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如虎  陆红 《广西科学》1995,2(2):74-77
介绍高压输电线路及电气设备附近电磁场量值的大小和交变电磁场对人体生理影响的试验及调查研究结果,其结论是现有的和将来计划建设的工业设施所产生的电磁场,对人体不会产生危害健康的、不可恢复的生物生理影响。但并不是说电磁场对人体就完全没有效应,不需要防护,本文也介绍了电磁场的其他效应及其防护问题。  相似文献   

2.
许标  邹凯 《科技信息》2008,(21):86-87
本文从低频电磁场对细胞信号系统的影响、低频电磁场作用的靶体、低频电磁场与细胞信号间的耦合效应三个方面就低频电磁场对细胞信号转导的影响作了综述,以探讨低频电磁场的生物效应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低强度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和它所产生的生物效应,并着重从血液对激光的吸收、激光的电磁场作用和经络传导理论三个方面对低强度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的机理进行了分析,为这一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实验和体外研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有关移动电话射频辐射对机体免疫系统影响的研究成果.目前,有关评价电磁场暴露及其危害的流行病学调查依据还很有限,动物实验和体外研究方面的实验结果也缺乏一致性,所以对移动电话射频辐射是否会影响人体健康尚无定论,主要是因为对射频场的作用机理不明确,导致无法制定测试电磁场效应的统一标准.因此,尽早明确射频场的作用机制从而确定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的生物指标,是揭示移动电话射频辐射生物学效应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电子、电力设备大量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随之而来的电磁辐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如何减少电磁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心的问题。电磁场只有进入生物体内,并直接与生物系统发生相互作用才能产生生物效应,因此,对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在生活工作中受到电磁场作用的机会越来越多,电磁场对生物体和人体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发现电磁场对生物大分子的合成、构象和功能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也会改变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特性.由于生活中手机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人们普遍关注电磁场对脑及神经系统的作用,深入研究脉冲电场对神经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激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及作用效应的机理进行了分类讨论和分析,认为激光与生物的相互作用效应与激光的参数、生物组织特性、机体状态以及激光照射时间等密切相关,且其相互作用机理的变化多种多样,要利用激光治疗和诊断疾病,最首要的任务就是认识并理解激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激光是物质受激跃迁而产生的一种电磁波,它具有能量密度高、单色性好、方向性好等特点,由激光器产生。目前有红宝石激光器、氮分子激光器、氦氖激光器、CO_2激光器等。近年来,激光技术发展迅速,用途广泛,在农业上也日渐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1.激光育种。利用激光诱发生物变异而从中选育出新品种的方法称为激光育种。激光通过光效应、热效应、压力效应和电磁场效应的综合作用,可诱发生物变异,波长愈短,突变率愈高,通过选择和培育,可育成新品种。这种方法简便易行,经济有效,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电磁场对团球γ (Fe,Mn)3C共晶体增强奥氏体钢基自生复合材料(EAMC)中C、Mn元素的偏析及凝固组织的作用.结果表明,电磁场促进C、Mn元素的偏析;电磁场作用后,EAMC组织中的团球共晶体体积分数增加,在奥氏体基体中呈弥散分布;另外,在基体内出现内生的奥氏体晶粒,这是由于电磁搅拌作用下,初生奥氏体晶粒在发展过程中分枝断裂所致.运用电磁场理论与非平衡凝固理论分析了电磁场对EAMC组织影响的机制:电磁场作用的热与搅拌效应可以减小溶质的有效分凝系数keff,为初生奥氏体(γ-Fe)枝晶的充分分枝提供了时空条件以及热力学与动力学条件,有利于团球共晶体的生成与体积分数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生物电磁效应是揭示生命奥秘的重要效应,近年来在我国也愈来愈引起广大生物、物理研究工作者的重视,并且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结果,本研究室用电磁场对鱼胚胎的刺激促使鱼的出苗率、成活率及生长速度显著提高便是一例.为了解决动物的有效繁殖问题,本实验利用动物精子内部具有微量铁离子的特点,使用恒定磁场对精子直接施加作用,在刺激后的不同时间对其活力进行了观察研究. 1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从离子在电磁场作用下的基本运动方程出发,对在不同频率和幅值的外场作用下跨膜离子的运动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揭示了离子发生谐振的外场参数条件。指出离子谐振时动能随时间迅速增长,并且在离散的谐振点上。离子动能的增长速度随交变磁场幅值的增大而增大,离上谐振运动能够获得很大的功能,通过能量转换,可能导致磁生物效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一种简洁的方法讨论电磁场与物质耦合系统的能量本征态,在新的理论基础上给出关于Casimir效应物理根源的新的定性解释,采用类压缩态的假设找到了该耦合系统新的真空态,其能量比以往工作中量子力学二阶微扰方法给出的能量更低,该方法不仅适用于不同子体系间有弱相互作用的系数,给出系统能量更低的真空态,而且还能处理子体系间有较强相互作用的系统并给出其基态及能量的精确解析解,得出了对Casimir效应的物理解释,Casimir效应不是单纯来源于电磁场或物质的零点能的量子涨落,而是来源于电磁场与物质耦合系统真空态量子涨落,电磁场和物质对系统的真空态能量以及Casimir效应都有贡献。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应用于调幅射频电磁场生物效应研究的非接触式射频线圈。首先根据射频辐照线圈的设计要求,通过时域有限差分(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FDTD)方法进行电磁仿真计算分析,进而根据仿真计算结果实现辐照原型射频线圈。S参数测试和信号测试结果显示,S11参数达到了-31.41 dB且射频线圈共振在载波频率上,所实现的射频线圈符合设计要求。该射频线圈可作为核心硬件部件应用于后续的调幅射频电磁场生物效应研究中。  相似文献   

