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鱼腥草提取物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鱼腥草 (Houttuyniacordata)提取物对几种常见微生物进行抑菌试验 ,结果表明 :鱼腥草提取物对多种微生物的繁殖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青霉菌、黑曲霉菌及酵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 0 .2 5 %、1%、2 %、8%、8%、8% ,且耐高温短时的热处理 .  相似文献   

2.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确定鱼腥草挥发油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物料比1:10、浸提温度85℃、pH值7~8、浸提时间8h,提取液最大吸收波长为450m.抑菌试验表明,鱼腥草挥发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6%、0.8%、0.6%;试验还表明,鱼腥草提取液对青霉和黑曲霉无明显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根和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和其中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通过乙醇回流萃取制备鱼腥草根和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采用涂布平板法和96孔板法测定两者抑菌活性,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两种乙醇提取物的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鱼腥草根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itilis)、青霉菌(Penicillium notatum)、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和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068,0.250,0.125,0.125,0.004和0.250g·mL~(-1);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对上述实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068,0.034,0.068,0.125,0.001和0.125g·mL~(-1)。GC-MS分析结果显示,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主要含有具有抑菌活性的成分亚麻酸、棕榈酸、5-甲基-2,4-(1H,3H)-嘧啶二酮、磷酸三乙酯、2,4-二叔丁基苯酚和叶绿醇;而根乙醇提取物中仅发现抑菌成分亚麻酸和棕榈酸。【结论】鱼腥草地上部分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优于根乙醇提取物,且抑菌成分的种类数及含量也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半日花提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极性的高低用6种溶剂对鄂尔多斯半日花进行活性物质提取,以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半日花6种提取物对棉花黄萎病菌V43-1、扩展青霉病菌、梨黑斑病菌和棉花枯萎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差异很大,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的综合抑菌效果最好,对棉花黄萎病菌V43-1和棉花枯萎病菌的抑制作用高达100%,对梨黑斑病菌最低也达74%;其次,水煮膏的抑菌率也较高,其他几种有机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明显低于上述两种.不同浓度乙酸乙酯提取物对4种菌的抑菌效果表明,对棉花黄萎病菌V43-1的抑菌效果最好,最低抑菌浓鹰约为5g/L.  相似文献   

5.
利用超声回流法获取不同溶剂(水、乙酸乙酯、无水乙醇、丙酮、环己烷)的黄皮叶提取物,选用滤纸片扩散法进行抑菌试验、二倍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研究黄皮叶提取物对十种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无水乙醇、丙酮提取物对供试的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四联微球菌、蜡状芽孢杆菌)有明显抑菌效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2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6.3 mg/mL;对四联微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是12.5 mg/mL.乙酸乙酯提取物抑菌性受温度、pH影响较大,受光照影响不明显.各种溶剂的超声提取物对供试真菌(黑曲霉、青霉、根霉、白色念珠菌)均无抑菌效果.该研究结果为开发利用黄皮叶的防腐、抑菌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桂花、夜来香两种校园常见香花植物叶、花乙醇提取物对不同微生物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桂花、夜来香花提取样品的抑菌效果均要比叶的好,它们对不同微生物种类的抑菌能力强弱不同。总体上,夜来香叶、花不同提取样品对不同菌种的抑菌效果要强于桂花。  相似文献   

7.
采用DPPH法测定地板藤根提取物及其不同溶剂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用微生物纸片法测定其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地板藤根乙醇提取物及其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DPPH.)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并且这种清除作用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地板藤根乙醇提取物及其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清除DPPH.的半数有效量(EC50)分别为0.004 6、0.004 7、0.006 4 mg/mL.抑菌实验显示地板藤根乙醇提取物有弱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研究蒲公英和鱼腥草粗多糖的体外抑菌作用及对小鼠DSS诱导性肠炎的恢复和对肝肾代谢相关酶活的影响.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提取物中粗多糖的含量;利用滤纸片法研究粗多糖提取液对两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分别配50g/L的蒲公英和鱼腥草粗多糖溶液,对DSS诱导性肠炎小鼠进行灌胃处理,随后观察粪便形态、测量小鼠体重、AST、ALT、Cr、Bun酶活等指标.结果:蒲公英和鱼腥草粗多糖提取物中多糖含量分别为76.1%和73%;粗多糖溶液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能有效促进小鼠DSS诱导性肠炎的恢复;粗多糖对DSS诱导性肠炎小鼠的肝肾代谢相关酶AST、ALT、Cr、Bun的数值均有下调作用.结论:两种中药材的粗多糖可以改善小鼠的肠炎症状并对肝肾毒性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理地区单刺仙人掌乙醇提取物和超声波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效果及其抑菌机制。方法:以乙醇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提取仙人掌原液,用K-B法分别测仙人掌提取物对标准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念珠菌标准株的抑菌效果,以常量稀释法检测其最低抑菌浓度,并以抑菌曲线初步探讨其抑菌机制。结果:两种方法提取的仙人掌原液对实验菌株均有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小于超声波提取物。抑菌曲线表明,乙醇提取物原液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9 h内均表现出抑制作用。结论:大理地区的单刺仙人掌两种提取物对本实验的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及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较超声波提取物好。本研究可为仙人掌提取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射干提取物抑菌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体外抑菌法和体内抑菌法,对射干提取物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体外实验表明射干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停乳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有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60 mg提取物/mL、41.63 mg提取物/mL、20.81 mg提取物/mL、2.60 mg提取物/mL和2.60 mg提取物/mL。体内实验表明,射干提取物的低(0.078 g提取物/kg)、中(0.156 g提取物/kg)和高(0.312 g提取物/kg)剂量组有明显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死亡率的作用(P〈0.05、P〈0.01和P〈0.01)。  相似文献   

