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麦长管蚜实验群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麦长管蚜是我国华北冬麦区的重要害虫,为制订出防治麦长管蚜的最优决策,我们进行了麦长管蚜实验种群的研究,分析了麦长管蚜与主要环境因子温度、湿度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依赖于温度、湿度的麦长管蚜生长发育模型和内禀增长率模型。为预测麦长管蚜的发生动态提供了依据,为防治麦长管蚜最优决策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大麦黄矮病毒(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 BYDV)-PAV株系是引起我国小麦黄矮病流行的重要病原,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 Fitch)是陕北农田蚜害的优势种之一,在玉米与小麦轮作的条件下,黄矮病原极有可能对玉米蚜的适合度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基于此,本研究通过构建玉米蚜的生命表,利用两性生命表软件分析种群动态参数的变化,以评估BYDV-PAV株系侵染小麦对玉米蚜适合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健康植株相比较,小麦品种XN979感染BYDV-PAV病毒之后,显著提高了玉米蚜的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参数,并有效提高了其存活率与生命周期;未携带病毒的禾谷缢管蚜取食之后,却显著降低了玉米蚜的种群动态参数,并且其存活率曲线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因此,BYDV-PAV病毒侵染小麦可对玉米蚜的适合度产生积极影响。研究为完整解析不同作物轮作过程中植物病毒BYDV-PAV株系介导的蚜虫与小麦的互作规律提供了重要线索,也可为陕北农田蚜害以及黄矮病的防控提供实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几种化学药剂对菜蚜的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啶虫脒、莫比朗、吡虫啉和乐果对菜缢管蚜、桃蚜成虫的毒力,进行了室内药效试验和小区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啶虫脒和莫比朗对桃蚜、采缢管蚜的LC50最低,乐果的LC50最高,吡虫啉介于前二者与后者之间;啶米和莫比朗的室内防桃蚜了,其次是吡虫啉;啶虫脒、莫比朗和吡虫啉室内防菜缢管蚜均大于90%,三者间无显著差异;啶虫脒、莫比朗和吡虫啉的田间防效结果差异不大,施药后7d的防效均大90%以上。  相似文献   

4.
西宁地区小麦蚜虫与蚜茧蜂的种群数量消长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宁地区麦蚜有翅蚜产生的两个高峰分别在6月上中旬和7月中下旬,百茎蚜量分别为33和219头;三种麦蚜7月中旬达到高峰,其中麦二叉蚜发生量最大,其次为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最少,百茎蚜量分别为8169头、5974头和248头。蚜茧蜂的发生在7月中旬达到高峰,百茎僵蚜量536头,但仍不足以控制麦蚜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麦长管蚜实验群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长管蚜是我国华北冬麦区的重要害虫,为制订出防治麦长管蚜的最优决策,我们进行了麦长管蚜实验种群的研究,分析了麦长管蚜与主要环境因子温度、湿度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依赖于温度、湿度的麦长管蚜生长发育模型和内禀增长率模型.为预测麦长管蚜的发生动态提供了依据,为防治麦长管蚜最优决策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苦豆碱及吡虫啉对菜田蚜虫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植物源物质苦豆碱及杀虫剂吡虫啉对菜田蚜虫群落结构的影响,并测定了其对第一优势种菜缢管蚜的杀伤毒力.苦豆碱在质量分数为1%时,以药膜法和喷雾法测定其击倒作用,KT50分别为29.74和25.38min,而吡虫啉在1%的质量分数下KT50分别为12.55和9.85min.以点滴法测定两种杀虫剂对菜缢管蚜的触杀作用,LD50分别为7.7×10-4及2.4×10-3μg/头.田间0.1%喷雾,苦豆碱10d内校正防效均在80%以上,而吡虫啉仅为66.3%.结果显示,苦豆碱对菜缢管蚜有极强的毒杀作用,同时喷药前后菜田蚜虫群落结构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甘蔗花叶病毒MDB株系传播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禾缢管蚜(Rhopalosiphumpadi)、桃蚜(Myzuspersicae)、麦二叉蚜(Schizaphisgraminum)、无网长管蚜(Acytosiphumdirhodum)和甘蓝蚜(Brevicorynebrassicae)能以非持久性方式甘蔗花叶病毒MDB株系(SCMV-MDB),其中无网长管蚜和甘蓝蚜SCMV-MDB为国内首次报道,麦长管蚜(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8.
研究明确了我省90年代危害小麦的蚜虫是由禾谷缢管蚜、麦长管蚜、麦二叉蚜组成的混合种群,以禾谷缢管蚜为优势种;在国内首先报道麦长管蚜可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并明确麦蚜的种群空间格局随有蚜株率而变化,为不同密度下抽样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以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SGBB8601系列浓度的分生孢子悬液(10~4~10~8孢子/mL)对俄罗斯麦双尾蚜(Diuraphis noxia)、麦无网长管蚜(Metopolophium dirhodum)、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禾谷缢管蚜(R padi)和忽布疣额蚜(Phorodon humuli)等七种蚜虫的体表接种试验,运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分析了该菌株作用于上述寄主的剂量、时间及其互作效应。所测菌株对所有蚜虫均具有毒力,接种后七日的LD_(50)为1.25×10~5~114.82×10~5孢子/mL,毒力因蚜种而异,双尾蚜和忽布疣额蚜最为敏感,玉米蚜与禾谷缢管蚜的敏感性相对较低,其余居间。这些结果表明所试菌株具有作为蚜虫微生物防治候选因子的潜势。本研究采用的分析方法较传统的Probit或Logit分析方法有显著的优越性,将时间和剂量效应的分析统一到一个模型中,使时间与剂量效应的互作评价成为可能。笔者介绍了该模型的生物学基础和建模步骤,并讨论了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描述一个确定性予测模型,用于摸拟棉长管蚜种群动态,其结果与石河子莫索湾地区基本相符。本模型为二次曲方型模型,输入为当地平均气温、湿度,输入为平均百株棉长管蚜数对数值。关于蚜虫的模拟研究,已有许多论文发表,但关于棉长管蚜的模拟研究,尚未见报道。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及莫索湾地区的气象资料,我们认为气温和湿度是影响棉长管蚜消长的主要限制因素。因此,本模型主要考虑了湿度、气温这两个因素。程序语言为BASlC,已在微机上运行。  相似文献   

