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2 毫秒
1.
氨基酸分析是一种基本的蛋白质分析方法,在药品和食品等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氨基酸分析通常包含两个步骤,即蛋白质水解与色谱法分离检测。恰当的水解方法是保证氨基酸分析正确性的先决条件。系统地总结了氨基酸分析的前处理技术,对酸水解法、氧化酸水解法、碱水解法、酶水解法、微波消解法等水解技术进行了总结和比较,以期为相关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对猪血的利用,除供食用外,还用作油漆颜料等,但用量都不大。为了进一步开发综合利用猪血,我们对猪血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作了分析。取新鲜猪血5282克,经酸水解、中和、脱色及溶剂处理等步骤,制得白色复合氨基酸产物Ⅰ219克和浅棕黄色复合氨基酸产物Ⅱ264克。按全血计,复合氨基酸(Ⅰ+Ⅱ)收率约为9%。经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沉积物中水解和游离氨基酸的垂直分布特征。方法:采集60 cm大亚湾柱状沉积物样品,每2cm为一层分割,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每层样品中的水解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对分析结果进行曲线拟合的相关分析。结果:15种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中的丝氨酸、苏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和亮氨酸含量的对数值与深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中性氨基酸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和亮氨酸的水解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15种游游离氨基酸和6种中性水解氨基酸的垂直分布可用指数方程来描述;中性水解氨基酸和游离基酸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SiC颗粒辅助和微波预处理的方法,在单一酶水解、SiC颗粒辅助酶水解、微波预处理、SiC颗粒辅助微波预处理和全过程辅助SiC颗粒等5种处理方式下,测定了玉米秸秆酶水解的还原糖得率。结果表明:密封水解容器比预留通气孔还原糖的得率更高。在酶水解和微波预处理的过程中,SiC颗粒辅助都能促进玉米秸秆的酶水解,增加还原糖得率,且加入80目SiC颗粒比加入24目的还原糖得率更高。在微波预处理和酶水解全过程辅助SiC颗粒,加入80目SiC颗粒处理9 min时还原糖得率达到59.22%。SiC颗粒辅助微波预处理玉米秸秆的最佳水解条件为:密封水解容器,微波和酶水解全过程加入80目SiC颗粒,微波处理9 min、酶水解60 h。  相似文献   

5.
羽毛水解生产复合氨基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实验对利用鸭毛酸水解生产复合氨基酸的水解条件及水解液的脱色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盐酸浓度为6mol/L,固液为1/3,水解时间为12小时,其水解率可达58%。水解液脱色最佳条件为:脱色温度80℃,活性炭用量9%,脱色时间50min。  相似文献   

6.
脱脂豆粕酸法水解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豆粕为原料,进行了酸法水解制备氨基酸的研究,试验了酸浓度、水解时间和温度对α-氨基氮含量的影响,得到了较佳的水解工艺条件。当水解温度90℃,酸浓度为9%,水解时间24-30小时,α-氨基氮含量可达到1.22g/100ml以上。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下脚料的综合利用率,用4种商业蛋白酶对章鱼下脚料进行水解,并初步分析检测产物中的氨基酸和抗氧化多肽.实验结果表明:动物蛋白酶水解液中的复合氨基酸获取率占总氨基酸的57.12%,达到57.12%;而4种蛋白酶水解产物中肽类物质的·OH清除力IC50均小于1.28 mg·mL-1,Fe2+螯合力IC50均小于2.82 mg·mL-1,还原力随多肽质量浓度增加而提升;这种工艺条件和方法可以同时获取两类活性物质(复合氨基酸、抗氧化性多肽),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从淀粉及淀粉糖厂的副产物中提取蛋白质,然后进行酸酶水解制成复合氨基酸,作为调味品和软饮料等的生产原料。这种生物与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即能提高水解度又能防止氨基酸受到破坏。该法的工艺和设备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是开发和应用新的蛋白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9.
樊素芳  徐翠莲  王彩霞  赵士举 《河南科学》2009,27(11):1373-1376
以红枣为原料,对微波辅助法提取红枣多糖的工艺条件参数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红枣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料液比(g:mL)=1:20,温度80℃,微波提取时间1h,红枣多糖提取率最高可达3.1%.同时,将提取出来的红枣粗多糖用2%的盐酸水解后,直接与氨基酸进行美拉德反应,制备出棕色的具有芝麻酱香味的反应型香料物质.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以及氨基酸和多糖的质量比等条件对制备出来的香味物质的影响,得出其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10℃,pH值8.5,反应时间2.5h,多糖与氨基酸的质量比=1:2.在该条件下制备出来的香味物质产量高、香气浓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豆粕为原料 ,进行了酸法水解制备氨基酸的研究 ,试验了酸浓度、水解时间和温度对α─氨基氮含量的影响 ,得到了较佳的水解工艺条件。当水解温度90℃ ,酸浓度为9 % ,水解时间24─30小时 ,α─氨基氮含量可达到1.22g/100ml以上。  相似文献   

