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经BamHⅠ和HindⅢ酶切的pMD18-T-LAAO和Pet28a(+)质粒的纯化回收产物进行连接,将产物Pet28a(+)-LAAO表达载体转化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Western-blot分析表明,重组蛋白能被兔抗竹叶青蛇毒L-氨基酸氧化酶(LAAO)阳性血清所识别.将鼻咽癌CNE-2Z、人宫颈癌LYA01021和卵巢癌A2780MSC细胞悬液接种小鼠建立小鼠实体瘤模型,分别用不同浓度重组蛋白接种荷瘤小鼠,根据瘤重和小鼠存活时间计算抑瘤率和对荷瘤小鼠生命延长率.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对低、中和高剂量组荷瘤小鼠抑瘤率和生命延长率与阴性对照组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本研究为开发利用竹叶青蛇毒L-氨基酸氧化酶提供依据,为进一步研制新型的抗肿瘤药物打基础.  相似文献   

2.
探讨β-catenin在乳腺癌组织中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免疫组化SP法检测β-catenin、survivin在乳腺癌的表达,TUNEL检测细胞凋亡.乳腺癌组织中31例(68.9%)β-catenin表达异常,33例(73.3%)survivin阳性表达.β-catenin正常表达乳腺癌组织肿瘤细胞凋亡率为(9.89±2.58)%,β-catenin异常表达的肿瘤细胞凋亡率为(7.28±1.86)%,两组有显著性差异(t=3.86,P<0.01).在β-catenin正常表达病例中,42.9%(6/14)survivin表达阳性,而在β-catenin异常表达病例中,87.1%(27/31)survivin表达阳性(表1).β-catenin异常表达与survivin阳性表达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s=0.463,P<0.01).β-catenin在浆、核内聚集的异常表达可能通过激活survivin的表达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3.
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发酵后的人参药渣组和模型组.利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方法构建小鼠的肠道黏膜损伤模型.饲喂一周后,记录各组小鼠体重变化情况,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肠黏膜SIg A、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小肠Ig A的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发酵药渣组的小鼠料重比相对阴性性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相对与模型组略低;发酵药渣可以显著促进肠道SIg A的分泌且Ig A蛋白表达量增加;药渣发酵后对可改善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肠黏膜损伤,并具有提高免疫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IL-21和IL-18对脐血来源CIK细胞增殖和抗肿瘤活性的影响.用淋巴细胞液从新鲜脐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在传统CIK细胞培养基础上采用添加重组人细胞因子IL-21和IL-18的方法体外培养CIK细胞.实验共设4组,A组为对照组:IL-2+anti-CD3mAb+IFN-γ;B组:IL-2+anti-CD3mAb+IFN-γ+IL-21;C组:IL-2+anti-CD3mAb+IFN-γ+IL-18;D组:IL-2+anti-CD3mAb+IFN-γ+IL-21+IL-18.在培养第3、6,9、12、14 d,应用血球计数仪进行细胞计数;在培养第14 d,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脐血来源CIK细胞CD3CD56阳性表达;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培养上清IFN-γ的浓度;以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为靶细胞,用MTT法检测各组CI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细胞培养第6 d时,D组细胞数较A组细胞数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其余各组间细胞数无明显差异(各P>0.05).其余各天计数时各组间细胞数无明显差异(各P>0.05).培养第14 d,CD3+CD56+细胞占细胞总数比例在B组、C组和D组均高于对照组(各P<0.01),且CD3+CD56+细胞占细胞总数比例在D组均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C组和D组培养液上清IFN-γ的浓度均明显高于A组培养上清IFN-γ的浓度(各P<0.01),而且D组均高于B组和C组(各P<0.05),且B组高于C组(P<0.05).B组、C组和D组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均高于A组(各P<0.01),而且D组杀伤活性均高于B组和C组(各P<0.05),且B组高于C组(P<0.01).IL-21和IL-18能显著提升CIK细胞培养上清IFN-γ浓度、CD3+CD56+细胞比例和细胞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5.
为检测lincRNA-ROR在脑缺血后脑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并探讨有氧运动干预下lincRNA-ROR通过Wnt/β-catenin通路对脑缺血后神经血管单元的改善作用机制,构建慢性脑缺血模型小鼠20只,随机分成有氧运动跑台组(TM)和模型组(M),并设假手术组(SO),每组10只。通过神经行为学评估、ELISA酶联免疫法、Nissl染色及qRT-PCR技术研究有氧运动介导下小鼠脑缺血后神经血管单元的变化。神经行为学评估显示构模小鼠脑组织损伤得分显著增加(P0.01);运动干预后,脑组织损伤得分MTMSO。M组血清中NSE和S100B含量显著增加(P0.01); TM组BDNF含量上升(P0.01)。M组脑组织神经元结构出现大面积损伤,核固缩、空泡、核深染严重,TM组优于M组。相比M组,TM组中Wnt5a和β-catenin mRNA表达上升; GSK-3β及lincRNA-ROR mRNA明显下降(P0.01)。说明有氧运动干预能抑制linc-ROR高表达,促进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调控作用,调节神经元分化和微血管发生,缓解或减轻缺血后脑损伤症状。  相似文献   

