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它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生产、服务第一线专业技术人才层次需求的延伸,也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建设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通过改革现有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大学和成人高校,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基于这一精神,积极推动地方大学向高等职业教育转轨,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办出特色,培养更多合格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才整体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又说:“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条件下,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劳动关系是雇佣关系.劳动力是商品,这毋需讨论;个体经济中的劳动者是自我劳动和自我雇佣,他们的劳动力虽未被出卖,但属于可被雇的.这样,对劳动力商品问题的讨论就主要集中到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关系.笔者认为,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力同样是商品,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还相对低下,仍  相似文献   

4.
成都大学是综合性地方大学,学校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在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努力开拓和创新,本文仅反映成都大学办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方面所作的一些探索和实践,以作引玉之砖,共同开展高等职教研究。  相似文献   

5.
战后日本为了发展其社会生产力,在不断扩大和更新生产设备、革新技术的同时,十分重视培养一支具有一定科技水平的劳动生产大军。日本除比较注意(特别是六十年代以后)发展大学教育外,尤为重视普及提高初、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使初、高中和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成为日本现代产业各部门最重要的劳动力来源。这些年轻而又有一定知识的初、高中和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者被称为“金蛋”,他们作为社会的基本劳动力,为发展日本经济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安康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隶属于安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被誉为“秦巴山区培养适用性技能人才的摇篮”。是国家劳动保障部门批准成立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陕西省就业和再就业“培训基地,省安监局确定的特种作业人员定点培训机构以及省挟贫办确定的陕西省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  相似文献   

7.
“产学研”结合的重点在于面向市场、面向经济社会建设的主战场。深度推进“产学研”合作不仅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实现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教育与社会经济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客观要求。只有立足地方需求,全方位为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高校才能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8.
高等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建设和谐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星 《科技信息》2008,(10):222-222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地方经济的增长方式逐步转向为依靠科技进步、集约型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高等职业教育正随应时代的要求为社会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也愈加重视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这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地方经济建设需求为导向,立足自身特色,加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找准定位,办出特色,创造品牌,为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一项未来工程,它的成败关系到我国四个现代化的成败。教育的中心任务是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而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完成这个中心任务的关键。正是这样,教育部门在实现我国“七·五计划”这个总蓝图中也制订了相应规划,充分利用现有院校的教育条件解决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和出好人才的问题。因此,在高等院校中采取不拘一格的多层次结构来培养人才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实践  相似文献   

10.
地方大学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担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级实用技术、管理人才的任务”。它根据当地经济特点及对人才的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教育目标,受到社会的欢迎。我校的经济贸易系始终围绕着郑州商贸城的建设先后开设了财会、统计、审计、商业经济、市场营销、涉外经济、旅游、贸易经济等专业,把满足乡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在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为经济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经济提供人才保证、有助于“结构性失业”问题的解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并提高其收入水平、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国家经济收入的增长。论证高职教育的经济功能,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高职教育,坚定不移地加大发展力度,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一合作制有广义的合作制和狭义的合作制两层含义。马克思说:“由于社会的必然性,在合作制成为势在必行的地方就出现了工厂。由于谁也不能单独生产出任何东西,于是就使得合作制成为一种社会必然性。”马克思在这里论述的合作制,是广义的合作制,即同小生产相对立的大生产,由独立劳动而成的联合劳动。狭义的合作制可以理解为一种介于小生产与大生产之间的过渡经济形式。社会主义合作制即把合作制作为一种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相对立的经济制度(或生产关系)是空想社会主义者首先  相似文献   

13.
劳动力资本就是用资本所有权界定的人力资本,是参与企业所有权分割的人力资本,是转化为财产权的人力资本。劳动力资本范畴所概括的劳动形式,是劳动价值论所界定的平均劳动。它是特定经济中一切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基本换算单元。根据劳动力资本范畴包含的劳动价值论,不只是企业家劳动、复杂脑力劳动必须转化为资本;那些普通劳动者提供的技术劳动、熟练劳动、非熟练劳动以及体力劳动,也必须转化为资本。就劳动力资本进入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权利而言,“白领职工”和“蓝领职工”应该是平等的。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白领职工”主要由思想家科学家…  相似文献   

14.
任何企业都拥有三种资源 ,它们是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被企业雇佣的各类人员 ,它不仅是人才数量总和 ,更是人才质量的总和。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中 ,我们一般注重的是处于劳动力适龄阶段的青、壮年 ,往往忽视不具备劳动能力 ,不参加生产的青少年。在一定社会条件下 ,生产资料可容纳的劳动力数量是有限的 ,不能与生产资料结合的劳动力 ,将被排斥在生产过程之外 ,成为多余劳动者 ,不能创造社会财富 ,只会消费社会财富 ,他们不是人力资源。因此 ,探讨企业人力资源 ,必须探讨人的劳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探讨劳动能力的实现条…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三大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首要位置,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生产是今天,科技是明天,教育是后天。一般来说,专业人才的培养比使用人才的时间大约提前十年,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显示需要待后相当一段时间。因此,教育不仅要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且还要着眼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本文试从未来学的角度,探讨一下我国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及为适应这一趋势,我省高等教育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人才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怎样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马克思早就指出:“未来的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因此,我认为人才的培养不仅要重视智力的投资,而且还必须重视体力的投资,使智力和体力得到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1979年8月,我在《谈谈劳动人口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一文中提到:“我们过去是重全民、轻集体、打个体、反外资,这样就束缚了自己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手脚。如能调整所有制结构,在加强无产级阶专政的经济管理职能的前提下,让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国家资本主义、私人资本主义和劳动人民个体所有制这五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重点发展集体所有制经济,那末,经济增长速度一定会加快,对劳动力的需求也 定会加大。”1980年4月,国务院财经委员会体制小组办公室在《经济体制改革需要研究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提出要研究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并存问题。…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基础就是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最根本的是产业技术方式的转变,职业教育与之有密切的联系。在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较之其他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更为紧密,在供求关系中职业教育是典型的需求推动型教育,必须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来办学。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联系,结合国家和地方“十二五”规划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提出相关的改革措施。期望能够培养出更多的技能人才,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9.
一、经济地域的内涵及其研究意义经济地域是劳动地域打工发展的结果,是诸物质生产部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有机组合的综合性区域。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理论,全面地揭示了经济地域形成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经济地域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经济地域形成、发展赖以存在的条件因素。这些条件主要指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人口与劳动力条件以及社会经济诸条件等。研究经济地域的条件,侧重于研究这些  相似文献   

20.
四还须回到马思那里去,请看他们对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论述:──“代之而起的应该是这样的生产组织:在这个组织中,一方面,任何个人都不能把自己在生产劳动这个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中所应参加的部分推到别人身上;另一方面,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19)。“通过社会牛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20)。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什么?答:把社会组织成这样: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