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粗壮假丝酵母CJ-1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筛选得到10株脂肪酶活力比出发菌株高的突变株,其中菌株CJ-1-09的酶活达35.78 U/mL,比CJ-1提高了4.58倍.突变株CJ-1-09经10次传代,其脂肪酶活性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2.
选用酵母菌、乳酸菌、粪链球菌、假丝酵母等4个种属共15株菌株,研究其对苯乙酮酸甲酯的不对称还原催化特性.以具有R(-)-扁桃酸甲酯较高转化活力的菌株S.cNo.1、S.cNo.3、S.cNo.9作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与微波复合诱变的方法,筛选获得S.c3.5.16突变株.考察培养温度、pH值对该突变株转化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S.c3.5.16菌株的R(-)-扁桃酸甲酯生物转化最适反应条件为培养基pH6.5、温度38℃,苯乙酮酸甲酯转化为扁桃酸甲酯的得率达到99.3%,R(-)-扁桃酸的光学纯度达到95.5%e.e..  相似文献   

3.
γ-聚谷氨酸高产菌株的选育和发酵培养基的初步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验室保藏的一株枯草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亚硝基胍以及60Coγ射线对其进行复合诱变,获得一株γ-聚谷氨酸高产突变株,在基础培养基中产量是出发菌株的3.11倍,并且突变株经过传代10次,发酵能力稳定;通过正交试验对突变株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初步优化,突变株在一组培养基上的γ-聚谷氨酸产量可达到33.81g/L,是优化前的1.11倍。该突变株的摇瓶发酵产量较高,值得深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4.
热带假丝酵母LH10和LH12,在以正十四烷、正十六烷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可产生相应的长链二羧酸.LH12经HNO2诱变选育,得到1株利用正十四烷的突变株LH.在正交设计法试验获得的适宜培基配方中,发酵产生的DC14产量为28.70g·L-1.  相似文献   

5.
对实验室保藏的12株黑曲霉菌株进行了筛选,经紫外、硫酸二乙酯DES诱变最终获得一突变株An08-752.通过培养基优选和发酵条件优化后,其产β-葡聚糖酶酶活力较出发菌株提高了213%,酶活力达到了1.23×105 U/g.  相似文献   

6.
以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 CICC11002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诱变并结合链霉素抗性筛选法育种,以期获得高产菌株.灰色链霉菌孢子悬液经90%紫外致死剂量诱变后,在含有链霉素最小抑制浓度(0.8μg/mL)的培养基平板上,分离得到105株链霉素抗性突变菌.其中链霉素产量高于出发菌株的有19株,正突变率高达18.1%,同时获得了产链霉素能力约为出发菌株2倍的突变株SM-55.  相似文献   

7.
用Fe^3+作为筛选剂选择性分离虾青素高产菌株,实验结果表明,海洋红酵母的菌落形成率随平板培养基中Fe^3+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Fe^3+浓度为5 mmol/L时,海洋红酵母的菌落形成率降至0;海洋红酵母的虾青素体积产率和细胞产率随摇瓶培养基中Fe^3+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含有5 mmol/L Fe^3+的平板培养基中分离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得到的海洋红酵母,大约有31%的菌落虾青素体积产率高于出发菌株.在海洋红酵母的分离培养基中加入较高浓度的Fe^3+可以淘汰低产突变株及野生型菌株,可以提高海洋红酵母虾青素高产菌株的筛选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选育能够利用木糖高产乙醇的酵母菌株。【方法】采用Co60诱变树干毕赤酵母(Pichia stipitis),筛选乙醇产量高的突变菌株,并对原始菌株、突变菌株的生长发酵特性和两个菌株对高浓度木糖、乙醇的耐受性进行比较。【结果】在YPX培养基上筛选获得1株能够高效发酵木糖的突变菌株1K-9。该菌株在50mL 15%FM发酵84h,发酵液乙醇含量最高达(51.034±0.112)g/L,比原始菌株提高10.05%;在500mL 15%FM发酵96h,乙醇含量最高达(51.390±0.119)g/L;在500mL 20%FM发酵156h,乙醇含量最高达(52.496±0.513)g/L。菌株1K-9在HSM培养基或含4%~5%乙醇的YPX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在含6%~7%乙醇的YPX培养基中生长缓慢。【结论】Co60诱变对于树干毕赤酵母(Pichia stipitis)菌株是有效的,能选育出木糖高产乙醇酵母菌株1K-9。  相似文献   

9.
蓝色犁头霉JY-2#的选育与发酵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经过紫外线诱变的蓝色犁头霉原生质体倾注于含有化合物RSA(17α-羟基孕甾4-烯-3,20-二酮-21-醋酸酯)的高渗再生培养基平板上,选育具有RSA抗性的氢化可的松生产菌株。获得60株抗性突变株,其中8株突变株的氢化可的松转化率高于出发菌株。突变株JY-2^#的氢化可的松转化率达81.63%,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4.1%。初步研究了突变株JY-2^#在5L发酵罐的转化工艺和转化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10.
γ-多聚谷氨酸产生菌高效诱变育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设计了几组不同的诱变条件对γ-多聚谷氨酸生产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ATCC 9945A进行诱变,诱变后将所有菌株混合,以此未经筛选的混合菌共同发酵,并以终产量为指标对发酵条件进行连续的定向调控,使发酵条件逐渐向高产正突变株倾斜,产量得以逐步提高.同时在混合茵状态下找到适合高产正突变株的发酵条件,以此发酵条件作为筛选平板,对混合菌分离纯化,选育到γ-PGA高产菌Zγ-29,产量是出发菌株的4.14倍,筛选条件即为该突变株的最佳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