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了尚未见报导的13种稀土离子和硅、钼组成的三无杂多酸铵盐,产物的组成为(NH_4)_(13)[Ln~r(SiMo_(11)O_(39))_2]·nH_2O和(NH_4)_(12)[CeⅣ(SiMo_(11)O_(39))_2]·nH_2O。用X射线衍射红外、紫外分光、电位滴定、薄板层析、热重—差热分析、静热试验等研究了所得产物。探讨了合成产物阴离子可能的构型及配位情况,考察了整个系列合成产物的稳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並作出了可能的解释。对溶液组成的研究表明,溶液里存在着Ln:SiMO_(11)O_(39)~(8-)=1:1和1:2的两种杂多阴离子。  相似文献   

2.
某些6—钼碲酸盐用作催化剂应用于工业上后,对碲的杂多化合物的研究引起人们的关注。大量杂多酸催化化学的研究表明,钒原子取代钨(钼)后所形成的混和杂多化合物往往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我们在系统研究碲的杂多化合物过程中,合成出几种文献上未见报道的含钒6—钨(钼)碲(Vl)酸铵:(NH_4)_7TeW_5VO_(24)·5H_2O,(NH_4)_8TeW_4V_2O_(24)、H_2O,(NH_4)_9TeW_3V_3O_(24)·H_2O 和(NH_4)_7TeMo_5VO_(24)·8H_2O 并研究了它们的一些性质。(NH_4)_7TeW_5VO_(24)·5H_2O 的合成方法是向60℃ 0.2mol钨酸铵溶液中加入溶于20ml 水中的0.4克 H_6TeO_6溶液、以醋酸调 PH 至3.5,回流3小时。然后加入溶于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镧的杂多钨酸盐络合物 K_7LaW_(10)O_(35)·16H_2O、K_(11)[La(PW_(11)O_(39))_2]·12H_2O、K_(13)[La(SiW_(11)O_(39))_2]·16H_2O 三种钾盐的制备条件和一般物理化学性质,提供了三种盐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分析和差热分析以及 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并时结构中 La 的成键情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新的合成路线合成出未见于文献的二钼取代钨的新型杂多化合物系列,经元秦组成分析确立示性式为 K_(11)[Ln(PMo_2W_9O_(39))_2nH_2O(Tm=La、Co、Pr、Nd、Sm、Eu、Gd、Tb、Er、Yb)。并研究了上述化合物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磁化率、核磁共振,极谱分析、X 光电子能谱。考察了杂多化合物的热引为,确定了热分解温度及结晶水的含量。Ln(PMo_2W_9)2及 PW_(12),PMo_(12),PW_(11),PMo_(11),PMo_2W_9的重要红外光谱列于下表,以兹对比。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用离子交换法首次制得固体11—钨钴合镓酸。用复分解法制备了未见文献报道的ZH_5[Ga(H_2O)CoW_(11)O_(39)]·xH_2O(Z=Zn~(2+)、Ni~(2+)、Mn~(2+))。研究了它们的红外、紫外、x—射线粉末衍射和差热性质。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首次合成了镧系元素的杂多钨铝酸钾 K_(11)[Ln(AIW_(11)、O_(39)H_2)XH_2O(Ln=La、Ce、Pr、Nd、Sm、Gd、Dy)。通过元素分析、差热一热重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 光电子能谱,核磁共振谱等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镧系元素杂多化合物的制备及研究七十年代后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类化合物的制备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已知具有 Keggin 结构的杂多阴离子 XW_(12)O_(40)~(n-)(x=B、Sj、Ge、P、As)在合适的 PH 条件下可以形成11一系列不饱合杂多阴离子 XW_(11)O_(39)~(+4-[4]),后者能都作为配体与许多金属元素的离子生成杂多化合物。据此我们制备了未见文献报道的 K_(13)[Ln(GeW_(11)O_(39))_2](Ln=La、C、Pr、Sm)化合物,并研究了其物理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导了用溶胶—凝胶法自生压力下水热合成12—硅钼酸盐,并成功培养出结晶完美的大单晶体。四圆x射线衍射研究结果证明,这种12—硅钼酸盐具有Keggin结构。晶体由SiMo_(12)O_(40)~(4-)杂多阴离子及NH_4~+(C_4H_9)_2N~+H_2和H_2O分子组成,杂多阴离子SiMo_(12)O_(40)~(4-)按晶体所属空间群对称性要求,在三维空间中排列成网状结构,正离子NH_4~+,(C_4H_9)_2N~+H_2及中性水分子则处于网状结构所具有的结构孔道中,以其正电荷及氢键形成能力连接杂多阴离子网状结构,首次将二正丁胺引入杂多酸骨架,且二正丁胺以质子化的形式存在于结构中。  相似文献   

9.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低含量钼已有报道,但关于高含量钼的测定,尚未见到有关文献。本文测定的样品是铜钼杂多酸 H_6[Cu Mo_(12) O_(40)]·xH_2O,其中钼的含量可高达55%。利用原子吸收法测定这样高的含量,努力提高测定的准确度是十分重要的,否则杂多酸的组成将无法确定。为此,本文应用正交试验选择条件,把回归分析中的相关系数γ作为考查准确度的指标,从而获得了提高准确度的最佳实验条件。分析结果系用回  相似文献   

10.
杂多蓝(简记为 HPB)是一类混合价态配合物,是由杂多酸及其盐还原后得到的.在结构上,杂多蓝与同类型的杂多酸相似,但具有与杂多酸不同的重要特性,在氧化还原催化、分析化学及光化学领域中已逐渐显示出重要的应用前景.论文作者报道了8种1:12系列钼系杂多蓝 K_1H_2XMo_(12)O_(40)·nH_2O(X=Si,P,As,Ge)的制备和离析方法,并通过元素分析、  相似文献   