11.
立超高压提取-亲水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法(UPE-HILIC-DAD-ESI-TOF/MS)测定丹参中丹酚酸类成分的方法,并用于山东产区丹参中丹酚酸类成分的测定。采用单因素试验对超高压提取条件进行了系统优化;采用Waters XBridge Amide色谱柱进行分析,以水溶液(0.8%甲酸、20 mmol/L甲酸铵、30%乙腈、10%正丁醇)-乙腈(0.8%甲酸)为流动相体系,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25 ℃,检测波长为280 nm;采用DAD-ESI-TOF/MS对各化合物进行鉴别,采用HILIC-DAD对各化合物进行定量测定。在优化的提取条件下,超高压提取法的提取率明显优于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水浴回流提取法;采用HILIC法可以实现丹参中丹酚酸类成分的较好分离;通过ESI-TOF/MS获得的精确分子量信息和DAD获得的紫外吸收信息结合标准对照品可以对各化合物进行准确鉴别;对7种丹酚酸类成分(丹酚酸A、迷迭香酸、原儿茶醛、原儿茶酸、熊果酸、紫草酸、丹酚酸B)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各化合物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0~1.000 0),各化合物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311~0.438、1.218~1.517、0.104~0.147、0.375~0.527、0.303~0.401、4.025~4.935、35.628~44.255 mg/g。该方法提取效率高、分离度好,为丹参中丹酚酸类成分提取、测定和质量评价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综合比较、评价不同产地半夏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电位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硫酸-蒽酮法和酸性染料比色法对不同产地半夏药材中的总有机酸、氨基酸、多糖和生物碱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测定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产地的半夏药材中总有机酸、氨基酸、多糖和生物碱的含量差异较大。结论:半夏药材的质量受产地影响较大,经聚类分析可将39份来源不同的半夏药材分为Ⅲ类,第Ⅰ类产地主要为云南、贵州地区,这类药材中总有机酸、氨基酸、多糖和生物碱的含量普遍偏低,综合质量较差;第Ⅱ类产地为甘肃,质量居中;第Ⅲ类产地为四川,这类药材中各主要成分的含量较高,综合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微波辐射加热方法,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合成月桂酸甲酯,考察酯化反应条件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物甲醇、月桂酸和催化剂的投料摩尔比为n(甲醇)∶n(月桂酸)∶n(催化剂)为20∶1∶0.25,微波功率195W(30%),回流反应70min,酯化收率可达80%.产物用红外光谱,折光率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以蓝蛤为原料,研究了经超高压处理后蓝蛤酶解液中游离氨基酸、核苷酸和有机酸等含量的变化,同时分析了挥发性风味物质、蛋白质结构和外源添加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对风味蛋白酶和复合风味蛋白酶有激活作用,且对风味蛋白酶激活作用更强;超高压处理蓝蛤酶解液中游离氨基酸、琥珀酸及味精当量高于常压处理的酶解液;超高压处理酶解液鲜味及整体滋味更好,主要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增加,不良风味物质种类和含量减少,改变了其挥发性物质的组成,从而达到增香的作用。超高压能破坏蛋白质结构,促进了呈味氨基酸的释放,改善了酶解液的风味,提高了蛋白质利用率。超高压处理是通过提高蛋白酶活性特别是风味蛋白酶活性,破坏蛋白质结构,从而增加了蛋白质水解度,促进了呈味氨基酸、核苷酸、有机酸等的释放,改善了酶解液的风味。  相似文献   