6.
选择了与3-芳基-α,β-不饱和酮结构关联的六个天然产物,研究了3-芳基-α,β-不饱和酮在诱导人肺癌细胞A549凋亡的作用与分子机制.结果表明,六个天然产物的细胞毒活性来源于3-芳基-α,β-不饱和酮结构,缺失该结构,活性明显降低;NAC明显抑制3-芳基-α,β-不饱和酮诱导的细胞毒活性,3-芳基-α,β-不饱和酮诱...  相似文献   

7.
在兰州市郊区共捕获蜥蜴107只,其中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52只,草原沙蜥(Phrynocephalus frontalis)55只.其种群密度分别为丽斑麻蜥129只/hm2,草原沙蜥100只/hm2.2个种群划分为亚成体组和成体组后,平均吻肛长(SVL)丽斑麻蜥的亚成体组为34.2 mm,成体组为54.5 mm;草原沙蜥的亚成体组为35.4 mm,成体组为57.9 mm.种群性比(♀:♂)丽斑麻蜥为1∶1.07,草原沙蜥为1∶0.94,平均接近1∶1.调查结果表明:丽斑麻蜥和草原沙蜥2个种群的密度相差不大,二者的空间分布区域可以重叠,可以共处于同一生活环境中;丽斑麻蜥亚成体比草原沙蜥亚成体更生醒晚.蜥蜴体温主要受环境温度影响,通过行为调节来维持它们的正常生理机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建立Wistar大鼠2型糖尿病(T2DM)动物模型,观察T2DM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游泳训练对该凋亡事件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内在影响机制.方法:实验材料Wistar大鼠60只,造模完成后随机分成3组,1)正常对照组(CON);2) Diabetes模型组(DI);3)游泳运动组(DI+ SEX),每组15只.游泳训练共计8周.结果:T2DM造成心肌组织Bcl-2水平降低,Bax水平升高;线粒体内及胞浆蛋白中Bax/Bcl-2比值升高,促凋亡物质细胞色素c( Cyt c)向胞浆释放增多(P<0.01);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另外,T2DM引起胰岛素受体亚型1(IR1)水平降低(P<0.05),失活PI3 K-Akt信号级联.相对地,游泳训练可明显抑制Bax/Bcl-2水平升高及GSK-3β磷酸化水平(P<0.05),显著性提高PI3K,Akt蛋白磷酸化及胰岛素受体IR1水平(P<0.05).虽对IR2水平有所提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游泳训练能有效抑制T2DM引起的Wistar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其抗凋亡作用可能是通过,至少部分通过上调IR1受体水平,激活PI3K-Akt生存通路,下调其下游关键蛋白CSK-3β磷酸化水平而实现.这表明游泳训练可以有效对抗T2DM引起的细胞凋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5-烯丙基-7-二氟甲氧基白杨素(AFMC))是否协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并探讨其机制是否涉及死亡受体5(DR5)的上调.方法:体外培养人肺腺癌A549细胞和人胚肺WI-38细胞.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FCM)定量分析细胞凋亡率;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细胞DNA梯形条带;Western Blotting检测DR5蛋白表达.结果:单独用亚毒性浓度的AFMC(1.0μmol/L)或TRAIL(30μg/L)处理A549细胞,细胞凋亡率不超过5%.AFMC(1.0μmol/L)联合TRAIL(30μg/L)的A549细胞凋亡率增高(37.80%,P0.01);而WI-38细胞仅有极少量的细胞凋亡(P0.05).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两者合用A549细胞呈现典型的DNA梯形条带图谱,而WI-38细胞未出现DNA梯形条带;Western Blotting分析发现:AFMC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上调A549细胞DR5的表达,DR5特异性抑制剂DR5/Fc嵌合蛋白能有效降低两者合用诱导的A549细胞凋亡率(P0.05).然而,AFMC对WI-38细胞DR5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亚毒性浓度的AFMC选择性增强TRAIL诱导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DR5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通过RNA干扰实验沉默酪蛋白激酶1α(Casein Kinase 1,CK1α)基因,探讨其对肺癌细胞A549生长增殖的影响.首先构建3个针对CK1α基因不同位点的短发夹表达载体pGenesil-CK1α-S1、pGenesil-CK1α-S2、pGen-esil-CK1α-S3和一个无义错配载体pGenesil-NK,分别转染A549细胞,用G418筛选出阳性克隆,得到A549-S1、A549-S2、A549-S3及A549-NK细胞株.再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了CK1α基因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比对A549-NK,A549-S1、A549-S2及A549-S3 mRNA水平的抑制率分别为84.3%、57.9%和61.8%(P<0.001);蛋白质水平的抑制率分别为78.4%、51.3%和59.9%(P<0.001).选择干扰效率较好的A549-S1细胞进行后续实验.细胞计数绘制生长曲线、CCK-8法观察细胞增殖状况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所处周期时相来分析转染CK1α基因shRNA表达载体对A549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A549-S1与A549和A549-NK两对照组的平均值比较,细胞计数抑制率为(37.7±2.2)%(P<0.01);CCK-8抑制率为(26.2±1.5)%(P<0.05);S期减少(75.0±4.0)%(P<0.01);G2/M期减少(45.2±5.4)%(P<0.05).因此,转染CK1α基因shRNA表达载体可导致CK1α基因的沉默,明显抑制A549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相似文献   

