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针对学生宿舍大功率违规用电现象,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限电器.以MEGA32-16AU单片机为中心控制单元,包含用电数据测量、采集模块、在线下载模块和继电器通断控制等电路设计.在保障宿舍安全用电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家厨房整天烟熏火燎,是用电危险地带。防止农家厨房电气事故的发生,要注意这几点:1.安装规范,农家厨房电灯开关最好使用拉线开关。插座应选用防潮防水。2.合理选择熔丝,绝对不能用铜、铝、铁丝代替熔丝。3.正确使用大功率厨房电器。尽量不要同时使用大功率厨房电器,大功率厨房用电器正在工作时,不能离开人。  相似文献   

3.
为消除高校学生因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导致宿舍用电线路过载,从而引发火灾的隐患,文章将安全用电与用电管理统一考虑,设计并实施了安全用电智能控制与管理系统.对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功能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分析了实施该系统的主要优势.结果表明,该系统对提高后勤部门管理效率,保障高校公寓的用电安全,降低学校的运营成本具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设计了一种基于AVR单片机的恶性负载智能识别控制器,详细介绍了设计思想、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通过测试发现,该控制器能自动监控违章电器,限制学校和企业宿舍内恶性负载电器设备的使用,从而消除用电安全隐患,延长电线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负载识别和C语言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学生公寓用电负载的类型进行识别,识别出负载中计算机功率的值,进而判断检测到的总功率中所含的非计算机功率,以限制大功率负载的应用,对学生公寓的用电管理有重大意义。对所采集不同负载类型的电压、电流信号进行傅立叶交换,提取特征值,并加入总功率参数作为BP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训练网络对负载中计算机功率进行识别,并用C语言编程实现。对石家庄铁道学院学生公寓电器类型的识别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方法用于识别电器类型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宿舍用电管理控制系统,系统功能包括将所有的宿舍分机无线联网,检测宿舍内的插座的电流强度,对宿舍使用大功率的电器自动采取断电措施并记录到数据库中,采用不同的定时方案控制宿舍灯光定时开启与关闭,系统具有防盗的功能,配有管理系统软件,可通过手机远程报警、远程控制和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7.
从用户角度出发,提出了计及用电方式满意度的居民用户智能用电模型.首先分析各智能电器的工作特性,建立不可中断电器与可中断电器的运行约束.同时,考虑到用户对用电舒适性的要求,定义了用户用电方式满意度;针对用户对不同电器的依赖程度的不同,模型中引入可控电器的不可调度系数进行区分,并利用层次分析法求取.最后,在NYISO的实时电价背景下进行仿真.算例分析表明,优化后的用电计划可以在满足用户用电方式满意度的前提下减少电费支出.  相似文献   

8.
为了准确获取现场的湿度值,提出了基于PIC单片机的湿度检测系统的设计.现场的湿度采集使用湿度传感器.从测试现场采集到的湿度经A/D转换送单片机进行处理,然后通过接口芯片与上位机相连,进行串行通信,从而以较低的成本、较高的精度实现了现场湿度的检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电压互感器是一种可以将高电压转换为低电压或二次电压,为测量仪表、继电保护装置或自动装置提供安全电源,为使用电气设备的工作人员与高电压有效进行隔离提供安全保护。大功率发射台不但用电等级高、使用率高,仪器仪表相当贵重,如何保障使用者和用电设备的安全,始终是发射台各级工程技术人员关注的课题。该研究通过的简要介绍了电压互感器性能、原理,针对电压互感器在发射台电力系统运维中出现的典型故障案例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就电压互感器运维中注意事项提出了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濮素 《科技信息》2013,(9):116-116,187
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家用电器普遍进入普通家庭,人们对于电器功能的要求也逐渐开始变得多种多样,智能型的控制系统是人们所追捧的对象,电器产品的智能化也是电器行业发展的必然。使用单片机进行智能控制已经是必不可少的电器技术。  相似文献   

11.
使用现有智能插座实现电器用电量的统计和电器待机功耗的消除,存在灵活性差、适用范围有限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变权欧氏距离的学习型智能插座.先采用有限状态机方式提取有功功率和功率因素作为待测电器的特征值,再用变权欧氏距离从样本库中找出待测电器的类型,引入学习功能解决电器多样性问题,并用记忆原理处理陈旧的电器样本,在识别电器的基础上,统计各个电器的用电量和消除电器的待机功耗.测试结果表明,同一类型电器之间的相似度达80%以上,可识别出宿舍中大多数电器的类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统计分析方法在植物电波信号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植物电波信号是一种相当复杂的信号,应用传统的电生理方法,已不能获取更多有用信息.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植物电波信号进行了时域和频域上的分析.分析发现植物电波信号属于低频信号,其功率谱主要分布在小于5 Hz频段,是一种随机性比较强的微弱信号,幅值处于μV级,并随时间变化剧烈,不同时刻的取值关系松散.  相似文献   

