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表面织构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加工技术在摩擦副表面加工制备出具有一定尺寸、形状和排列的微观结构的技术,是改善摩擦副摩擦学性能的有效手段.合理的表面织构设计可以显著改善机械零件表面的摩擦学性能,流体润滑条件下的表面织构优化设计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文中在分析当前表面织构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较详细地论述了表面织构的形态特征及作用机制,讨论了表面织构形状和方向、表面织构分布、表面织构参数、表面粗糙度、速度和载荷等因素对织构化表面流体动压润滑性能的影响,总结了表面织构流体润滑理论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当前表面织构化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润滑油极压抗磨添加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要地概括了润滑油极压抗磨添加剂的发展现状和研究动态,对各种润滑油极压抗磨添加剂进行了比较和总结,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和归纳.特别强调指出:稀土化合物作为润滑油极压抗磨添加剂在摩擦学领域具有诱人的应用前景,同时纳米摩擦学是目前和今后摩擦化学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3.
纳观摩擦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摩擦是一个非线性的、远离平衡态的热力学过程 有关滑动摩擦的研究是物理学中最古老、应用上也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与此不相适应的却是人们对摩擦中基本纳观过程知之甚少 ,至今还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理论 ,既可以解释摩擦中的宏观现象又可以解释其纳观机理 因此 ,在原子分子尺度上研究物质相互接触以及在表面的纳观摩擦机理是摩擦学研究的一个重大拓展和深入 本文较系统地综述了纳观摩擦机理的研究中取得的一些重要成果 ,重点介绍了几种重要的摩擦理论模型和相关的研究结果 同时提出这一研究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小波阈值法在图像去噪领域已经成为热门的研究方向,为了使人们能对小波阈值法有概括性的了解.在对小波阈值法现有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的前提下,总结出小波阈值法在图像去噪领域的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即阈值选择的自适应性,小波系数的分布模型,以及防止Gibbs振荡,并探讨了小波阈值法在图像去噪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摩擦材料是汽车、航空等领域的关键制动材料,为了提高摩擦性能的有效性和稳定性,该文采用定速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造粒氧化锆对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偏好指数选择(preference selection index, PSI)法进行了综合摩擦学性能优化,结果表明:当造粒氧化锆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摩擦学性能最优,摩擦系数达到0.49。综合考察了磨损率、摩擦系数、恢复率、衰退率、稳定系数、摩擦波动和变化系数等因素在衰退和恢复测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对磨损表面的观察分析了造粒氧化锆增强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机理,证明了稳定接触区的形成有利于获得优异摩擦系数和低磨损率。  相似文献   

6.
毛宇坤  陈文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4):14999-15010
表面织构技术是通过在材料表面制备出具有一定排列规则的几何阵列的技术,通过表面织构技术改性的材料能够有效改善机械零件、微零件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现已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众多工程领域。近些年汽车发动机正向高功率、高速的方向发展,将表面织构技术应用于汽车发动机以改善曲轴轴承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保证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也能够保持良好的性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近年来表面织构技术在摩擦学领域的主要成果;之后从表面纹理形状、深度、面积占有率、排列方式等不同方面进行了分类综述;根据摩擦系数、磨损量体现材料表面织构改性后的减摩抗磨性能。为提升发动机的性能,使汽车发动机在恶劣条件下的使用寿命得到提高。最后对表面织构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曲轴的今后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与预测。  相似文献   

7.
复合材料因性能独特而备受关注,但其自身结构复杂且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对其摩擦学性能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加强。为了对比不同摩擦配副对C/SiC复合材料摩擦性能及储油性能的影响,以C/SiC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运用销盘摩擦学试验方法,研究了C/SiC复合材料与45#钢以及C/SiC复合材料与ZrO2材料摩擦配副的摩擦学性能,采用三维形貌仪等仪器对C/SiC复合材料摩擦后的表面进行表征分析,研究其摩擦后的表面质量及其储油性能。结果表明,C/SiC复合材料与45#钢磨损剧烈,摩擦后表面储油性能严重下降;其与ZrO2对磨则摩擦系数较低,磨损量较小,摩擦后的表面仍保持了较好的承载性能及储油性能,是一种良好的摩擦配副。研究结果为拓展C/SiC复合材料的应用及揭示其摩擦学特性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钛合金是航空航天等领域不可替代的重要材料,但摩擦磨损性能的不足限制了其在更广泛工况下的使用。介绍了关于钛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的传统认识和新的研究进展,综述了有关钛合金磨损机制和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成果;总结了改善钛合金摩擦磨损性能的3类常用表面处理方法,即表面改性技术、表面合金化技术和表面涂镀技术;指出了当前钛合金磨损研究和性能改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提高钛合金耐磨性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 将不同阴离子结构的咪唑类离子液体作为镍基高温合金GH4738/硬质合金摩擦副润滑剂,研究其摩擦学性能,分析润滑作用机理。方法 分析离子液体的黏温特性和热稳定性,利用SRV-V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三维表面轮廓仪研究其摩擦学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润滑机理进行研究。结果 离子液体L-B104具有良好的黏温特性和热稳定性,具有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XPS结果表明在摩擦过程中离子液体润滑剂与镍基高温合金表面发生了复杂的摩擦化学反应,生成了具有较高韧性的金属氧化物与无机化合物,进而组成具有优异减摩抗磨性能的润滑膜,该膜能够有效隔绝摩擦副表界面的直接接触,从而起到减摩抗磨效果。结论 咪唑类离子液体L-B104作为镍基合金润滑剂,可以起到减摩抗磨作用,可进一步将咪唑类离子液体L-B104应用于镍基合金的切削加工领域。  相似文献   