11.
研究Lb.paracasei HD1.7菌株对小鼠免疫能力的调节效果。将新鲜菌液配制成浓度分别为2×106、2×108和2×1010cfu.mL-1的菌悬液对昆明种小白鼠进行灌胃,分别在灌胃后的第7、14、21、28 d检测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高剂量菌液组在灌胃28 d后,胸腺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灌胃7、14 d后,高剂量组小鼠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灌胃高剂量菌液组在7、21、28 d显著(P<0.05)提高了小鼠嗜中性粒细胞还原NBT的能力和T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的百分率;以低、中、高剂量菌液灌胃7、14、21、28 d的各实验组小鼠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脾脏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血清中的IgG与对照组相比数值都逐渐增加,但都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Lb.paracasei HD1.7具有一定的提高小鼠免疫功能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个新的配合物[Zn(TTBT)2(Hndc)2]·3H2O(1),并利用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 2/c空间群,a=28.186(6)(A),b:10.174(2)(A),c=19.050(4)(A),α=90°,β=113.26(3)°γ=90°,V=5 018.8(17)(A)3,Z=4,dc=2.224 g/cm3,μ=7.319mm-1F(000)=3 224,R1=0.068 3,wR2=0.168 4.  相似文献   

13.
实验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及尼氏染色法,探讨热应激对小鼠海马各区锥体细胞与颗粒细胞胞体形态结构及细胞数目的影响.结果显示:热应激组小鼠海马各区的锥体及颗粒细胞胞体面积较对照组均发生显著变化,其中热应激组海马CA3区锥体细胞胞体面积较对照组极显著变小(P相似文献   

14.
初步探究白头翁汤调控溃疡性结肠炎(UC)NKT细胞表达转录因子白细胞介素-13(IL-13)的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的作用机制.实验采用白头翁汤灌胃对C57BL/6小鼠噁唑酮结肠炎模型进行治疗.根据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组织病理学判断白头翁汤及其阳性对照美沙拉嗪的疗效.采用HE染色观察白头翁汤对结肠黏膜NKT细胞浸润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组织中IL-13的mRNA表达水平和mRNA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白头翁汤对结肠黏膜NKT细胞表达转录因子IL-13的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以及对结肠上皮屏障的影响.结果显示:小鼠噁唑酮结肠炎模型构建成功后,小鼠体重出现明显的下降,DAI评分升高,经白头翁汤治疗后,小鼠体重下降减缓,并且小鼠的DAI评分降低(P<0.05);另外,白头翁汤改善了小鼠噁唑酮结肠炎模型的病理结构变化,组织损伤程度明显降低.Western blot检测发现,白头翁汤导致IL-1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和降低,并且也改变了结肠上皮组织细胞连接蛋白的表达.HE结果印证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改善了结肠组织的病理结构.研究表明白头翁汤可能是通过降低溃疡性结肠炎NKT细胞表达转录因子IL-13来提高小鼠UC治疗效果,初步机制可能是激活了IL-13相关通路蛋白和结肠上皮细胞连接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非受体酪氨酸激酶BMX(也称Etk)对宫颈癌C-33 A细胞成球能力的影响,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BMX在宫颈癌细胞系HeLa、SiHa、C-33 A、HT-3、CaSki中的表达及定位,构建BMX过表达质粒载体,转染至C-33 A细胞中,筛选稳定过表达的细胞株,利用细胞成球实验检测BMX对C-33 A细胞成球能力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BMX主要在细胞浆中表达,在细胞核中也有部分表达,在HeLa、SiHa、HT-3及CaSki细胞系中BMX高表达,而在C-33A细胞中低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也得出同样的结果。将BMX过表达质粒载体转染至C-33A细胞系中,鉴定稳定过表达的细胞株(C-33 A-AcGFP,C-33 A-BMX)。对照组和BMX过表达组细胞成球实验显示,对照组球体较为松散而过表达组较为密实,两组细胞成球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过表达组球体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01)。上述结果表明:非受体酪氨酸激酶BMX促进宫颈癌C-33 A细胞的成球能力。  相似文献   

