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大鼠前列腺间质增生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前列腺间质增生的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势组、去势 雄激素组、去势 雌激素组、去势 不同比例的雌/雄激素组(1∶50,1∶100,1∶200,1∶300),考察各实验组的前列腺指数、组织切片的形态学和平滑肌特异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凡施用雌/雄激素组的前列腺指数均明显增高,以1∶100和1∶200组尤为明显.去势 不同比例雌/雄激素组较正常组的前列腺组织增生明显,而且间质中平滑肌细胞成分在雌/雄激素比例为1:100组明显增加.因此,用雌/雄激素协同作用诱导大鼠前列腺间质增生的最佳比例为1∶100.  相似文献   

2.
用Wister雄性大鼠50只,做双侧睾丸摘除术后分别投以不同比例的雌二醇(E2)和睾丸酮(T),以定量组织学方法观察大鼠前列腺腹叶纤维基质与腺实质的变化,探讨雌激素与雄激素比值的改变对大鼠前列腺腹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E2/T为1:50至1:200时所处理大鼠间质增生显著(P〈0.05),腺实质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引起老年男性排尿障碍的常见疾病.本研究在雌雄激素诱导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基础上,探究丹参酮IIA与雷洛昔芬联合用药对大鼠前列腺增生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丹参酮IIA与雷洛昔芬联合用药显著抑制大鼠前列腺体积增大,降低前列腺指数,同时减少前列腺上皮和间质细胞中雄激素受体(AR)和雌激素受体α(ERα)的表达;与单独用药组相比,联合用药的治疗作用显著优于单独用药.提示,在大鼠前列腺上皮和间质细胞中,丹参酮IIA与雷洛昔芬联合用药可能通过同时降低细胞中AR和ERα表达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4.
Wistar雄性大鼠65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后者均做双侧睾丸摘除术,术后3周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分为单纯阉割组、雄激素(T)处理组和不同比例雌雄激素处理组.以免疫组化ABC法观察大鼠前列腺腹叶(RVP)内雄激素受体(AR)和雌激素受体(ER)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RVP内ER变化不明显,AR含量在各实验组不同:单纯阉割组动物AR逐渐减少,雌激素(E2)与T同时处理较单用T处理AR增加更为显著,E2增加RVP内AR含量的这种作用须在大鼠体内T大于一定含量时方能实现。提示E2可通过增加RVP内AR的含量协同T对RVP正常及异常生长的调节作用,本文对这种效应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80只分为5组:即对照组(N组)、正常用雌激素处理组(N+E2)、阉割组(C组)、阉割后用雌激素处理组(C+E2组)和阉割后用雄激素处理组(C+T组)。于处理后第1、2、3、6和12周分5批取材。用酶组化方法显示大鼠前列腺腹叶(RVP)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N+E2组酶活性明显增强,C组酶活性逐渐减弱,直到消失,C+E2组和C组结果相似,仅第2周稍有增加,C+T组酶活性变化不明显,提示RVP上皮细胞内ACP的活性变化与大鼠体内性激素的含量和平衡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李燕 《科技咨询导报》2010,(21):243-244
本文综述了良性前列腺增生近年来的药物治疗进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药物治疗是轻度、中度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主要治疗方法,作用机理主要集中表现在消除雄激素对前列腺的作用;抑制雌激素的生成;解除膀胱出口梗阻的动力学因素。α肾上腺受体阻滞剂与5α-还原酶抑制剂联合用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植物类制剂对前列腺增生的日常调理有很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及 F-PSA/T-PSA 比值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8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487例和健康体检者188例的血液样本,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检测血清中 T-PSA、F-PSA 浓度,计算F-PSA/T-PSA 比值,比较 T-PSA、F-PSA 和 F-PSA/T-PSA 比值在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组及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前列腺增生组和前列腺癌组的 T-PSA、F-PSA、F-PSA/T-PSA 的比值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与前列腺增生组相比,前列腺癌组的 T-PSA、F-PSA、F-PSA/T- PSA 的比值差异也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T-PSA 在4.0~10.0 ng/mL 时,与前列腺增生组相比,前列腺癌组的 T-PSA 差异无显著性(p〈0.05),F-PSA 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 F-PSA/T- PSA 比值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PSA 可作为前列腺癌筛选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当 T-PSA 在4.0~10.0 ng/mL 时,F-PSA/T-PSA 用于筛选前列腺癌优于 T-PSA,选择0.15作为 F-PSA/T-PSA 的临界值对前列腺癌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比较黄芪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前列腺增生的抑制作用,为寻找黄芪抗前列腺增生作用的活性成分奠定基础。比较了3种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及水提取物对前列腺增生模型大鼠前列腺系数大小、离体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强度、血清睾酮和二氢睾酮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芪4种溶剂提取物组对模型大鼠的前列腺系数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P<0.01),95%乙醇提取物作用更明显,与其他3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4种提取物还能增加模型大鼠膀胱逼尿肌条收缩强度,降低模型大鼠血清睾酮和二氢睾酮的浓度,其中95%乙醇提取物组作用更强,与其他提取物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1)。黄芪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大鼠前列腺增生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95%乙醇提取物作用更好,机理可能与降低血清中睾酮和二氢睾酮的浓度有关,活性成分可能是毛蕊异黄酮为主的黄酮苷元成分。  相似文献   

