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BP网络存在收敛速度慢及目标函数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缺点,本文研究分析了BP神经网络模型的缺陷并提出了优化策略.最后提出了一种提高BP网络学习速度的新方法,即自适应调整学习率和下降梯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大大地提高了收敛速度,而且算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BP网络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P神经网络存在其固有的缺陷: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网络结构难以确定等.本文针对BP网络学习速度慢的缺点.用熵函数作为误差函数来对BP算法进行改进,提高了收敛速度和稳定性.通过对标准BP网络和相对熵方法在不同学习速率上收敛速度的比较实验证明,相对熵BP网络在收敛速度和稳定性方面有着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改进标准BP神经网络的方法,特别是研究加快标准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的方法。针对标准BP神经网络的收敛速度慢,分别采用3种方法修改网络的学习速率,然后建立了相应的改进BP网络模型,并把模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和标准BP网络相比,提出的3种改进模犁都具有收敛速度快、精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的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均衡器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的 BP 神经网络自适应均衡器的 FPGA 设计方法.从互连结构、训练法则及收敛算法等几个方面对 BP 网络进行改进,通过加入协调器提高 BP 网络收敛速度和容错性能,并根据 BP 网络的并行性能得到分块结构模型,同时采用流水线技术使计算速度明显提高.通过软件仿真,验证了这种结构简单、收敛速度较快的 BP 网络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在ModelSim 工具上完成了自适应均衡器的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5.
一种改进的BP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BP算法收敛速度慢,利用附加动量因子和自适应学习速率改进了传统的BP算法,它对于BP网络结构优化,提高收敛速度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前馈神经网络中BP算法的一种改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传统的BP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BP学习算法,先加入描述网络复杂性的量,使算法能够考虑到网络的连接复杂性,进而有可能删除掉冗余的连接甚至节点;接着提出对网络的学习步长的动态调整,以此来尽量避免传统学习中的学习速度过慢和反复震荡;然后给出新的算法是高阶非线性收敛的证明;最后通过实验说明的新的BP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网络的复杂性,有着比传统算法更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7.
一种改进的递归神经网络及其仿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BP神经网络在学习速度方面的不足,在Jordan和Elman网络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带偏差单元的IRN(internally recurrent network)网络模型,根据BP算法推导出了该网络模型的权系数调整规则,并应用该网络模型进行了故障诊断方面的仿真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网络模型的收敛速度比一般BP网络有了很大提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传统的BP算法,分析了它的不足之处,研究了一种加快网络收敛速度的基于共轭梯度法的改进BP算法。通过实例,运用MATLAB语言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学习收敛速度大大优于标准BP算法。  相似文献   

9.
改进的BP神经网络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传统BP算法存在的收敛速度缓慢和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固有缺陷,提出用具有全局搜索能力的模拟退火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避免陷入局部极小值,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引入Powell算法优化模拟退火算法,加快网络的收敛速度.最后,以齿轮箱故障诊断为例进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比传统BP神经网络的训练收敛速度快、精...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Elman网络的研究,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输入层、隐层、输出层神经元递归的动态递归神经网络,给出Elman网络的标准BP学习算法,针对标准BP算法的收敛速度慢和容易收敛于局部极小点的缺点,利用非线性动量项自适应变步长的BP算法进行改进,从而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避免陷入局部极小点的问题.通过在系统辨识中的应用,表明该网络收敛速度快,模型精度高,并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适合于动态系统的实时辨识.  相似文献   

11.
决策树C4.5算法的改进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根据C4.5算法中信息增益率计算原理的特点,利用数学上等价无穷小的性质提出一种新的改进的C4.5算法,减少了信息增益率的计算量,进而提高C4.5算法中信息增益率的计算效率.改进的C4.5算法与原C4.5算法相比,在构造决策树时具有相同的准确率和更高的计算速度,将改进后的C4.5算法应用到成绩分析中.  相似文献   

