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冯改玲 《科技信息》2009,(26):300-301
聋人因其特殊的生理原因,无法听懂、理解抽象的道理,思想道德极易滑入歧途,很难融入社会以健康的心态去理解社会,走进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聋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在教学中注重聋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作为聋校教师我们通过语文课文教学、作文教学、课外阅读、形式多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进行德育渗透,并在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中渗透德育,从而让聋生成为“残而不废,残而有为”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使我们的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郄卫萍 《海峡科学》2011,(3):67-68,89
课堂教学是聋哑学校数学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聋生获取信息、锻炼并提高多种能力和培养一定数学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怎样实现课堂有效教学是我们广大教师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问题。教学经验表明,更新观念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基石,精心设计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合作探究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方式。聋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聋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聋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创设轻松、愉快、活跃的气氛,从而为聋生学习潜能的开发营造宽松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聋生学习汉语具有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某些特点,汉语概数词的使用是聋生书面语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语料调查发现,聋生的书面语概数词输出存在回避现象,概数表达相对单一,丰富度不足,缺乏多样性。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发现,聋生在概数词使用中存在误用、错序、遗漏、误加4种常见类型的偏误。建议从聋生概数词习得顺序出发实施教学,重视手语与汉语概数表达法的比较,在笔谈交际实践中掌握汉语概数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4.
作为聋哑学校的语文老师,最感头疼的往往是指导写作,作为聋哑学校的学生,最感烦恼的也往往是写作文。由此可见,写作确非易事,而作文教学又是聋校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如何提高聋生的写作兴趣,变“老师要我写”为“我自己要写”,这是我们语文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我  相似文献   

5.
手语对聋生汉语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手语的使用也同样重要,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将聋生汉语教学与普校英语教学相比,聋生英语教学具有其独特的复杂性。基于聋生英语课堂实践,以大连盲聋学校为例,通过英语课堂观摩和课堂教学录像分析了解手语在教学实践中的使用情况,探究手语作为辅助手段和媒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使用,从而摸索聋生英语课堂教学的特点与规律。  相似文献   

6.
网络学习具有时空灵活、资源丰富、个性化强的优势.对668名高中被调查者在疫情期网络学习情况的研究发现:与健听生相比,聋生参与网络学习的比例低、时间短,但较多聋生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而进行网络学习的;聋生更喜欢使用手机社交软件、采用阅读文字和做练习题的方式学习高考相关的学科内容;聋生对网络学习的满意度在"一般"和"比较满意"之间,上网设备落后、看不懂或听不清现有的学习视频是其网络学习面临的最突出困难,更高比例的聋生希望给普通学习视频增加字幕.对调查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并提出促进聋生网络学习的建议:完善面向聋生的网络学习资源,建设胜任网络教学的师资队伍,提升聋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7.
聋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阅读能力相对低下,同时由于许多聋生缺乏自信心,或者是害怕他人嘲笑自己,所以不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学习积极性不高,阅读能力也难以提高。如何提升聋生语文阅读能力成为广大特殊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焦点。该文从聋生语文阅读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分析入手,对如何提高聋生语文阅读能力的课堂技巧进行探究,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聋生由于其手语的特殊性,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无法靠听去感知语音,学习语言。上课时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课余就使用手语。因此,在社会中相对而言是一个较为封闭的群体。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加强聋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聋生阅读水平,提高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提高,顺利实现聋人和社会的交流。针对聋生语言发展的特殊性,在聋校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学生回归社会主流。  相似文献   

9.
李谦 《科技资讯》2014,12(25):159-159
作文是聋生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主要方式,是他们与普通人联系、沟通的重要纽带。聋校中学生的读写能力普遍较低,这就要求聋校的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的各个阶段,从聋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以及思维特点的实际出发,结合聋校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合聋生的教学方法,提高聋生的写作能力。运用完整的手语加夸张的口语,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表达,通过实践体验,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通过作文讲评,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规律。  相似文献   

10.
祁缨 《科技信息》2009,(7):258-258,325
在聋校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有利于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突出聋生的主体性,创设教学情景,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给聋校语文教学增添生机和活力。本文针对聋生的身心特点,从四个方面强调了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对聋校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一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有利于激发聋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调动聋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帮助聋生克服语言障碍;三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有利于形成互动式的学习氛围,帮助聋生形成研究性、探究性的学习习惯,培养聋生的创造能力;四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聋生的文化观念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1.
人的知识、才能是从那里来的?是先天就有的,还是后天才有的?唯物论的反映论认为,人的知识、才能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来自后天的实践。唯心论的先验论则认为,有的人从娘胎生下来就有知识、才能,是“圣人”。这也就是林彪和孔老二所宣扬的“生而知之”的天才论。  相似文献   

12.
杨芳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1):153-154
中等职业学校培育的是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德育则包含于整个中职教学中,其对学生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科学技术等等具有一定维系性、稳定性的功能。这种功能特别表现在某些精神文化方面,如道德文化、政治文化、哲学文化、心理健康等等,而这些文化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举措。一、中职生心理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混日子心理较重,缺乏成就动机。有些学生只想着在职业学校学习几年,拿一张毕业文凭,也有的学生未入校前就是过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进取心不强…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聋校学生出走时有发生。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在我们对出走学生的寻找和调查中发现,聋生出走,90%与社会聋哑人的诱骗有关。那么,社会聋哑人为什么有如此的诱惑力呢?除了我们已经知道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外,聋生自身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养成教育是高校育人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搞好这项工作,对强化德育功能,发展德育成果,培育现代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要通过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加强师德建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重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力作用等途径,不断促进大学生养成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5.
特殊教育的最终目标在于帮助残障者获得生存的能力,能够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且过上独立而有尊严的生活。鉴于各地办学情况不同,效益差别非常明显。特别是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办学质量不容乐观。主要原因有四:一是上级办学思想不端正;二是学校封闭式管理;三是家长思想存在误区;四是社会制度不健全。提高办学效益的途径是通过各种方法激发聋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调动聋生学习的热情,高质量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这也是特校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  相似文献   

16.
西周的乐教总归其要,就是道德伦理教育与乐舞艺术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与审美情感教育的共构一体.其中道德伦理与行为规范教育的核心就是德育。通过“乐”使人外在行为与内在的情感培养达到符合“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全日制聋校的培养目的施行要点之一,就是要注重聋生的听觉语言,形成和发展他们的语言文字能力。数学语言能力是学习数学本领的组成部分之一,是聋生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首要条件。该文从师生沟通、手语表达以及阅读习惯三个方面总结了聋生数学语言能力存在的问题,并探寻如何培养聋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8.
曾钦 《科技知识动漫》2007,(4X):137-138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及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内化与外化。促进其养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而德育工作仅仅依靠班主任的实行,往往是不够的。特别是当代的中职类学生,存在着知识水平差,但做人的态度更差的问题,这就更需要其他科任教师要根据实际,寓德育教育与日常教学中。在教学中,施行“无意识”教育,“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至心头。在数学教学中,我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养成教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养成中教学,在教学中养成,使学生在实现全面发展目标的过程中,进入养成“角色”。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养成教育的内涵及在德育中的地位,说明了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实施养成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浅谈高职生的养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寿娣  徐成 《科技信息》2008,(34):330-330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对于高职生文化基础素质的参次不齐,如何培养高职生的养成教育成为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新课题。注重高职生的养成教育不仅能从根本上提高高职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有利于提升高职生的就业力,为高职生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通过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和制定评价制度等途径使养成教育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