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研究重金属铬和镍在烟叶中的分布情况,测定了不同类型烟草烟叶区位中的铬和镍含量,结果表明:①烟叶中镍含量高于铬含量,镍分布均匀性较铬元素差;②烟叶中铬含量表现为:叶尖部、叶基部、叶边缘叶中部主脉;③烟叶中镍含量表现为:主脉叶尖部、叶基部、叶边缘叶中部.因此,卷烟原料的选用上应根据区位中铬、镍含量合理利用,提升卷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烟草中的挥发物对烤烟香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烟草中挥发性物质与其烟气质量的关系,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国内外约3000多个烤烟样品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烟草的产地、品种、种植条件、气候、烟叶位置及陈化对烟草中挥发性物质和烟气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所有烤烟中的挥发性物质的组分是相同的,但各组分的含量却有很大差别.对产于不同地区的卷烟烟气的强度、刺激性、风味和余味的评价表明,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质的差异,说明烟气质量可以根据烟草中含量相对丰富的挥发性物质来进行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3.
应用HPLC考察了不同烘焙条件下对白肋烟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得到了其变化规律,为提高混合型卷烟产品内在质量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工强度的增加,白肋烟中脯氨酸含量呈下降趋势;随着烘焙温度的升高,脯氨酸的含量下降趋势越明显;随着终端水分的下降,烘烤时间的增长,脯氨酸含量也逐渐下降,空气含湿量对脯氨酸的影响与终端水分相同;随着烘焙温度的增加,由于氨基酸参与合成amadori化合物,导致游离氨基酸总量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4.
正公司简介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是中国烟草总公司直属的烟草综合性科研机构。下设生态环境与烟叶质量重点实验室、烟草工艺重点实验室、烟草化学重点实验室、烟草香料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烟草基因研究中心、中国烟草科技信息中心、中国烟草标准化研究中心。主要从事烟叶栽培调制技术、烟草基因、卷烟加工工艺和配方、烟草化学、  相似文献   

5.
定量检测不同产地鲜烟叶与烤后烟叶中淀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含量,分析各糖类物质间含量相关性,比较烘烤前后各糖类物质含量变化,并研究不同产地鲜烟叶及烤后烟叶的糖类物质含量特性.结果表明:鲜烟叶中淀粉含量与烤后烟叶中葡萄糖、果糖及蔗糖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蔗糖含量与烤后烟叶中所有糖类物质含量均呈中等负相关;在鲜烟叶与烤后烟...  相似文献   

6.
田间状况下对烤烟下、中、上三个部位叶片生长发育过程中淀粉、总糖、还原糖等主要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烤烟田间叶片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烟叶部位的上升,淀粉含量随之增加,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表现为"∧"型的变化.随着叶龄的增长,新鲜烟叶中各部位淀粉含量逐渐下降;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较为复杂,没有呈现出明显的规律.三个烟叶部位之间淀粉、总糖含量的差异显著,还原糖含量的差异不显著;不同叶龄之间淀粉、总糖、还原糖含量的差异均不显著.叶龄与三种碳水化合物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烟叶中淀粉与总糖、还原糖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但总糖与还原糖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581*).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不同成熟度上部叶鲜烟素质及烤后质量.研究K326品种尚熟、适熟、过熟鲜烟叶素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随成熟度提升,鲜烟叶组织结构疏松度显著提升;SPAD值和色素含量显著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占比呈增长趋势;含水量呈降低趋势,叶片水分游离状态增强;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蛋白质含量先增长后降低,淀粉含量显著降低;易烤性...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与轻工部烟草工业科学研究所协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研究烟叶、卷烟的辐射贮藏,获得成功.最近这一成果在郑州通过技术鉴定.烟草是一种经济作物,卷烟工业的主要原料.我国烟草总产量居世界首位,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我省种植烟草历史悠久,为全国烟草重点生产基地之一,烟叶产量占全国年总产量的1/4,卷烟产量占全国年总产量的1/7.但长期以来,烟叶、卷烟在贮藏过程中,受到虫、菌的危害,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更为严重,常常造成大量烟叶、卷烟变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雪茄烟叶在晾制过程中,随着烟叶颜色变化,烟叶水分含量和外观颜色参数的变化,以雪茄烟叶中部叶为试验材料,测定了烟叶水分含量和外观颜色参数,并利用简单相关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等分析方法探究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烟叶在晾制过程中,随着烟叶颜色由绿变黄最终变褐,烟叶的外观颜色参数和水分含量也随之发生改变.简单相关...  相似文献   

