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以马占相思单宁为原料,间苯二酚为改性试剂,制备间苯二酚改性的单宁基酚醛树脂,考察改性单宁基酚醛树脂对咖啡因的吸附特性.单宁基酚醛树脂经过间苯二酚改性,能有效改善其对咖啡因的吸附性能.改性单宁基酚醛树脂对咖啡因的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吸附过程为放热反应.改性单宁基酚醛树脂对咖啡因的等温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2.
缩合单宁用于微量元素螯合肥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落叶松单宁经降解及亲水化处理,与铁、锰、锌、铜离子反应制备出水溶性螯合物。螯合微肥的应用试验结果:苹果增产19.8%~25.4%,银杏叶增产26.5%。落叶松单宁配体来源于天然成分,与植物有良好的亲和性,而且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可以成为传统EDTA微肥的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3.
从自然环境中分离、筛选出了降解橡Wan单宁能力较强的菌株,并对该菌株降解单宁的培养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8-32℃、pH4.5培养8d为橡Wan单宁的最适降解条件。在此条件下,对此菌株驯化,有效提高了该菌株的耐单宁性及单宁降解率。通过研究外加碳源、氮源及碳氮比对该菌株降解单宁的影响,发现这3个因素均明显影响微生物对单宁的降解。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该降解菌在以葡萄糖为外加碳源,以硝酸铵为氮源,碳氮比为10:1的条件下,单宁的降解率最高,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碳氮比高有利于菌株降解单宁,而碳氮化低则不利于单定的降解。  相似文献   

4.
橡椀单宁降解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于没食子酸丙酯为模型化合物作为底物,对一株能抵抗橡椀单宁(鞣花类单宁)生物毒性并能有效降解这种单宁的菌株的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株菌不仅具有单宁酶的活性,而且具有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通过对不同底物对内胞霉PPO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研究证实橡椀单宁的降解不仅与单宁酶有关还与多酚氧化酶有关。  相似文献   

5.
单宁及其微生物降解途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单宁的分布与分类,及棓单宁、鞣花单宁的结构及结构特点,它们的主要化学降解反应,讲述了单宁对动物的影响即单宁的毒副作用以及单宁的消除方法,并重点阐述了棓单宁、鞣花单宁和缩合单宁的生物降解途径,提出采用DNA重组技术克隆单宁酶基因、构建单宁酶基因工程菌,生产高活性、耐高温的单宁酶,将成为单宁降解领域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6.
用扭辫分析仪研究了聚丙烯酸正丁酯改性酚醛树脂的固化行为,与未改性的酚醛树脂固化过程相比,改性后的酚醛树脂凝胶化峰提前,表明聚丙烯酸正丁酯改性酚醛树脂更容易固化,对其进行动力学计算求得其固化活化能较未改性酚醛树脂活化能只略有降低,表明改性后酚醛树脂固化机理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7.
李彬  李向力  王慧  李鹏冲  王永 《河南科学》2019,37(2):198-202
为改良山楂汁的色泽澄清度及口感,采用向山楂匀浆中加入不同比例的单宁酶以及控制不同的温度与时间酶解山楂中的单宁,测定酶解之后的单宁含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工艺条件,得到酶解单宁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酶解温度45℃、单宁酶在山楂匀浆中体积分数为0.4%、酶解时间为120 min时为最佳酶解组合.  相似文献   

8.
不同温度处理对两种木麻黄单宁提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不同的烘干温度(40、60、80、105℃)条件下,粗枝木麻黄(Casuarina glauca)和细枝木麻黄(c.cunning-hamiana)中可提取的总酚、可溶态缩合单宁、纤维素结合态缩合单宁、蛋白质结合态缩合单宁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粗枝木麻黄在60℃时可提取的总酚含量最多;细枝木麻黄在80℃可提取的总酚含量最多.粗枝木麻黄中的可溶态缩合单宁在80℃时有最大提取量;细枝木麻黄中的可溶态缩合单宁在60℃时有最大提取量.两种木麻黄的纤维素结合态缩合单宁和蛋白质结合态缩合单宁含量均随着温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本实验为进一步探讨干样中单宁的最适提取条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对分离到的一株可产生橡Wan单宁降解酶,并有较高鞣花酸产率的曲霉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产橡Wan单宁降解酶的适宜培养条件为:培养液的橡Wan单宁浓度为5.0g/L、蔗糖20g/L、蛋白胨6.0g/L,起始pH5.0,250mL三角瓶培养液装液量为100mL,30℃、120r/min摇床培养48h。该酶在pH为4.0-5.0、温度30℃时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10.
首次研究了国产湿地松及云南松树皮单宁的化学组成。二者均为聚合的原花青定。在组成单元中,前者以2,3-顺式为主,后者含2,3-反式单元较多。对单宁的分子量,甲醛值及凝胶时间也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国知网(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应用文献计量的研究方法,统计分析了2001-2015年酚醛树脂研究论文的年代、期刊、作者和研究主题分布,分析研究热点,为酚醛树脂的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电导实验表明:有机硅的加入对合成的酚醛树脂的交联密度有影响.改性酚醛树脂的各项常规指标均优于普通酚醛树脂,其中残碳率可以达到50.75%,比普通酚醛树脂的残碳率(40.80%)提高了近10%.FESEM照片可以看到有机硅改性酚醛树脂在800℃碳化后生成了碳纤维,而且所生成半径大致为350~450 nm的SiO2粒子分布于酚醛树脂的碳化物中,分布较均匀且与基体的结合较好,有机-无机杂化改性有利于酚醛树脂力学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结构刨花板胶粘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制了一种新的胶粘剂-NLPF-84酚醛树脂胶粘剂,主要用于结构刨花板。NLPF-84酚醛树脂胶粘剂用于制造结果刨花板,可达到如超过加拿大结构刨花板标准(CAN-3-047-M85).  相似文献   

