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为了揭示行星滚柱丝杠副滚滑机理,基于滚柱螺纹球面牙型特点,采用等效球的方法,分别建立了未考虑弹性变形和考虑弹性变形的行星滚柱丝杠副滚滑分析模型.通过求解两侧接触点的相对滑动速度,研究其滚滑特性.采用滑-滚比表征两接触侧滑动量与滚动量的相对关系,分别计算了两接触侧滑-滚比,并重点研究了螺纹结构参数中接触角、螺旋升角和滚柱螺纹牙数对两接触侧滑-滚比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弹性变形,丝杠与滚柱接触侧会产生相对滑动,且两接触侧沿螺旋线切向产生的相对滑动速度最大;接触角和螺旋升角对两接触侧滑-滚比的影响趋势均相反,增大螺旋升角更有利于降低螺母侧滑-滚比;滚柱螺纹牙数对两接触侧滑-滚比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滚珠丝杠滚道误差测量与分析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滚珠丝杠滚道几何参数的测量和计算方法。该算法将采集的数据点分割成滚道数据域和丝杠外径数据域,分别对这2个数据域进行拟合处理,得到滚道几何参数,并给出了评定方法。实验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方式,通过采集丝杠滚道法向误差数据,实现对丝杠各个滚道参数的测量。该方法可以实现丝杠中径、丝杠外径、螺距、滚道跳动、滚道形状误差的测量与分析,与繁琐的手工测试手段相比,具有采集的数据点多、效率高的优点,得到的测量结果能更好地反映丝杠型面误差。  相似文献   

3.
带摩擦补偿的滚珠丝杠副进给系统自适应滑模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滚珠丝杠副进给系统的跟踪性能,采用了带摩擦补偿的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基于滚珠丝杠副进给系统轴向振动特性建立了两自由度的质量模型,根据模型的状态方程设计了系统的反演滑模控制器,考虑到外界干扰的影响设计了带自适应律的自适应滑模控制器.采用基于Stribeck摩擦模型的摩擦补偿方法和遗传算法对滚珠丝杠副进给实验台的Stribeck摩擦模型进行了参数辨识.采用建立的控制方法在实验台上进行了轨迹跟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没有使用摩擦补偿情况下自适应滑模控制器最大跟踪误差为31.85μm;使用带摩擦补偿的自适应滑模控制器,其最大跟踪误差减小为15.55μm.实验结果证明了针对滚珠丝杠副进给系统轴向振动特性模型设计的自适应滑模控制器具有较高的跟踪性能,并且采用带摩擦补偿的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显著提高了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4.
为了从本质上揭示双螺母垫片预紧式滚珠丝杠副中滚珠与滚道接触界面间的滚滑接触特性,基于滚动接触力学中滚滑接触理论,构建了滚珠丝杠副中滚珠与滚道接触面间蠕滑率和自旋率的表达式。利用此表达式并结合Kakler理论,建立了双螺母垫片预紧式滚珠丝杠副中滚珠与滚道接触界面间的摩擦力模型。通过比较启动摩擦力矩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测量值,验证了此摩擦力模型的可靠性。利用此模型计算分析了接触面上蠕滑率/自旋率随工作条件和结构参数变化的规律。结果发现:滚珠与滚道接触面上的蠕滑率和自旋率主要受此接触面上接触角的影响,而蠕滑率和自旋率主要影响了滚珠与滚道接触面间的滑动行为。  相似文献   

5.
针对丝杠传动系统具有非线性及缓时变的特点,使用了BP神经网络PID控制器,该控制策略能在线调整PID控制参数.为了改善常规BP神经网络收敛性慢和系统不稳定的现象,提出了误差函数在线调整学习率的方法,建立了丝杠传动系统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具体的控制算法.在先进制造过程对象试验平台(AMPOT)上进行了丝杠运动误差补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可将丝杠的运动误差减小50%~60%.  相似文献   

