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刘岩  王绪科 《山东科学》1997,10(2):22-25
介绍了苎麻织物染色和阳离子改性的机理,重点研究了苎麻阳离子化反应的影响因素和工艺条件,并对不同种类,不同结构的染料,分别进行了常规及阳离子化改性染色实验,得出可行的染色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
超声波对苎麻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超声波对直接染料染苎麻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并与没有超声波作用的染色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超声波可以显著提高直接染料对苎麻织物的上染速率和上染百分率。  相似文献   

3.
应用等离子体对苎麻织物染色前处理,通过实验表明等离子体前处理可去除织物表面杂质,纤维表面性能发生变化,提高苎麻织物的吸湿性能和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苎麻纤维分别在120℃、130℃、140℃和150℃干热处理下其结晶度与取向度的变化、强力与伸长的下降以及染色性能的改善。本文采用KES-FB-2纯弯曲试验仪测试了苎麻纤维的柔软性。用弯曲刚度及弯曲滞后矩表述试样的柔软性,对两者进行了比较。经干热处理后苎麻的柔软性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用自制的反应性阳离子改性剂WLS改性CVC织物,优化出有利于提高硫化染料吸附上染的改性工艺条件以及改性织物硫化染料染色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经阳离子助剂WLS改性的CVC织物染色性能显著提高,不仅提高硫化染料染色织物的染色深度,而且皂洗牢度和摩擦牢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织物的电化学染色做了进一步的探讨。文中讨论了阳离子染料对腈纶电化学染色的影响因素与降低能耗的具体数据,并给出了上染率与外加电压、上染率与温度和电流与时间等关系曲线。结果表明,阳离子染料对腈纶的电化学染色同样可提高上染率,降低能耗,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天然色素对纺织物的染色与着色,本文以紫甘蓝色素为例,以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棉织物的阳离子改性工艺以及紫甘蓝色素对改性棉织物的染色性能,测定了改性前后棉织物的上染率、表观色深值、耐洗牢度和耐摩擦牢度。结果表明:棉织物经阳离子改性后染色性能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改性的最佳条件为:阳离子改性剂FK-316的用量(质量百分比)为10%,处理温度为60℃,时间是45 min,pH值为10。在最佳改性条件下紫甘蓝色素染织物的上染率为54.8%,K/S值达到8.1,耐洗牢度和耐晒牢度均提高1~2级。  相似文献   

8.
分别采用自制的阳离子剂WLS及WLS-20浸轧改性棉织物,评价不同结构的阳离子助剂改性棉织物活性染料轧染无盐低碱染色效果,并与未改性棉织物轧染有盐高碱染色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WLS和WLS-20改性棉织物的染色性均显著提高,均能获得比未改性织物有盐染色更高的K/S值和固色效率,二者皆能实现活性染料无盐低碱染色,但是相比之下,WLS-20助剂是一种较WLS助剂更好的活性染料无盐染色助剂,能获得更好的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活性染料利用率低,染深色及盐用量多的问题,利用自制阳离子明胶蛋白助剂对CVC织物进行阳离子化改性,优化出有利于提高活性染料吸附上染性能的最佳改性工艺条件,并且研究了改性CVC织物活性染料无盐染色的性能.结果表明,改性CVC织物无盐染色可获得比未改性CVC织物常规加盐染色更高的上染百分率、K/S值、固色效率和皂洗牢度,但是摩擦牢度有轻微降低,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无皂乳液聚合制备聚合物微球,并用阳离子染料对聚合物乳液进行染色。通过TEM对微球进行表征,并测定了聚合反应的转化率;用上染率来表征阳离子染料对微球的吸附。实验证明,无皂乳液聚合能够合成形状较规整的微球,阳离子染料对聚合物微球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1.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表征及其阳离子度测定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反相微乳法,合成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的阳离子聚合物,并采用胶体滴定法测试聚合物的阳离子度,分析了溶液pH值、指示剂用量、滴定速度及残余乳化剂对阳离子度测试准确性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法确定了聚合物阳离子链节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Cationic liposome-mediated transfection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P L Felgner  G M Ringold 《Nature》1989,337(6205):387-388
A lipid named DOTMA has been created that forms unilamellar liposomes which complex with DNA and RNA for the transfection of mammalian cells, including suspension cells and hybridomas.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择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制取酸性天然胶乳的稳定剂,直接把天然胶乳与这种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混合,制取酸性天然胶乳,开拓了天然胶乳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以环氧氯丙烷、三甲胺、盐酸为原料,合成中间体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进而中间体与瓜耳胶反应。着重考察了由中间体制备阳离子瓜耳胶时,各种因素对其理性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35~40℃,反应时间25 h,反应液的pH值控制在6~8。在此条件下,阳离子瓜耳胶的含氮量的质量分数达1.70%(标样1.66%),25℃下,其0.5%的水溶液粘度大于3 600 Pa.s(标样3 000 Pa.s)。产品的红外光谱图与法国罗地亚公司的样品谱图相符。  相似文献   

