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0年代经济经济界对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的性质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讨论。讨论中形成了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劳动力商品是共有经济范畴还是特有经济范畴;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是否存在;劳动力成为商品与劳动的主人翁地位是否矛盾;劳动力成为商品与按劳分配能否兼容;劳动力商品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基于企业户ELSA之间的劳动力市场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文献[1~5]的基础上,将不确定的劳动力市场需求进行随机化处理,把劳动力市场看成雇佣企业、外部劳动供应机构(ELSA)、工人三者进行博弈,侧重讨论了雇佣企业和外部劳动供应机构(ELSA)之间的有条件博弈,通过数学推导,给出了企业和外部劳动供应机构ELSA的最优劳动力合同.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商品经济必须建立统一、完整的市场体系。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资金、技术以及信息等市场都己经或者正在开放,劳动力市场开放的必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而开放劳动力市场就必然涉及到劳动力的商品属性问题,本文就社会主义劳动力的商品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一、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商品存在的条件及其表现传统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劳动者成了生产资料的主人,从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实现了直接的结合。所以,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不会传化为商品,劳动力商品只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范畴。受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在理论上,劳动力商品问题成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禁区;在实践上,长期实行由国家统包统配的劳动制度。  相似文献   

4.
在文献 [1~ 5 ]的基础上 ,将不确定的劳动力市场需求进行随机化处理 ,把劳动力市场看成雇佣企业、外部劳动供应机构 (EL SA)、工人三者进行博弈 ,侧重讨论了雇佣企业和外部劳动供应机构 (EL SA)之间的有条件博弈 ,通过数学推导 ,给出了企业和外部劳动供应机构 EL SA的最优劳动力合同  相似文献   

5.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劳动力的性质问题,不能忽视非公有制经济,要从整体上、联系上进行分析。为此,有必要对马克思关于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进行再认识,劳动力普遍商品化虽与资本主义发展有密切联系,但并非资本主义的专利品,而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中都存在着劳动力商品化的基本条件,劳动力都具有商品属性,而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力商品与一般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劳动力商品相比较又显示出一些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6.
在文献[1-5]的基础上,将不确定的劳动力市场需求进行随机化处理,把劳动力市场看成雇佣企业,外部劳动供应机构(ELISA)、工人三者进行博弈,侧重讨论了雇佣企业和外部劳动供应机构(ELISA)之间的有条件博弈,通过数学推导,给出了企业和外部劳动供应机构ELSA的最优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7.
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劳资关系伦理,是研究《资本论》经济伦理思想的重点。剩余价值生产中的劳资关系,体观着资本主义制度下劳资伦理关系的本质抽掉经济关系的这个特定规定性,就不能看清被形式的平等所掩盖着的实质的不平等关系。人格化的资本和被异化的劳动,是资本主义雇佣伦理关系的基本内容.劳资伦理关系的本质不是平等,而是雇佣;不是自由,而是专制。劳资伦理关系的调节在一般情况下有道德的作用,在利益冲突的一定界限上,道德的调节就要通过法律来解决,而且从关系的总体上说始终带有政治性。要区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伦理关系中的两种不同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正在向纵深方面发展。伴随改革而出现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力使用观念被打破。怎样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劳动力的性质?怎样合理使用劳动力以便最大可能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这已经作为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摆到讨论的议程上。归纳目前不同于传统理论的观点,大致有以下四种:一、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不是商品,但劳务是商品,有劳务市场;二、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不是商品,但存在一个“劳动  相似文献   

9.
卢蓓蓓 《科技信息》2007,(6):14-14,101
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是西方经济学近20年来迅速发展的劳动资源配置的新理论。长期雇佣、内部晋升以及因岗设酬是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特征。本文正是从这几方面特征出发分析了内部劳动力市场存在的经济理性,并论述了内部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本价值提升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劳动所有制,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正确地认识这个问题,对促进我国经济调整和经济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学术界,对社会主义劳动力所有制的讨论,主要有二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劳动力是“个人所有制”,另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劳动力是“都分公有制”“部分私有制”。我认为,根据不同的生产力水平,根据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社义主义劳动力所有制应该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形式。本文就此作一些初步探讨,不吝求教。  相似文献   

11.
劳务关系、雇佣关系和劳动关系是三个相互关联而又有所区别的概念,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论界和实践中都存在不同的认识和分歧。辨析三个概念之异同发现,劳务关系与雇佣关系是并列关系,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是种属关系。合理建构劳务关系、雇佣关系和劳动关系之间的关系结构,不仅有利于人们从理论上清晰辨别三者之间的边界,而且有利于调整三者关系的法律制度之合理设置和运用。  相似文献   

