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根据山区公路建设特点,结合依托工程构建了具有5个指标的风险因素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在3个级别的专家中开展问卷调查,进行评价指标因素间重要程度判断以及对于5个等级的风险评价集的隶属度评判,引入专家可信度影响并开展模糊评价,最终确定山区公路建设的风险程度.结果表明: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分级与风险评价集符合山区公路建设风险评价要求,专家个体针对安全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判断和风险度评判具有明显差别,开展专家可信度分析是在考虑个体影响基础上形成统一的量化结果的有效方法,结合专家可信度分析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可有效解决山区公路建设风险评价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塔吊使用阶段的施工安全生产事故多发,研究塔吊使用阶段的安全致险机理及安全风险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塔吊使用阶段的事故特征和安全致险机理,识别了安全影响因素、关键事件、事故等事故场景要素;梳理了要素间的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入贝叶斯建模方法构建塔吊使用阶段的安全风险评价模型,确定了网络拓扑结构和条件概率表;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获取根节点的先验概率,实现了塔吊使用阶段安全风险的量化评价。最后,通过敏感性分析识别了塔吊使用阶段的四个关键安全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化工园区事故影响严重程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路网风险的化工园区疏散路径模型。首先,基于化工园区事故的事故统计和事故概率,建立针对性的事故模型并定量计算事故后果及区域个人风险;然后,构建基于路网风险的化工园区疏散路径模型,根据影响疏散人员路网选择的3个因素,即距疏散出口的距离、疏散位置的可疏散空间、疏散位置的风险来计算路网的风险;最后,利用Dijkstra算法计算事故场景下该疏散场景的避开事故影响且疏散时间较短的路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路径选择模型可以规划出有效避免事故影响范围的、较为安全的疏散路径,有助于化工园区规划应急疏散路径,给疏散人员转移及园区疏散设计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工程项目风险的多维功效函数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回顾风险评价概率方法和模糊逻辑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 ,将风险因素特征的多维性 ,即风险概率、风险损失、可预测性、可控制性及可分担性 ,纳入了风险分析过程 ,提出了风险因素的多维特征向量描述概念 .然后建立了风险因素评价的多维功效函数评价准则 ,能对具有多维特征的风险因素进行风险度评价 .根据多维功效函数评价准则对风险因素的风险度排序 ,能使风险管理者从管理全局的角度认识风险、管理风险 ,促进积极风险响应措施的建立和实施 .最后给出了用多维功效函数评价方法进行工程风险评价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5.
依据山区公路施工的特点,结合依托工程构建了具有23个指标的风险因素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设定了5个等级的风险评价集.采用专家调研问卷的方式,针对风险评价集对风险指标因素对进行打分,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ISODATA聚类分析方法对风险因素进行模糊聚类,揭示其与风险评价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所研究范围内,山区公路施工中的危险因素倾向于较高风险、一般风险和可忽略危险这3类风险级别,其中属于一般风险的风险因素约占总量的65.2%,而属于较高风险和可忽略风险的风险因素则各占17.4%;模糊ISODATA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山区公路施工中风险因素指标评价问题,能准确地从全局和总体上提供分类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公路边坡水毁风险等级评价因素的灰色性和模糊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灰色定权聚类模型的风险等级评价方法.以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农村公路边坡水毁为例,基于现场调查和数据的统计分析,选取了10个主要影响因子,利用因子分析法计算每个水毁因子的权重;将公路边坡水毁风险划分为四个等级,构建三角白化权函数,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定权聚类模型定量计算公路边坡水毁风险等级及抗水毁能力,计算结果与现场调查相符合.灰色定权聚类评价模型减少了风险评价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对类似的公路边坡水毁风险评估、提升农村公路抗水毁风险能力具有理论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三峡库区库岸公路路基安全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风险分析角度,展开对三峡库区库岸公路路基安全风险的研究.构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库岸公路路基安全风险单因素估计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针对特定路段的具体情况得出适合于本路段的各风险因素权重;进而通过对库岸公路路基各安全风险因素的分析,构建了安全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且以渝巴路云阳境内白水滩至南溪段库岸公路为背景,根据该段公路的实际工程情况,对库岸安全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运用已建立的数学模型对渝巴公路白南段路基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8.