12.
激光陀螺惯导系统硬件增强角速率输入圆锥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机械抖动式激光陀螺捷联惯性系统的角速率以及角增量输出原理,提出了一类利用角速率及其硬件积分角增量输入的新圆锥误差补偿算法,即硬件增强角速率输入圆锥算法.在分析经典圆锥运动误差基础上,给出了新算法的旋转矢量通式,并推导了这类圆锥补偿基本算法及其优化算法补偿系数通式.对新算法误差主项和补偿系数的规律性分析以及进一步的仿真结果表明,硬件增强角速率输入算法具有较高的精度,是提高角速率输出捷联惯导系统姿态算法精度的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未来高速离散多音频调制(DMT)系统资源分配的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最优离散比特分配算法。初始阶段进行最大比特率加载,然后利用并行比特加载实现目标比特率分配,最后通过比特互换使非最优目标比特率分配最优化。针对标准非对称数字用户线测试环路的仿真实验表明,在目标比特率为环路最大比特率的60%~99%范围内,该算法的运算量明显低于现有最优算法,适用于中高目标比特率DMT系统的最优离散比特分配。  相似文献   

14.
如何快速、准确的固定整周模糊度是载波相位测量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了提高整周模糊度搜索速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天牛须种群算法(Beetle Antennae Colony Search, BACS)的整周模糊度解算算法。通过与BAS算法、BAS-Nadam算法、LAMBDA算法以及MLAMBDA算法进行解算速率、稳定性的对比实验,在三维模糊度解算时,BACS算法在与LAMBDA和MLAMBDA算法解算成功率相当的情况下,能利用更少的时间搜索到模糊度最优解。为了验证BACS算法在高维模糊度解算以及工程解算情况下是否适用,进行了高维模糊度解算的实验以及单频单GPS系统下BACS算法的应用实验。分析及实验表明,BACS算法能很好保证高维模糊度解算的实时性和鲁棒性,对于12维模糊度解算,平均解算时间0.068秒,解算成功率为92%,对于低维模糊度解算,解算速率更快,解算成功率更高。在单频单GPS系统工程解算中,x,y,z方向定位精度分别为±0.008米,±0.01米,±0.01米,能达到厘米级精度定位。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k-means算法的缺陷、入侵检测特点和网络中数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的无监督2次聚类算法—KD算法。该算法聚类使用改进的k-means算法并引入基于密度聚类算法的优点,以提高对单种入侵数据集及混合入侵数据集的检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率和较低的误检率。  相似文献   

16.
在微蜂窝小区用户速率比例公平约束条件下,以最大化系统和速率为目标,提出了一种改进资源分配算法,并用拉格朗日法求解优化功率.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最低比例速率的资源分配算法,本算法在频率和总功率固定的条件下,能减少计算复杂度,且系统速率提高了约2%.  相似文献   

17.
特征选择算法能够更好地提高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速度和检测效果,消除冗余数据并减轻噪音特征.结合特征选择算法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与决策树(C4.5)的入侵检测方法,进而构建出轻量级的入侵检测系统.通过在KDD1999数据集上对该方法进行详细的实验验证,证明该方法一方面确保系统有较高的检测率与较低误报率,另一方面能够比较显著地提高系统的训练时间与测试时间.同时,通过比较实验发现此方法在训练时间、测试时间、检测率、误报率上的效果也优于GA-SVM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浮点型特征描述算法误匹配率高、匹配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尺度空间金字塔与AGAST(adaptive and generic accelerated segment test)快速特征提取相融合的局部二进制特征匹配算法(Agast-Adaboost local binary feature matching algorithm,ALBFMA).该算法首先构建高斯尺度空间金字塔,将AGAST与尺度空间融合并提取特征点,然后用改进的Adaboost算法对特征点进行二值描述,生成特征向量,从而提高该算法的匹配速率和匹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匹配精度高的优点,并且对光照、尺度及旋转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9.
一种基于速率自适应的改进RED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利用业务流速率与平均队列长度相结合的指示拥塞程度和计算丢弃概率的RARED(rate automophism RED)算法,用NS2仿真软件验证其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RARED算法在吞吐率和减少丢包率方面表现优于RED、FRED算法,在端到端的延时方面也表现了较高的稳定性,因而在综合性能上优于RED、FRED算法。  相似文献   

20.
TCP友好的速率控制协议是为在Internet有线环境中的流媒体传输提供平滑数据发送率并和TCP协议兼容所设计.本文将分析和比较TCP友好的速率控制协议在有线和无线环境中的性能,并针对TCP友好的速率控制协议在无线环境中的局限性作相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