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9 毫秒
1.
非充分灌溉条件下秸秆覆盖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温室内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玉米全生育期内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下秸秆覆盖对玉米生长生育、叶绿素荧光参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处理可提高土壤保墒能力,促进玉米植株中后期生长发育以及提高单株叶面积和干物质重;与无覆盖相比,秸秆覆盖处理玉米在正常供水和严重水分胁迫时其产量分别增长4.1%和7.5%;在相同土壤水分处理下,秸秆覆盖对玉米叶片基础荧光无明显的影响;在水分胁迫前以及正常供水、轻度水分胁迫后,秸秆覆盖对叶片最大荧光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
据有关专家分析,近几年农机市场形势看好,并可能形成增长点的耕作机械主要有三类: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北方地区普遍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现有的各型秸杆粉碎还田机械基本可以满足玉米、小麦秸秆粉碎还田的农艺要求,但水稻秸杆粉碎还田机还存在不少问题。在很多地区需要高地铧式犁配合作业。因此也将带动该犁的开发生产。大中功率拖拉机的配套农机具国内新投资的65~80马力(47.8~58.8kW)轮式拖拉机已形成较大批量,大功率100~120马力(73.5~88.2kW)拖拉机与大中功率拖拉机配套的耕种机具的市场需求将稳定…  相似文献   

3.
过去大多被农民当作柴草烧掉的作物秸杆,如今在山东有了多种转化利用方式。目前,全省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已达到40%。秸杆直接还田已在山东大面积推开,并制定了农作物秸秆还田机械研制、生产与推广的实施意见,走引进、研制、开发相结合的路子,形成了与大、中小型拖拉机相配套的作物秸秆还田机械系列。目前,全省秸秆还田机械保有量达8000多台,去年完成玉米秸秆还田350万亩,小麦高留茬面积1500万亩。过腹还田技术推广形成一大特色,在单一土法密贮玉米秸秆的基础上,推广了水泥密贮、地上半地上青贮玉米秸、地瓜秧、牧草等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4.
生物覆盖对银杏用材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覆盖是改善土壤性质和提高作物产量的一种重要土壤管理措施。笔者以东台林场银杏(Ginkgo biloba L.)用材林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覆盖材料(小麦秸秆、稻草秸秆和玉米秸秆)和覆盖量(2、4和6 kg/m2玉米秸秆)对表层土壤(0~10 cm)中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生物覆盖材料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土壤中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以玉米秸秆和稻草秸秆覆盖效果较好。玉米秸秆覆盖量也显著影响了4种土壤酶的活性,总体来说覆盖量越大酶活性越强。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的活性与一年中的气候变化有关,随着土壤温度的升高而提高,7月份酶活性均达到最高,而土壤过氧化氢酶与其他3种酶相比,受温度的影响相对较小,10月份酶活性最大。因此,生物覆盖显著增加了银杏用材林土壤中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可用于提高银杏用材林地土壤的熟化程度和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5.
通过2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冀东地区玉米秸秆连续直接还田对土壤氮素养分时空动态变化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可明显提高土壤氮素供应水平,增产作用显著.在秸秆C/N15∶1~35∶1范围内,调节秸秆不同C/N未改变秸秆还田后的转化进程,其转化对土壤氮素时空动态变化的影响亦无明显差异,增产幅度大致相当.在调节秸杆C/N的前提下配施促腐剂,使秸秆还田后的转化进程明显加快,与秸秆直接还田未配施促腐剂处理比较,可有效提高土壤供氮能力,显著增加作物产量.调节玉米秸秆C/N为35∶1并配施促腐剂是冀东地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制度下,玉米秸秆直接还田较好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预处理可增加沼气的产量,但实验室培养菌种的成本较高,笔者采用堆放新鲜玉米秸秆的预处理法,对堆放厚度、堆放时间对微生物活性和浓度进行比较,并对堆放前后的化学成分测试比较。采用自行设计的可控性干式厌氧发酵装置,对预处理前后的玉米秸秆分别与牛粪、污泥作为接种物进行发酵,对玉米秸秆中纤维素变化及产沼气效果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堆放20 d中层玉米秸秆酶活数值较高,且此玉米秸秆中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的质量分数比未经处理的分别减少了5.8%、16.8%和5.7%,中温干式发酵实验中,玉米秸杆与牛粪质量为1∶1混合发酵时,堆放预处理后累计产气量比未预处理前累计产气量高24.4%;玉米秸杆与污泥质量为1∶1混合发酵时,堆放预处理后累计产气量比未预处理前累计产气量高23.27%。  相似文献   