10.
孙永军  王梅  刘建安 《科技资讯》2011,(24):125-126,128
2010年,针对密集烤房应用常规烘烤工艺所烘烤的烟叶质量不理想的问题,制订烘烤优化工艺措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工艺与常规工艺评吸质量香气量增加,刺激性减小;中部叶糖含量提高,上部叶淀粉含量降低;中上部烟烤后烟叶上中等烟等级比例提高,下等烟等级比例降低。鉴于优化工艺表现出的明显优势,适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烟叶采收方式、成熟度和凋萎时间互作处理对烟叶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烘烤时间推移,烟叶淀粉含量降低;烟叶分片采收时淀粉降解量在烘烤36h内最大,而带茎采收却在烘烤24—60h最大,且降解持续时间长;采收方式、成熟度、凋萎时间均影响烤烟上部叶淀粉含量,以成熟度影响最大,采收方式次之,凋萎时间再次。烟叶成熟时带茎采收、适当延长凋萎的互作处理组合(A1B2C2)淀粉含量最低,有利于提高烤烟上部叶可用性。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光照强度处理下,测定了心叶烟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及接种烟草花叶病毒后生成的枯斑数,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叶绿素含量逐渐减少,而半叶平均枯斑数呈增加的趋势,两者之间具有负相关性,且相关系数r=-0.95.  相似文献   

13.
谈谈果胶质     
一、果胶及其存在:果胶是一种多醣的胶体物质;广泛的存于植物组织中。在植物细胞壁中果胶质与纤维素及金属离子(Ca~(++),Mg~(++),Al~(+++)等)相结合而存在,形成不溶于水的原果胶质。它起着粘结作用,胶冻性大,特别是对于浆果的水分含量起调节作用。蔬菜、果实、及植物的茎、叶、根和种子中均含有果胶质,尤以柑橘、胡萝卜、饲用西瓜含量最高。兹列表于下: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菌群是影响烟草品质的主要生物因素。对采取不同措施将烟草微生物应用于烟叶发酵工艺中,从而改善烟叶品质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指出在今后的烟草研究工作中,不仅要继续分离选育优良的微生物菌种资源,而且还要深入探究其在烟草发酵过程中对吸食者的影响。提高卷烟的吸食安全性,加强烟草学科与其它相关学科的纵横结合,开辟新效益型研究领域等。  相似文献   

