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麦长管蚜实验群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长管蚜是我国华北冬麦区的重要害虫,为制订出防治麦长管蚜的最优决策,我们进行了麦长管蚜实验种群的研究,分析了麦长管蚜与主要环境因子温度、湿度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依赖于温度、湿度的麦长管蚜生长发育模型和内禀增长率模型.为预测麦长管蚜的发生动态提供了依据,为防治麦长管蚜最优决策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采用室内外单蚜网罩饲养试验,系统研究了10个小麦品种不同生育期长管蚜的抗性动态不同品种对麦长管蚜种群干扰效应。结果表明长管蚜在不同品种上的累积存活率,平均发育因期,产仔率动态及同禀增长率均有明显差异;建立了品种对麦长管蚜种群增长的干扰效应模型,分析了各品种的耐害补偿功能及自然感蚜特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描述一个确定性予测模型,用于摸拟棉长管蚜种群动态,其结果与石河子莫索湾地区基本相符。本模型为二次曲方型模型,输入为当地平均气温、湿度,输入为平均百株棉长管蚜数对数值。关于蚜虫的模拟研究,已有许多论文发表,但关于棉长管蚜的模拟研究,尚未见报道。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及莫索湾地区的气象资料,我们认为气温和湿度是影响棉长管蚜消长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本模型主要考虑了湿度、气温这两个因素。程序语言为BASlC,已在微机上运行。  相似文献   

4.
通过以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SGBB8601系列浓度的分生孢子悬液(10~4~10~8孢子/mL)对俄罗斯麦双尾蚜(Diuraphis noxia)、麦无网长管蚜(Metopolophium dirhodum)、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禾谷缢管蚜(R padi)和忽布疣额蚜(Phorodon humuli)等七种蚜虫的体表接种试验,运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了该菌株作用于上述寄主的剂量、时间及其互作效应。所测菌株对所有蚜虫均具有毒力,接种后七日的LD_(50)为1.25×10~5~114.82×10~5孢子/mL,毒力因蚜种而异,双尾蚜和忽布疣额蚜最为敏感,玉米蚜与禾谷缢管蚜的敏感性相对较低,其余居间。这些结果表明所试菌株具有作为蚜虫微生物防治候选因子的潜势。本研究采用的分析方法较传统的Probit或Logit分析方法有显著的优越性,将时间和剂量效应的分析统一到一个模型中,使时间与剂量效应的互作评价成为可能。笔者介绍了该模型的生物学基础和建模步骤,并讨论了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寻找小麦近缘种属的抗虫基因,选取中国春(Chinese spring,CS)为背景的异源附加系材料在室内进行小麦苗期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的抗性鉴定,以蚜情指数为抗性评价标准.结果得到以卵穗山羊草(Aegilops geniculata)为近缘种属附加系的材料具有高抗麦长管蚜的优良性状,且抗虫基因位于1Mg、7Mg染色体上,为进一步研究该材料的抗虫基因定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明确了我省90年代危害小麦的蚜虫是由禾谷缢管蚜、麦长管蚜、麦二叉蚜组成的混合种群,以禾谷缢管蚜为优势种;在国内首先报道麦长管蚜可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并明确麦蚜的种群空间格局随有蚜株率而变化,为不同密度下抽样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为研究材料,以AFLP技术为基础,采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和MseI,对影响麦长管蚜AFLP技术体系中的关键技术,如DNA的提取质量、酶切与连接、扩增条件、引物选择、染色方法等进行了优化处理,构建了麦长管蚜AFLP银染技术体系。酶切与连接分步进行,预扩增与选择性扩增同体系完成。在此优化体系下,可以得到重复性好、稳定性和多态性高的麦长管蚜AFLP条带。该体系的构建为蚜虫种间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甘蔗花叶病毒MDB株系传播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禾缢管蚜(Rhopalosiphumpadi)、桃蚜(Myzuspersicae)、麦二叉蚜(Schizaphisgraminum)、无网长管蚜(Acytosiphumdirhodum)和甘蓝蚜(Brevicorynebrassicae)能以非持久性方式甘蔗花叶病毒MDB株系(SCMV-MDB),其中无网长管蚜和甘蓝蚜SCMV-MDB为国内首次报道,麦长管蚜(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绿豆(Vigna radiata)间作田微环境变化及其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种群数量的影响,本试验设计田间小麦(wheat,W)与绿豆(mung bean,MB)不同行比间作:10∶10(10W∶10MB),12∶6(12W∶6MB),12∶4(12W∶4MB),16∶4(16W∶4MB),小麦单作为对照;利用小气候观测仪器测定麦田中温度、湿度和风速,并调查麦长管蚜种群数量。结果表明:与小麦单作相比,间作还在一定程度提高了麦田的风速和温度,降低了相对湿度,降低了蚜虫种群数量,并且12W∶4MB和16W∶4MB处理蚜量最低。调查期间麦田平均温度与最高温度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951),平均温度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932),而风速与温、湿度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在麦蚜发生高峰期之前,平均温度与蚜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907)。因此,麦豆间作改变了麦田微环境,使其通透性增强,蚜量降低。与其他处理相比,12W∶4MB和16W∶4MB处理的麦田蚜量更低,因此为较理想的麦豆间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
骆驼蓬(Peganum harmala)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其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对棉蚜、麦二叉蚜、麦长管蚜、锈线菌蚜和月季长管蚜的室内毒力测定中发现,对供试的四种蚜虫具有较明显的触杀活性。对山楂叶螨的卵的孵化率也有显著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1.
西宁地区小麦蚜虫与蚜茧蜂的种群数量消长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宁地区麦蚜有翅蚜产生的两个高峰分别在6月上中旬和7月中下旬,百茎蚜量分别为33和219头;三种麦蚜7月中旬达到高峰,其中麦二叉蚜发生量最大,其次为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最少,百茎蚜量分别为8169头、5974头和248头。蚜茧蜂的发生在7月中旬达到高峰,百茎僵蚜量536头,但仍不足以控制麦蚜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温度对菊小长管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定菊小长管蚜在不同温度下生长繁殖的实验结果,组建了其特定年龄生命表,结果表明:菊小长管蚜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在22~25℃之间;高温下菊小长管蚜发育历期特别是生育期明显缩短,产仔高峰期提前,但平均每雌产仔数目减少,不同温度下的存活曲线表明,高温下菊小长管蚜前期死亡率较低,繁殖后期较高,而低温条件下的存活曲线基本上成直线型Ⅱ。  相似文献   

