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教学论》阐述了为实现将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艺术,其实现方式是班级授课制,遵循的是自然原则下多种教学技术,无论是实现方式还是原则方法,目的一是为知道自己、管束自己、最终皈依上帝——令生都是为永生做准备,二是教育出改良社会的人才,拯救当时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捷克。但《大教学论》所论述的教学艺术的核心是泛智教育——Comeinms一生所追求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究其泛智教育理念的根源,无非是人的教育,是一切人如何通过教育形成人。  相似文献   

2.
穿越历史长河,先贤智慧之光照亮了当代教育之门。理想的教育的确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孩子”“一切”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高要求,用智慧来成就孩子们的幸福,得让孩子获取真正的自由空间:即解放孩子,归还自由。  相似文献   

3.
在纪念叶圣陶先生逝世二周年之际,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一次学习了他的卓越的话文教育论著。这些论著的一个光辉思想,是“以学生为本位”的语文教育观。以学生为本位,就是语文教育须高度重视其教育的对象——学生作为人的发展、人的价值和人的作用;就是要始终把学生当作一切教学活动和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主导性思想象一根红线,贯穿在叶圣陶整个语文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之中。无论是他对语文教育理论的研究,还是他在从事语文教学、教材编写和教育行政领导工作等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都鲜明地体现了这一主导性思想。  相似文献   

4.
学生主体论与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观念转变就是由“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转为“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教育要“适合学生”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本教育观。从而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5.
人的需要理论无论是从理论角度还是从实践角度,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据。把人的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全面把握人的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本意义,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需要与人性的结合,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唐妙言 《科技信息》2013,(26):102-102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搞好教学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有力保证。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工作及其他一切业务工作的关系不是领导和指导关系,而是服务和保证关系。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和毛泽东同志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新途径、新方法,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新成效。  相似文献   

7.
从改革开放之初直至20世纪末,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和教育一直沿袭着"刚性管理"模式,很少关注人的精神领域.而柔性管理则注重人的精神世界,通过对人心灵的激荡和情感的关怀,激发其自觉行为和积极态度,从根本上体现"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新型教育理念.柔性管理是刚性管理的补充与完善,刚柔相济的管理体制才能提高其正确性、民主性与人性化程度,确保高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8.
肖鹏 《当代地方科技》2011,(14):158-159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教育唯一的目的是为了个人的发展,这个目的本身是"道德的"。然而,由于教育目的的制定受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和教育思想的影响,出现了"为政治"、"为经济"、"为国家"、"为社会"等种种外在的目的,违背了"人道"、"理性"和"公正",使教育目的的道德性受到挑战。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标面临许多道德困境,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应该重新审视教育目的,使教育目的重回"为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吴杨 《科技信息》2010,(20):I0387-I0387
课堂教学既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育过程,也是教师促进学生形成特定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过程.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都是在人与人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  相似文献   

10.
吴石川 《科技咨询导报》2009,(4):162-162,164
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摄影教学是教育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无论是教育技术影视方向还是教育技术数字媒体方向,都要涉及基本摄影知识。在飞速发展的数码科技大潮下,原本的摄影课程无论是教材、教法还是实验手段都与现实情况相去甚远。如何与时俱进,使摄影教学更进一步,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无论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方式都有了显著的变化,可以说呈现出全新的教育面貌。而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经久不衰的话题,是值得学校和教师追求的。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教师要用各种方法努力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积极为上     
鲁迅先生有一则誓词般的说法:“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前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部踏倒他!”是的,为了求生存,图发展,即便是难免在沉沉的暗夜中流泪,即便是难免在崎岖的摸索中彷徨,我们也还是终于要向一切阻碍挑战的!人生苦短,匆匆不到百年。  相似文献   

13.
车间生产现场是一切质量问题的集中体现之地,产品性能不达标或者不合格率上升,无论是外协件问题还是自制件问题;无论是设计问题还是操作问题,归根结底都反映到产品的质量问题上。本文从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入手,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基础工作的布置以及防错思想运用,使车间产品质量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大学人文教育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人文教育的提出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对当今大学教育的反思。无论是从人文教育对现代化建设的影响,还是从人文教育对人的本质的守护,我们都应该在教育的理念、教程的设置和改革以及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等各个方面促进大学人文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落实在教育领域就是要“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而日本著名教育家池田大作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人本主义。他所创办的日本创价大学的办学理念就是“学生第一”。其人本教育思想的内涵也正诠释了高校教育人、培养人、发展人的重要核心内容,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高校应如何践行“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理念,如何理解并内化池田大作人本教育思想的内涵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培养学生成人、成才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论以人为本管理思想之人的哲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20世纪管理学的发展,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从强调理性到强调人性,无论是管理的思想和理念,还是管理的实践,都发生了巨大的飞跃。其中对人在管理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日益引起管理学界的重视,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管理活动成功的关键;因此一切管理活动都必须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  相似文献   

17.
现在空调机已普及到每家每户,因而不管是严冬还是酷暑,人只要一进空调房,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了。但是你知道吗,我们人体内本来就已安装了一台"空调机",所以无论是冰天雪地的严冬还是骄阳似火的酷暑,我们的体温始终保持在37℃左右。如果体温不恒定,我们体内的一切生命活动便会无法正常进行,人就会生病,甚至丧失生命。那么,我们体内的这台"空调机"是如何运作  相似文献   

18.
范娜 《科技信息》2009,(18):227-227
教育应该做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如果做好后进生的工作,是教育成功必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从爱心、表扬、鼓励,信心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实践教学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姚伶 《昌吉学院学报》2003,(2):40-41,44
十六大报告明确了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目标 ,无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还是实现现代化 ,教育都起着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并且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从继续推进教育的规模发展 ;大力推进教育创新 ;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加强高校教学工作 ;积极推进教育开放五方面展开阐述 ,提出教育应不断加快发展步伐 ,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曾描绘出一幅不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由自由发展的个人组成一个联合体的未来图景。在这里,马克思畅想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发展,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将推动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伟大理想。通过这一理想的阐述可以理解,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仅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理想预见,更是马克思对于人的终极关怀,也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物质是基础,交往是条件,教育是有效手段,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离不开上述三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