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该文从信息资源的管理问题着手,选择了数据仓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搭建了一个信息资源的管理平台,包括了信息资源的收集、信息资源的筛选、信息资源的录入、信息资源的分析以及信息资源的抽检五个过程。从不同的方面保证了信息资源的有效合理的管理,符合了信息的特性,充分发挥了信息资源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阐明了图书馆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的概念,对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保护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了能够更精确地分析林场资源变化情况,并预测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广西国有林场资源变化进行了详细分析,建立了林场资源动态变化敏感参数列表.对林场中的各种资源组成、资源价值权重、资源演化系数等主要指标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国有林场资源变化模型.利用广西国有林场资源变化的历史数据对模型进行完善和修正,同时,也通过对不同区域国有林场资源变化验证模型分析能力,最终利用资源变化模型对广西国有林场资源变化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4.
主要解决网格环境下动态资源的管理问题.首次提出了资源信用的概念,通过资源信用描述资源的可靠性和动态性.初步定义了影响网格资源信用的关键因素,给出了网格资源信用的简单计算方法.通过将资源信用模型嵌入资源调度系统,尽量将任务分配给信用值较好的资源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引入资源信用模型后,网格系统的稳定性有了明显提高,说明网格资源信用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电子文献资源与纸质文献资源采购整合的物质基础,探讨了文献资源采购整合的核心问题,并提出了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采购整合的机制。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了资源文件重要性的基础上,介绍了资源文件、资源文件类型和资源文件应用中的重要函数,并对资源文件的创建和编辑步骤作了详细的阐述,最后通过实例指出了资源文件的一般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参考湿地含义,结合旅游资源的定义界定了湿地旅游资源的定义;分析总结了湿地旅游资源的六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依据湿地资源本身的属性和湿地旅游活动的属性对湿地资源的分类进行了探讨;总结了研究湿地旅游资源的意义,认为对旅游资源的研究有利于加强保护及更合理地评价旅游地资源。  相似文献   

8.
在系统分析讨论了图书馆数字资源保障体系的新环境后,对数字资源的构成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就数字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数字资源组织的新原则,从资源管理角度分析了数字资源建设活动,并将其分为数字资源的组织规划、组织实施和组织评估进行阐述,指出了数字资源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种动态网格资源可用性风险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提出了网格资源可用性风险的概念,基于相关资源的作业历史信息,利用概率与统计的方法对资源可用性风险进行预测与评估,提出了单一网格资源与网格资源集合的可用性风险评价方法,并给出了基于资源可用性风险评价的网格调度算法.实验表明,基于资源可用性风险评价的网格资源调度算法,可有效的确定可用资源集合,降低网格作业失效率,提高网格资源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资源位的基本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国家资源位的基本分析框架,并对中国、美国和日本三国的国家资源位进行了计量分析.计量结果表示:中国各分资源位(除资本资源位外)普遍偏低,中国国家资源位综合指数与美国、日本的国家资源位综合指数具有较大差距.在构成中国国家资源位的各个分资源位指标中,人力资源位、技术资源位和信息资源位是影响国家资源位指数的关键资源位,基础设施资源位是影响国家资源位的另一重要因素.最后,本文分析了国家资源位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依据中国国家资源位存在的相对优势及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位对策.  相似文献   

11.
安阳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其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当前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旅游文化产业运行模式也不适应当前国内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围绕安阳市三"阳"开泰旅游文化开发背景,对当前安阳市旅游文化产业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分析,提出要通过转换政府职能优化旅游产业环境,组建旅游景区优秀旅游企业集团,实行市场化运作,整合旅游资源,形成优质旅游资源市场运行新模式,从而推动安阳市旅游产业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古蜀道是古代蜀国和秦国之间进行政治、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同时它也是联系西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重要通道,在沟通四川盆地和中原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蜀道沿线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旅游价值巨大,其旅游价值集中表现在三国文化旅游价值、宗教朝觐旅游价值、饮食文化旅游价值、军事文化旅游价值和科学考察及生态旅游价值等方面,深入开展古蜀道旅游价值研究,有助于促进蜀道沿线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旅游文化内涵的理解最终应落实在能渗透于旅游行为过程并实现了形式转化的文化形态。旅游文化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的文化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的科学。由旅游文化学的定义所决定,其学科体系应由旅游与文化的关系及基本范畴、旅游文化消费主体及其行为规律、旅游文化客体及其供给形式、旅游文化介体及其服务形式、旅游文化资源及其策划规则、旅游文化政策及其作用等六个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4.
灰色理论在黄金周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灰色理论研究了自2000年"十·一"黄金周以来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预测的灰色模型,并对今后4个黄金周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
天然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18972-2003)对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中在一级评价项目和二级评价因子系统构成上对天然体育旅游资源的评价出现偏差,不能较好反映其主要价值及为开发提供导向.为此基于其特殊性,本文提出天然体育旅游资源的评价,应以体育活动的自然空间和条件为主要评价对象,以人与自然的体育关系为评价内容,按观摩与参与两大评价范围,突出环境价值及区分专业性与大众性的评价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天然体育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模型.  相似文献   

16.
平顶山市旅游开发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平顶山市的旅游开发进行了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分析;提出了平顶山市今后旅游开发的对策:创建优美旅游环境;加快编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整合旅游资源,形成品牌效应;完善旅游线路,形成旅游网络.为平顶山市的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其它资源型城市的旅游发展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传统古民居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有着重要的旅游价值和广泛的旅游市场。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西递、周庄为典型案例就传统古民居旅游地旅游影响的居民感知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地居民对旅游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正面影响的感知强烈并趋于一致,但对旅游负面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矛盾不一,对旅游负面环境影响的感知也很明显。分析认为,传统古民居旅游发展的经济效应十分突出,但旅游发展也推动或加速了古民居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研究证实了由于古民居的生态脆弱和旅游容量有限,其旅游发展对生态环境有着高度的依存性。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陕西旅游产品的开发   总被引:23,自引:8,他引:23  
运用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等理论,分析了陕西旅游产品单一、渐趋老化;旅游类型单调、活力不足;世界级旅游产品太少、吸引力渐小;空间布局不合理、整合力不经等不足,提出了积极开发自然旅游产品,发展多元化旅游类型,增加旅游增长极,开发产品网络体系,打造名牌旅游产品,建立南北轴旅游走廓,挖掘旅游产品化属性,寻求物、化、科技、教育和旅游的结合,聘请化名人作旅游形象大使等旅游产品开发及旅游促销宣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While the importance of tourist satisfaction has been recognized by academic researchers for at least four decades, adequate tourist satisfaction models have not been developed or validated. This study presents a tourist satisfaction model for a destination and explores the antecedents (tourist expectations, destination image, perceived quality, and perceived value) and the consequences (tourist complaints and tourist loyalty) of tourist satisfaction using Guilin for the case stud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  相似文献   

20.
旅游文献资料检索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旅游大事的检索、旅游机构的检索、旅游名词术语的检索、旅游研究论著的检索等8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旅游文献资料检索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