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自主研制一台加工尺寸范围为汽车、建筑机械、工程机械中的3800 mm×2400 mm×600 mm箱体类零件的粗、精加工的高效率五轴龙门加工中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款4轴实验用CNC铣床的设计思想和开发过程。该设计开发的4轴CNC铣床采用单片机AT89S51为控制系统主机,独立设置分度头为A轴,具有450 mm×450 mm×631 mm工作空间,能够实现复杂小微实验制件的加工。该系统的设计不仅能够实现CNC实验的目的,而且能让学生广泛参与实践,从而激发其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3.
张静海 《科技信息》2011,(14):344-344
一、问题的指出 我厂为武昌船厂设计制造的TK6925/180×50重型落地镗铣床,床身4节,行程18000mm,外型尺寸为5600×2420×700mm,如图1所示,每节床身各部尺寸要求一致性在0.02mm以内,这样给加工和测量带来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五轴机床进给轴实际位置预测方法和零件轮廓误差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轴机床加工零件轮廓误差预测方法。机床进给轴实际位置的预测,通过辨识选定机床进给轴传递函数和读取待加工零件插补指令、将各轴指令输入各轴传递函数获得。零件轮廓误差的求解,通过正运动学变换求解工件坐标系下待加工零件的指令位置轨迹和实际位置轨迹、求解二者之间的轮廓误差来实现。以S形试件为加工零件,以科德KMC600SUMT五轴铣车立式复合加工中心为加工机床,预测了S缘条直纹面A的轮廓误差。刀尖位置误差和刀轴姿态误差引起的零件轮廓误差随着直纹面的位置变化,误差分别在0.04mm和±7×10-5 rad内。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五轴机床加工零件轮廓误差预测方法,可以在加工前实现零件轮廓误差的精确预估,提前判断选定机床是否能够满足零件轮廓误差的要求,为优化加工参数、保证高速加工下的零件轮廓精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克服细长轴类零件车削加工变形对其加工精度的影响,尽可能提高切削效率,研究了根据加工精度要求和车削力大小,确定切削速度、进给率和切削深度的优化组合选取范围.使得工件变形大小不超过允许的极限值,从而满足加工精度要求以及为了尽可能提高加工效率,选择较大的切削用量等2种方案.此时,可根据工件刀触点处变形量的大小预修正原始数控编程刀位,进行误差补偿.车削实例表明,运用误差补偿技术能够实现柔性轴类零件的高效精密车削加工.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经济型的数控车床被生产企业广泛应用,但由于受到机床自身精度、使用刀具和其他因素的影响,经济型的数控车床只能加工精度不太高的零件.为了能在经济型数控车床上也能快捷稳定的加工精密零件,本人对经济型数控车床(使用GSK980TD数控系统)进行了技术改进.通过在经济型数控车床上加装电磨头,能同时完成车、磨一体的精密加工.改进后的经济型数控车床,也能快捷稳定的加工精密零件.  相似文献   

7.
 异型螺杆零件具有螺距和底径随角度变化的特点,在通用数控车、铣床上难以实现加工.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长杆异型螺杆专用数控铣床,应用FANUC 0i-MC数控系统;采用卧式铣床结构,由c轴带动工件旋转,x轴和z轴交流伺服电机驱动实现切削进给,铣刀主轴采用交流变频无级调速,数控螺杆铣床三轴三联动.研究表明,该成果对提高加工异型螺杆的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拓展数控铣床的功能,具有广泛的实际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三维精密微小零件加工,设计了一种桌面式龙门铣床。在机床设计及优化过程采取初步设计、结构分析及优化的步骤。为保证机床的加工精度,应用有限元法分析了机床的静态和动态结构特性,并针对分析结果对机床设计参数进行优化,优化后的机床最大静刚度位移量小于0.39μm,频响峰值点最大位移小于0.181μm;结果证明了该桌面式龙门高速铣床具有良好扩展性和结构性能,为微切削机理的研究提供了灵活可靠的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9.
