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川西黄牛,西门达尔牛,黑白花奶牛及雷琼牛进行了血液蛋白多态性的检测,得出了Hb(血红蛋白),Tf(运铁蛋白)在各类群牛中的基因型及基因频率。通过卡方检验,计算各类群间的标准遗传距离,并进行模糊聚类分析。本文所采用的λ=0.837则川西牛与雷琼牛归为一类,黑白花奶牛与西门达尔牛归为一类。且川西牛与雷琼牛的Hb和Tf基因和基因型频率都具瘤牛特点。  相似文献   

2.
成都黑白花奶牛血液蛋白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成都市神仙树乳牛场103头一、二胎泌乳母牛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运铁蛋白(Tf)的遗传变异及其与生产性能,繁殖性状的关系作了初步分析,证明其血红蛋白型均为AA型(即慢带),Tf基因型频率AA型为19.4175%,AD型为33.0097%,DD型为42.7184%,AE型为1.9417%,DE型为2.9121%,未发现EE型。Tf基因频率Tf~A.Tf~D,和Tf~E分别为36.8932%,60.6796%;和2.4272%。305天平均产奶量DD型母牛比AA型母牛多769kg,差异极显著(P<0.01),AD型比AA型多406kg,差异显著(P<0.05),DD型与AD型之间差异不显著。对一、二胎产犊间隔期进行比较,AA、AD、DD间的差异均不显著。本试验对Hb的分析,证明成都黑白花奶牛为此种荷兰牛,Hb可作为鉴定品种的标记。从Tf的结果初步证明Tf~D基因对泌乳牛的产奶性能贡献很大,Tf类型可作为选种的辅助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3.
建昌黑山羊血液蛋白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淀粉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了建昌黑山羊血清白蛋白(A1b)、运铁蛋白(Tf)和酯酶(Es)等三个多态位点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为了分析又利用台湾本地山羊、西德有色山羊等有关基因频率资料,计算出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系数,并直接绘制出系统聚类图。结果表明,这三个品种山羊遗传距离均超0.1,说明它们都是独立的品种。  相似文献   

4.
对内江猪和伍隍猪的染色体C—带核型和Ag—NOR、6种血清蛋白(酶)(Tf、Po、Hp、Akp、Es和Am)多态性和2种血清酶(AKP和LDH)活力进行了研究,并以荣昌猪和杜洛克作对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内江猪与伍隍猪染色体C—带核型一致。两类群之间Ag—NOR的众数,每个细胞的平均数及8、10号染色体频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血液蛋白的基因频率除AKP外,其余差异均不显著;以五个基因座的基因频率(Tf、Po、Hp、8Ag—NOR和10Ag—NOR)计算的标准遗传距离聚类,内江猪与伍隍猪首先聚为一类,然后与荣昌猪相聚,与杜洛克相距很远,自成一类。并结合伍隍猪的形成历史、体形外貌、生产性能等综合考查,表明伍隍猪与内江猪的亲缘关系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5.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新西兰兔血液中转铁蛋白(Tf)红细胞酯酶-1(Es-1)、红细胞酯酶-2(Es-2)、红细胞酯酶-3(Es-3)血液结合素(Hp)7个蛋白座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位点均呈多态,借助所测位点的基因频率,计算了群体平均基因杂合度、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  相似文献   