14.
研究应用于调幅射频电磁场生物效应研究的非接触式射频线圈。首先根据射频辐照线圈的设计要求,通过时域有限差分(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FDTD)方法进行电磁仿真计算分析;进而根据仿真计算结果实现辐照原型射频线圈。S参数测试和信号测试结果显示,S_(11)参数达到了-31.41 d B,且射频线圈共振在载波频率上,所实现的射频线圈符合设计要求。该射频线圈可作为核心硬件部件应用于后续的调幅射频电磁场生物效应研究中。  相似文献   

15.
硒是动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硒含量过高或过低均可对生物体产生有害效应.文章阐述了硒在生物体内硒蛋白、抗氧化、免疫系统中的有益性及作用机制;总结了硒对水生生物氧化胁迫、胚胎畸形发育、母体传递等毒性效应机制;讨论了影响硒双重生物效应的因素.通过综述近年来硒在水生生物体内(特别是鱼类)的双重生物效应,以及影响硒双重生物效应的关键因素等,进一步解析了硒在水生生物体内的累积、代谢、转化与复杂生物效应的关系,并为今后硒生物效应的深入研究和科学补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书是德国Springer出版社出版的重要的生态学方面的丛书《生态学研究》的第162卷,这套丛书1970年开始出版,几乎覆盖生态学的各个领域。本书通过比较世界上气候相似,但进化、地理分隔的区域不同,来考察气候在形成生物物理和生态系统过程中的作用。与以往对火区生态学、生物地理、生态系统结构、生物多样性和系统功能等展开的研究不同,本卷考察了人类对景观的影响,以及景观的改变对形成具有美洲特色的生态系统过程的基本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书是一本关于生物和工程传感器的论文集。生物传感器的特点是小型、灵敏度高和有效性强。本书的设计是适应生物学工作者及工程和物理学工作者的需要和特长,各章均由相关的专家学者撰写。  相似文献   

18.
硒是动物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硒含量过高或过低均可对生物体产生毒性效应. 文章阐述了硒在生物体内硒蛋白、抗氧化、免疫系统中的有益性及作用机制;总结了硒对水生生物氧化胁迫、胚胎畸形发育、母体传递等毒性效应机制;讨论了影响硒双重生物效应的因素. 通过综述近年来微量元素硒在水生生物体内(特别是鱼类)的双重生物效应,以及影响硒双重生物效应的关键因素等,进一步解析了硒在水生生物体内的累积、代谢、转化与复杂生物效应的关系,并为今后硒双重生物效应的深入研究和科学补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应用相珂论效应和麦克斯韦的两个假说,以及均匀电磁场的一些典型例子结论,对电磁场在不同参照系中变换的物理实质进行了推导和解释.导出了与电磁场变换式相同的结果,加深了对电磁场性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本有关电磁场及电磁波的教课书。1994年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了本书的中文第一版,它的中文第二版于2001年出版。繁体中文版于2004年在中国台北出版。英文第一版于1998年出版,它是对中文第一版的翻译与修订。本书是时隔9年之后的英文第二版。本书的内容是以作者在清华大学所做的有关高级电动力学研究生讲座为基础。多年以来有来自电子工程系和应用物理系的学生上过这门课。他们的专业分别为微波与毫米波理论及技术、物理电子学、光电子与工程物理。正如本书的书名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