15.
烟叶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与烟叶的品质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关系,检测新鲜烟叶中淀粉含量,对于掌握烟株生长和烟叶品质有重要意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是烟草中较难测定的成分.研究以高氯酸为提取剂,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测定新鲜烟叶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分析方法.方法的操作步骤是,采用液氮研磨剪碎的鲜烟叶,用乙醇-饱和氯化钠溶液脱色,40%高氯酸溶液提取,直链淀粉采用在线氢氧化钠碱液分散二次进样显色,选择波长600 nm的滤光片,支链淀粉采用直接进样显色,选择波长570 nm的滤光片,连续流动法测定烟草中2种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检出限分别为0.49 mg/g和0.37 mg/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11.97%和104.41%.方法对两种淀粉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在5%以内.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造纸法烟草薄片对卷烟烟气一氧化碳(CO)释放量的影响,将不同比例的造纸法烟草薄片掺配于卷烟叶组中,分析发现卷烟CO释放量的变化与薄片掺配比例无明显规律性,但进一步研究却表明卷烟烟气的CO/焦油比与造纸法烟草薄片掺配比例有很好的相关性,文章分析了此现象的原因.对中国国内及国外生产的产品测试和研究还表明:造纸法烟草薄片的烟气CO释放量较高,基本与烟丝相当,这主要与其片基中纤维素类物质含量较高有关.文章最后还指出:①卷烟烟气CO/焦油比值参数,对指导科学应用造纸法烟草薄片进行卷烟产品的设计有重要意义;②为控制卷烟CO释放量,建议选用低CO/焦油比值的造纸法烟草薄片;③在满足吸味的前提下,低CO/焦油比值的薄片产品应作为我国造纸法烟草薄片开发的一个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以卷烟配方好用和配打易实现为目的,通过测定化学成分含量,研究分析了配方打叶过程中挑选、批次加工和配比等级数量对成品片烟质量均匀性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挑选等级数量越多,越有利于烟叶质量细分和配打等级纯度的提高,以及成品片烟质量均匀性的提高;2进行多批次加工模块的均匀性评价时,需要对所有加工批次进行逐个单一批次评价,再进行批次间差异的评价;3对2013-2015年77个烟叶加工模块分类研究表明,随着模块配打烟叶原烟等级数量的增加,烟碱CV值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18.
卷烟是一类特殊的食品,烟叶是这类特殊食品的原材料。为了减少烟叶的杂气,使卷烟制品吸味好,需将烟叶贮存1~2年,进行自然醇化,而烟叶在贮存过程中会受到烟草甲、烟草粉螟等贮烟害虫的危害,使其成丝率降低,造成严重损失;同时,虫粪、虫尸会败坏烟叶的吸味,引起烟叶霉变,造成间接损失。而我国烟叶一般都是用烟包以堆垛方式存放,贮烟害虫躲在烟垛之中,一般药剂发挥不了防治作用,只能用穿透力强的熏蒸剂才能杀死。  相似文献   

19.
钾盐在烟草燃烧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分别在烟草中加入硝酸钾KNO3、柠檬酸钾K3C6H5O7、草酸钾K2C2O4及酒石酸钾K2C4H4O6,并用差热分析(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DTA)、程序升温反应在线质谱分析(temperature-programmed reaction mass spectrometry on-line analysis,TPR-MS)方法对烟草进行了表征,用气相色谱法考察了主流烟气中CO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加入钾盐后,CO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钾盐含量为0.2475mmol/g的上述四种烟草样品上,烟气中CO含量按空白烟草T>KNO3/T>K2C2O4/T>K3C6H5O7/T>K2C4H4O6/T顺序排列。DTA给出的低温峰减弱、高温峰增强的结果表明,K^ 的加入改变了烟草燃烧过程中物质的转化历程,从而降低了卷烟的燃烧温度。通过对TPR-MS和DTA结果的联合分析,得出由于钾与烟草中的有机组分作用,含不同钾盐的烟草燃烧时产生了类似的含钾中间物质。证实了K^ 对烟草燃烧的作用机理,说明了钾盐降低烟草燃烧温度的原因。最后,还分析了主流烟气中CO含量的变化与DTA结果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为科学合理制定德雪1号烟叶晾制办法、促进优质雪茄烟叶的生产,以德雪1号下部叶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不同晾制方式下的晾制期间色素降解以及水分动态变化规律,对比调制后烟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不同晾制方式下,德雪1号下部叶叶片失水都表现为先慢后快的变化规律,常规晾制方式下烟叶叶片失水较快而主脉失水较慢,晾房晾制方式下烟叶叶片失水较慢而主脉失水较快;常规晾制方式烟叶色素降解速度前期快、后期慢,而晾房晾制方式烟叶色素降解速度前期慢、后期快;与常规晾制方式对比,晾房晾制调制后烟叶糖含量高,总氮烟碱含量低。综上所述,采用晾房晾制烟叶水分代谢协调,色素类物质降解充分,调制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有利于提高德雪1号优质茄衣产量、改善调制后烟叶品质,可在实际生产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