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汽车目前已经成为居民交通出行主要方式。在汽车生产过程中,自动控制系统应用广泛,涵盖了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变速器自动控制系统、底盘综合控制系统、车身电子安全系统等,提高了汽车驾驶的安全性,降低了汽车油耗与尾气排放,并对于汽车维修与保养有积极意义。随着汽车电子技术进一步发展,自动控制系统在汽车应用范围更广,对于提高汽车综合性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汪延 《安徽科技》2009,(9):26-26
本刊讯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我国自主品牌企业奇瑞汽车公司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多项核心技术研发获得重大突破,成为我国完全掌握底盘、发动机、变速箱和发动机电子管理系统(EMS)四大关键技术的汽车企业。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汽车中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概况,并以底盘、车身、车辆辅助管理系统、多媒体应用的电子技术为例,对汽车的发展进行了深刻剖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电子技术在汽车动力传动、底盘、综合协调集成控制、网络总线技术、信息系统平台、智能汽车、智能交通和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应用,展示了汽车产品的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潮流新品     
《科技潮》2008,(7)
会躲闪的汽车这款汽车的底盘和车厢并不是固定在一起的,车厢可以在底盘上滑动。当车辆四周的探测器探测到有可能出现撞车事故时,就会自动将车厢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对方的车辆首先撞击到本车的底盘,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大减小对车体的冲击,增加缓冲,从而减小伤亡。  相似文献   

6.
曹东冬 《科技信息》2012,(3):204-205
随着汽车变速技术的迅速发展,汽车传感器过去单纯用于发动机上,现在已经扩展到底盘、车身和灯光电气系统上。汽车传统的手动变速换挡已被自动换挡逐步替代,在汽车自动换档的整个控制系统中,汽车在换挡过程中要实现动力性换挡和经济性换挡,传感器的应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李帅军  刘永军 《科技信息》2011,(31):I0067-I0067,I0076
随着近年来汽车制造业界机电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各类电子控制系统如:引擎管理系统、一体化电子底盘系统、主动车身控制系统在汽车上被广泛的装备。在人们享受着高科技电子技术所带来的惬意时,各种全新的汽车诊断课题也逐渐的放到了广大汽车维修技师们的面前。如何快速、有效、一针见血地对这些高科技电子控制系统的故障症状做出正确的诊断是当前汽车维修业届人士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15工况法中发动机运转状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底盘测功机上,按排放法规规定的15工况对国产小货车进行了排放测试,分析了对工况法中发动机转速、输出转矩和功率的变化规律,讨论了整车各运行工况下发动机负荷的大小及其变化情况,其结果有助于改善工况法中相应发动机运转状况下的汽车排放。  相似文献   

9.
康华 《科技资讯》2013,(30):77-77
为了更好的进行汽车行驶安全问题的解决,进行汽车底盘检测及其维修环节的分析应用是非常必要的。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底盘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其支撑了汽车的各个结构,进行发动力动力的接受,从而确保汽车的正常行驶。在底盘检修应用环节中,其分为四个应用环节,分别是传动系环节、行驶系环节、转向系环节及其制动系环节。通过对汽车性能参数的检测优化,可以满足日常汽车的行驶需要,这也是该文中,笔者所要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目前传感器在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和车身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同时对微型传感器、智能传感器进行了分析,并对目前传感器技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发动机综合性能仿真系统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了发动机的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在发动机耗能装置二元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发动机测功器试验系统模型,在试验台上利用测功器模拟汽车的道路阻力和空气阻力,利用惯性飞轮组的转动惯量模拟汽车的惯性阻力。设计开发了发动机性能仿真软件,该软件可对由试验台或模拟计算得到的发动机工况数据进行曲线拟合、性能仿真及特性曲线绘制。仿真结果表明,该软件可以准确地仿真发动机的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 YMC—Ⅰ型电阻应变式锚杆测力计的研制。文中对锚杆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测力计弹性元件的设计计算、测力计的技术特征等作了论述。该测力计曾在生产矿山作了试验,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3.
