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正反面结构有明显差异的立绒织物在传热性能上的方向性。用平板型保暖仪测量丝绒织物光面和绒面接触热阻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研究织物的接触阻抗理论。以典型的两侧结构不同的丝绒织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用织物微气候仪Ⅱ型进行测试。本文设计了包括正面、反面、单层、双层等九种方案,对其传热传湿性的结果进行数学处理,并对丝绒织物正、反面的传热湿性进行了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织物柔软性的感官评价中,没有讨论感知模式(感觉模态和触摸方式)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导致评价结果间没有可比性,且评价方法难以标准化.通过让实验者在不同感觉模态(触觉单模态、视觉单模态和触视觉双模态)和触摸方式(捏持弯曲、弯曲按压和平置按压)下感官评价织物样品,对结果进行多元统计分析,讨论感知模式对织物柔软性感官估值的影响及不同感知模式之间的差异.研究表明,总体上感知模式对织物柔软性的影响不显著,但不同的触摸方式对较厚且压缩性好的织物影响显著;而对薄且弯曲刚度高的织物,柔软感估值在视觉单模态和触觉环境之间有显著差异.另外,就任一织物样品而言,全体实验者对其柔软感强度估值服从正态分布规律.研究结果为织物柔软感评价体系的完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以运动材料为主的20种织物的热、湿性能指标进行了主观实验.比较了20种织物各项单独热湿传递指标之间的差异,并分析了引起差异的原因.分别从静态条件和大量运动条件下对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每一类织物热湿舒适性的具体特点和同类织物之间热湿舒适性的相对优劣顺序.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轻薄织物各向异性与缝纫起皱的关系.随着织物斜向角度增加,织物低应力下织物伸长性能E5、E20、织物弯曲性能和织物成形性呈现明显的变化.织物45°方向成形性F值是织物经向的5.1倍(4.9×2tex全棉府绸织物)或7.8倍(经涤长丝纬棉涤短纤纱交织织物).织物斜向(θ~θ)缝条缝纫起皱得到改善,而缝纫上下层伸长性能差异会造成较严重缝纫起皱,(θ~θ)缝条在45°缝纫起皱较严重.  相似文献   

6.
采用阻抗管传递函数法测试了5种不同规格经编间隔织物在声频为100~2 500 Hz时的吸声系数,分析了织物结构参数对吸声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了该织物与常用吸声、衬垫材料海绵在吸声性能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织物的吸声性能与织物的密度、厚度、孔隙率等参数有关;经编间隔织物的吸声性能优于同厚度的海绵,在汽车行业中将是海绵类产品的优异替代品.  相似文献   

7.
对13块纯棉白坯织物进行了调湿和放湿测试,得出了4组放湿曲线.通过对4组放湿曲线的分析和讨论,得出了织物紧度、经纬纱线密度以及织物组织与织物放湿性能的关系.其中织物紧度对放湿性影响最为显著;纱线线密度、织物组织以及经纬向紧度差异也影响到织物放湿性能.  相似文献   

8.
先用硝酸银溶液整理真丝织物,再用在位还原法在丝织物上生成银颗粒,赋予织物优良的抗菌性能.考察了不同消解介质对织物上银含量测定的影响,测定了整理后织物的白度、耐洗牢度及抗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用HNO3/H2O2/HCL介质消解真丝,可以得到稳定的测定结果;使用质量浓度为2~8 mg/L的整理液整理时,织物白度受到的影响小,抗菌能力优异,织物上银的耐洗牢度强.  相似文献   

