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余青云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3,18(3):100-100,102
从辨证的角度看,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的动态过程。横向可分为“教”和“学”两部分。“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学”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师。纵向可分:“准备教”阶段,教师是主体,教材和学生是认识客体;“课堂教”阶段,主客体间相互交流;“教后学”阶段,主体是学生,客体是教材与教师施加的影响.在教学全过程中,师生的主客体地位相互依存而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2.
导向的成功是指导向被客体接受且变为客体的行动。导向的成功涉及到主体、客体、时代、环境等诸多因素,本音只从主体角度探讨之。从主体角度而言,导向成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点:⑴导向动机公正良善;⑵导向材料科学;⑶主体贴近客体;⑷主体的行为与其导向一致。此外还有导向意图内陷、导向实施适时、导向火候适度、导向手法艺术、持恒导向等。以上亦可视作“导向成功原则”,掌握并遵循这些原则,导向终能成功。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可溶性β环糊精聚合物与客体分子的包结行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可溶性β环糊精聚合物与客体分子按同一包结比进行。而β环糊精体系在浓度较低时,包结比为1∶1;浓度较高时,包结比为1∶2。  相似文献   

4.
以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构成为逻辑起点。审视审美教育在建构人的和谐意识体系过程中的互动性特征,其具体表现为:主动性与被动性的互动,包括主体与外界客体之间、主体与以自身为客体之间的互动;科学意识与伦理道德意识建构之间的互动;教育的无目的性与以自身为目的的目的性之间的互动等。  相似文献   

5.
导向的功能是控制。它表现在:1.导向能控制客体的发展方向;2.导向能控制客体不偏离发展方向。导向的控制力产生于:1.导向主体的权力、权威与职业优势能使导向产生控制力;2.导向信息(先进的思想、正确的主张与舆论等)能使导向产生控制力;3.导向载体能使导向产生控制力。导向控制的实现虽然有赖于客体的认同和接受,但它终归能实现控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可溶性β─环糊精聚合物在水溶液中对芳香化合物的包结行为与β─环糊精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两者与具有单一客体部分的芳香化合物形成的包结络合物的稳定性,前者小;而与具有两个客体部分的芳香化合物所形成的包结络合物的稳定性,前者大。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价值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践性本质,集中表现在邓小平关于价值主体、价值主体性、价值客体及其属性的丰富论述中。在邓小平的价值论中,价值主体是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军,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群众;价值主体性突出表现在人民群众作为价值主体的“为我”与“自为”性;价值客体是当代中国的现实和条件。邓小平的价值论以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价值理论为理论基础,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8.
李家有 《科技信息》2008,(32):282-282
从教的角度讲,老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教材是媒介;如果从学的角度看,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客体,而老师则是介乎二者之间的媒体。处于这种动态的、多边的复杂关系之中,面对千差万别的教育对象,不管什么学科的老师,都应该具备这种教育机智。  相似文献   

9.
略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指客体对于主体1的需要的满足,其满足程度的大小、满足的水平、满足的方向与方式等反映于主体的主观意识之中,就形成了主体的价值观念.价值观是主体人格中的主导成份,具有支配性作用,决定着主体对客体的趋避态度与行为方式.价值观是一个多成份多水平的动态发展的系统.凡外在于主体的自然的、社会的及精神的客体都可以在有利性或有用性的基本原则上形成主体的价值观,如主体对满足自己之生存与物质享受需要的物质客体的认识构成消费价值观;对社会政治、道德伦理、知识文化等客体的价值认识形成社会政治价值观、伦理道德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一、系统教学法的基本特点1.突出学生主体 构建学生物理认知结构的基础是靠学生主体与物理世界客体的相互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就是要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能动地作用于客体(物理环境)。这种能动作用表现为“两个飞跃”,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做到:第一,强调客体的重要作用,要使学生在物理环境中学习物理,要通过各种直观形式,包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展现生动具体的物理世界;  相似文献   

