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成了六种氯球担载的树状高分子Co配合物,通过红外、ICP表征了其结构,在1标准大气压、110℃和无溶剂的条件下,以这六种配合物作为分子氧氧化异丙苯的催化剂,研究了其催化性能,均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在每种催化剂作用下,反应都以2 苯基 2 丙醇(PP)和异丙苯过氧化氢(CHP)为主要产物.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温度下测定了双 (安息香 )缩联苯胺合钴 (II) (Co2 L2 )的饱和吸氧量 ,求得其氧加合常数和热力学参数 .合成了该钴 (II)配合物的双氧加合物 ,并用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及热重分析得以确证 .将该配合物作为催化剂 ,催化空气中的分子氧氧化异丙苯 ,形成氢过氧化物异丙苯 (CHP) ,讨论了催化剂浓度、助剂及反应时间对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将聚酰胺一胺树状分子的一到三代通过固相合成担载于纤维素上,分别用2,4-二羟基苯甲醛和邻羟基苯甲醛对其外围的氨基进行了修饰,再与SnCl2·2H2O反应形成两类树状大分子金属锡配合物.用ICP、IR和XPS对此类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将此类配合物用于30%双氧水氧化环己酮的Baeyer-Villiger(B-V)反应的非均相催化剂,研究表明,在此类配合物作用下,环己酮高选择性地转化为ε-己内酯.比较不同配体修饰的催化剂作用下的氧化反应情况,发现配体对金属的担载量和催化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此类催化剂以天然高分子纤维素为载体,具有原料来源丰富、制备方法简单、催化反应时间短、可重复利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应用固相合成方法合成了氯甲基聚苯乙烯(氯球)担载的1-6代聚酰胺-胺(PAMAM)树状分子镍配合物,将此类配合物用用作在无溶剂情况下分子氧氧化环己烯的催化剂,对其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类配合物对环己烯的氧化反应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反应以2-环己烯醇、2-环己烯酮、和7-杂氧二环[4,1,0]环庚烷-2-酮(3)为主要产物.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且可回收和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5.
将聚酰胺-胺树状分子的一到三代通过固相合成担载于纤维素上,分别用2,4-二羟基苯甲醛和邻羟基苯甲醛对其外围的氨基进行了修饰,再与SnCl2·2H2O反应形成两类树状大分子金属锡配合物.用ICP、IR和XPS对此类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将此类配合物用于30%双氧水氧化环己酮的Baeyer-Villiger(B-V)反应的非均相催化剂,研究表明,在此类配合物作用下,环己酮高选择性地转化为ε-己内酯.比较不同配体修饰的催化剂作用下的氧化反应情况,发现配体对金属的担载量和催化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此类催化剂以天然高分子纤维素为载体,具有原料来源丰富、制备方法简单、催化反应时间短、可重复利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一种新的含未配位氮和氧两种不同配位能力原子的高分子顺二羰基铑(I)配合物-聚2-乙烯吡啶-顺丁烯二酸甲酯/铑(即PVMRh),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红外光谱(IR)进行了跟踪分析,确定了PVMRh存在的配位结构特征,发现这种结构特征和配合物的稳定性有密切关系;并在可比条件下,以甲醇羰基化实验对这一新配合物与现有工业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一种新的含未配位氮和氧两种不同配位能力原子的高分子顺二羰基铑(I)配 合物—聚2-乙烯吡啶-顺丁烯二酸甲酯/铑(即PVMRh),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红外光谱 (IR)进行了跟踪分析,确定了PVMRh存在的配位结构特征,发现这种结构特征和配合物的稳定 性有密切关系;并在可比条件下,以甲醇羰基化实验对这一新配合物与现有工业催化剂的催化性 能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镍(Ⅱ)-六次甲基四胺配合物的固相反应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温条件下,六水合二氯化镍与六次甲基四胺发生固相化学反应,制得了镍(Ⅱ)-六次甲基四胺配合物,对产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并研究了其热致变色性能.  相似文献   

9.
利用FT-IR,ICP及XPS对制备的氯甲基化聚苯乙烯(氯球)担载2,4-二羟基苯乙酮缩邻苯二胺型希夫碱金属络合物PS-DHA-DAB-M(M = Cu,Co,Ni,Mn)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在常压条件下分子氧对异丙苯的催化氧化行为.结果表明,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异丙苯过氧化氢(CHP)和2-苯基-2-丙醇(PP).4种络合物中,PS-DHA-DAB-Cu的催化活性最大,在383 K,催化剂用量∶异丙苯=5 mg∶2 mL,反应8 h,底物转化率可达41%, CHP,PP的选择性分别为76%和24%.  相似文献   