16.
探究帕罗西汀对酒精依赖性抑郁及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用连续酒精蒸汽处理法建立酒精依赖大鼠模型,10天造模过程中,每天急性酒精蒸汽处理大鼠模型3 h,第11天开始检测各分组行为学变化。实验结束后取血清测皮质酮含量,取脑组织,行免疫组化及蛋白、mRNA表达分析。结果显示:酒精依赖组与对照组和帕罗西汀治疗组相比,大鼠强迫游泳实验中绝望行为时间明显增加[Wistar:(49±8.5)s比(19±3.6)s、(25.3±2.5)s;WKY:(55.3±7.5)s比(27.7±2.5)s、(36±4)s],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酒精依赖组与对照组及帕罗西汀治疗组比较,糖水偏爱度显著降低[Wistar:(48.9±7)%比(91.7±5)%、(86.5±8.7)%;WKY:(40.2±4.8)%比(80.5±4.9)%、(77.3±4.6)%](P0.01)。酒精组WKY大鼠血清中皮质酮含量与对照组和帕罗西汀治疗组相比显著升高[Wistar:(491.3±34.8)ng/mL比(400.7±31.9)ng/mL、(292±32.7)ng/mL;WKY:(621.7±29.5)ng/mL比(474±24.2)ng/mL、(297.3±37)ng/mL](P0.05或P0.01)。酒精依赖组与对照组和帕罗西汀治疗组相比,WKY大鼠海马区单位面积小胶质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16±2)比(17.3±2.5)、(13.3±2.1)],而小胶质细胞活化程度增加,活化标志蛋白Iba-1表达量酒精依赖组与对照组和帕罗西汀治疗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1.62±0.2)比(0.55±0.05)、(0.99±0.13)](P0.01)。酒精依赖组与对照组和帕罗西汀组相比,WKY大鼠海马区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含量明显增高[TNF-α:(2.45±0.42)比(1±0.25)、(1.27±0.13);IL-1β:(2.95±0.43)比(1±0.21)、(1.76±0.13)](P0.01)。WKY大鼠前额皮质TNF-α和IL-1β含量也明显增高[TNF-α:(2.06±0.15)比(1±0.15)、(1.29±0.15);IL-1β:(3.3±0.6)比(1±0.3)、(1.46±0.32)](P0.01)。研究表明帕罗西汀可缓解酒精依赖引起的大鼠行为学改变,可能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和炎性因子表达完成。  相似文献   

17.
设K为除环,Kmxn是K上所有mxn矩阵的集合.设A∈Kmxn,满足rank(As+1)=rank(As)的最小非负整数s称为A的指标,记作Ind(A)=s.设A∈Kmxn,Ind(A)=s,如果X∈Knxn满足以下方程:(1)AXA=X(2)AX=XA(3)As+1X=As,则称为X为A的Drazin逆,记作X=AD...  相似文献   

18.
利用MTT法测定SMMC-7721细胞的增殖活性,Annexin V-FITC/PI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通过细胞凋亡-Hoechst33258染色试剂盒,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研究了18β-甘草次酸氨基二硫代甲酸酯衍生物1c、2c、3c、4c对SMMC-7721细胞的作用.结果显示:18β-甘草次酸氨基二硫代甲酸酯衍生物1c、2c、3c、4c对SMMC-7721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经t检验分析同一时间各组生长抑制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18β-甘草次酸氨基二硫代甲酸酯衍生物1c、2c、3c、4c对SMMC-7721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及促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金属醇盐和硫脲为原料,并将乙二醇甲醚为溶剂在玻璃衬底上制备不同Cu组分比例的Cu_2ZnSnS_4薄膜材料,通过金相显微镜进行观察。结果表明:Cu元素摩尔比为1.8、1、9时,薄膜表面颗粒分布较为均匀,最强吸光度为0.23A、透射比为80.86%。随着Cu比例的增大,载流子浓度逐渐升高,迁移率和霍尔电压降低,最大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分别为3.87×1017/cm~3和3.58×102cm~2/V.S,霍尔电压最大值为12mV,Cu元素比例增加后,CZTS薄膜结晶质量变差,电阻率减小。  相似文献   

20.
将编码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M基因的cDNA反向插入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LXSN中,质脂体法将重组质粒plxas-sM转染PA317细胞,经抗生素G418(500μg/mL)筛选出稳定的产毒细胞克隆.分别扩大培养细胞克隆,取其上清液感染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测定细胞克隆产生的重组病毒滴度,最高达1.50×105CFU/mL.提取重组病毒的RNA进行RT-PCR分析,结果表明成功获得plxas-sM逆转录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