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明确了我省90年代危害小麦的蚜虫是由禾谷缢管蚜、麦长管蚜、麦二叉蚜组成的混合种群,以禾谷缢管蚜为优势种;在国内首先报道麦长管蚜可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并明确麦蚜的种群空间格局随有蚜株率而变化,为不同密度下抽样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苦豆碱及吡虫啉对菜田蚜虫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植物源物质苦豆碱及杀虫剂吡虫啉对菜田蚜虫群落结构的影响,并测定了其对第一优势种菜缢管蚜的杀伤毒力.苦豆碱在质量分数为1%时,以药膜法和喷雾法测定其击倒作用,KT50分别为29.74和25.38min,而吡虫啉在1%的质量分数下KT50分别为12.55和9.85min.以点滴法测定两种杀虫剂对菜缢管蚜的触杀作用,LD50分别为7.7×10-4及2.4×10-3μg/头.田间0.1%喷雾,苦豆碱10d内校正防效均在80%以上,而吡虫啉仅为66.3%.结果显示,苦豆碱对菜缢管蚜有极强的毒杀作用,同时喷药前后菜田蚜虫群落结构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 BYDV)-PAV株系是引起我国小麦黄矮病流行的重要病原,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 Fitch)是陕北农田蚜害的优势种之一,在玉米与小麦轮作的条件下,黄矮病原极有可能对玉米蚜的适合度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基于此,本研究通过构建玉米蚜的生命表,利用两性生命表软件分析种群动态参数的变化,以评估BYDV-PAV株系侵染小麦对玉米蚜适合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健康植株相比较,小麦品种XN979感染BYDV-PAV病毒之后,显著提高了玉米蚜的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参数,并有效提高了其存活率与生命周期;未携带病毒的禾谷缢管蚜取食之后,却显著降低了玉米蚜的种群动态参数,并且其存活率曲线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因此,BYDV-PAV病毒侵染小麦可对玉米蚜的适合度产生积极影响。研究为完整解析不同作物轮作过程中植物病毒BYDV-PAV株系介导的蚜虫与小麦的互作规律提供了重要线索,也可为陕北农田蚜害以及黄矮病的防控提供实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接种4株蜡蚧轮枝菌Lecanicillium,(Verticillium,) lecanii(菌株V07、V08、V23和V27)不同剂量(2x103、2×104、2×105、2 x106和2 x107孢子- mL-1)孢子悬浮液到茶蚜Toxoptera aurcntii室内种群,观察茶蚜种群在24℃和100% RH培养条件下的感染和发病情况,得到蜡蚧轮枝菌侵染茶蚜的发病指数,用Gompertz模型拟合了病情指数和作用时间及初始接种剂量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表观侵染速率与初始接种浓度相关,同一菌株侵染速率随初始接种孢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初始接种剂量为2×107孢子.mL-1时,菌株V07对烟粉虱的侵染速率最快.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较多报道表明球孢白僵菌 (Beauveria bassiana)对麦蚜等多种蚜虫有较强的毒性 ,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开发前途的杀蚜微生物制剂。在美国和俄罗斯 ,球孢白僵菌制剂已开始用于蚜虫的防治。由于白僵菌通过分生孢子穿透寄主体壁在寄主体内繁殖而致死寄主这种独特的作用方式 ,使得若蚜脱皮成为影响该菌毒力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但以往报道都是以成蚜为研究对象 ,对若蚜的毒力还未见报道。本文以桃蚜(Myzus persicae)为对象报道若蚜脱皮与白僵菌毒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室内测定了球孢白僵菌对桃蚜 1龄若蚜 (平均年龄 4 h)和 4龄若蚜 (进入 4龄后 6小时 )的毒力作用。在2 1℃下 ,1、4龄若蚜的感菌死亡率分别为 7.2 %和 5 8.7% ,明显低于同样条件下桃蚜成蚜的感菌死亡率(98% )。 1、4龄若蚜感菌死亡的个体中分别有 4 3%和 10 0 %的蚜虫死亡前已发育为成蚜并产下正常后代。受试 1、4龄若蚜在羽化为成蚜后 8天内存活的个体平均每天的产仔量在接菌处理与对照间无显著差异 ,但 4龄若蚜的感菌死亡个体其成蚜期平均每天产仔量明显低于未接菌对照 ,不过这些个体仍能产下为数不少的健康若蚜。