11.
林源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和利用是森林资源利用的重要方面。为研究重要的药源植物鹅掌楸属植物树皮及树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用琼脂稀释法检测鹅掌楸属不同种间和种内树皮及叶片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链球菌的抑菌反应。结果表明:鹅掌楸属3个树种的树皮和树叶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链球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 树皮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粪链球菌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分别为5.12、0.64、0.64 和0.64 mg/mL; 树叶提取物的MIC分别为40.96、2.56、2.56和2.56 mg/mL。鹅掌楸属树种不同部位的提取物抑菌效果有明显差别,树皮提取物抑菌效果强于树叶提取物,但不同种间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鱼腥草与TMP对仔猪黄痢病原菌的联合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鱼腥草与TMP联合用药进行仔猪黄痢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探讨中西药结合的抗菌效果。结果表明,鱼腥草和TMP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25g/mL和1.25mg/mL;二者联合用药后,鱼腥草和TMP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下降至0.625g/mL和0.625mg/mL,抗菌作用表现为相加作用,抑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黄芩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内外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黄芩醇提物和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及体内抗感染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采用体外牛津杯药敏法;小鼠体内抗感染的保护作用法。黄芩醇提取物在体外牛津杯药敏法中按药物作用量150μg/μL、200μg/μL、250μg/μL、300μg/μL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7 mm、18 mm、18 mm、18 mm,黄芩水提取物抑菌圈直径为8 mm、8 mm、11 mm、13 mm。在体内实验中腹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0.5 mL细菌数为1×109,黄芩醇提取物的小鼠存活率为10%,黄芩水提取物的小鼠存活率为40%。黄芩醇提取物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较好。而黄芩水提取物在体外抑菌实验结果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明显抑菌作用。在体内的抗感染保护作用中黄芩水提取物的保护作用优于黄芩醇提取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蒜和生姜提取物体外联合抑菌效果。方法:以酶解法提取大蒜提取物,用K-B法分别检测大蒜和生姜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效果,用宏量稀释法检测其最低抑菌浓度,以微量稀释法检测大蒜和生姜提取物联合抑菌效果。结果:大蒜提取物对实验菌株的抑菌圈直径均大于生姜提取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大蒜提取物对标准株ATCC 25923、ATCC 90029和临床分离株1420的MIC均小于生姜提取物;大蒜与生姜提取物联合使用时,对标准株ATCC25923的抑菌作用是无关作用,对临床分离耐药株1420的抑菌作用表现为协同作用,对ATCC 90029的抑菌作用为相加作用。结论:大蒜和生姜提取物对实验中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大蒜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显著强于生姜提取物。大蒜与生姜提取物联合使用时,可增强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420和白色念珠菌标准株ATCC 90029的抑菌效果,减少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15.
蒜、姜、辣椒乙醇提取物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大蒜、生姜、辣椒的乙醇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土壤农癌杆菌、藤黄八叠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彻斯特沙门氏菌、绿脓杆菌、大毛霉、草酸青霉、葡萄牙假丝酵母、白色念珠菌等几种常见的微生物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它们的提取物对细菌、霉菌、酵母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抑菌作用,具有广谱抗菌性。另外不同种类的提取液,对菌种具有选择性的抑菌作用,且其抑菌效力随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大,并且最低抑菌浓度(MIC)因菌种和提液种类而异。  相似文献   

16.
凤尾蕨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凤尾蕨不同提取物及萃取物对细菌和真菌的活性作用;将凤尾蕨不同溶剂提取物利用倍比稀释法测定其体外抑菌活性,并对具有抑菌活性的提取物用系统溶剂法进行萃取,测定萃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50%的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氯仿层也对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天南星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方法:采用常量稀释法测定天南星生药和饮片的水提取物、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1种供试菌的抑菌作用。结果:天南星生药和饮片的各提取物对11种供试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乙酸乙酯部位抑菌活性最强。结论:天南星生药和饮片的各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沙棘米醋对大肠杆菌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配置浓度为4%、2%、1%沙棘米醋,采用管碟法测定不同浓度沙棘米醋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同时与四环素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浓度为4%沙棘米醋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要比浓度为2%、1%沙棘米醋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好,并且与30ug/ml四环素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19.
瑶药枸骨叶不同溶剂组分体外抑菌活性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瑶药枸骨叶5种不同溶剂组分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探讨枸骨叶不同溶剂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枸骨叶中的3种溶剂组分均显示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乙酸乙酯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抑菌效果最为显,醇提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显示较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不同溶媒中金莲花提取物体外抑制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中药材金莲花的3种溶媒提取物对细菌抑菌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将金莲花3种溶媒提取物(水、质量分数60%和95%乙醇)倍比稀释分别与不同标准菌株培养,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3种金莲花提取物对所测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水和质量分数60%乙醇溶媒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抑菌作用明显大于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抑菌作用。结论:金莲花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但其黄酮成分不是金莲花的唯一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