15.
根据GenBank中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同源物种的AVPcDNA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技术得到了黑线仓鼠精氨酸加压素(AVP)基因部分cDNA序列,包括外显子2的全部序列和外显子1、3的部分序列,共433bp,并注册到GenBank(登录号:JN227681)。该段序列共编码143个氨基酸,二级结构预测显示片段中含较多的a螺旋。该序列与其他物种相应区域的比较结果表明其同源性为84%~92%,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2%-93%。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与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一致,该序列的克隆为研究AVP的表达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将有助于AVP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及功能分析,同时该cDNA序列可作为物种亲缘关系或遗传距离研究的理想标记。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鲍鱼中营养成分的影响,采用自然晾晒、热风干燥和微波真空干燥的方式,研究干制鲍鱼中多糖、总糖、胶原蛋白以及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自然晾晒的鲍鱼中多糖和总糖含量显著高于热风干燥及微波真空干燥,而胶原蛋白及氨基酸含量则显著低于其余2种干燥方法。其中胶原蛋白含量以微波真空干燥的方式最佳,但同热风干燥间相差不大;氨基酸含量以热风干燥方式最佳。综合整体实验结果,热风干燥及微波真空干燥优于自然晾晒,且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加工。  相似文献   

17.
为观察盘基网柄菌(Dictyostelium discoideum)在SIH培养基上对氧基酸的利用情况,以2.4-二硝基氯苯为衍生化试剂,研究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测定氨基酸的方法.在60 min内16种氨基酸达到基线分离,峰面积与氨基酸浓度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2~0.999.对发酵液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盘基网柄菌对赖氨酸的利用最为彻底,发酵后期赖氨酸已被消耗完全.蛋氯酸、色氨酸,精氨酸、组氧酸也较易被盘基网柄菌利用,而对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缬氨酸的需求不大.这一代谢特点为改进盘基网柄菌培养基组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1.采用动物酶一次性水解猪全血与干血粉获得含17种氨基酸的水解物,蛋白质含量达83.33%。对该水解物进行了氨氮、总氮、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的一系列分析。以水解物连续饲养小白鼠30天,未见毒性,分析饲喂30天后的小白鼠血浆蛋白及 SH 含量,发现血清蛋白含量增长,SH 含量未见变化.30天后肝组织重量及指数不变,解剖观察小白鼠也未见病变.进一步说明水解物无毒性,唯免疫器官脾脏增大21%,最后以1%浓度水解物添加普通酱油,结果提高氨氮32.43%.2.对比研究了硫酸水解猪血粉提制复合氨基酸工艺,又研究了猪血蛋白质水解液用石灰乳脱酸制备复合 L—氨基酸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红土镍矿微波水热法浸提镍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水热盐酸浸出方法对腐泥土型红土镍矿提取镍钴进行了研究,详细探讨了焙烧预处理、微波水热浸出温度和浸出时间对镍钴浸出率的影响.对于300℃焙烧预处理后的红土镍矿,微波水热温度为50℃,浸出时间为1 h时,镍的浸出率高达93.65%,钴的浸出率为87.86%.红土镍矿的微波水热浸出体系与普通水热浸出体系相比,镍和钴的浸出效果更好.研究表明,扩散过程是镍、钴浸出过程的主要限制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