分析工程监理责任风险因素,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白化权函数的工程监理责任风险灰色聚类评价模型。利用所构建的模型从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两个维度对某监理企业的监理责任风险进行评估分析,确定风险等级,为进一步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为定量分析影响煤矿顶板事故的风险因素,进而更好地对煤矿顶板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从人、物、环、管理等4大类20个组成要素出发,构建煤矿顶板事故风险指标体系.基于G_1-DEMATEL法建立煤矿顶板事故风险因素分析模型,得到各个风险因素指标的权重值和综合影响矩阵,计算煤矿顶板事故风险因素的中心度、原因度.结果表明:煤矿顶板事故最为关键的风险因素是内部管理机制(C_(43))、违章指挥(C_(44))、监督体系不完善(C_(46)),以及人的因素中的三违行为(C_(11))、人员进入冒落区(C_(12)).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可以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和煤矿顶板事故预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公共突发事件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利用单向S-粗集,定义了承灾类与承灾元的概念,讨论了承灾类F-风险入侵生成、F-风险入侵损失和F-入侵风险度。提出了F-风险入侵损失与入侵风险度关系定理、F-风险入侵损失规律与入侵风险度规律关系定理,以及F-风险入侵分辨定理和入侵风险度分辨定理。给出了一个研究F-入侵风险度规律识别准则及其应用的简单案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特征进行分析以及对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数量和伤亡情况的统计分析,运用综合事故率法建立了危险度模型,提出了交通事故数、事故严重程度和事故原因等因素的量化方法,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最后,运用该模型对成渝高速公路重庆段存在的危险路段进行了科学识别.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所需要的参数比较容易获取,可操作性强.计算结果可为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公交车单车正面碰撞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选取英国2014-2018年速度不高于30mph/h的公交车在城市交叉口范围内发生正面碰撞的数据,建立离散选择模型—有序logit模型,从公交车驾驶员特征、车辆特征、道路特征、环境特征和事故特征方面分析影响致命事故、严重事故和轻伤事故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90%的置信水平下,事故严重程度与驾驶员性别、年龄、车辆意图、车龄、车辆状态、车辆是否离开车行道、事故是否发生在工作日、路面情况、是否信号控制、光线情况、警察是否在事故现场、事故发生位置、碰撞设施这些因素显著相关。研究结果可使交通管理者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公交车事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为合理评估山区公路交通安全风险等级,制定安全风险管理对策,有效使用道路安全保障资金,采用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方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建立基于模糊综合分析法的道路风险评估模型。结合贵州省兴义市山区公路交通安全现状,从道路因素、天气因素、交通运行、交通设施等四个方面进行数据采集并分析评估公路各路段安全风险等级。在分级结果上,对不同风险等级的路段采取相应交通安全改善措施,以提高山区公路风险管理水平与交通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4.
对公路隧道"人-车-路-管理-环境"五方面在运营风险源进行了全面梳理,将其划分客观风险源和主观安全性能或者措施性缺失风险源,并提出了基于因子(安全因子、风险因子)的公路隧道的运营安全评估方法。安全因子涵盖8大类型分别为隧道总体、交通控制、照明、火灾防护、逃生救援、通信、通风、紧急事件管理,安全举措共计160子项;风险因子包含11类风险源,主要体现在隧道群总体、路面结构、交通量、交通形态等方面。将运营安全评估方法融入公路隧道设计、施工、养护和日常管理中,为公路隧道运营安全提质升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区域公路交通事故及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征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基于中国公路交通事故统计和当前交通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应用理论分析和统计对比的方法,从宏观角度分析了GDP、交通量和公路里程在不同区域对公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分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认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具有重特大事故比率较高、尾随相撞事故比例大、受气候因素影响大、驾驶员和车辆性能是事故主要原因等基本特征。该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公路交通事故预防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发现山区农村公路无信号交叉口事故总量大、危险性高的特点。目前为止,山区农村无信号交叉口安全风险暂且没有量化、配套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导致无信号交叉口设计时,评估风险依据不足,故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基于上述问题,采用文献查阅和实地勘察的方法,建立了涵盖交通特性、山区农村道路条件、交通安全设施三大板块以及九大特征的山区农村公路无信号交叉口安全风险模型。采用多元化、多渠道、多群体问询的调查问卷方法,综合不同人群关于交叉口安全风险的评价,对特征指标进行赋值与量化。为避免人为主观因素对特征指标权重的影响,本文运用熵权TOPSIS法确定指标权重,使权重的确定摆脱主观干扰从而更加准确科学。其次,采用加权广义马氏距离与欧式距离贴近度进行对比,数据较为贴合,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最终,结合工程实例,依据指标熵权大小,对安全风险较大的无信号交叉口提出改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山区农村公路无信号交叉口安全风险指标中线形、视距、坡度占据前三位,权重分别为0.123、0.119、0.114,与交通事故实际调查主要致因排序相近,自从执行改善措施以来,暂无发生交通事故,为定量评估山区农村公路无信号交叉口安全风险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地面痕迹及散落物是道路交通事故现场重要的表迹物证,是事故重建的基础性要素.本文介绍了地面痕迹及散落物的概念、种类、特征及其在道路交通事故重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深入研究人类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和特性,对推动智能汽车向高度自动驾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驾驶模拟器研究驾驶员在复杂交通场景下的驾驶决策和驾驶行为,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基于虚幻四引擎UE4交互式视景仿真技术,通过车辆、道路、建筑、交通灯、行人、路牌等交通元素的驾驶视景仿真环境搭建,开发了CarSim汽车动力学模型和罗技G29力反馈方向盘踏板的具有高拟真度人机交互的驾驶模拟系统。并设计了典型工况下的驾驶模拟试验,通过实时采集驾驶员驾驶数据,对驾驶员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驾驶模拟器具有逼真的驾驶体验,利用模糊C聚类算法(FCM,fuzzy C-means),将驾驶员特性进行准确分为6个聚类,可以将驾驶员特性进行准确分类,确立驾驶员特性与驾驶能力的关联,为进一步建立实时驾驶权分配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以某山区高等级公路网交通安全特性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公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及交通现状特性的调查、分析,结合实际道路交通状况和交通特点,建立了山区高等级公路网交通安全微观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实际算例对该评价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确定的重点路段与公安交通及公路管理部门所掌握的事故易发地点吻合性较好,说明该模型在实际操作中可行、有效,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出所研究路段的真实安全水平,为改善山区高等级公路网交通安全提供了参考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