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用DSC研究了不同PEEK含量不同PEEK粒径对PPS/PEEK熔融共混物中组分PPS结晶行为的影响。发现PEEK含量增加,PPS的T1升高,结晶峰宽增加,并由单峰变为双峰。并随PEEK的粒径减小,两相结晶行为相互影响增强,PEEK结晶峰宽变窄,TCo和TC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
PPESK—PPS共混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溶液共混-共沉淀的方式制备了含二氮杂萘联苯结构的聚醚砜酮-聚苯硫醚共混物,用熔融指数仪研究了共混物的加工性能,用DSC考察了共混物的热性能,用PLM,WAXD研究了共混物的结晶行为,用IR分析了两组分的相容性,结果表明,PPS可显著改善了PPESK的加工性能;在一定范围内,PPESK不影响PPS的晶型,但降低了PPS的结晶度,红外测试结果表明共混物属于不相容体系。  相似文献   

3.
用DSC研究PC/PET共混体的酯交换反应对共混体相容性及PET结晶与熔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共混体酯交换反应程度增加,共混体的相容性发生显著变化,即从无酯交换反应时的完全不相容,至部分相容,当反应程度较高时,共混体即完全相容,随反应程度增加,共混体中PET的结晶能力及结晶度均随之降低,共混体在酯交换反应占的升温过程中出现一新的冷结晶峰,该峰的位置及峰面积大小与反应条件密切相关,本文还报道了共  相似文献   

4.
通过X-射线衍射(WXRD)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初步研究了全对位聚芳醚酮酮(PEKK(T))的熔融结晶和冷结晶行为  相似文献   

5.
采用程序控温动态分析方法.以四氢呋喃为探针分子,通过考察四氢呋喃分子在PEEK样品上的程序升温解吸(TPD)行为,讨论了不同PEEK样品的结构特征.结果发现:探针分子与PEEK的相互作用受PEEK结构特征的影响;由探针分于四氢呋喃与PEEK的作用强度及与PEEK作用的探针分子量,可判断不同PEEK样品分子结构和结晶结构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稀土化合物对聚丙稀结晶形态与热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TGA 研究了稀土化合物对聚丙稀的热稳定作用. 通过电镜观察了经铬酸蚀刻的PP球晶在不同稀土化合物含量下的变化. 用X 射线衍射法比较了加入稀土化合物前后PPβ结晶峰及结晶度的变化. 结果表明, 在w (PP) / w (REC) = 100/1-0 ~100/2-0 范围内, PP热稳定性较好. REC对PP还有一定程度的成核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DSC法研究了单轴拉伸PET膜的熔融与结晶,并对其结晶度和热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采用红外光谱、广角X光衍射、示差扫描量热分析法研究全间位聚醚醚酮酮(PEEKmK)的基本物性与结晶行为。实验结果表明:PEEKmK红外光谱中1030cm ̄(-1)处有一特征吸收峰,其广角X光衍射谱在20.7°处的衍射峰消失。在不同温度下对PEEKmk无定形样品进行热处理表明:在较高温度(200℃~240℃)下样品才能结晶,其结晶程度远小于全对位聚醚醚酮酮。  相似文献   

9.
对淬火及淬火后变形Fe-P-N合金在-50℃~350℃温度区的内耗进行了测量,并用TEM观察、分析了合金中的第二相.结果表明,在N的质量分数不超过0.003%和P的质量分数小于0.064%的实验条件下,合金的SKK峰与Snoek峰的峰高比(hSKK/hSs)和Cp-2/3呈线性关系;在Fe-P合金固溶体区中有FeP化合物存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及SBS/CPE(氯化聚乙烯)共混体系的流变学行为。探讨了不同类型的SBS,SBS/CPE比例、CPE含氯量、增粘剂和增塑剂的含量等因素对粘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BS/CPE共混体系对PVC人造革的粘接有正协同效应,并可以得到熔融粘度比SBS小、而粘接力比SBS大的热熔性压敏胶粘剂。  相似文献   