9.
采用常压等离子体射流处理退除棉织物上的PVA浆料.失重数据分析表明,等离子体可以直接剥离织物上的部分浆料,尤其当上浆织物在环境相对湿度(RH)为98%平衡后,等离子体刻蚀效果更明显.溶解结果分析发现,上浆织物在10%RH条件下平衡,经等离子体处理后,水洗退浆率更高.电镜照片显示lmin等离子体处理过再经60℃水洗后的织物几乎跟未上浆织物一样干净.此外,等离子体处理过的PVA薄膜的吸湿性跟未处理相比,先是有所提高,随着吸湿时间延长,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0.
对穿刺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实验测得了各类织物的穿刺曲线,与理论推导得到的曲线相符.借此方法研究了织物的松紧程度,并将测试结果作聚类分析,证明这种方法能反映出不同风格织物的差异,可以作为评定织物松紧程度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上海桑塔纳轿车用散热水箱的传热性能进行试验,依据实测数据,将管外横掠管簇的对流换热系数从传热系数中分离出来,并整理成无量纲准则式,为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此外,对管内外的传热特性、阻力特性进行分析,验证了目前考核散热水箱热性能指标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实验研究振动时汽车座椅对人体腰部肌肉组织的影响.通过计算腰部肌电信号的均方根值来分析腰部肌肉的响应特征,通过分析振动传递比来研究人体腰部组织的振动能量传递特征,最后对振动传递比和肌电信号的均方根值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座椅腰部支撑参数为d2(适当支撑)时,人体腰部的振动传递比和肌电信号均方根值都最小,而另外两种座椅腰部支撑参数d1(无支撑)和d3(过度支撑)对腰部的振动传递和肌电信号均方根值有放大作用.实验证实了适当的座椅腰部支撑能够减轻振动对人体腰部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kinematic optimization design of the 4R 2-DOF parallel mechanism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force transmissibility. Three indices are introduced to reflect the force transmissibility. Based on these indices and their performance charts,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process with respect to the workspace is presented in detai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ed mechanism is not only far from every singularity but also has good force transmissibility in its workspace. These kinematic optimization indices can be extended to other parallel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轻重型卡车驾驶员的疲劳,增加了减振机构来提高座椅的动态舒适性。提出一种基于模型标定的座椅动态舒适性研究方法。首先通过台架试验得到了空气弹簧的刚度和阻尼器的阻尼参数。然后对座椅进行模态试验和传递率特性试验,获得座椅模态频率与传递率信息,采用迭代寻参的方法确定连接部位的刚度和阻尼参数,从而建立准确的有限元模型。最后进行模态、传递率和随机振动仿真分析,通过仿真结果评估座椅动态舒适性。结果表明,仿真与试验的模态频率误差小于3%,传递率峰值误差小于10%,且该座椅固有频率与人体敏感频率不重合,座椅在非共振频率段的传递率较小。降低共振频率下传递率的波峰值与响应点的均方根加速度值可以提高座椅的动态舒适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正弦扫频振动实验及测试,研究了热老化后聚苯乙烯(EPS)缓冲材料振动传递特性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随着热老化时间延长,EPS材料的阻尼比减小,振动传递率的峰值增加,表明热老化使EPS材料的吸振性能降低;在相同热老化时间条件下,随着载荷的增加,EPS材料的振动传递率增大,且载荷越大其振动传递率增大越快,同时振动系统固有频率呈减小趋势,表明载荷越大EPS缓冲材料传递的响应加速度越大;随着密度的增加,EPS材料的固有频率增大,振动传递率的最大值呈增大趋势,表明EPS材料密度较小时,其柔韧性较好,振动传递率较低,具有较强的隔振性能。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有源隔振系统传递率数值计算的一般方法,克服了传统解析法适用范围小的缺点.对于各种复杂的有源隔振系统,利用它可以方便地求出系统的传递率.这不仅可为引力波探测中隔振的研究提供指导,也可用于其他领域的隔振实验.  相似文献   

17.
Dynamic Transmissibility of a Complex Nonlinear Coupling Isolato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 Many designs have been proposed for isolators to im- prov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equipment subjected to vibrations. These vibration isolator designs require ac- curat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isolator. Accurate charac…  相似文献   

18.
19.
将一种X型结构应用于准零刚度隔振器以改善其低频隔振性能.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建立了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利用增量谐波平衡法对非线性常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得到系统的幅频响应曲线.讨论了等同约化刚度γ值对系统传递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平弹簧的无量纲预压缩长度的合理区间为 (0,2).在共振区时,γ值的增大可以减小力传递率.在较高频率激励下,γ值的变化对系统隔振性能影响较弱.随着γ值减小,共振区的位移传递率急剧减小.此外,γ值的减小也会引起共振频率减小,并且使得跳跃现象消失.因此,X型准零刚度隔振器的等同约化刚度γ值是一个可以有效反映系统低频隔振效果的理想参数.  相似文献   

20.
铁道车辆几何滤波现象及弹性车体共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简化铁道车辆模型,对几何滤波现象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刚柔耦合弹性车体模型,分析了几何滤波现象对车体响应功率谱的影响,以及几何滤波与弹性车体共振频率的关系.研究表明,几何滤波分为轴距滤波和定距滤波.在某些特定轨道不平顺波长下,车体的点头和浮沉响应均为零,该现象称为轴距滤波;定距滤波是指在某些波长下,车体的浮沉或者点头响应为零.在车体空点头响应频率附近,轨道对车体浮沉振动的加速度传递率达到局部最大,当车体的垂向1阶弯曲频率与这些峰值频率吻合时,将产生车体弹性共振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