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关键.教育硕士作为未来优秀教师的重要人才储备,其信息化教学能力应引起高度重视.分析教育硕士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依据任友群提出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面向教育硕士组织开展自我评价问卷调查.基于数据分析,从基础技术素养、技术支持学习和技术支持教学3个维度,分析教育硕士对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自我评价状况,同时就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环节的培养成效、授课教师信息化教学情况,以及学校组织支持环境等方面进行评价反思,提出教育硕士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2.
针对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课程实践教学薄弱的现象,提出“一生一优课”的教学模式,明确课程实践教学的具体任务和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目标,开设教育硕士论坛并将其搭建成为校内与校外导师的交流平台、研究生课程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的融合平台和“一生一优课”的展示平台. 对华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数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开展的教学实践表明:“一生一优课”的开展促进了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促进了大学与中学的深入沟通与交流,促进了教育硕士研究生的高效实践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3.
戚淮兵  肖顺文 《科技资讯》2012,(14):186-187
在多年电子技术教育本科专业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套满足当前电子信息类职教师资需要的实践教学体系,即":职业+技能"两面并重、"课内+课外"二环节紧密相结合、"基础+综合+创新"三层次有机衔接的"223"立体型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实践表明该体系能很好的满足电子类职教师资的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4.
结合广西师范学院在数学教育硕士培养中构建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培养机制,提高综合素质,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监控体系的一些经验和做法阐述教育硕士培养要提高学生竞争力,必须发挥特色优势,保障培养质量的理念,并探索提升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且具备较强实践教学能力的中小学课程骨干教师.本文针对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充分考虑办学单位、政府部门和社会反馈的基础上,按照各主体的责权关系,构建了一种"多方协调、多元共治"教育硕士研究生质量保障机制,确保教育硕士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师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和信息素养提升迫在眉睫。笔者在高职师范学前专业《物理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与互联网等信息化环境,开展课堂教学与实训技能培养,将信息技术贯穿于课前教学准备、理论知识与实训、巩固迁移等教学全过程,创新教学设计和实施模式,加强师范生信息化教学实践技能的培养,促进师范生自主探究与协作式学习能力发展,提升师范生的信息素养,为未来培养高素质的信息化师资人才。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定的探索与制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丽丽 《科技信息》2009,(31):J0007-J0008
2009年起,教育部决定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这既不同于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也不等同于专业学位工程硕士研究生非学历教育,本文就如何制定我校〈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规定〉进行探索,规范其培养工作,确保培养质量,以促进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专业硕士研究生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基本问题,结合双语教学的基本模式和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教学理论,提出了专业硕士研究生双语教学的"混合式协作教学"模式。旨在以研究生系列的专业双语教学为契机,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在有效地改善专业硕士研究生英语水平的同时提升他们的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硕士培养的核心和专业特性体现.全日制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的特殊定位和现有培养队伍的局限性,客观上要求强化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协同培养共同体建设.从分析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协同培养必要性入手,指出协同培养现存问题并分析产生原因.进一步从高校校内、校外两个角度,就高校、基础教育学校、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三个主体提出相应对策,为全日制教育硕士实践能力协同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重庆大学在新形势下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思路,该思路以互联网新技术创新实践应用为基础、教育教学信息化改革为核心、教学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为支撑、大学联盟信息化教学条件支撑为特色.通过东西部课程共享联盟及高清互动超大视频平台、网络教学服务平台、联盟课程文献中心等应用实践,为跨区域及区域内多校联合创新教学模式、学分互认、资源共享等进行了有益探索.对高校联合办学、资源互补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贯彻了创新教育的要求,学生备考是创新教育的行为。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促使学校更注重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将优秀学生导向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特别是创新创造教育。  相似文献   

12.
结合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我国目前高校教育教学现状及社会对数学类人才的要求,提出了师范类数学专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践环节教学改革建议。认为,要以培养思想品德优良、基础理论扎实、个性充分发展,能在中等学校、高职院校和其他各类学校进行数学教学和相关教育研究,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优秀高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要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育"的思想融入教学内容,按照"先基础、后专业、再特色"的原则安排教学内容,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形成"成人教育、成才教育、成长教育"的教育合力。要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介绍了作者近年来通过教育技术竞赛活动促进高师生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的基本情况以及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并从实践的角度讨论了教育技术竞赛活动与高师生信息化教学技能培训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科学管理研究》2017,(2):85-87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高校专业硕士的培养如何适应科技创新创业的要求,围绕这个问题,结合培养实践展开研究。首先要培养专业硕士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使他们的头脑中牢固树立科技创新创业的理念。在导师团队的指导下,通过科技平台的创新实践,培育专业硕士科技创新创业潜能,努力提升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在创新教育中培养创业人才,在承担国家振兴重任的同时,进一步体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基于实践取向的职前教师教育观强调实际教学情境在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职前教育为例,通过组建大学与实践基地小学"教学共同体",从中探索教学理论与师范生技能培养紧密结合的新路子,构建"理论与实践交融"的培养模式,为师范生未来职业的专业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潘杰 《科技信息》2011,(2):60-60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一种具有教师职业背景的专业性学位,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我国自1996年设置和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至今,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绩,但是也遇到到了相当多问题和困难。美国教育硕士经过70多年的发展,现已处于成熟繁荣阶段,积累了相当多成功的经验,无论从招生考试、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与实施、学位授予和师资队伍等各方面都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可以为我国教育硕士的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河北政法职业学院课程组紧紧围绕"开发创新思维、点燃创业激情"的教学理念,大胆进行课程改革,构建"创新教育与创业实践一体化教学"新模式的经验与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目的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专门技术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面向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目标,立足于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现状,提出一种以工程实例为牵引、以教师示范为引导、以小组合作为桥梁、以自主实践为目标的"四位一体"工程实验实践课程新模式,并以承担的"航空与动力结构件流场特性分析(Fluent)"课程为例,详细说明了该课程模式的具体内容与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9.
李雷  杨怀珍 《科技资讯》2010,(18):202-202
以职业生涯理论为指导,根据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提出了三阶段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0.
从比较的角度出发,分别对中关两国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比较,分析美国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成功经验,探索中国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存在的问题,从中提出改善和促进中国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建议与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