15.
以自制双端环氧硅油为封端剂、3-[(2,3)-环氧丙烷]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为偶联剂、四甲基氢氧化铵(TMAH)为催化剂及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为原料,通过本体聚合法制备端-侧环氧硅油(ESESO)。然后以三甲胺盐酸盐为阳离子化试剂、异丙醇为溶剂与ESESO反应得到阳离子超支化硅油(CHSOS)。分别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CHSOS最佳合成条件为,阳离子试剂与ESESO的物质的量比为1.2∶1,反应时间为6h,反应温度为85℃,溶剂用量为总反应质量的40%。  相似文献   

16.
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深入认识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的吸附特性 ,文中从时间、液固比、烷基链长、质量浓度、表面性质等方面研究了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的静态吸附性质 ;从烷基链长、质量浓度和表面性质方面研究了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的动态吸附性质 ,说明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吸附性较强 .这为进一步研究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在驱油中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阳离子型聚氨酯-脲水溶液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聚醚二元醇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预聚后,经二乙烯三胺扩链,冰乙酸中和而制备了阳离子型聚氨酯-脲(PUU)水溶液,Ubbelohde毛细管粘度计测得PUU水溶液在不同浓度下的粘度,用Huggins和Kraemer方程及Fox和Flory等效圆球理论计算可知,PUU在水溶液中的分子尺寸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加;加入小分子电解质后,PUU分子链尺寸变小,说明其构象由舒展变为卷曲,有效体系分数变小,粘度下降。研究表明,分子链中的空间位阻效应是决定聚氨酯-脲在水溶液中分子尺寸的主要因素,水溶液中PUU分子尺寸与真溶液中溶质分子尺寸(10^-10m-10^-9m)相近,水溶性PUU的流变特性说明,不同浓度的水溶性PUU都为牛顿流体,表观粘度不随剪切速率而变;水溶性PUU稀溶液的粘度都相近,与乌氏毛细管粘度计法测得的结果也相近,且与相对分子质量基本无关;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其粘度也随之增加,而水溶性PUU浓溶液的粘度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减小,PUU水溶液的牛顿型流变行为也说明该分子链在水中的形态是稳定的,不受外界剪切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用甲醛、二甲胺与丙烯酰胺聚合的产物进行反应得到改性的阳离子化聚丙烯酰胺.改性前后产品的粘土防膨、絮凝、抗盐、缓蚀性能对比实验表明:改性产物优于聚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19.
阳离子脂质体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阳离子脂质体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作为基因载体在基因治疗方面的应用.阳离子脂质体转基因的机理研究表明:阳离子脂质体/基因复合物进入细胞的方式依赖于细胞的内吞作用或通过细胞的膜融合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综述近年来有关抗菌肽抗细菌、肿瘤、病毒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抗菌肽是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中的一类带正电荷的小分子多肽,具有广谱抗菌活性,也具有抗真菌、肿瘤、病毒的活性。已有的研究普遍认为抗菌肽的杀菌机理涉及抗菌肽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迄今大部分相关研究都集中在抗菌肽与细胞膜之间的相互作用上,抗菌肽还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内生物大分子的合成来抑制细菌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