6.
金堂黑山羊血液蛋白遗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研究了金堂黑山羊血液运铁蛋白(Tf)、后白蛋白(Pa)及白蛋白(Alb)三个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并计算了金堂黑山羊与成都麻羊、湘东黑山羊等七个山羊群体的欧氏遗传距离。结果表明:金堂黑山羊群体中Tf和Pa两个基因座均表现出多态性、Alb基因座呈单态;Tf和Pa两个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金堂黑山羊群体内的基因一致度高、基因多样度低、平均等位基因有效数少,是宝贵的山羊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新疆汉族人群乳腺癌的相关性, 按维吾尔医将乳腺癌患者分为4 种体液型,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新疆汉族139 例乳腺癌患者和72 例正常对照组ACE 基因I/D 多态性进行检测, 比较各组间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的差异。结果显示, 异常黏质乳腺癌患者组II 基因型频率(P=0.018)和I 等位基因频率(P=0.004)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异常黏液质乳腺癌患者组I 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异常黑胆质乳腺癌患者组(P=0.012)。由此得出, ACE 基因I 等位基因和II 基因型可能增加新疆汉族维吾尔医异常黏液质型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改良超薄层等电聚焦技术对海南岛543个无关中国人个体(汉族)的血清运铁蛋白的多态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海南岛汉族人群 Tf 亚型的基因型频率为:TfCl=0.710,TfC2=0.027,TfC3=0.258。在该人群中还发现三种罕见基因型,其基因型频率为0.005。该群体表型的分布符合 Hardy-Weinberg 平衡定律。本研究证明采用改良超簿层等电聚焦技术于人运铁蛋白多态性研究,能有效地分离各种运铁蛋白亚型,各亚型的基因频率分配在不同人种中有显著性差异。本文还就超薄层等电聚焦区带的分布及鉴别提出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藏山羊血液蛋白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80只藏山羊7种血液蛋白的多态性。藏山羊Hb、HLb、LDH、Am及Es未表现出多态性,而Tf和AKP表现出多态性,但变异频率很低0.882Tf~A、0.118Tf~B、0.156AKP~f、0.844AKP~o)。藏山羊平均基因杂合度为0.094。藏山羊与萨能、土根堡、安哥拉、波叶尔、南非土种、德国有色山羊和Granada山羊之间的遗传距离都非常小,在D=0.0026处聚为一类,表明它们可能有共同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0.
遗传算法用于电力系统频率特性参数辨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电力系统频率特性参数的求取问题 ,利用GA和系统的自动频率记录仪记录下的频率特性曲线来求取频率特性参数 KD 和Tf.辩识结果表明遗传算法可以较准确地用来求取KD和Tf  相似文献   

11.
采用PCR-RFLP的方法研究了哈萨克羊、多浪羊、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及哈萨克羊与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杂交一代的MHC-DRB1基因外显子2遗传多态性。结果显示,4个绵羊群体的MHC-DRB1基因外显子2表现出丰富的多态性,共检测到28种基因型和14个等位基因,其在4个绵羊群体间的分布存在不一致。对4个群体的遗传参数检测结果显示,MHC-DRB1基因外显子2的基因杂合度较大,遗传变异程度较高。根据MHC-DRB1基因外显子2在5个酶切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对4个绵羊群体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反映了4个群体间就MHC多态性建立的遗传关系,并初步探讨了4个群体间抗病性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新疆3个地方品种绵羊微卫星遗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利用10个微卫星标记对新疆北疆地区3个品种绵羊品种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统计了各品种的等位基因组成、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E)和平均基因纯合率(Ph),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各品种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品种间的遗传距离。结果表明:10个微卫星位点在3个绵羊品种中的多态信息含量除BM1824、MAF65、OarAE101、OarFCB48为低、中度多态外,其余6个微卫星均为高度多态,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绵羊品种之间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的分析;各品种绵羊总的平均PIC、h和E均低于、Rh高于国外其他品种的绵羊,其基因多态性和遗传多样性相对贫乏;各品种的分子系统发生关系与其来源、育成史、分化及地理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滩羊双羔系和单羔系血红蛋白(Hb)多态性的差异.结果表明,Hb位点鉴别出的两个等位基因HbA和HbB控制着三种表现型(基因型),其中实验组28只产双羔家系滩羊的基因型频率比对照组的62只产单羔家系滩羊的基因型频率HbAA低1.27%,HbAB低9.56%,HbBB高10.83%,而基因频率实验组比对照组的HbA低6%,HbB高6%,因而两组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新疆7个绵羊品种MHC区段微卫星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新疆北疆地区主要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利用SSR Hunter软件寻找5个微卫星标记,采用PCR扩增,1%琼脂糖凝胶电泳,对新疆7个品种绵羊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检测分析,统计了各群体的等位基因组成、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和平均基因纯合率,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出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群体间的遗传距离。结果显示新疆7个绵羊群体共发现28个等位基因,实验证明在5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569~0.7335,平均杂合度为0.6208~0.7437,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7118~4.4203,均属于高度多态性位点。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与其起源、育成历史及地理分布基本一致。这5个位点作为与生产性能相关的遗传标记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以催乳素受体基因(PRLR)作为绵羊繁殖性状的候选基因,运用PCR-SSCP方法对PRLR外显子10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对其多态性与绵羊部分繁殖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PRLR外显子10的2个基因片段存在PCR-SSCP多态,PRLR1扩增片段存在3种基因型,PRLR2扩增片段存在4种基因型;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显示,中国美利奴羊群体在2个位点都处于平衡状态;CE和DD基因型中国美利奴羊产羔数均值比CD和DE型多0.31只(P<0.05);AA基因型中国美利奴羊初生重均值比BB型重0.66 kg(P<0.05);DE基因型中国美利奴羊3月龄重均值比CD型重2.42 kg(P<0.05)。  相似文献   