试验中发现 ,1、4龄若蚜在接种球孢白僵菌后第一次脱皮的时间显著早于未接种对照 ,而 1龄若蚜在随后的三次脱皮时间不受接菌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环境因素对Bacillus thuringiensis Var.israelensis79-W-187(Chinese strain)菌株灭蚊毒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87菌株毒力与虫口密度成反比,菌液经济有效浓度,按活孢子数计,每条幼虫菌液活孢子数不能低于7.2×10~3;187菌株毒力热稳定性略高于1897菌株,70℃处理三小时,毒力仍为100%,活孢子数下降很少;pH 对毒力的影响与1897菌株大致相同,pH3-7.5毒力无下降,pH9-12毒力逐级下降,pH13毒力完全消失;不同水质的菌液放置一定时间后对毒力都有明显影响,室外放置10天后毒力消失,而室内放置20天尚有较低毒力,无菌水菌液比自然水菌液毒力下降较慢。  相似文献   

7.
通过比较4株白僵菌菌株的产孢量及其对油茶毒蛾的致病力,结果发现白僵菌菌株Bf08,B01,产孢量分别为(5.1±0.4)×108,(3.4±0.4)×108孢子/cm2,接种油茶毒蛾后其LT50分别为5.64,6.62 d,说明对这两个菌株油茶毒蛾的毒力很强,是可用于油茶毒蛾防治的优良白僵菌菌株。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白僵菌不同菌株对美国白蛾的生物防治效果,选用11株不同寄主来源的球孢白僵菌菌株,研究其在室内对美国白蛾1龄幼虫的致病力,筛选出高效致病菌株后,进一步测定其毒力,并且在田间条件下测定高效致病菌株对美国白蛾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个白僵菌菌株Bb10331、Bb7725、Bb7716和Bb87303对美国白蛾有较强的毒力,120 h后的校正死亡率均超过90%,其中Bb7725的防治效果最好.4个菌株孢子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3.28×106~6.42×106m L-1,半数致死时间(LT50)为71.13~94.39 h.田间实验结果表明,孢子浓度为1×108 m L-1的白僵菌在施药7 d后防除效果较好,为74.40%~87.29%.  相似文献   

9.
2008—2010年,在辽宁东部岫岩县进行了大豆不同栽培模式(清种、大豆与玉米8∶2和8∶8间作)与天敌协同对大豆蚜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大豆蚜及天敌种群数量变动趋势有一定差异,但百株蚜量与天敌单位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天敌跟随紧密,对蚜虫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大豆蚜和天敌一般在7月11日—21日出现第1次高峰(主要危害期),7月26日—8月6日出现第2次高峰,个别年份延后或不明显。各年度间大豆蚜的发生程度不同,3种栽培模式的控蚜作用也有差异。轻发生年(2008、2009年)第1次高峰期3种栽培模式平均百株蚜量较低(0.4万头~1.3万头,清种间作),天敌单位数量较高(51~226个),天敌控蚜作用均比较明显;第2次高峰期平均百株蚜量上升(0.9万头~2.7万头,间作清种),但因天敌、蚜霉菌、植株抗性及小型蚜比例高(70%)等因子综合影响,蚜虫种群迅速下降,大豆均未明显受害。重发生年(2010年)第1次高峰期清种模式平均百株蚜量高达4.6万头,分别是8∶2模式的3.8倍和8∶8模式的2.6倍,天敌不足以控制蚜虫的增长,酿成危害;而间作模式蚜虫增长缓慢,蚜量低(1.2万头,1.8万头),天敌效能高,表明间作模式与天敌协同控蚜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于2009年3月~2010年2月和2014年7月~11月2个时段,分别在花溪镇、青岩镇和永乐乡主要蔬菜基地对寄生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和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Kaltenbach)的蚜茧蜂(Aphidiidae)进行调查了定点定时的取样调查,调查其间没去干扰农户的田间常规管理(包括照常喷施农药)。结果显示:贵阳市两个区进行了贵阳市寄生十字花科蔬菜上蚜虫的蚜茧蜂主要是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和菜少脉蚜茧蜂Diaeretiella rapae M’intosh,田间虫口总量大体上是烟蚜茧蜂占2/3,菜少脉蚜茧蜂约占1/3,但某些局部菜地中菜少脉蚜茧蜂较多;在农民任意喷施杀虫剂的条件下,田间寄生率一般在0~10%之间波动;初步分析了蚜茧蜂数量与性比的关系;田间发现4种重寄生蜂,其中蚜虫蚜蝇跳小蜂Syrphophagus aphidivorus(Mayr)是寄生2种蚜茧蜂的优势种。首次反映了贵州菜地蚜茧蜂对菜蚜的自然抑制情况。  相似文献   

11.