9.
雌激素效应增强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收集20例BPH和10例正常前列腺(NP)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免疫荧光方法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上皮细胞角蛋白(CK)、非肌型肌球蛋白(NMMHC)、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雌激素受体α(ERα)的表达及其定位关系.结果表明,与NP相比,在BPH组织基底细胞中与干/祖细胞相关的CK14和CK5以及与去分化相关的NMMHC和ERα的表达明显增加;而且CK14、NMMHC和ERα有共定位的关系.BPH组织中部分基底细胞去分化为干性细胞;雌激素效应增加使基底细胞发生去分化是BPH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浓度变化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法检测71例健康对照者、48例前列腺炎患者、11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和59例前列腺癌(PCa)患者血清巾的PSA浓度,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前列腺癌组患者血清PSA浓度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01);前列腺增生组部分病人血清PSA浓度升高,但局限在一定范围,一般不超过10.0mg/ml;前列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均在正常范嗣(〈4.0ng/ml).结论PSA是筛查前列腺癌的灵敏的肿瘤标志物,对良、恶性前列腺疾病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1.
比较蜣螂不同浓度醇提物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作用,并探讨相关机制,为蜣螂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采用皮下注射丙酸睾酮制造大鼠良性前列腺增生模型,以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血清酸性磷酸酶质量浓度(ρPAP)、雌二醇质量浓度(ρE2)、双氢睾酮浓度(DHT)(cDHT)、睾酮质量浓度(ρT)、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为指标,考察蜣螂醇提物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良性前列腺模型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85%乙醇提取物组能明显降低大鼠前列腺湿重与前列腺指数,明显降低ρPAPE2,cDHT及ρT水平,明显降低EGF,bFGF及IGF-1的表达,提高TGF-β1的表达,可显著降低前列腺体密度,显著增加比表面及比膜面值。蜣螂85%乙醇提物具有良好的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作用,其机制与调节EGF,TGF-β1,bFGF及IGF-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比较蜣螂不同浓度醇提物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作用,并探讨相关机制,为蜣螂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采用皮下注射丙酸睾酮制造大鼠良性前列腺增生模型,以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血清酸性磷酸酶质量浓度(ρPAP)、雌二醇质量浓度(ρE2)、双氢睾酮浓度(DHT)(cDHT)、睾酮质量浓度(ρT)、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为指标,考察蜣螂醇提物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良性前列腺模型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85%乙醇提取物组能明显降低大鼠前列腺湿重与前列腺指数,明显降低ρPAPE2,cDHT及ρT水平,明显降低EGF,bFGF及IGF-1的表达,提高TGF-β1的表达,可显著降低前列腺体密度,显著增加比表面及比膜面值。蜣螂85%乙醇提物具有良好的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作用,其机制与调节EGF,TGF-β1,bFGF及IGF-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以丙酸睾酮诱导的大鼠前列腺增生为研究对象,观察光动力学疗法(PDT)对大鼠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单纯激光照射或单纯注射光敏剂对大鼠前列腺增生无显著影响(P>0.05);大鼠经各PDT治疗组治疗后,前列腺体积均明显减小,前列腺指数明显下降,与动物模型组存在明显差异(P均小于0.01),说明光动力疗法对前列腺增生细胞具有杀伤和抑制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比较经尿道1 470 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汽化术与经尿道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和安全性。通过回顾性分析原海军总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20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其中103例行经尿道1 470 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汽化术,另外101例行经尿道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统计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_(max))。结果表明:组间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的IPSS、QoL、Q_(max)进行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前后组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可见经尿道1 470 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汽化术与经尿道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具有一致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一种以前列腺增生并伴随下尿路症状为特点的常见疾病。目前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有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5α-还原酶抑制剂、植物花粉制剂以及民族医药等。现综述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前列腺癌(prostate carcinoma,Pe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mstate hyperplasia,BPH)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22例PCa和31例BPH患者及2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前列腺DT...  相似文献   

17.
The brain and the thoracic ganglion of a crustacean can synthesize and secrete gonad-stimulating hormone (GSH) which stimulates the maturation of gonad. In the previous experiments, sex steroid hormones (estradiol, testosterone, progesterone, etc.) have been detected from the crustacean. However, the feedback regulation of sex steroid hormones on the brain and the thoracic ganglion of the crustacean has not been reported so far. In the present experiment, monoclonal antibodies were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immunorecognition of estrogen receptor (ER) and androgen receptor (AR) in the brain and the thoracic ganglion mass of Scylla paramamosai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immunopositive substances of ER and AR was extremely similar. They distributed in the protocerebrum, deutocerebrum and tritocerebrum of the brain, and mainly in protocerebrum. In the thoracic ganglion mass, immunopositive substances distributed in the subesophageal ganglion, thoracic ganglion and abdominal ganglion, and mostly in subesophageal ganglion. Immunopositive substances of ER and AR mostly existed in the cytoplasm of neurons. The present study will provide morphological evidence for the origin and the evolution of ER and AR. In addition, the immunoreactivities of ER and AR suggested that the estrogen and androgen may be involved in the feedback regulation of crustacean neuroendocri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