10.
由于稀土配合物在催化剂^[1]、电化学[2]、荧光探针[3]以及生物活性[4~5]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因此近十余年来对该类配合物的研究一直是配位化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三脚架配体对金属离子来说是一种很好的主体分子,但到目前为止,有关三脚架配体与稀土离子的配位形式及性质的研究却很少^[6],为此,我们合成了三脚架配体1,1,1-三[4’-(2-氨基-6-甲基吡啶)甲酰基-2’-氧杂丁基]丙烷(L)及其稀土苦味酸盐的配合物,并对配体及配合物的谱学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与水杨醛、邻-香草醛缩合而成的席夫碱及其钼(Ⅵ)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1H NMR,MS,UV—Vis光谱,摩尔电导等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这类席夫碱合钼(Ⅵ)配合物尚未见文献报道.光谱研究表明配合物中金属钼离子为六配位,存在Cis—MoO2^2 结构.另外,还对配合物进行了杀灭棉铃虫活性及影响绿豆幼苗细胞存活率实验.实验表明配合物灭杀蚜虫和红蜘蛛的活性均高于甲胺磷,并对绿豆幼苗细胞有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稀土高氯酸盐与咪唑、DL-α-丙氨酸的两种配合物晶体.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和化学分析测定后确定其组成为[Ln(C3H7NO2)2(C3H4N2)(H2O)](ClO4)3(In=Eu,Dy).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在高纯流动N2气氛下测定了两种配合物的热分解数据,它们的热分解过程都是由两个放热峰组成,两个配合物开始分解的温度分别为497.2K,491.8K,峰顶温度分别为564.4K和613.2K,544.4K和615.1K,热分解焓值分别为2026kJ/mol和961.2kJ/mol,2596kJ/mol和1097kJ/mol.测定结果表明配合物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六种过渡金属苦味酸盐与三(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摩尔电导进行了表征,其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ML(Pic)]Pic(M=Mn^2 、Co^2 、Ni^2 、Cu^2 、Zn^2 、Cd^2 ;L=三(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Pic=苦味酸根阴离子),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5,两个苦味酸根离子只有一个和中心离子直接配位,所有的配合物在丙酮中均表现为1:1型电解质。  相似文献   

14.
将难溶于水的meso-四(4-羟基苯基)卟啉锌配合物(ZnTpHPP)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制得水溶性高分子金属卟啉配合物BSA-ZnTpHPP-n(n=1,3,5,10).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圆二色谱、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锌卟啉与牛血清白蛋白以配位键结合,当BSA与ZnTpHPP以较低比例(1∶1,1∶3)结合时,蛋白结构保持不变.在可见光照射下,考察了BSA-ZnTpHPP-1在BSA-ZnTpHPP-1/MV2+/TEOA光诱导电子转移体系中和甲基紫精(MV2+)的电子转移,表明BSA-ZnTpHPP-1是一种良好的生物高分子光敏剂.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在铜(Ⅱ)-磺基水杨酸配合物存在情况下的电化学诱导DNA的切割.铜(Ⅱ)-磺基水杨酸配合物在控制的-0.4V电位下,Cu(ssal)2^2 作为媒介通过电化学反应产生活性氧自由基Q2^*,氧自由基可以切割DNA.被切割的DNA片断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可进行分离.实验结果表明,电化学诱导铜(Ⅱ)-磺基水杨酸配合物对DNA的切割方法简单,切割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异丙苯歧化反应中催化剂酸性和孔结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了分子筛催化剂和层状催化剂上的异丙苯歧化反应.结果表明,催化剂酸性和孔结构共同决定异丙苯歧化反应活性和选择性.其中,Hβ活性高于HY归因于Hβ酸性高于HY.而与Hβ和HY相比,HZSM-5酸性最强,孔径最小,反应的择形性使其反应历程不同于Hβ和HY,活性和歧化选择性均较Hβ和HY低.MCM-41和层状催化剂α-磷酸锆(α-ZrP)、混合金属氧化物柱撑α-磷酸锆(α-ZrP/Al-Cr)、四水硫酸锆(Zr(SO4)2*4H2O)和层状表面相锆基固体酸催化剂(Zr(SO4)2*4H2O/SiO2)因较Hβ、HY和HZSM-5弱酸性而均表现出较低的异丙苯歧化反应活性.同时,二异丙苯的形成是高度择形的,催化剂孔道越大,间位与对位二异丙苯的摩尔比越大.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一种高分子负载型催化剂——聚-4-氧杂-6,7-双二苯膦基庚基硅氧烷铂配合物,研究了其在碳-硫键形成反应中的催化特性.在标题化合物和无水碳酸钠存在下,巯基化合物与卤化物在丙酮中回流能高产率地生成相应的硫醚  相似文献   

18.
用自制的Pd/γ—Al2O3催化剂在溢流反应器中进行了α—甲基苯乙烯(简称AMS)催化加氢合成异丙苯反应条件的研究,探讨了反应温度、氢气压力、催化剂载量、液体流量(空时)、氢气放空速率对反应的影响.在实验条件范围内可使AMS转化为异丙苯的转化率和选择性都达到100%.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水热法合成3种金属有机功能配合物[Co(NCS)_2(BBI)_2]_n(1),[Ni(NCS)_2(BBI)_2]_n(2),[Mn(NCS)_2(BBI)_2]_n(3)(BBI=1, 4-双(咪唑-1-基)丁烷),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文中3种配合物均为六配位八面体构型.过渡金属均与配体的N原子配位,BBI有机配体将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上的Co~(2+)连接起来,拓展成一个三维网状结构.此外,对配合物的磁学性质研究发现:3种配合物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均符合居里-外斯定律,其中配合物1表现为弱的反铁磁性,配合物2和3表现为弱的顺铁磁性.  相似文献   

20.
将2,6-双(吡唑基)吡啶(bpp)进行N-烷基化反应后与Cu~(2+)盐发生配位反应,制得4种Cu(Ⅱ)-bpp固体配合物,分别采用核磁共振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元素分析对固体催化剂的结构进行结构表征.将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应用于环己烯的氧化反应中,结果表明,在以叔丁基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时,环己烯主要氧化生成2-环己烯-1-酮.在2,6-双(1-甲基-5-叔丁基-1H-吡唑-3-基)吡啶的Cu(Ⅱ)配合物做催化剂时,环己烯在323 K反应8 h的转化率达到62.58%,2-环己烯-1-酮的选择性达到97.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