粉虱座壳孢对烟粉虱的致病力测定及其时间-浓度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用粉虱座壳孢 Aschersonia aleyrodis Webber孢子悬浮液 1× 10 5、5× 10 5、1× 10 6、5× 10 6和 1×10 7孢子 /ml,对烟粉虱 Bemisia tabaci(Gennadius) 2龄若虫进行致病力测定 ,并应用时间 -剂量 -死亡率模型研究了粉虱座壳孢对烟粉虱致死的时间和浓度效应 ,拟合良好。结果表明 ,粉虱座壳孢对烟粉虱的致病力较强 ,接种后第 9d,5× 10 6和 1× 10 7孢子 /ml两个浓度处理累计死亡率达 90 %以上 ;第 10 d的 LC50 和 LC90 分别为 2 .5 8× 10 5和 4 .6 7× 10 6孢子 /ml;在 5× 10 5- 1× 10 7孢子 /ml的浓度范围内 ,L T50 为 2 .6 1- 4.82 d  相似文献   

12.
在室内对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6个自然菌株的营养生长、产孢量、孢子活力、 孢子耐热能力、孢子抗紫外线能力及其对萧氏松茎象成虫的毒力等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 株B6和B3对萧氏松茎象成虫的毒力最强,20 d的死亡率和白僵率均达到90 %和80 %。B6菌株生长最 快,14 d直径生长量达24.21 mm,产孢量最高,达12.15×107个/mm2,产孢时间最早,108 h就开始 产孢。B3菌株的孢子萌发率最高,36 h后达到71.07 %,且耐热性较好,抗紫外线能力较强,但其在 PPDA培养基上的产孢量最低。因此,B6菌株是防治萧氏松茎象的优良菌株,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以在2个重组大肠杆菌菌株G2和G3中表达的雪花莲外源凝集素为原药,与2种表面活性剂丁二酸二仲异辛酯磺酸钠(PAT)和壬基酚聚环氧乙烷醚(NP10)配制成生物农药制剂,对田间玉米蚜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重组菌株G2和G3生产的GNA与助剂PAT和NP10配合成的制剂,田间喷雾7 d后,对玉米蚜虫的防效均在90%以上,与化学杀虫剂吡虫啉相比,田间药效无显著差异,且具有持效期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用大量食蟹猴疟原虫子孢子(2.1×10~6)和猪尾猴疟虫子孢子(9.53×10~6)各经股静脉接种一猕猴。前者在接种子孢子后第7天,后者在第8天分别出现首次原虫血症。两猴皆用氯喹(10mg/kg)连续5天作胃管灌服,以清除血中原虫。食蟹猴疟原虫经氯喹治疗后出现3次复发,时间分别为子孢子接种后30,56和155天。每次复发均用上述剂量的氯喹作同样的治疗。在猪尾猴疟原虫则在第1次氯喹治疗后一直无复发出现。用间接荧光抗体染色(IFAT)和吉氏染色法在食蟹猴疟原虫子孢子感染后第7天和62天的猴肝切片中均找到典型的休眠体,而在感染猪尾猴疟原虫第8天的肝切片中,只查到发育成熟的裂殖体而无休眠体。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疟疾“复发”是“休眠体”经过一段时间蛰伏后发育成裂殖子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5.
