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工程力学是地质类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针对地质类专业工程力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探索分析了工程力学在地质工程中的重要性,从工程力学理论联系地质现象,教学内容设计和例题和习题的讲解等方面阐述了地质类专业工程力学的教学思路.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力学知识运用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础力学实验"是在融合了理论力学实验和材料力学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新的教学体系。为适应"双一流"高校建设的要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将抽象的概念与多样的实验融会贯通,工程力学系基础力学实验中心从实验内容、实验设备等多方面对基础力学实验教学做出了重大改革与创新。主要阐述了基础力学实验教学新体系的建设,介绍了自主研制实验设备的应用及其教学效果,对于国内的基础力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工程力学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力学是机械类专业必不可少的基础理论课,具有对学生培养能力、传授知识、和提高素质的功能。工程力学教学应使学生认识力学的特点,使学生受到材料力学和理论力学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初步训练,为后继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工程力学教学应如何进行改革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功能,更好地培养现代高等教育需要的合格人才,将成为我们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笔者就此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4.
《力学》是所有工程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像工民建、机械、内燃机、热工等专业都对力学知识有非常高的要求.《力学》课程的内容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等.根据我校各专业的不同要求,分别划分为《工程力学》《应用力学》《建筑力学》.其中《工程力学》的内容为《理论力学》加《材料力学》;《应用力学》的内容为《理论力学》加《材料力学》再加《弹性力学》;《建筑力学》的内容为《理论力学》加《材料力学》再加《结构力学》.按传统的教学计划,讲授任何一种课程均需200学时,而现在《工程力学》安排100学时,《应用力学》安排120学时,《建筑力学》安排110学时,因此,课时数与教学任务的矛盾非常突出.  相似文献   

5.
黄土工程力学性质的变化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黄土工程力学性质的变化及控制因素,由黄土与红色古土壤工程力学实验资料表明,黄土的承载力、压强度与抗剪强度小于红色古土壤,这是它们经受了不同成壤作用的结果,通过分析实验得出粘化作用强,土壤力学强度大,粘化作用弱,土壤力学经度小,黄土地层工程力学性质在垂向上具有明显波动变化规律,这种变化是黄土与红色古土壤发育时冷干与温湿气候的交替变化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工程力学实验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机械类专业重要的实验课程之一,首先明确工程力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以材料力学实验为例,具体介绍了通过设计及实施在线教育与线下实体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混合实验教学模式。最后介绍了工程力学实验教学改革带来的几点变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子类专业创新实验课程的开设,实验过程中会面临一些普遍性问题。文中研究了创新性的定义、途径,学生在创新实验中的体验,如何帮学生树立良好心态,提升学习兴趣,教师作用定位,教材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1 目前工程力学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力学的新知识不断涌现 ,工程技术对力学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力学作为工科许多专业的核心技术基础课之一 ,目前正面临着尴尬的局面。一方面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知识体系的更新 ,要求学生对基础理论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技术基础课的内容更趋于复杂广泛 ;另一方面 ,学校和学生对基础课重视不够。中等专业学校给予各门力学课程的时数却越来越少。以前的基本作法是 ,你压缩多少学时 ,我就相应地减少多少内容。如不进行改革 ,已不能使学生得到足够的基本技能训练 ,不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近年来 ,中专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合并 ,从而构造出一门新的课程 ,一般称为“工程力学” ,这种做法对由于学时偏少 ,因而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不宜单独设科的建筑类专业是有一定意义的 ,但要进一步将工程力学与建筑结构合并为“力学与结构”则是值得讨论的。虽然工程力学和建筑结构联系紧密 ,但它们是两门不同的技术基础课 ,将二者合并起来的利不一定大于弊。我们认为工程力学的教学改革应当集中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两个方面 ,而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它只是形式 ,而形式是由内容决...  相似文献   

9.
先进工程技术和前沿交叉学科的飞速发展,给大学工程力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将如何增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到了首位。有鉴于此,本文将探讨新形势下工程力学教学的新模式,即如何能够在授课过程中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本文列举了机械、航天和新材料等领域中力学应用的工程实例.并提出了应该在教学中加强力学实验和计算机软件Matlab和Maple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10.
顾绍德,男,1938年出生,江苏省兴化人,汉族,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数理力学系力学专业(五年制)本科。毕业后留校,一直在同济大学工程力学系从事固体力学领域中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90年被提升为研究员,现任同济大学工程力学与技术系实验力学与工程测试研究室主任。主要业绩:在教学工作中,先后为本科生、硕、博士研究生主讲弹塑性理论、板壳力学、断裂力学、实验力学、现代光力学、结构可靠性光力学分析等数门课程和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带硕士、博士研究生近10名。教学效果优良,成绩显著。在科研工作中,…  相似文献   

11.
材料力学实验是理工科高校采矿、机械、土建、力学、材料等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或专业基础实验课程。以课程建设为契机,黑龙江科技学院对材料力学实验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文中从实验项目分类设置、分层次教学、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素质教育、开展对外服务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实践证明这些做法有助于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土木工程专业土力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动手及创新能力着手,探索性地提出了对土力学实验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改革措施。通过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及合理地设置实验项目,从而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基础力学实验》是工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力学实验与学习、生产和建设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工程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文中分析了实验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力学实验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提高力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通过优化力学实验教学,能激发出学生更大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工程力学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和专业平台课,在“教”与“学”方面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工程力学的课程教学中采用探究型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索意识、研究作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文分析了探究型课程教学的特点和组织形式,给出了探究型教学在工程力学中的两个实施实例。  相似文献   

15.
随着工程测绘行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就业形式的日益严峻,深厚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实践技能要求已使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测量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迫在眉睫。以校内课程实践教学实训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省级学科竞赛项目为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了指导教师团队和工程测量开放性实验实训资源为载体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分层递进施教,完善、创新技能考评和心理素质锻造机制,按照全过程训练、分阶段实施的步骤促进学生专业技术综合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土力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原 《实验室科学》2013,(6):81-83,86
土力学实验教学对理解土力学学科基本理论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土力学实验教学的现状、特点及主要问题等方面的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土力学的实验教学内容应当由浅入深地设置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应用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等四个层次,并结合实验对象、考核办法及实验室管理制度等方面,探讨了土力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以期在土力学实验课程中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从基础实验室到开放实验室,实验室的实验项目需要扩充和改善,根据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并结合实验室的状况,开发出了对比型、创新型、环保型及计算机型实验项目。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工程应用型自动化专业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激发兴趣,提高能力入手,探讨做中学的能力本位实验课程体系,构建了一套集基础验证性、自主设计性、工程研究性为一体的实验教学新模式,同时建立了有效的保障和促进机制。实践证明,该实验体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详细介绍了在"工程燃烧学"实验教学中,针对课程的特点摸索、总结出的"四步式"教学模式,即基础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科研型实验、创新型实验。实践证明,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极为有效。  相似文献   

20.
面向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师工作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该模式以教师工作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创新项目开发与实现为导向,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战胜困难的毅力.鼓励学生参加创新性实验竞赛,使学生具备灵活应用专业知识能力,通过深化开放学习、自主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