10.
对不同速度和接触压力条件下含磷蠕墨铸铁干滑动摩擦表面的表面分形维数值进行了测算 ,并研究了这些分形维数值和相应的摩擦学性能数据的关系。结果表明 ,干滑动摩擦表面属分形表面 ,分形维数可以表示摩擦表面的粗糙程度 ,分形维数和摩擦系数、磨损率之间有明显的对应关系 ,且摩擦条件和表面形貌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呈现出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物竞天择的进化过程中,生物体形成了许多优异的摩擦学特性,并已成为仿生摩擦学的创新源泉。本文对生物摩擦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并从仿生减摩及脱附、仿生增摩及吸附、仿生耐磨材料和仿生润滑等4个方面回顾了仿生摩擦学的研究现状,指出了仿生摩擦学的发展方向;并探讨了生物摩擦学与仿生摩擦学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对离子注入材料表面改性及其在摩擦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大量文献资料表明,离子注入是改善材料摩擦学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许多金属离子或非金属离子均可注入到金属、陶瓷、高分子等材料的表面以改善其摩擦学性能.离子注入对材料表面耐磨性能改善的效果取决于注入离子的种类、注入剂量、注入能量和注入温度.讨论了为使该技术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实际摩擦学体系还须研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Animals and plants have developed optimal geometric structures, smart topological materials and multi-functional surface textures with excellent trib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the evolution of thousand millions of years and become models for tribological desig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finition and fundament of biomimetic tribology, investigates the status of self-cleaning of liquid-solid interface, adhesion between animals' feet and solid surface, wear characteristics of biological surfaces and biomimetic design, as well as the friction and bionic design on liquid-solid interfac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s of the tribological biomimetic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型碳材料——碳化物衍生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述了碳化物衍生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介绍了碳化物衍生碳的制备方法、结构与组成、在摩擦学及能源领域的应用,预测了碳化物衍生碳在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运用摩擦学实验与表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以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润滑的铜摩擦副表面膜,分析了表面膜中主要元素的存在状态和ZDDP的减摩抗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ZDDP在铜摩擦副表面形成了由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共存的反应膜,该膜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可有效减小摩擦磨损;此外,ZDDP还可通过对摩擦副表面的改性,增强其减摩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16.
纳米粒子作为润滑油添加剂能够表现出极好的摩擦学性能,在润滑油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和润滑性能,具有更低的摩擦系数,更好的抗磨性能,适合在高载荷、长时间工作状况下使用,在摩擦学领域起到重要作用。介绍了纳米润滑粒子的制备和应用现状,概括了纳米润滑粒子的摩擦学性能和机理,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小波分析及其应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小波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小波分析理论的基本内容。介绍了小波分析应用现状并概述了它在工程中比较成功的应用,讨论了小波研究的发展趋势,最后介绍了近几年来笔在小波分析应用中所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Tribological behaviors of some polymeric materials in sea wate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cean tribology, a new research field of tribology, is being established and developing.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tribology in sea water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ocean exploitation. In this paper, the tribological behaviors of UHMWPE, PTFE as well as Ekonol/PTFE, graphite/PTFE and CF/PTFE sliding against GCr15 steel and Ni-Cr-WC alloy in sea water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in pure water.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tribological behaviors of five polymeric materials in sea water are the corrosive effect and lubricating effect of sea water. When polymeric materials sliding against GCr15 in sea water, owing to serious corrosion of counterface by sea water, 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the counterface increases largely. As a result, the lubricating effect of medium decreases sharply and the plowing effect of counterface increases greatly. So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s and wear rates of five materials sliding against GCr15 in sea water are much larger than those under other conditions. Such wear model, depending on the corrosion of counterface by medium, can be called indirect corrosive wear. Under other three conditions, owing to the more superior lubricating effect of sea water than pure water and the better wettability of Ni-Cr-WC than GCr15,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s and wear rates of five materials increase in the following order: sliding against Ni-Cr-WC in sea water 〈 sliding against Ni-Cr-WC in pure water 〈 sliding against GCr15 in pure water. Moreover, compared with other materials, CF/PTFE is the one with more superior plowing and wear resistance in pure and sea water, which is a potential frictional material well suitable for pure and sea water lubrication.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纳米石墨烯在摩擦学领域引起了一番新的热潮,纳米石墨烯因具有独特的物化性能、超薄层间结构和优良的自润滑性能,将其作为润滑添加剂能够显著提高机体的摩擦学性能。文中综述了纳米石墨烯作为固体润滑剂、水基润滑添加剂和油基润滑添加剂以及与其他纳米粒子的复合材料作为润滑添加剂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石墨烯的保护层薄膜、低表面能、自润滑性能、复合材料共同作用等减摩抗磨机理;指出了纳米石墨烯存在的问题,如不同添加量的石墨烯对溶液的抗磨减摩影响较大,石墨烯的层数和结构都是影响机体抗磨减摩的重要因素,并对今后石墨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