喜树内生真菌的分离及产10-羟基喜树碱菌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e Decne)树皮中分离、纯化得到6株内生真菌,经摇瓶培养后,采用TLC法与HPLC法对其菌丝体提取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中1株内生真菌(XK002)产10-羟基喜树碱(10-hydroxycamptothecin,HCPT),将此菌株命名为XK002,其10-羟基喜树碱产量为410 μg/L.对菌株XK002菌落、菌丝体和孢子的有无进行了研究,表明菌株XK002属于无孢菌群(Mycelia sterlia).  相似文献   

16.
用孢子萌发与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了噁霉灵、溴菌腈和噁霉灵·溴菌腈混剂对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f.spcubens)的毒力,测定结果建立了“时间—剂量—抑制率”模型。模型分析结果认为,噁霉灵·溴菌腈混剂对病菌的毒力无论在剂量和时间效应方面都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其8~20h抑制孢子萌发和2~5d抑制菌丝生长的共毒系数(CTC)在200~400之间,5.0μg·mL-1剂量的噁霉灵·溴菌腈混剂对孢子萌发抑制和菌丝生长抑制的LT50分别为13.04h和2.8d。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利用人工气候模拟设备,在室内条件下研究烟蚜Moyzus perMcae(Sulzer)成蚜的寿命、生殖能力与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研究的重点是高温或极端高温以及高温的持续时间对蚜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工模拟的夏季平均气温温度段20-30℃内,蚜虫的发育速率以27.5℃为拐点,在20-27.5℃范围内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温度超过27.5℃,蚜虫发育速率反而降低。研究结果还揭示温度(尤其是高温)的持续时间是降低蚜虫的存活时间及其生殖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以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为研究材料,以AFLP技术为基础,采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和MseI,对影响麦长管蚜AFLP技术体系中的关键技术,如DNA的提取质量、酶切与连接、扩增条件、引物选择、染色方法等进行了优化处理,构建了麦长管蚜AFLP银染技术体系。酶切与连接分步进行,预扩增与选择性扩增同体系完成。在此优化体系下,可以得到重复性好、稳定性和多态性高的麦长管蚜AFLP条带。该体系的构建为蚜虫种间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绿豆(Vigna radiata)间作田微环境变化及其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种群数量的影响,本试验设计田间小麦(wheat,W)与绿豆(mung bean,MB)不同行比间作:10∶10(10W∶10MB),12∶6(12W∶6MB),12∶4(12W∶4MB),16∶4(16W∶4MB),小麦单作为对照;利用小气候观测仪器测定麦田中温度、湿度和风速,并调查麦长管蚜种群数量。结果表明:与小麦单作相比,间作还在一定程度提高了麦田的风速和温度,降低了相对湿度,降低了蚜虫种群数量,并且12W∶4MB和16W∶4MB处理蚜量最低。调查期间麦田平均温度与最高温度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951),平均温度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932),而风速与温、湿度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在麦蚜发生高峰期之前,平均温度与蚜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907)。因此,麦豆间作改变了麦田微环境,使其通透性增强,蚜量降低。与其他处理相比,12W∶4MB和16W∶4MB处理的麦田蚜量更低,因此为较理想的麦豆间作模式。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桃蚜传播黄瓜花叶病毒新疆株(CMV-XJ)的规律,结果表明:无毒蚜虫能够获毒的最短取食时间为30 s,获毒率随取食时间的延长而提高,取食时间为70 s以上时,获毒率达100%;带毒蚜虫传毒的最短取食时间为0.25 h,当取食时间超过最短传毒时间时,传毒率随取食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取食时间达2 h以上时,传毒率达100%;带毒蚜虫能够传毒的最少头数为1头,传毒率随单株植物带毒蚜虫数目的增加而升高,单株虫量达15头以上时,传毒率达100%.说明桃蚜可以高效率地传播黄瓜花叶病毒新疆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