周斌  邢林林  张敏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12):4788-4796
示功图凡尔开闭点的精准识别对抽油机井工况诊断、功图计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示功图凡尔开闭点识别研究局限性,结合大数据环境下抽油机井生产特点,为进一步提高示功图凡尔开闭点识别精准性和实用性,提出一种基于八方向链码形状匹配的抽油机井地面示功图凡尔开闭点识别方法。首先对理论示功图和凡尔开闭点物理表示意义进行分析,用自定义的八方向链码对预处理后的地面示功图进行轮廓提取,再建立形状匹配库,在设定的迭代次数内进行轮廓光滑和链码压缩直至形状匹配成功,最后根据匹配形状定位规则定位凡尔开闭点。应用该方法对胜利油田某区块1650个地面示功图进行凡尔开闭点识别,并将定位的凡尔开闭点运用于60口抽油机井11种工况的识别,基于该方法的识别效果比已有的基于四方向链码多边形近似凡尔开闭点识别方法提高了近1%。结果表明精确识别凡尔开闭点有利于提高抽油机井的故障诊断率和产液量功图计算精准率,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运用多元统计分析理论,结合理论研究成果和现场实际经验,对在抽油井现场收集的实测示功图进行了回归分析,给出了一种在正常稀油抽汲工况下预测示功图的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方法预测出的几种具有代表性工况的系统效率均在现场实际公认的取值范围内,该方法可应用于抽油机的动力优化设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基于功图的油井动液面计算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油井动液面实时监测困难和基于地面功图推算误差大的问题,以油井地面示功图为条件,运用一维带阻尼波动方程求解泵功图;并研究了泵功图曲线各点的曲率计算模型、固定阀和游动阀开闭点确定方法以及泵功图上下冲程载荷差的计算方法。结合井筒及环空流体压力分布计算相关式,建立了基于泵功图计算动液面深度的数学模型。经51口油井的计算分析,计算动液面深度与实测动液面深度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4.84%,最小相对误差为0.48%,平均相对误差为3.61%;相对误差在10%以内的有48口,占计算总井次的94.1%。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实现了油井动液面的实时、准确计量,提高了油井生产分析的及时性,有利于油田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为改善传统机械指针式测力计读数不便、灵敏度低且稳定性差的不足,采用电阻应变片及等强度梁设计了一种电子应变式测力计,选择灵敏度高且具有温度自补偿功能的全桥电路作为测量电路,测量信号经滤波、放大处理后接入ADC0804进行A/D转换,最后通过单片机AT89C52将转化后的测力值显示在LCD1602液晶显示器上。所设计测力计测量范围为0~100 N,输出相关系数为99.8%,分度值可达0.1 N。该基于单片机的测力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操作方便、显示直观及精度高等优点,适用于现代工业生产中微小力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液粘测功机系统辨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改进液粘测功机的性能,设计液粘测功机的电液控制系统时希望得到液粘测功机准确的数学模型.利用系统辨识方法研究了液粘测功机系统的动态特性,首先辨识出线性子系统的模型,然后考虑系统的非线性,采用二阶无记忆非线性增益的Hammerstein模型对线性辨识结果进行了校正,得到了液粘测功机系统动态特性的传递函数,并用试验数据加以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辨识模型可以较好地表征液粘测功机系统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在目前只能进行动力性检测的DCG-10E型底盘测功机上实现汽车制动性能试验的方法。通过对其工作原理和专用滚筒式制动试验台检测原理的研究和分析,验证了进行制动性试验的可行性,提出了可实施方案,实现了对制动力、制动距离和平均制动减速度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对用旋转流变仪和管流试验装置研究胶凝原油剪切破坏特性的试验测试方法进行总结,发现油品的压缩性、收缩性,承受单向剪应力等因素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基于岩土等材质的剪切破坏试验方法的分析,借鉴测定土体强度的直剪法,使用数显测力计测试剪切应力,利用步进电机精确控制剪切速率,消除固有内阻的影响,通过空气浴来实现测试温度的控制,开发出胶凝原油直剪测试装置。试验结果表明,测试装置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直接剪切试验能够较好地反映出胶凝原油的剪切屈服破坏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三维动态磨削力测量平台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叶片磨削过程中磨削力的精确测控,针对磨削力变化的高动态特性,提出了采用相互正交的独立弹性元件测量三向正交磨削力的方法,并设计出电阻应变式三维动态磨削力测量平台.通过运用材料力学相关公式进行数学推导和Workbench有限元仿真及实际测试实验验证了其性能.实验表明上述方法有效解决了测力仪固有频率与灵敏度之间的矛盾,并在结构上降低了各向磨削力测量之间的向间耦合程度,为实现高频磨削力的实时精确检测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