7.
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土壤水分是中国北方旱地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通过研究保护性的耕作技术对土壤水分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明确不同年限的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对提高北方旱区小麦产量和生态文明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24年免耕覆盖(24y-NTS)、20年免耕覆盖(20y-NTS)、传统耕作(TC)三种处理下土壤水分和冬小麦的动态变化.用统计学方法对传统耕作与不同年限保护性耕作旱地土壤水分和冬小麦产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24y-NTS和20 yNTS免耕覆盖分别比传统耕作平均增产35.05%和29.55%.丰水年份的增产率为6%和5.8%,而干旱年份的增产率高达91.3%和22.6%.证明实施保护性耕作的旱地,年限越长,土壤水分和增产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8.
6 - BA 和GA 对水稻后期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杂交水稻比常规水稻早衰 ,不仅影响生产上增产优势的发挥 ,而且破坏合理灌浆动态的形成 ,降低水稻品质 .由于水稻籽粒的发育与营养器官的衰老是同步的 ,因此 ,如何延长水稻叶片的功能期 ,延缓功能叶片的衰老 ,促进光合作用已成为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 ,利用植物生长物质来延缓或加速植物的衰老已渐成为这方面研究的热点 .李伯林等用燕麦叶片为材料 ,发现 6 -苄基腺嘌呤 ( 6 -BA)在植物体内可作为直接的自由基清除剂而延缓植物的衰老[1] .潘瑞炽等认为 ,赤霉素 (GA)对叶片衰老也有一定抑制作用[2 ] .而关于这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析景泰县土壤水分的蒸发情况,对景泰县兰州理工大学实验基地的土壤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实验共设置4种处理模式,即土壤表面无覆盖处理(CK)、土壤表面覆砂+覆盖2cm厚秸秆(C1)、土壤表面覆砂+5cm厚秸秆(C2)、土壤表面覆砂+覆盖7cm厚秸秆(C3)。结果表明,(1)经过砂石及秸秆覆盖处理的土壤与裸土相比具有保墒抑蒸效应;(2)秸秆覆盖厚度越大,则土壤水分蒸发量越少;(3)土壤水分蒸发量受大气条件的影响,裸土的土壤水分蒸发量与气温变化呈显著正相关,经过秸秆和砂石覆盖处理的土壤水分蒸发量与气温的相关性减弱。  相似文献   

10.
油菜秸秆覆盖还田及磷肥调控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了油菜秸秆覆盖还田和磷肥调控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探索了适宜的磷肥调控措施.试验设置了4个油菜秸秆覆盖水平和4个磷肥施用水平,采用条区设计,共16个处理,观测了不同处理下水稻分蘖动态、地上部分鲜重、产量和磷肥利用效率等指标.结果表明:(1)油菜秸秆覆盖还田可以促进水稻分蘖和产量增加,水稻分蘖可增加2.5%~11.4%,增产6.7%~28.2%.但过量还田导致稻田成穗率降低.(2)油菜秸秆覆盖还田条件下,增施磷肥可促进水稻分蘖和产量增加,水稻最高分蘖可增加2.2%~32.8%,增产4.1%~40.3%.但磷肥增产效果和磷肥的利用效率随着磷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过量施磷会降低稻田成穗率,适施磷肥为45~90kg/hm~2.秸秆就地全量还田,施加磷肥45kg/hm~2,不仅有利于磷肥的高效利用,还可以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荔枝龙眼重要病害炭疽病和霜疫霉病的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指出荔枝龙眼炭疽病和霜疫霉病主要为害叶片、花穗和果实,叶片早落,花穗干枯死亡,果实腐烂并产生异味;两种病害为害造成的损失很大,防治必须及时,且防治措施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  相似文献   

