、锌联合毒性致毒特征表明:高强度的锌离子对铜离子有拮抗作用,高强度的铜离子对锌离子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铜、锌离子对汤匙华哲水蚤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试验法和等毒性溶液法分别研究了重金属离子铜、锌对汤匙华哲水蚤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毒性效应.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铜、锌离子对汤匙华哲水蚤24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481、3.221 mg/L;48h LC50分别为0.383、1.573 mg/L;72h LC50分别为0.315、0.471 mg/L.铜、锌联合毒性致毒特征表明:高强度的锌离子对铜离子有拮抗作用,高强度的铜离子对锌离子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性介质中,2,4-二氯苯酚对鲁米诺-铁氰化钾化学发光体系有明显的增敏作用,提出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痕量2,4-二氯苯酚的方法.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2,4-二氯苯酚的化学发光强度与其浓度在1.0×10-7~1.0×10-5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1.060×10-8 mol/L.对浓度为1.0×10-5mol/L2,4-二氯苯酚溶液连续测定11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1%.取工业废水水样,经固相萃取后用该法测定其中痕量2,4-二氯苯酚含量,同行业推荐标准方法对比,结果相近.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定不同的2,4-D浓度对番茄种子出芽率,无菌苗株高,胚轴直径以及对根长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2,4-D处理蒌0.5mg/L时种子出芽率最高,随着2,4-D的增高,株高及根长受抑制,而胚轴的直径却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变粗。  相似文献   

13.
实验选用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Regel.)种子萌发的无菌苗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2mg/L的2,4-D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但更高浓度的2,4-D会影响诱导效果;1mg/L的6-BA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快速诱导,但单独的6-BA无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用三氯杀螨醇对中华大蟾蜍蝌蚪水体染毒和成体体腔染毒,采用寇氏法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下三氯杀螨醇对中华大蟾蜍蝌蚪(15℃和20℃)和成体(20℃)的半致死浓度(LC50)及其95%可信限范围,并观察了中毒症状.结果表明:在15℃和20℃条件下,三氯杀螨醇对蝌蚪的LC50分别为13.24 mg/L和9.85 mg/L,其95%可信限范围分别为12.30~14.24 mg/L和9.18~10.57 mg/L;20℃时,三氯杀螨醇对雄性成体和雌性成体的LC50分别为114.89 mg/kg和174.14 mg/kg,其95%可信限范围分别为80.00~165.01 mg/kg和121.25~250.11 mg/kg.  相似文献   

15.
2,4-D和6-BA对唐古特大黄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选用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Maxim.ex Regel.)种子萌发的无菌苗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2mg/L的2,4-D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但更高浓度的2,4-D会影响诱导效果;1mg/L的6-BA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快速诱导,但单独的6-BA无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试验表明,2,4-D和B-9是控制香草兰落荚的有效药剂.其最佳使用浓度分别为30~50mg/L和300~500mg/L.在末花期,每隔10天1次,连续喷3或4次,能将香草兰落荚率控制在5.5%以内.2,4-D和B-9对豆荚的质量和品质等均无不良影响,500mg/L的B-9溶液能极显著地增加翌年植株的花量.  相似文献   

17.
2,4-D和6-BA对水稻愈伤组织培养力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梗稻“日本晴”成熟种子诱导愈伤组织,统计愈伤诱导率及绿苗分化率,分析培养基中2,4-D和6-BA的不同浓度配比对培养力的影响,得到二者的最适配比,愈伤组织的质量和组织培养中再生植株的频率都有较大提高.实验结果表明:2,4-D是诱导愈伤组织必不可少的因子,与6-BA配合使用对愈伤组织的培养效果更好.对“日本晴”而言,当2,4-D为2.0mg/L,6-BA为0.5mg/L时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当2,4-D为2.0mg/L,6-BA为0.2mg/L时,绿苗分化率和培养力最高.  相似文献   

18.
用琼脂糖水凝胶在玻碳电极表面固定肌红蛋白(Mb),研究了Mb与有毒且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2,4-二氯苯酚(2,4-DCP)的相互作用.在无氧的溶液中,2,4-DCP与Mb中的血红素形成了配合物,但没有催化反应发生;在氧气饱和的溶液中,Mb催化2,4-DCP羟基化,表明Mb具有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的活性.2,4-DCP的浓度在12.5—208μmol·L^-1。范围内与催化电流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06μmol·L^-1.紫外可见光谱证实2,4-DCP与Mb氨基酸残基之间存在强烈的作用,409nm处峰吸收减小,表明血红素Fe(Ⅲ)/Fe(Ⅱ)的价态发生改变,进一步证明Mb与2.4-DCP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19.
诱导杨树结瘤固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6种植物激素(2,4-D、NAA、IAA、IBA、6-BA、S.L.)用不同浓度处理杨树无性系NL-80106组培苗根系,其中2,4-D、IBA、S.L.有不同程度的诱瘤作用。以2,4-D和IBA诱导结瘤最为稳定有效,2,4-D诱瘤的最适浓度1.0~1.5mg/L,IBA为2.5~3.0mg/L。分离、回接和显微镜观察表明根瘤菌在诱瘤剂作用下已侵入诱导瘤。诱瘤剂在接种根瘤菌情况下对苗木生长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无论株高、鲜重和叶绿素含量都高于对照,尤以IBA(3.0mg/L)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