14.
固定化单宁的制备及其对蛋白质和铁离子吸附的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固定化单宁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偶联反应制得固定化单宁成品。测定了固定化单宁对蛋白质和铁离子的吸附及解吸性能,为固定化单宁应用于酒类除浊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针对酚醛树脂耐碱性差,贮存稳定期短的弱点,通过苄醚化酚醛树脂的合成,得到一种耐碱性和贮存稳定性十分优良的热固性酚醛树脂。该树脂能耐70℃下的30%的NaOH溶液,贮存期在一年以上。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制造粉状酚醛树脂胶粘剂的工作原理和方法,以及该胶粘剂的制板性能。结果表明:粉状和液状酚醛树脂胶粘剂具有相似的胶合性能,粉状酚醛树脂胶粘剂更具有贮存期长、运输方便、使用灵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秋茄(Kandelia candel)胚轴阴干过程中单宁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candel)成熟胚轴进行30d阴干处理,每隔3d测定含水量、总多酚、可溶性缩合单宁、蛋白质结合缩合单宁和纤维素结合单宁.探讨了缩合单宁与蛋白质,纤维素结合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胚轴含水量由最初的60.36%以线性模式减少到45.38%,保水抗旱能力较强;2)干旱处理过程中的繁殖体的总多酚的含量在12.13%~15.49%之间,变化不显著,这与叶片等凋落物酚类物质迅速被淋溶、氧化和分解不同,酚类物质在完整的有生活力的胚轴中得以保存,可溶性缩合单宁因为与蛋白质及纤维素结合,转化为结合的缩合单宁;3)与蛋白质结合的单宁在阴干处理18d后迅速增加,活的植物组织具有某种机制阻止单宁与蛋白质结合,随着胚轴的失活,这种机制也逐渐解除.纤维素结合的缩合单宁变化与蛋白质结合的缩合单宁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8.
以壳聚糖为原料,与单宁反应,得到单宁改性壳聚糖.单宁改性壳聚糖能与谷氮酸作用生成复合物,利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谷氨酸与单宁改性壳聚糖形成的复合物最佳质量比为1.4:1,单宁改性壳聚糖与谷氨酸以静电力作用形成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获得单宁改性壳聚糖一谷氨酸复合物树状结晶.  相似文献   

19.
对钼改性酚醛树脂的合成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各因素对合成工艺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制备的钼酚醛树脂热分解温度为522℃,600℃下失重率仅为17.5%,其它性能达到普通酚醛树脂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在氮气保护、温度为20~250℃条件下,开展了120个杨木、花旗松和落叶松-间苯二酚-酚醛树脂(PRF)胶缝界面剪切断裂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界面剪切断裂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温度为150℃时,由于PRF胶黏剂进一步固化,因此木材-胶黏剂胶缝界面性能提高;当温度高于150℃时,密度较低的杨木和花旗松-PRF胶缝界面断裂能试件的破坏位移下降明显,密度较高的落叶松-PRF胶缝界面断裂能试件的破坏位移相对稳定;20℃时杨木、花旗松和落叶松-PRF胶缝界面的剪切断裂能分别为4.68,5.05,5.37 N·mm-1,100℃时胶缝界面裂缝尖端塑性变形增加,剪切断裂能较初始值分别增加7.2%,6.6%和14.8%,250℃时界面剪切断裂能分别降至0.44,0.46,1.63 N·mm-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