16.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窦慧宏  龙桂芳 《广西科学》2006,13(2):139-142,146
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 fR)是完整的细胞受体的一个可溶性节段,通过酶免疫法或免疫浊度法可从血清中检出。sT fR反映机体贮存铁的数量以及所需铁的数量,是判断机体是否缺铁的一项敏感指标。sT fR可以定量评价骨髓幼红细胞的生成,尤其适用于评价各类骨髓红系显著增生的溶血性贫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β_2微球蛋白(β_2-MG)和尿转铁蛋白(TRF)对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50例为观察组,选择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50例作对照组,比较两组3种检验指标的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中CYS C,β_2-MG和TRF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根据临床病理分型的Ⅱ,Ⅲ,Ⅳ型患者血清中CYSC,β_2-MG,TRF水平浓度均高于Ⅰ型,血清水平呈递增性升高.结论通过联合检测CYSC,β_2-MG,TRF有助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早期诊断,并且能够准确、灵敏地反映肾小球功能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8.
选择分布在绵羊第6号染色体上的4个微卫星基因座OarDB6、BM1824、BM6438、BM6506,利用PAGE凝胶电泳检测微卫星在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超细品系中的等位基因数,计算等位基因频率(Pi)、遗传杂合度(H)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分析了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 微卫星DNA的多态性.4个微卫星位点OarDB6、BM1824、BM6438、BM6506在中国细毛羊品种超细品系中PIC平均值为0.6074,该4个微卫星位点可以用于中国细毛羊遗传多样性的评估.遗传杂合度平均值为0.86145,表明该品系绵羊遗传多态性丰富,群体遗传变异较大,并且4个微卫星基因座适用于绵羊的遗传连锁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阳离子交换体(solute carrier family 24member 5,Slc24a5)在不同毛色绵羊皮肤中的表达情况,探究其与毛色形成之间的关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分析黑色和白色绵羊皮肤中Slc24a5的相对表达量,并运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不同体色绵羊皮肤中Slc24a5蛋白的表达和定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Slc24a5基因在黑色绵羊皮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是白色绵羊皮肤组织的20.53倍(P0.01);Western blot印迹结果证实绵羊皮肤组织总蛋白中存在分子量约为51kD的蛋白质条带,且黑色绵羊皮肤平均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白色绵羊(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Slc24a5在绵羊皮肤毛囊外根鞘和毛基质处均呈阳性表达,且根据光密度值分析显示,Slc24a5在黑色绵羊中的平均蛋白质表达量显著高于白色绵羊.以上研究结果显示Slc24a5可能与绵羊毛色形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凝胶电泳法,分析了41份有芒小麦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结果表明,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16种Glu-1位点的等位变异,其中Glu-A1位点上有3种亚基变异类型,分别为Null,1,2*,优质亚基为1,2*,Null出现频率为70.73%,2*占17.07%,1占12.20%;Glu-B1位点有6种等位变异,存在的优质亚基为7+8/14+15/17+18,7+8亚基出现的频率最高,为56.10%,其它亚基类型频率依次为:17+18(17.07%)、7+9(14.63%)、13+16(7.32%)、8和14+15(2.44%);Glu-D1位点有7种类型,仅有一个优质亚基为5+10,2+12亚基出现的频率最高,为65.85%,5+10占21.95%,其次2、10、Dy10w、2+Dy10w、Dy10w+12均为2.44%;这16种变异共形成了17种亚基组合类型,其中Null/7+8/2+12组合类型出现的频率最高,占43.90%,其次为2*/7+9/5+10和N/17+18/2+12分别占9.76%,7.32%,剩余亚基组合类型频率均小于5%.该项研究结果揭示的部分有芒小麦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及其组合类型对小麦品质遗传改良育种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