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研究了氧化活性炭对Cd(Ⅱ)离子的吸附以及多种表面活性剂对吸附量的影响.发现氧化活性炭对Cd(Ⅱ)离子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外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显著提高Cd(Ⅱ)的吸附量,而外加阳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则降低Cd(Ⅱ)的吸附量,并提出了活性炭吸附Cd(Ⅱ)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对金属离子吸附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非均一法碱处理甲壳素,制得不同脱乙酰度的壳聚糖,研究其对金属离子钴(Ⅱ)、锰(Ⅱ)的吸附性能,同时考察了温度、时间、氨基含量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对Co2+、Mn2+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和较快的吸附速率,将其作为金属离子的捕集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竹炭对水溶液中Cd(Ⅱ)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竹炭对溶液中Cd (Ⅱ) 的吸附行为.考察了酸处理、pH值、竹碳与溶液的接触时间、投料量、吸附温度和Cd (Ⅱ)的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炭对镉离子的吸附是放热过程,并且符合Freundlich吸附模型,在初始浓度为15 mg·L-1、最佳酸度及287K条件下,未经处理的竹炭饱和吸附量达到11.0 mg·g-1,增加竹碳的用量,镉离子吸附率可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4.
臭氧化-活性炭吸附镉的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活性炭对镉的吸附性,将臭氧化技术引入吸附过程,研究活性炭投加量、臭氧活化时间以及溶液质量浓度变化对活性炭吸附镉离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初始镉离子质量浓度为10mg/L的吸附溶液,最佳臭氧化时间为15min、最佳吸附时间为1h、活性炭的最佳投加量为1.0g时,吸附后镉离子的质量浓度为0.54mg/L;对于镉离子初始质量浓度为15mg/L的吸附溶液,最佳臭氧化时间为30min、最佳吸附时间为1h、活性炭的最佳投加量为1.1g时,吸附后镉离子的质量浓度为0.56mg/L。实验证明,经臭氧活化后的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明显增强,极大的改变了吸附结果。  相似文献   

5.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了重金属镉(Ⅱ)的印迹聚合物,并对其识别性能进行定量描述.以镉(Ⅱ)离子为模板,安息香肟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印迹聚合物.实验结果表明,与未印迹的聚合物相比较,印迹聚合物对镉(Ⅱ)离子具有较好的识别选择性,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为50 min,初始浓度为10 mg/mL时,吸附量为2.12 mg/g,并推测了该印迹聚合物和镉离子的识别机理.  相似文献   

6.
海带吸附镉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多细胞褐藻海带对镉离子进行吸附,研究溶液的pH值,初始镉离子浓度对镉离子的吸附特性的影响.发现pH值对镉离子的吸附影响很大,在pH值为1~6时,pH值越高,镉的吸附量越大.在本研究实验条件下,海带吸附镉离子适宜的浓度为小于500mg/L,海带的最高吸附量为125mg/g(干态).溶液中的镉离子与海带上的钙离子发生离子交换作用,交换率占总吸附量的33%.pH=5.93时得到的吸附等温线可用Dubinin-Radushkevich方程拟合.  相似文献   