13.
作者对山西南部、中部和北部地区蚜茧蜂进行了较大面积的考察,经过对所获标本材料的初步鉴定,现已确定有7种,除烟蚜茧蜂有过在山西分布的报导外,阿■蚜茧蜂、桃瘤蚜茧蜂、麦蚜茧蜂、黍蚜茧蜂、麦长管蚜茧蜂为省内新纪录种,苦艾蚜茧蜂为国内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14.
采用灰色多目标决策理论,结合最佳冷工艺,对32mm厚Q345B钢板进行钢板冷却最优控制模型的研究,确定了以返红温度,冷却速度,平直度和耗水量为控制目标,以钢板运行速度,集管开启组数为设计变量的最优控制冷策略,根据4个目标的性质采用不同的效果测度计算公式,按照实际生产的需求可进行不同权值的行决策和列决策,从而得到相应的最优控冷策略。  相似文献   

15.
潍坊北部地区发生的玉米根蚜主要是秋四脉绵蚜、麦拟根蚜、红腹缢管蚜。3种根蚜在玉米田内混生,以麦拟根蚜发生危害最重,其次为红腹缢管蚜。玉米根蚜的田间扩散主要以有翅蚜迁飞为主。6月份是玉米受豁最重的时期。根蚜主要集中在1—5cm土层中,玉米的地中茎和胚牙鞘处蚜虫数量最多。玉米受害部位发黑腐粒,心叶萎缩,不能正常抽出,植株生长迟缓,叶片扭曲,生长势大大削弱。根蚜常与蚂蚁共穴。  相似文献   

16.
春小麦种质对麦长管蚜的抗蚜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2004年,利用蚜情指数法对小麦种质进行麦长管蚜田间自然感蚜抗性鉴定,从521份春小麦种质中筛选出高抗种质3份,抗性种质9份,二者占鉴定材料的2.29%,对此3份高抗材料与5份高感材料人工接虫鉴定,结果表明:灌浆期室内穗部人工接种麦长管蚜抗性鉴定结果与田间成株期自然感蚜抗性鉴定结果基本一致,04-9284和C272穗部抗生性强,抗生性为其主要的抗蚜机制之一,而C151穗部抗生性差,其抗蚜机制以不选择性为主.  相似文献   

17.
吡虫啉拌种对冀东地区小麦长管蚜的防效及天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药剂拌种对小麦长管蚜的防效及其天敌的影响,以吡虫啉和京东八号为材料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处理A(拌种药量为1.2 g·kg-1,有效成份,以下同)﹑处理B(拌种药量为0.8 g·kg-1)和ck在小麦整个生育期,麦长管蚜总数分别为4 204,4 128,9 911头·百株-1,且处理A,处理B与ck达到差异显著性(P0.05);处理A和处理B从4月24日到5月25日对小麦长管蚜均具有一定的防效且在5月17日防效达最佳,分别为82.13%,78.11%;经小麦产量分析表明,处理A,处理B,ck的产量分别为0.701 3,0.598 8,0.564 4kg·m-2,且处理A与处理B,ck之间达到差异显著性(P0.05);吡虫啉拌种对小麦长管蚜天敌的影响分析表明,处理A和处理B对小麦僵蚜﹑瓢虫田间数量影响与ck之间达到差异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8.
我县小麦蚜虫主要有麦二叉蚜[Schizaphisgraminum(Rond)]、长管蚜[Macrosiphum arenae(F.)]和无网长管蚜[Acyrthosiphon dirhodum(Walker)]3种,以麦二叉蚜和长管蚜发生数量最多,为害最重。其个体小、繁殖快,还是小麦黄矮病的主要传毒介体。由于麦蚜受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年际间的发生程度差异很大。为了摸清防治适期,做到有效防治,笔者在多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县山区麦蚜发生为害规律以及对影响麦蚜发生的关键因子和预测预报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郭亚民  李增 《甘肃科技》2012,28(18):166-168
采取线路踏查与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天祝境内华隆林区华北落叶松球蚜发生特点及其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数量化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球蚜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嫩枝梢和针叶上进行危害,发生特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5~6月为发生危害高峰期,发生数量与温度和湿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概述了天祝林区落叶松球蚜发生现状与防治现状,以及目前防治工作存在的困难和客观问题,提出了落叶松球蚜防治的具体对策与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不同杀虫剂和生态因子对桨角蚜小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了不同杀虫剂对桨角蚜小蜂蛹和成虫的杀伤力 ;不同温度、湿度、光周期条件下桨角蚜小蜂蛹的羽化率。结果表明 ,在选择的 10种药剂中 ,菊酯类农药对桨角蚜小蜂的杀伤力最大 ,扑虱灵对桨角蚜小蜂的杀伤力最小 ;不同温度、湿度、光周期条件下桨角蚜小蜂蛹的羽化率不同 ,蛹分别在 2 3- 30℃、75- 85%RH、光照 14L :10 D条件下羽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