12.
中胚花筒螅辐射幼体附着和变态及其温盐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中胚花筒螅辐射幼体的附着和变态过程以及不同温、盐度对辐射幼体附着和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幼体的附着分为暂时性附着及永久性附着两个阶段;幼体附着变态的适宜盐度范围为23~41;适宜温度范围为13~21℃;在较低温度下(9~17℃),幼体可逆性ATT附着时间延长,有利于幼体对附着基底的选择及幼体的扩散.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目前镁合金板带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应用现状等方面的描述,分析了其生产与应用的特点.同时,通过介绍镁合金板带生产工艺的开发现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与前景,尤其是以热轧开坯进行卷式法生产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海洋科技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交织作用而形成了特有的发展规律。基于分析影响海洋科技发展的诸如政治、经济、军事等各种因素,探讨海洋科技发展演变规律,有利于深层次理解海洋科技的发展历程、正确把握其发展脉络,并对未来的走势作出科学预测。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公民法律理解-解释问题的分析引出了对公民的法律理解-解释活动与和谐社会善治的内在关系的探讨。和谐社会的善治模式内在地蕴含了公民法律理解-解释的要素,这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心理基础。公民法律理解-解释活动过程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所具有社会整合作用,正确引导与教育以及优化公民法律理解-解释活动是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同一土层的桩侧摩阻力在不同条件下取值会有很大区别,因此有必要对桩侧摩阻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了桩土的摩擦粘着机理,指出影响侧摩阻力的因素主要为桩土界面强度及土层强度,其中桩土界面强度包括界面摩擦力和界面粘着力两部分。根据机理分析提出使用有限元法配合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应包括两方面的(1)根据试验实测结果通过试算确定侧摩阻力极值由桩土界面强度决定还是由土层强度决定;(2)若侧摩阻力由界面强度决定则根据土层特性进行摩擦系数假定,进而确定界面摩擦力及粘着力。介绍了ADINA建模及计算过程。通过应用一组混凝土短桩的静载试验结果进行计算分析来说明分析过程。  相似文献   

17.
免疫球蛋白IgG和IgM分离纯化技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抗体是动物有机体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具有抵抗外源物质侵袭的生物活性物质,是大分子糖蛋白,是免疫学研究和临床应用较多的物质,研究与应用都要求较高的纯度和生物活性,这对此类物质的分离纯化提出了很高要求.文章以IgG和IgM为目标抗体,重点阐述了其纯化技术,比较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应用范围、优化条件及优缺点,以期为今后分离纯化IgG和IgM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科技腾飞与文学发展是全球语境中的一个重要话题。针对这一话题主要有两种观点:持悲观论调者认为科技腾飞导致文学终结;持乐观论调者认为科技腾飞带来文学进步。究竟谁是谁非是理论界亟待解决的关系到文学及其研究是存在还是消亡的根本性问题。本文认为科技腾飞既没有导致文学的终结也没能带来文学的进步,而是推动了文学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表现为:一,现代科技媒介与制作方式为文学发展拓宽了空间,生产了新的文学种类,为文学大家庭增添了新成员;同时也改变了文学的活动方式。二,新的文学种类的出现、文学活动方式的改变以及高科技时代的后现代语境,使文学的价值功能发生变化,从而赋予文学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大众的、消费的品格。  相似文献   

19.
模具开放性和综合性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既培养塑性成形与模具专业方向本科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充分利用实验室的教学资源,在实践教学中引入了模具开放性和综合性实验环节.这不仅推进了实验教学改革,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模具设计能力,同时,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教学软件设计的三大原则及其相应的方法。并通过开发一个PASCAL课程软件,说明课件开发过程及其系统结构。最后给出了教学软件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