7.
以固定化细菌胞壁多糖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固定化细菌胞壁多糖对重金属铅和镉离子的最佳吸附条件.比较了固定化细菌胞壁多糖对铅和镉离子的吸附能力,以及初步探讨了其对重金属铅和镉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固定化细菌胞壁多糖对铅和镉离子的最佳吸附条件均是:吸附平衡时间为2 h,pH6.O,吸附温度为20℃,离子强度为1μmol/L.固定化细菌胞壁多糖对铅离子的吸附能力大于对镉的吸附能力;并且,共存离子的存在均影响固定化细菌胞壁多糖对铅和镉离子的吸附.Langmuir和Frendlich方程均适合描述固定化细菌胞壁多糖对铅和镉离子吸附的热力学过程.Elovich和Temkin方程均可以较好的描述固定化细菌胞壁多糖对铅离子和镉离子的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8.
针对水体重金属污染治理问题,通过单宁酸对明胶水凝胶进行改性,采用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接触角测量仪对改性前后的材料进行了表征,探究了交联剂用量、水凝胶膜厚度、吸附剂用量、pH、吸附时间对改性水凝胶吸附去除水中镉离子[Cd(Ⅱ)]性能影响,并进行动力学方程拟合。结果表明, pH对水中镉离子去除率影响较大,在pH=6,0.07g厚度为0.06mm的条件下120min内达到吸附平衡,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9.
采用凹凸棒土负载壳聚糖吸附剂对鱼油中的竞争体系下的重金属进行吸附试验。探讨了竞争体系下吸附剂的吸附效果,分析了镉离子与铜离子的固液比、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和p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对吸附条件进行优化,其最佳的组合条件为固液比值为2 g/L,吸附温度为40℃,吸附时间为80 min,pH值为8,此时镉离子和铜离子吸附率达到最大值可达到80.52%和90.21%。  相似文献   

10.
竹炭对铜(Ⅱ)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竹炭粒径和用量、吸附时间、温度以及铜(Ⅱ)离子初始浓度等因素对铜(Ⅱ)离子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炭对铜(Ⅱ)离子吸附率随其粒径的减小而增大,而随其用量的增加而增大;铜(Ⅱ)离子初始浓度增大,竹炭对其离子吸附率减小;竹炭对铜(Ⅱ)离子的吸附可在2h达到平衡,最佳吸附温度为30℃.竹炭对铜(Ⅱ)离子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是较为理想的吸附铜离子的材科.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固定化细菌对废水中低浓度镉离子的最佳吸附条件.结果表明:固定化细菌对镉离子的最佳吸附条件是:吸附平衡时间为60 min,pH值为7,吸附温度为40℃,离子强度为1 μmol/L;铅离子的存在能够影响固定化细菌对镉离子的吸附.Langmuir与Freundlich方程均适合描述固定化细菌吸附镉离子的热力学过程,并且Langmuir方程能更好地描述其吸附规律.  相似文献   

12.
分批次实验研究了平衡时间、溶液pH值、Cd(Ⅱ)初始浓度、粒径对天然黄铁矿吸附废水中Cd(Ⅱ)的影响。实验前利用XRD衍射确定黄铁矿的特征,并确定了黄铁矿零电荷点pHpzc为6,4。在吸附平衡时间30min,pH值6.0,即接近零电荷点时对Cd(Ⅱ)的吸附量最大。初始浓度、黄铁矿粒径对吸附Cd(Ⅱ)的影响表明,最大吸附量分别在Cd(Ⅱ)浓度为350mg/L和粒径为200目时。实验数据与Freundlich等温线拟合良好。初步探讨了黄铁矿吸附Cd(Ⅱ)的机理。研究表明,天然黄铁矿可以有效除去有毒有害重金属Cd(Ⅱ),是处理工业废水的优良吸附剂。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裙带菜从水溶液中对重金属镉离子的吸附特性和吸附平衡模型.实验表明,在pH值为6.0时裙带菜(干)对镉离子的最大吸附量达1.0 mmol/g;在恒定pH条件下,Langmu ir方程可用来描述吸附量与平衡浓度的关系,但吸附量受溶液pH值影响很大:在pH 2.0~6.0范围内,pH值越低吸附量越小,pH在5.5~6.0时吸附量最大.竞争吸附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溶液中pH值和离子平衡浓度对吸附的影响,可以预测再生条件.  相似文献   

14.
孔石莼吸附重金属镉离子的影响因素及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廉价的多细胞绿藻孔石莼对重金属镉离子进行吸附,研究了孔石莼不同粒度、溶液pH值,Cd^2 初始质量浓度对吸附特性的影响。同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发现溶液中的镉离子与孔石莼中的钙离子发生离子交换作用,交换率占总吸附量的33%。pH值对吸附的影响不明显,即使在pH=1.11的酸性条件下,仍有较高的吸附量(19.40mg/g)。在本实验条件下得到的孔石莼的最大吸附量为137.4mg/g,并得出了适宜的吸附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  相似文献   