12.
商品生产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还有没有存在的客观必然性?这个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对此,人们已经从一般分工、物质利益差别、劳动力所有制,劳动是谋(?)的手段等多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但笔者认为从这些方面分析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众所周知,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一个是社会分工,一个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第一个条件是不言而喻的,也是没有争议的.第二个条件告诉我们,商品生产的存在是以不同的物质利益主体的存在为前提的.而存在不同的物质利益主体的根源在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一定的所有制,是一切经济利益的根源.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我国现阶段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本身才可把问题说清楚.  相似文献   

13.
包含两类劳动投入的生产函数及其性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了人力资本理论中的劳动异质性,提出了一个包含2类劳动投入的生产函数,并在一般函数意义下讨论了该生产函数及人均生产函数的基本性质.该生产函数可以作为讨论劳动力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论劳动力商品与劳动者主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阐述了各社会制度下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既是商品而劳动又是主人二是个有机统一体,中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的特定内涵;第一次提出“劳动力是商品与劳动是主人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的命题。  相似文献   

15.
任何企业都拥有三种资源 ,它们是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被企业雇佣的各类人员 ,它不仅是人才数量总和 ,更是人才质量的总和。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中 ,我们一般注重的是处于劳动力适龄阶段的青、壮年 ,往往忽视不具备劳动能力 ,不参加生产的青少年。在一定社会条件下 ,生产资料可容纳的劳动力数量是有限的 ,不能与生产资料结合的劳动力 ,将被排斥在生产过程之外 ,成为多余劳动者 ,不能创造社会财富 ,只会消费社会财富 ,他们不是人力资源。因此 ,探讨企业人力资源 ,必须探讨人的劳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探讨劳动能力的实现条…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商品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选功 《洛阳师专学报》1998,17(1):43-46,54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市场经济的共性。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马克思指出的劳动力商品的两个必备条件,依然存在。只有承认劳动力是商品,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现代企业生产的一项产品的价值,都内含有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当然具有商品性质。从我国的劳动分配原则来看,货币工资制度的按劳付酬,指的也是劳动力的价值,主要在劳动之前确定。有人认为劳动力商品的理论,会动摇工人主人翁的政治地位,这是没有分清我国生产资料所有权的整体公有,而不是主人翁个人的实际拥有。劳动者只有以劳动力商品的形式与企业发生联系,才体现出主人的权利与义务。劳动者充分认识劳动力商品的意义,能够充分实现自身的价值。无论从理论或实践来看,劳动力商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是一个科学的命题,客观的事实存在着。  相似文献   

17.
劳动力这种商品与一般的商品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它的真实价值只有在其使用的过程中即劳动中才能体现出来。高校的教育过分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体系的完整性,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市场的需要,不能够伴随着市场需要的改变而做出调整,这样势必造成高校劳动力培养和社会需求的脱节。运用马克思《资本论》中劳动价值和商品的观点分析高校劳动力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准确理解马克思的公有制观,首先必须准确理解生产资料社会化的若干含义及相互关系,其次必须准确理解生产资料的法权占有与劳动占有,区别劳动占有与劳动人民占有,马克思的公有制是劳动占有的公有制(劳动公有制)。基于这一理论前提,作者讨论了若干热点问题:公有制与社会主义本质,公有制与生产力水平,重建个人所有制,国有企业改革,股份制,个体经济,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与计划市场,马克思的“失误”,等等。  相似文献   

19.
地方经济结沟是自身努力和国家布局的结果,地方教育结构也是这样。教育和经济的结合点,是社会经济人才的成长。我们所思考的问题就是要把教育的努力和经济的努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形成“教育出人才,人才出经济”的良好的整本发展功能。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马克思说道:“比社会平均劳动较高级、较复杂的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的表现,这种劳动力比普通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  相似文献   

20.
公有制经济改革成败的判断标准只能是是经济成果能否为公众所共享以及能否增进其共享的程度。我国传统的公有制经济分配方式并不能保证劳动力要素所有权能够参与到剩余收益的分配中来,即劳动的参与只"还本"了,工人得到了工资v,但基本并没有"付息",工人并没有参与m的分配。在我国当前的经济背景下,公有制经济成果为公众所共享的形式及深度必须通过市场化改革模式加以探索,并以得到群众拥护所带来的生机和活力来保障其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