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温度、pH值、底物流速、底物浓度、底物的葡萄糖当量值(DE)等因素对分子筛固定化黑曲霉葡萄糖淀粉酶水解淀粉液化液反应性能的影响规律,考察了固定化酶催化剂的寿命,在适宜条件下,供给质量百分数10%的淀粉液化液,连续22d可产生DE值95以上的糖化液,运转30d,活力仅下降25%,以DE值15的玉米淀粉液化液为底物,糖化液中葡萄糖的质量百分数可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多糖相互作用对淀粉糖化速率的影响,本研究使用较传统麦芽糖淀粉酶更具支链淀粉水解能力的麦芽糖淀粉酶CDS 1-3,将其与α-淀粉酶及糖化酶协同进行淀粉糖化,并对糖化液进行还原糖测定以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到30 min时,CDS 1-3作用效果最明显,相比于Control组,CDS 1-3组糖化液的葡萄糖当量(Dextrose Equivalent,DE)值提高了4.51%。随着反应的进行,DE值提高速率降低。反应到60 min时,DE值提高了1.17%;反应到90 min时,DE值提高了2.12%。高效液相色谱结果显示,在整个反应过程中,CDS 1-3组葡萄糖和麦芽糖的产量始终高于Control组,说明CDS 1-3可有效加快木薯淀粉糖化速率,可应用于淀粉工业中。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葡萄糖、还原糖、DE(dextrose equivalent)值等淀粉制糖过程中关键参数的快速分析方法,对淀粉制糖过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了快速测定,检测淀粉制糖过程中葡萄糖、还原糖、DE值等关键参数的变化规律。发现液化过程可以明显增加葡萄糖含量,降低麦芽三糖、麦芽四糖含量;糖化过程中随着时间延长,葡萄糖、还原糖含量逐渐增加,DE值升高。该方法可以为淀粉制糖过程控制与分析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以聚乙烯醇复合凝胶作为载体固定化糖化酶,最终酶活力达到1558μ/g干胶,酶活回收率为30.2%.用该固定化酶在pH4.6,45℃下进行连续操作.实验结果表明,10%~15%的淀粉液经过水解后,DE值均高于95%,产物转化率最高可达到98.2%,生产强度最高为28.9g/L·h,可连续使用24~28d.研究表明该固定化酶反应体系在高底物浓度下的操作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底物扩散对分子筛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分子筛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在固定床反应器中淀粉液化液的扩散和对固定化酶酶促反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与反应动力学模型相关联,较系统地探窿了底物溶液流速、底物溶液浓度、载体粒度、载体再造孔等因素对固定化葡萄糖淀粉酶活力的影响;提高了通过再造孔成型能够有效减小外扩散和内扩散的影响,显著提高固定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以蕉芋淀粉为原料,用淀粉酶和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生产果葡糖浆的各种最适条件,包括pH、酶浓度、底物浓度、金属离子、温度、时间等因素。结果表明,α-淀粉酶和葡萄糖淀粉酶水解蕉芋淀粉的葡萄糖值可达95一99%。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转化葡萄糖为果糖的转化率可达45-54%,其甜度超过同浓度的蔗糖。通过与木薯、甘薯淀粉比较实验表明,蕉芋淀粉是制造果糖的良好原料,而且,它在长江以南均可普遍栽培。  相似文献   

7.
对影响固定化乳酸菌发酵玉米淀粉糖化液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并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固定化发酵的培养基成分.结果表明,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2%,凝胶颗粒直径在1.3~1.7 mm为固定化乳酸菌的最优条件;糖化液140 g/L,玉米浆76.3 g/L,CaCO3 70 g/L为固定化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组成,在此条件下乳酸产量可达132.4 g/L.  相似文献   

8.
用TiCl_3活化氧化铝为载体固定根霉葡萄糖淀粉酶,固定化酶的活力回收达35%、淀粉转化为右旋糖的DE值达97%以上,半衰期为433.6小时。其风干粉剂在4℃可贮存三个月以上、酵活保持不变。同时,固定化酶的最适pH范围,热稳定性和抗蛋白变性剂的能力均优于溶液酶。  相似文献   

9.
嗜酸乳杆菌在玉米酶解液中发酵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膨化玉米为原料 ,采用全酶法糖化工艺进行液化、糖化 ,获得了DE值在 6 0 %以上的玉米酶解液 ,测定了嗜酸乳杆菌在玉米酶解液中的生长曲线、产酸曲线 ,温度、pH值、基质糖度、脱脂大豆粉对发酵作用的影响 ,发酵前后基质中氨基酸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 2 4h后 ,嗜酸乳杆菌的生长达到稳定期 ,其活菌数达到 3 6× 10 8cfu/ml;培养 36h后 ,酸度达到 0 78%以上 ,发酵后的基质中大多数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得发酵生产柠檬酸中玉米粉原料预处理最佳的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系统分析了液化温度、液化p H、加酶量等因素对残渣淀粉含量、清液总糖含量、DE值、酶解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液化温度的上升,DE值、残渣淀粉含量的变化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过滤速度呈现加快的趋势。95℃液化温度对改善DE值、过滤速度和残渣淀粉含量最有利,90℃时酶解效率最高。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发酵产柠檬酸玉米原料预处理最佳条件为液化温度95℃、调浆p H 5.4、淀粉酶加量0.5 kg/t,该预处理条件能有效提高粮食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