13.
针对采用增加蓄电池容量解决电动汽车续驶距离短困难的现状,提出采用再生制动的方法实现机械能向电能的高效转化.建立了制动系统的数学模型,阐述了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控制策略,设计了制动能量回收控制器,并利用Proteus软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简便、有效地实现电动汽车的电气回馈制动,提高电动汽车的能量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基于GSM无线远程集中抄表电量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不同抄表方式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基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无线远程集中抄表的方法.在每一栋楼设立一个电能控制管理中心站和一个GSM集抄终端,管理中心站单片机控制系统利用485总线对本楼的用户电能计量表实现控制和管理.设定某一集抄终端为数据服务器终端,利用GSM网,短信发送(SMS)功能实现每一GSM抄终端与数据服务器终端之间的数据通信.通过软件和硬件的设计与研究,该系统实现了购电、用电控制、远程抄表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不变矩特征具有较好的几何图形物理含义,提出了一种对安装工程电气构件利用神经网络分类识别的方法。通过对安装工程图分割不同的电气构件,计算电气构件的不变矩特征,对特征进行矢量归一处理,引入差异演化算法优化平滑因子,改进概率神经网络作为分类器对电气构件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证明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对于安装工程量计算自动化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不同铅污染含量在快剪试验中的抗剪强度和电阻率的变化,探讨了剪应力和剪切位移、抗剪强度和铅污染含量、电阻率和剪切位移及抗剪强度和电阻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铅污染土在剪切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屈服点,剪应力随剪切位移的增加而增大;受铅污染土壤抗剪强度略大于未污染土壤;铅污染土壤的抗剪强度在5 mg/kg时比未污染土壤大,之后随污染浓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电流频率为低频(50 Hz)和高频(50 kHz)时,电阻率随剪切位移变化趋势相同,均先减小后增大,在4 mm左右最小,但50 k Hz时的电阻率曲线更光滑,更能有效地反映铅污染土在剪切破坏的过程中电阻率变化情况,采用电流频率为50 kHz的电阻率能较好地判断铅污染土的剪切破坏位移。  相似文献   

17.
液电效应除垢机理分析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在水中设置的电极附加高电压瞬间放电产生的液电效应,实现对金属管件污垢的去除。通过建立管件除垢的力学模型,分析了金属管壁附着污垢在液电效应作用下发生剥落及破碎机理,并利用水泥垢模拟实际污垢进行了管件除垢试验。试验结果不仅证实了理论分析,亦充分说明了利用液电效应进行各类金属管件与结垢设备污垢的去除是一种很好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防止低压供电系统零线断线故障对人及设备造成的危害,提出相应保护措施,以提高用电质量。方法 从故障发生的原因入手,以电气原理为依据,采取相应材料处理,提高保护装置功能及改变系统运行方式等措施。结果 对零线断线故障的防范和保护理论提出了较全面的措施。结论 提高了用电质量,保证了用电安全。  相似文献   

19.
工程项目实施前,确定工区地下空间分布详情是不可缺少的工作内容。三维高密度电法观测系统的布设难度大,使用常规电法仪进行采集耗时较长,在真实复杂地质条件下,应用难度大。利用并行电法采集技术,可以达到高效采集数据的目的。为准确查明某磷石膏堆场下部及周边可能形成渗漏管道的区域的三维形态,结合实际地质情况,采用并行电法进行数据采集,获取测区内真三维观测系统下的三维电法勘探数据体,然后对数据进行带地形三维反演处理和解释。结果表明:三维并行高密度电法探测场地地下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本次现场探测共圈定了5个异常区。与钻孔揭露资料吻合,为后期指导防渗帷幕施工提供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20.
Filth adhering to metal pipes can be cleaned by shock wave generated by electrical discharge under water. The mechanism of shock wave effect of electrical discharge under water on filth cleaning is analyzed by building a mechanical model. A metal pipe coated with cement to simulate real filth is cleaned by using electrical discharge under wat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firm the mechanical analysis and also show the technology of electrical discharge under water is an very effective method for filth clea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