6.
针对教师在多媒体教室授课时课件使用中的问题,通过对课件系统相关技术分析、课件系统设计与实现,采用ASP+Access技术开发了基于Browse/Server模式的多媒体教室课件系统,实现了课件资源的网络共享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在道路与底盘测功机上,汽车质量、轮胎充气压力对汽车滚劝阻力系数影响的试验研究,采用滑行法或反拖法测量底盘测功机的系统阻力,其偏差不大于4%。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大导程滚珠丝杠螺母加工进行分析,根据螺旋面加工和齿形啮合原理及其加工工艺建立了相应数学模型,推导出砂轮截形的计算公式;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并使用Matlab数学软件求解砂轮截形参数,进一步得到砂轮修整器靠模板的参数,通过实例求解砂轮截形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砂轮截形计算方法可使螺母滚道法向截形保持哥特式弧线形状,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9.
陈豪 《甘肃科技》2007,23(4):130-132
文章以定梁龙门加工中心工作台的滚珠丝杠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滚珠丝杠运动的动力学模型;运用MATLAB软件对工作台的进给系统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到了反映滚珠丝杠动力学特性的仿真曲线,为提高滚珠丝杠的传动精度和延长使用寿命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120 t大型电渣重熔设备的给料系统进行了改进设计和比例控制研究.电渣重熔设备的给料过程即是其导电横臂的下降过程,传统电渣炉横臂升降采用滚珠丝杠驱动,存在刚度小、响应慢等缺点.本研究采用大尺寸液压缸及传感器代替传统的滚珠丝杠,并采用电液比例调速阀实现液压缸的速度控制,利用液压系统刚度大、响应快的优势实现对电渣炉给料系统的精确调速控制.建立了120 t大型电渣炉给料结构的机械及液压系统数学模型,进行了控制系统仿真研究,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1.
定格动画是先逐格地拍摄物体然后连续放映,使之产生一种运动的效果.其制作过程简单、直观,可以运用于课件的制作.通过定格动画可以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该文旨在从一线教师的角度出发,将定格动画与课件制作相结合,以实践操作的方式,论证了定格动画应用于课件制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AOTF的便携式近红外光谱测量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对宝石、药品等物质的现场分析,采用声光可调滤光器和光栅扫描两种技术完成系统的分光。机械结构采用精密丝杠螺母、杠杆传动的正弦机构。运用锁相放大技术和同步累积对微弱信号进行检测。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系统信噪比达到S/N=8348:1;重复性误差小于2%;光谱带宽优于8nm。  相似文献   

13.
滚齿机上实体滚切中硬齿面齿轮是当前具有重大经济意义的一项加工技术。本文介绍了对硬度为HRC36~46(HB332~436)中硬齿面齿轮滚削力的测试结果,分析了各项切削条件变化对滚削力的影响,指出:HRC36~46中硬齿面齿轮的滚削力一般低于同材质软齿面齿轮的滚剖力,在此范围内,不同硬度齿面齿轮滚削力的变化幅度不大,但是,中硬齿面齿轮滚削力的梯度值大大超过同材质软齿面齿轮滚削力的梯度值,因此,滚切中硬齿面齿轮时更应注意滚齿过程的动载特性。测试结果表明:在合理的削切条件下,在普通滚齿机上实体滚切中硬齿面齿轮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考虑轴承的支承刚度以及工作台与丝杠之间的接触刚度,将丝杠处理为两端和中间均受弹性支承的旋转的Timoshenko梁系统。考虑了剪切变形、转动惯量、陀螺效应以及预拉伸力对丝杠横向振动的影响,利用边界条件和连续条件建立了丝杠横向振动的频率方程,求解了振型函数,分析了传动系统工作过程中丝杠横向振动频率的变化,以及支承刚度、旋...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课件利用率低、资源分布不均衡、分类不详细等问题,开发了基于Struts框架的课件发布系统。介绍了Struts框架的概念及其工作原理和系统的总体功能及数据库设计;以课件发布系统登录模块为例分析了采用Struts框架进行系统开发的流程。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滚珠丝杠的螺旋面方程及横截面方程,提出一种精确计算滚珠丝杠横截面惯性矩的数值积分法,计算结果表明,传统的简化方法将造成20%以上的计算误差.还根据精确计算方法所得的结果,给出了一个精确计算滚珠丝杠横截面惯性矩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目前使用的预装上线系统与双剪式连杆机构预装上线系统的特点.升降机构采用双剪式可折叠的平面桁架结构,由多个相同的剪式单元依次铰接而成.顶部的节点与平台铰接,底部的两个节点分别与滚珠丝杠上螺母的水平滑块铰接,从而将丝杠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升降平台的垂直运动.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滚珠丝杠的螺旋面方程及横截面方程,提出一种精确计算滚珠丝杠截面惯性矩的数值积分法,计算结果表明,传统的简化方法将造成20%以上的计算误差,还根据精确计算方法所得的结果,给出了一个精确计算滚珠丝杠横截面惯性矩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中滚珠丝杠副的支承设计及预拉伸对进给系统传动精度和定位精度的影响,结合具体改装的CW6163车床实例,提出了采用双推”支承形式与丝杠的预拉伸相配合,可同时提高传动精度和定位精度,并获得较高的轴向刚度.  相似文献   

20.
精密长丝杠力变形仿真优化磨削工艺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精密长丝杠磨削过程中的力变形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实际加工中经常采用的磨削工艺系统对磨削过程进行了力变形仿真,并提出了利用力变形仿真对中心架的数量与位置进行优化的方法.与实际加工中所用的磨削工艺系统参数相比,优化结果表明可以大大提高精密长丝杠的磨削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