11.
试论数学解题活动中的元认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数学解题活动,阐述了数学元认知内容的具体表现:数学元认知知识,包括主体性、客体性和策略性知识;数学元认知体验包括修正目标、改组元认知知识和激活策略;数学元认知监控  相似文献   

12.
试论数学解题活动中的元认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数学解题活动,阐述了数学元认知内容的具体表现:数学元认知知识,包括主体性、客体性和策略性知识;数学元认知体验包括修正目标、改组元认知知识和激活策略;数学元认知监控.  相似文献   

13.
依据碘单质和金属铁在有水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从而使多余的碘升华的原理,对司法实践中常见的几种客体上的新鲜汗潜手印进行显现固定。碘铁手印显现法具有以下优点:反应匀速进行;不会瞬间产生大量的碘蒸气而使熏显过度;显现的纹线清晰连贯。通过选择合适的配比,即当碘与铁物质的量的比为1∶1(碘为15.68 g、铁为3.46 g)时,加入0.40 mL蒸馏水时,获得了最佳显现效果。相比于传统加热碘熏法和碘锌手印显现法,碘铁手印显现法显现效果优、稳定性好,在常温下有些客体上显现的手印能够保存一周不褪色。该方法适用于司法实践中常见渗透性及非渗透性客体上汗潜手印的显现。  相似文献   

14.
从哲学的层面分析,社会发展抛开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必然会陷入片面发展的误区,偏离其价值与目标;发展的目的与价值的深层含义是人本的,是人的目的为社会发展赋予了价值。因此,主、客体协调发展基础上的人的发展将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定位与方向性旨归。  相似文献   

15.
寡聚芳酰胺是一类以芳环为构筑单元、酰胺键链接的稳定化合物,因含有氢的供体和受体使它对客体分子表现出特殊的识别能力,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首先综述了寡聚芳酰胺受体高效识别有机分子的研究进展,目前认为它主要通过氢键来识别醇类、胺类以及糖类等客体分子,并可通过修饰受体分子来提高选择性识别客体的能力;其次介绍了该受体识别无机分子的研究现状,当前研究较多客体分子包括富勒烯、水分子、肼、双氧水等,π-π共轭和氢键是该受体主要识别作用力;然后分别综述了该类受体分子在识别阳离子和阴离子方面的进展,前者包括有机阳离子、碱金属以及过渡金属,识别它们的主要作用力有配位键和氢键,后者包括无机阴离子和有机阴离子,识别它们的是电荷中性偶极作用力。然而,该类受体在制备和识别环境方面存在着不足,制备功能特定、性能稳定的寡聚芳酰胺受体分子是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社会服务承诺制是承诺主体对客体公开承担某些社会责任和义务,它首先符合道德的自律、尊重和利他原则;同时它又是在承诺的主客体之间建立一种社会契约关系,必须接受法律的监督和制约,承诺要言必信,行必果,违诺必究;承诺需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诺而有实。  相似文献   

17.
贪污罪侵犯客体的诸观点包括10余种,但笔者认为,宜将贪污罪客体表述为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共财物的所有权,并且此两者具有两层基本关系:一是层次递进关系,第一层次是公共财产所有权,第二层次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二是因果关系.公共财物的所有权与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两者存在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运思是写作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作品形象在作者头脑中的生成,它与感知、表述相互渗透,贯穿于写作活动之中;运思本质是写作客体的主体化与写作主体的客体化的双向建构;运思的型范是相互分野的走向具象化的审美型运思和走向抽象化的科学型运思;运思的方式可以由划分标准的不同而有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9.
滑坡潜在灾害强度的厘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滑坡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提出了滑坡潜在灾害强度这个概念及其计算公式;对滑坡级别、客体总量及抗灾能力作了界定;讨论了公式应用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诉讼时效的客体乃是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分析诉讼时效的客体应从诉讼时效的效力入手,不同的时效效力出发点,诉讼时效的客体不同。从诉讼时效的抗辩效力出发,诉讼时效的客体限定在请求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