11.
首次合成出两种未见文献报导的杂多化合物2[N(C_4H_9)_4]_2O·8MoO_3·1/2 V_2O_5·8SiO_2·6H_2O和1.15[N(C_4H_9)_4]_2O·7MoO_3·1/2 V_2O_5·8H_2O,并测定了它们的IR、UV、XRD、TG和DTA。前者对光敏感,放置时由黄变绿,其酸溶液可被乙醚萃取,生成醚合物;其酸不稳定,放置时即分解而出现沉淀,得不到固体酸,其阴离子与四丁基铵阳离子之间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后者的酸溶液也不稳定,放置时亦分解而出现沉淀;其阴离子与四丁基铵之间的作用与前者不同,它对光不敏感。  相似文献   

12.
在对SiMo_(12)杂多酸降解过程的研究中,首次从H_4SiMo_(12)O_(40)直接降解合成出其降解产物(NH_4)_8[SiMo_(11)O_(39)]·14H_2O。经组成分析,确认其为SiMo_(11)铵盐。利用紫外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电位滴定、tga—dta热分析、薄板层析等现代分析手段对合成产物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钨磷酸的碱度研究是解决它的结构的重要方面。多年来,对钨磷酸碱度的看法,一直是在争论之中。Rosenheim(1917)首先提出为七元酸(H_7[P(W_2O_7)6]·nH_2O);后来Keggin(1934)用X射线法研究了晶体结构,认为是三元酸(H_3[P(W_3O_(10)_4]·xH_2O)。这二种相对立的看法,Jander根据电导滴定结果,作了统一的解释;他认为Keggin的工作并不排斥Rosenheim的七元论,因为杂多酸中的水分子由于受多个W_3O_4基团的影响,在溶液中可以解离成酸:  相似文献   

14.
首次合成了亚甲蓝的Keggin结构杂多酸超分子化合物 (MB) 3 [PMo12 O40 ]2 ·4H2 O和 (MB) 3 PMo11FeO40·5H2 O .用元素分析 ,IR ,Vis UV ,XRD和TG DTA等方法对标题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 :杂多阴离子仍保持完整的Keggin型结构 ,有机阳离子与杂多阴离子以静电引力作用形成超分子化合物 ,具有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能 ,其光致变色是由于钼离子与有机基团间发生了电子转移反应  相似文献   

15.
首次测定了K_5SiFe(H_2O)W_(11)O_(39·21H_2O和它的二聚体K_(12)O(SiFeW_(11)O_(39))_2·22H_2O的穆斯堡尔谱。根据穆斯堡尔参数、磁矩,红外光谱,电子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图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讨论了二聚体的未知结构及其与性质之间的联系。实验测得的穆斯堡尔参数、磁矩和内层电子结合能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以离子交换——复分解法制备了未见文献报导的[Ln(PW_(11)O_(30))_2]~11)-(Ln=La、C_e、Pr)的铜盐和镍盐,证明H_(11)[Ln(PW_(11)O_(39))_2]化学物种在稀溶液中可以稳定存在。讨论了所制备化合物的IR和UV光谱。  相似文献   

17.
前言杂多酸具有酸性和氧化性,它们可作为酸型催化剂和氧化型催化剂或双功能催化剂应用于许多均相和多相催化反应中。新型杂多化合物的合成是多酸化学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方面。等曾报道,利用 Na_2WO_4,NaVO_3与 H_2SO_4反应,用乙醚萃取法合成出了1:5和1;6钒钨杂多酸—H_3VW_5O_(19)和 H_3VW_6O_(22)。他们的实验比较简单,组成的确定主要根据化学分析结果。C.M.Flynn,Jr 和 M.T.Pope 的工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在我们的前两个报告中,曾报道制得了三种迄今未见于文献的钨铈杂多酸溶液,其阴离子组成为[CeW_8O_(28))~(4-),[CeW_(10)O_(35)]~(6-)和[CeW_(12)O_(42)~(8-)以及制得固体酸H_8[CeW_(12)O_(42))·55H_2O和H_4[CeW_8O_(28)]·2H_2O。由于钨铈杂多酸不能被经典的乙醚萃取法萃取,我们曾在各种条件下进行探索,均遭失败。考虑到胺同含氧的有机物相比极性较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H_mPV_nMo_(12-n)(n=0~2)的降解过程,结果表明:随钒取代数n的增大,其降解产物愈趋稳定。对于钒取代数小的杂多酸。在降解过程中会自动转化成更稳定的钒取代数较大的降解产物。合成了H_5PV_2Mo_(10)O_(40)的降解产物(NH_4)_7H_2PV_2Mo_9O_(39)·15H_2O。利用紫外、红外、热重—差热、x射线粉末衍射等对所合成的产物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pH值为5.5的HAc-KAc缓冲溶液中,以α-K8[SiW11O39]·13H2O和Ce(NO3)3为原料合成了硅钨杂多酸根稀土双系列化合物K13[Ce(SiW11O39)2]·19H2O,并用IR、UV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i空间群,α=1.374 5(3)nm,6=1.933 1(4)nm,c=2.085 3(4)nm;α=112.24°,β=106.35(3)°,γ=96.72(3)°;V=4.762 8(16)nm3,Z=4,Dc=4.462 Mg/m3;F(000)=5 588,u=27.708 mm-.由13054个可观测衍射点[I≥2σ(I)]用于精修所有的结构参数,得一致性因子R1=0.0743,wR2=0.170 8.单晶结构解析表明,标题化合物的分子由13个钾离子,19个结晶水分子和1个杂多阴离子[Ce(SiW11O39)2]13-组成,化合物中Ce3+离子为八配位,畸变的四方反棱柱构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