11.
采取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聚醚醚酮(PEEK)和聚酯液晶(TLCP)二元和三元增容共混物, 用DSC和PLM对 共混物的结晶行为和结晶形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TLCP的存在使PEEK的结晶温度和结晶起始温度均略有升高, 增容剂(RCP)的加入延缓了PEEK结晶过程. 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表明, 液晶的加入加快了聚醚醚酮的结晶速度, 但随其含量增加结晶速度降低. 与二元共混物相比, 加入增容剂后对聚醚醚酮的结晶速度基本无影响. 增容后的聚醚醚酮球晶的尺寸下降, 很难看到Maltese十字消光.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聚苯硫醚(PPS)与尼龙6(N6)共混物的结晶与熔融行为,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 PPS 及其共混物的结晶形态。结果表明,共混物中 N6组分的存在对PPS 晶核的形成有促进作用;PPS 及其共混物在等温结晶过程呈现双峰特征是与 PPS 分子链的端基结构密切相关。经等温结晶处理的试样,在熔融时相应的 PPS 也呈现双峰,其低温峰随结晶温度的提高而向高温方向移动。PPS 及其共混物膜在一定条件下结晶后,可形成典型的树枝晶形态。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聚苯硫醚(PPS)与尼龙6(N6)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并以四种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率的提高,PPS 及其共混物从熔体开始结晶的温度降低;相同冷却速率下,共混物中的 PPS 的起始结晶温度较纯 PPS 为高。Ozawa 方法及 Harnisch 和 Muschik(H-M)法均能较好地处理该体系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数据,由这两种方法所获得的 Avrami 指数 n 值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14.
用DSC研究了多次扫描最高温度对PPS/PEEK溶融共混物熔体降温结晶中PPS组分的结晶行为的影响 .在 32 0°C熔融 ,PPS的结晶温度 (Tc)明显比在 4 0 0°C熔融的高 .32 0°C多次熔融 ,PPS的Tc逐渐降低 ,而 4 0 0°C多次熔融 ,PPS的Tc则提高 .最后 ,4 0 0°C熔融的Tc反而比32 0°C熔融的高出 8°C .在 32 0°C多次熔融 ,共混物中PPS组分的Tc由单峰分裂为双峰 ,4 0 0°C多次熔融 ,共混物中PPS组分的Tc下降  相似文献   

15.
对聚醚醚酮/二苯砜、聚醚醚酮/二苯酮所组成聚合物/稀释剂体系,采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聚醚醚酮多孔膜,探讨了制备具有耐高温、耐溶剂的聚醚醚酮多孔膜的可能性,对聚合物/稀释剂体系的相容性进行理论计算和分析,并研究了聚合物的含量对成膜多孔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1,4-丁二醇(BD)、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O2000)为原料,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醚酯(PEE)/纳米TiO2复合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纳米TiO2对聚醚酯结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的加入使硬段的熔点(Tm)下降,软段的熔点升高,而且在TiO2质量分数高时变化明显.硬段自熔体的结晶温度随TiO2质量分数增加稍移向高温,但结晶完成的温度移向低温;TiO2质量分数较高时,软段的结晶峰明显出现在较高的温度范围.而且硬段的结晶程度随TiO2质量分数增多而下降,软段结晶程度随TiO2质量分数增多而增大.在不同的冷却速率下,聚醚酯硬、软段的结晶速度都随TiO2质量分数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7.
在合成和表征不同类型的聚苯硫醚树脂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PPS的流变行为以及各类PPS的结晶度及热历程对不同结构类型PPS的结晶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种聚苯硫醚树脂在相同条件下的流变性能有所不同,各种聚苯硫醚树脂的结晶度,及热历程对其结晶行为的影响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Avrami模型分析聚苯硫醚(PPS)/碳纳米管(CNT)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行为,分别考察了PPS和复合材料的结晶动力学参数以及结晶活化能,揭示了PPS的等温结晶特性和少量CNT对PPS结晶行为的作用。结果表明:随着结晶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的结晶速率逐渐下降,说明复合材料的结晶是以依热成核控制为主;少量CNT的加入降低了PPS的结晶活化能,明显提高了PPS的结晶速率,同时使成核方式发生转变;纯PPS的Avrami指数n约为4,结晶方式为均相成核,而复合材料的Avrami指数n约为3,转变为异相成核;成核方式的转变大大的提高了PPS的结晶速率。  相似文献   

19.
用不同原料和方法制备了不同类型的聚苯硫醚树脂,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激光拉曼光谱及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对各种产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对不同类型产品的结构差异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用不同的原料和方法都可制备聚苯硫醚树脂,各种聚苯硫醚树脂的结构基本接近,但具有细微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