15.
以生物质废弃物柚子皮为原料对工业废水中的镉离子进行吸附.考察金属离子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溶液pH、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对镉离子的吸附情况,从而确定最佳的吸附条件,并对吸附性能进行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吸附温度为25 ℃、溶液pH=5、吸附剂的用量为7 g·L -1 、吸附时间为120 min、镉离子的初始浓度100 mg·L -1 条件下,柚子皮对镉离子的吸附率达到96.45%以上;通过用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进行数据拟合,结果显示吸附反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红外光谱结果显示,参与吸附反应的主要官能团为羟基、羰基和羧基.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Cu(Ⅱ)配合物对尿素的吸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利用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壳聚糖与Cu(Ⅱ)的配合物配位吸附尿素的方法。结果表明:当配合物中含铜质量分数为6.5%,溶液pH=6.0时吸附尿素效果最好。当尿素原液质量浓度为1300.0mg/L,吸附时间8.0h时,吸附量可达83.6mg/g。  相似文献   

17.
生活垃圾处理产物对水中镉离子吸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后的固体产物为主要对象,研究了不同温度、不同试样、不同配比下的试样对水溶液中的镉离子的吸附作用;得到了相应条件下的镉离子残留量、吸附镉离子质量分数、单位试样吸附镉的质量.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生活垃圾处理固体产物的吸附镉离子的作用比活性炭的吸附作用高出近一倍,未经过高温处理的生活垃圾的固体产物对镉离子的吸附能力稍强.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利用山核桃壳作为生物吸附剂去除水溶液中的Cu(Ⅱ)离子,探讨了不同条件溶液pH、吸附时间、Cu(Ⅱ)初始质量浓度对吸附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山核桃壳对Cu(Ⅱ)离子吸附率在pH为5.0的时候为可达到最大90.44%;随着初始Cu(Ⅱ)质量浓度的增加吸附率逐渐减小;FTIR显示山核桃壳的一些化学基团与吸附Cu(Ⅱ)离子有关;山核桃壳对Cu(Ⅱ)离子的吸附过程与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相关性较高。山核桃壳是一种很有前景去除水中Cu(Ⅱ)离子的生物吸附剂。  相似文献   

19.
医用脱脂棉经氢氧化钠浸泡制成碱纤维,再用二硫化碳黄原酯化后,经水洗、干燥而制成黄原酯棉。研究了自制的黄原酯棉对铅(Ⅱ)和铜(Ⅱ)的动态吸附特性,其吸附回收效果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反法进行测定检验。结果表明:在pH=1~5的范围内,浓度为20~500μg/L的铅(Ⅱ)和铜(Ⅱ)能被定量吸附回收,回收率在97%~103%之间,定量富集倍数在100倍以上;所制黄原酯棉对铅(Ⅱ)和铜(Ⅱ)的饱和吸附量均在1mg/g(CCX)左右为宜,这既能满足一般要求,也使制品有一定强度;在用盐酸调节试液酸度和作为洗脱液时,回收率低,而用硝酸代替之时,可达到定量回收,所选洗脱液是1mL50%(V/V)的硝酸溶液。  相似文献   

20.
自然水体悬浮颗粒物吸附铅和镉的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滤膜过滤方法获取自然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 研究了其吸附铅和镉的动力学、 热力学特征以及过滤水量、 pH值和离子强度对自然水体悬浮颗粒物对铅和镉吸附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悬浮颗粒物对铅和镉都有明显富集作用, 其对铅的吸附速率和最大吸附量均比对镉的大; 悬浮颗粒物对铅、 镉的吸附量与其质量成正比; 随着吸附体系pH值增大, 悬浮颗粒物对铅的吸附量先增大后减小, 对镉的吸附量则一直增大; 在不同离子强度下进行吸附实验, 结果表明, 悬浮颗粒物对铅和镉的吸附可能同时包括电性吸附和专性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