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外语习得的研究应主要研究成功的学习者:考查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机会和学习能力三方面。动机是学习者从事外语学习的根据,是影响外语习得的最重要因素,多数外语学习者的动机是交际需求和对外语国家态度综合作用的结果。外部环境提供的学习机会中,正规教学并非必须,语言材料也应当适合学习者的自然习得机制。学习能力方面主要分析语言认知的一些特点,理清个性及年龄对外语习得的影响,并归纳成功学习者的一些策略。对学习者因素的分析,可为调整我们外语教学的方式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潍坊学院学报》2015,(3):100-102
研究二语习得的目的是为了有效促进外语教学,因此必须充分了解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考虑外语与第二语言各自许多不一样的特点,二语习得相关理论是否符合中国在外语教学方面的实际,以及是否适合学习者的条件,根据外语学习人员的特点,对他们学习外语的心理过程、语言过程、教育过程进行科学的探索,从而把握学习的规律,寻找外语教学模式的最佳方法,提高学生的外语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3.
学习者个体差异是影响外语习得的重要内部因素,随着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重点从教师向学生转移,人们从不同角度研究学习者个体的构成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本文从态度、性格、学习风格入手,分析学习者个体因素的差异对外语习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游爱学 《科技信息》2011,(2):177-178
成人外语学习者作为一个外语学习的群体与其他外语学习者有很多相似和不同之处。通过对成人外语学习者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可以提供给语言教学一些新思路。本文从语言心理学的角度对成人学习外语;儿童习得母语;儿童学习外语的不同之处进行比较,探索适合成人学习外语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5.
张琛 《科技信息》2009,(34):I0132-I0132,I0134
情感因素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因素。积极、自信、放松的心态有助于语言习得;反之,消极、压抑、焦虑的情绪会阻碍语言习得。本文分析了学习动机、语言焦虑、自我意象以及自信心等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作用和影响;讨论了如何在外语教学中积极有效地利用情感因素,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外语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主性学习是外语教学中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强调语言学习者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本文首先对学习者自主理论进行探讨,然后针对传统外语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和我国学生外语自主学习的现状,结合笔者的教学研究以及实践经验,提出一些培养和促进学习者自主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自我界定与第二语言得习得之间的关系,分别探讨了自我界定与模糊容忍度、移情、焦虑等这些与第二语言习得紧密相关的因素的关系,而且从回归和自我服务回归的角度研究了自我界定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希望能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阐述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因素。最后指出,外语教师或者学习者自己能利用自我界定的特点来更好地促进外语学习。  相似文献   

8.
二语习得理论下高校外语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是对我国外语教学的一次全新尝试,对于高校学生外语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高校外语教学体系的完善都具有重要意义。二语习得理论在高校外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发挥不仅与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关,还与学校外语教学环境及课堂教学安排紧密相关。在实际开展过程中,部分高校还存在课程结构有待完善、第二语言学习环境不理想、外语教师教学能力不足及母语对于外语课堂教学干扰太强等问题。对此,高校需进一步优化学校外语教学环境,提升外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促进高校外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外语思维和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外语学习与外语教学中,词汇学习一直是学习者及教师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词汇的掌握程度对听、说、读、写、译等语言交流运用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词汇,提高他们的词汇运用能力,帮助他们实现词汇的长时记忆,成为外语教师们常常思考的问题。而学生也要遵循第二语言习得的规律,掌握并灵活运用多种词汇学习策略,增加自己的词汇量,提高听、说、读、写、译等语言交流能力。在本文中,笔者描述了几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技巧,以提高学生对词汇学习的兴趣与技巧的掌握。  相似文献   

10.
邢玉月 《科技信息》2012,(18):174-174
母语迁移是影响二语习得或外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在因素,是了解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的主要方面,也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的核心与主体,它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促进外语学习,负迁移对外语学习造成干扰。本文从语音、词汇和句法三方面探讨了母语迁移给目的语学习带来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还得出了母语迁移给外语教学带来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错误分析反映了语言学习者普遍的学习策略,是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的首要途径之一。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错误的界定.语言错误的来源.纠错策略。希望能促进学习者习得语言,也为第二语言习外语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从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出发,结合国外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探讨了外语学习者必须发挥其主动性亲自参与教学过程,并强调将教师的语言和学生的参与相结合,以提高外语教学课堂语言输入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外语教学和外语学习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何利用该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有效组织和安排外语教学,使学生能够尽快摆脱母语束缚,提高外语交际运用能力是本文的主要意图。  相似文献   

14.
二语习得理论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是关于母语习得之后任何其他语言的学习规律的理论。语言学习与教学都应遵循语言习得的自然规律。对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研究有助于语言教学效率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本文以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指导,研究和探讨语言习得对外语教学的影响以及在教学实践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外语教学是一种双边的活动。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更快地学习外语的教学法,各国语言学家进行了一个多世纪的研究,成果是喜人的。但对学生心理因素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直至本世纪六十年代起,外语教学研究才逐步转向学生的学习方面。Charles A.Carran的咨询法( Counseling─Learning), Georgi Lozanov的暗示法。( Suggestopedia),Tracy D. Terrell的自然法( The Natural Approach)以及James Asher的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等在这方面的研究尤为突出。他们认为:语言习得  相似文献   

16.
外语学习焦虑是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产生的担心或恐惧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外语学习产生负面影响;语言距离是影响学习者对目标语进行主观认知的重要因素,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加重学习者的外语学习焦虑。以Tobias的外语学习焦虑模式为基础,结合中国外语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分析以汉语为母语的外语学习者主观感知的语言距离对外语学习焦虑的影响,有助于就外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减轻外语学习焦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外语的主要的非智力因素之一。动机为学习者提供动力并指引方向。早期的研究把外语或第二语言的学习动机分为工具型动机和融合型动机。如果学习者学习外语或第二语言是为了实际需要,也就是说,学习外语主要是为了日后的工作或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英语学习缺乏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绝大部分语言输入依靠外语教学课堂,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在外语教学中非常重要;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内在化的过程,外语学习者必须发挥其主动性亲自参与这个过程。本文从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出发,结合国外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强调将教师的语言和学生的参与相结合以提高外语教学课堂语言输入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第二语言的学习受母语思维的影响。语言的普遍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外语,但语言的差异性又会给外语学习带来障碍。母语思维对外语学习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消极的影响。原有思维体系的打破与重建即创建一种新的外语思维体系是外语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 :错误语言系统的形成与基础教育的水平、社会文化环境对学习者学习心理的影响有很大关系。错误语言系统的形成对所有第二语言和外语学习者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 ,针对中介语的研究对基础阶段的外语教学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