以典型轴类零件(阶梯轴)为例,用数学统计和模型计算的方法对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加工的精度特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研究零件的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变化的规律性,从中可以预测用户对零件精度特性的选择及所选择金属切削机床的技术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0.
纳建虹  祁海龙 《甘肃科技》2014,30(16):41-43
通过对高精度中空轴类零件的尺寸研究,结合实际非恒温加工条件,制作20℃±2℃标准样件,提出了非恒温条件下加工中空轴类零件IT6级尺寸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龙门式混联机床的静刚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静刚度是机床设计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解基于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龙门式混联机床的静刚度性能,提出了一种分析方法,此方法同时考虑了并联支链和铰链的变形.根据微分误差模型,建立了机床刚度矩阵,得出了机床位置刚度和转动刚度的分布情况,着重讨论了铰链刚度对机床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工作空间内沿Y方向位置刚度具有对称性,转动刚度具有不对称性; 铰链刚度对机床刚度影响很大,在并联机床或者混联机床设计中必须选用刚度好的铰链连接形式.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双刀盘切向铣齿机的结构,分析其运动学原理,提出了进一步研制的改进设想。  相似文献   

13.
高速机床主轴部件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主轴部件分析模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弹簧阻尼单元模拟轴承支承的方法,建立了主轴部件动力学分析有限元模型.分别建立了采用两组和三组弹簧阻尼单元,且弹簧阻尼单元沿圆周方向以不同角度布置的机床主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不同支承情况及弹簧阻尼不同布置角度对主轴模态分析的影响.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合理的分析模型.以沈阳第一机床厂研制和开发的CHH6125高速数控机床主轴为对象,对主轴部件进行有限元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并将其和机床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博望镇是欠发达地区产业集群的典型区域,深入到博望镇及博望机床企业了解其产业和品牌建设现状.基于企业的视角,剖析博望机床产业品牌存在的问题:品牌意识不强、品牌基础薄弱、品牌数量偏少、品牌品质偏低、集群意识淡漠.探讨适合于博望机床产业品牌发展的对策:加强品牌意识、夯实品牌基础、提升品牌管理力度、加强品牌创新、依托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企业品牌.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论述了通过建立企业集团内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机床工具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数控机床现状及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数控机床在中国的地位及现状,分析了数控机床发展的趋势及我国现存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 SR—20型 PC 在一台八工位组合机床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实例进行设计分析。采用鼓形控制器逻辑功能的优点、建立梯形图,提出控制系统的标准化典型化设计及提高系统工作稳定性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万能工具铣床加工可转位刀具刀片槽的理论分析和计算机辅助分析,总结出由于加工过程中理论计算和实际调整过程中的舍入误差,三向回转工作台的制造和调整随机误差的存在而导致的刀具角度实际加工后的误差变化规律,同时指出了刃倾角、前角和主偏角选择对实际刀具角度的误差影响,给出了计算机辅助分析的数据和图形,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多年机床热特性试验研究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把专家系统技术及模糊决策技术应用于改善机床热特性的对策,形成机床热特性诊断及改善对策专家系统,它能依据热变形现象诊断出引起产生热变形超差的原因,提供为改善该机床结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的改善对策,文中着重讨论了系统在建立过程中的知识表示、推理机制等专家系统某些关键技术问题,并列举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0.
并联机床刀位文件生成及后置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TPS型并联机床为结构模型,阐述了数控代码生成原理及无干涉刀位文件的生成方法。给出了机床后置处理的公式化描述,建立了后置处理器的系统框架,探讨了后置处理过程中坐标变换和作业空间检验,提出了利用多余自由度优化动平台位姿的策略。研究了通过优化一组刀位文件的综合误差度来确定工件坐标系定位矢量的方法,提出了基于刀轴矢量的Descartes空间插补算法。提出的系统结构及算法已经在多台并联机床开发中得到应用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