11.
为寻找小麦近缘种属的抗虫基因,选取中国春(Chinese spring,CS)为背景的异源附加系材料在室内进行小麦苗期对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的抗性鉴定,以蚜情指数为抗性评价标准.结果得到以卵穗山羊草(Aegilops geniculata)为近缘种属附加系的材料具有高抗麦长管蚜的优良性状,且抗虫基因位于1Mg、7Mg染色体上,为进一步研究该材料的抗虫基因定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室内外单蚜网罩饲养试验,系统研究了10个小麦品种不同生育期长管蚜的抗性动态不同品种对麦长管蚜种群干扰效应。结果表明长管蚜在不同品种上的累积存活率,平均发育因期,产仔率动态及同禀增长率均有明显差异;建立了品种对麦长管蚜种群增长的干扰效应模型,分析了各品种的耐害补偿功能及自然感蚜特性。  相似文献   

13.
经玉米健壮素处理的玉米支持根发育与脱氢酶活性增强,氨基酸合成增多。这些变化对提高玉米抗倒伏和吸收水肥能力有利,在玉米生产实践上也拟可用于延长生育后期根系活动期和防止早衰。  相似文献   

14.
我县小麦蚜虫主要有麦二叉蚜[Schizaphisgraminum(Rond)]、长管蚜[Macrosiphum arenae(F.)]和无网长管蚜[Acyrthosiphon dirhodum(Walker)]3种,以麦二叉蚜和长管蚜发生数量最多,为害最重。其个体小、繁殖快,还是小麦黄矮病的主要传毒介体。由于麦蚜受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年际间的发生程度差异很大。为了摸清防治适期,做到有效防治,笔者在多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县山区麦蚜发生为害规律以及对影响麦蚜发生的关键因子和预测预报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苜蓿蚜在西宁1年发生10 ̄14代,主要为害蚕豆,以卵在蜀葵,酸模,苦苣菜等杂草根茎处或地表干枯的草籽荚壳上越冬。翌年4月温度达10 ̄12℃开始孵化,每雌平均产蚜量为30头,15℃左右完成一代需8 ̄10天,20℃左右只需3 ̄4天,取食为害季节无翅胎生雌蚜平均存活7天左右,孪斑瓢虫和蚜茧蜂是其主要天敌。  相似文献   

16.
培土对玉米节根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垄作耕法是玉米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方法,培土是垄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充分发挥垄作的功效,需要详细了解培土对玉米节根的影响.将聚氯乙烯(PVC)管套在玉米植株的基部,装满土,模拟对玉米进行培土,研究培土和不同培土高度对玉米节根特征的影响.测定了玉米下部节间长度、节上功能性节根的数量、节根数目以及玉米地上部干重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未经培土处理的玉米拥有功能性节根数平均为49.5条,而培土处理的玉米拥有功能性节根数平均为63.8条,增加了28.9%.培土显著增加第6和第7茎节间的长度(P<0.05),但培土没有影响玉米地上部干重.增加培土高度可提高玉米节间长度和节根数量.  相似文献   

17.
1995年岷县苜蓿蚜发生危害及原因浅析蔡汝清,张俊林,郭增祥(岷县农业技术推广站748400)蚕豆是岷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为15万亩。严重的病、虫、草害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其中苜蓿蚜对蚕豆的危害较大。据调查,1995年在全县暴发流行的苜...  相似文献   

18.
贵州艾纳香主要病虫霜霉病、红点病、斑枯病、灰斑病、根(茎)腐病,细胸金针虫,银翅夜蛾、斜纹夜蛾、红满、艾枝尺蠖,跗粗角萤叶甲、艾小长管蚜、蛀心虫等病虫的病原与形态特征,危害症状,及其发生特点与生活习性,并对各类病虫害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日本松干蚧捕食天敌数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日本松干蚧显露若虫、雌成虫和卵囊发生期,树枝上捕食天敌是数量是树干上捕食天敌 1.18倍。在1龄若虫发生期,树干上天敌的数量是树上的1.10倍。树上同时有日本松干蚧和松大蚜发生时,蚧虫天敌增加了2.98倍,主要是捕食蚧虫的贤惠义增多了。异色标虫是两种昆虫的主要捕食者,但较多造反蚜虫刻瓢虫、蒙古光瓢虫、华鹿瓢虫主要捕食蚧虫,崦隐斑瓢虫主要捕食蚜主。  相似文献   

20.
栗大蚜Lachus tropicalis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大蚜在福建一年发生12代,以卵在枝干背面越冬。翌年3月中旬至4月初若蚜孵化,聚集嫩梢危害。4月中旬干母生有翅及无翅若蚜,4月下旬有翅孤雌蚜迁飞至栎类植物危害。8—9月间又群集栗苞果便处危害,造成早期落果,林间试验表明:栗大蚜防治以喷雾法最好,涂杆法次之。药剂混合使用能提高防治效果,其最适组合是,40%氧化乐果500倍液、50%甲胺磷1500倍液、80%敌敌畏15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适期主要在5月上旬,其次在8月上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