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分析了几种典型平行杆系机构的结构特性,对各平行杆系机构进行了位移、速度、受力分析,总结了平行杆系机构位移和速度缩放特性、平移特性及杆系可伸缩性,研究了平行杆系机构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袁天生 《江西科学》1991,9(2):85-93
介绍了平面曲线杆系结构的电算方法,这个方法可以计算整个平面杆系结构,其中包括连续梁、平面桁架、平面刚架、平面刚铰混合结构、圆曲线平面杆系结构以及部分圆曲线杆部分直杆所组成的平面结构.文中列举了8种结构的计算结果和一座三跨拱桥的全部计算过程.本文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相似文献   

3.
研究用伴随变量法进行杆系结构的灵敏度分析,采用与有限元分析相同的离散方式,推导了伴随变量法的基本计算公式;以位移和应力为约束、截面参数为设计变量,详细分析了应用基本公式进行杆系结构灵敏度的各个步骤,实例分析证明了伴随变量法易于操作、高效、高精度的特点和灵敏度信息行提高结构设计效率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
为区别常规冗余度概念,给出了弹性冗余度定义.鉴于杆系结构的弹性冗余度与几何拓扑及弹性刚度有关,通过对势能方程求解微分,得到结构的平衡方程、物理方程和几何协调方程;将几何协调方程线性化,代入平衡方程和物理方程,得到弹性冗余度的计算公式,并用Matlab编程实现该算法.经典算例揭示了杆系结构的弹性冗余度特性.
关键词:
杆系结构; 冗余度; 弹性冗余度
中图分类号: TU 353
文献标志码: A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以往建筑结构分析程序设计中所使用的程序设计方法及其缺点;论述了面向对象方法的优势;结合平面杆系结构分析的实例,探讨了面向对象方法在建筑结构分析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平面五杆并联机器人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拉格朗日法推导出平面五杆并联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得出驱动力矩的表达式.通过对平面五杆并联机器人模型的分析,得出了平面五杆并联机器人的主动关节等效惯量、耦合惯量和驱动力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给定的运动规律,机构的位形对系统的主动关节等效惯量、耦合惯量和驱动力矩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可视化空间杆系结构有限元程序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视化编程语言将空间杆系有限元计算封装为动态连接库(DLL),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描述了空间杆系有限元模型的类,并用数据库技术实现了空间杆系有限元的格式化输主输出。通过对实例的测试,说明该程序实现了可视化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对杆系结构引入一个描述节点间相互关系的简单矩阵,将所有节点的有关数据组织起来,使某些杆系空间结构、平面结构的手算方法在计算上简便易行,并使具有大量节点的复杂杆系在微型机上计算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9.
针对空间杆系结构有限元计算结果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适合于空间杆系结构有限元计算结果图的生成方法 .利用有限元计算结果文件生成变形图、计算截面的内力图、应力图 ,用图形直观地显示杆系结构受力变形的情况及其用户所感兴趣单元上的内力和应力情况 ,并给出了QTZ2 5型塔式起重机的有限元计算结果图的生成算例 .该方法生成速度快 ,算法简洁 .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杆系结构引入一个描述节点间相互关系的简单矩阵,将所有节点的有关数据组织起来,使某些杆系空间结构、平面结构的手算方法在计算上简便易行,并使具有大量节点的复杂杆系在微型机上计算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11.
多传感器数据并联融合加法电路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等效电路转换的原理,采用建模的方法逐一阐述了多传感器数据并联融合加法电路的结构形式、设计原理;各传感器阻抗灵敏度的匹配原理;各并联支路不平衡调节原理.引入隔离电阻的概念缓解了多传感器并联使用状态下对支路阻抗灵敏度调节时所产生的相互影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TPM手控器属于杆系结构 ,设计原则为重量轻、强度精度高。机构的固有频率对操作性能的影响较大 ,用有限单元法建立机构的模型 ,分析了不同截面形状对机构固有频率的影响 ,为高精度手器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将杆系节点处的平衡条件作为约束条件,利用Lagrange乘子将约束条件引入到以"基面力"和位移对坐标导数表示的余能泛函中,从而将条件驻值问题转化为无条件驻值问题.应用该余能原理可直接计算出杆系在发生大变形时的内力和位移,算例说明余能原理用于杆系大变形的计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以有限元法的思想为基础,将梁的弯曲问题的初参数法推广应用到杆系结构,提出杆系结构的一种新解析法。采用本方法分析杆系结构的内力与变位的问题,可使整个推导过程与所得解答更加简洁精确。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平面杆系结构破损评估理论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探讨了用动力测试和分析的方法对混凝土平面杆系结构进行破损评估的理论,提出了用残余力向量判定结构破损的部位和用加权灵敏度分析评定结构破损程度的方法,通过钢筋混凝土框架动,静力测试结果对比分析,证实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并联机床驱动杆铰链位置误差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并联机床运动精度,解决其铰链误差对运动精度的影响问题,以东北大学开发的3-PTP并联机床为分析对象,采用叠加原理,建立三自由度并联机构驱动杆铰链误差模型;采用矩阵范数分析驱动杆铰链误差对动平台终端运动精度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结构参数λ大,不利于减小工作空间内动平台位置误差的最小值,但对其最大值影响不大.该误差模型的建立为此并联机床进一步优化机构设计参数以及误差补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一实例,介绍了用计算机处理杆系结构中分布载荷的方法。该方法弥补了以往设计中粗略估算所带来的缺陷,使设计精度比手工计算提高50%,同时提高了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18.
将高玉臣提出的弹性大变形的纯余能原理(即只含有未知的内力分量)用于杆件系统的内力计算.在杆系变形后的位置建立平衡方程,根据节点的平衡条件,将杆系中的某几个未知力用其余未知力表示,此时应用余能原理无需考虑各杆在相邻边界上的力平衡条件,将有条件驻值转化为无条件驻值问题.在算例中假设各杆变形量与内力呈线性关系,即只考虑几何大变形,将算例所得结果与理论值对比可知二者非常接近,故将纯余能原理用于杆系大变形的计算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在杆系结构设计与优化中有效地应用弹性模量缩减法,分别对弹性模量缩减法影响因素、影响规律及其相应参数取值进行研究。研究遴选出构件网格密度、迭代收敛容差、考虑内力项数作为弹性模量缩减法极限承载力分析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比分析了上述影响因素对弹性模量缩减法计算效率和精度的影响规律,并据此给出了各计算参数在杆系结构利用弹性模量缩减法进行极限承载力分析中的合理取值建议。研究表明:杆系结构构件网格宜划分为2~8个单元;收敛容差建议不大于0. 001;平面杆系结构仅考虑弯矩作用便可高精度地求得结构极限承载力,空间杆系结构则建议同时考虑弯矩和轴力作用求解结构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20.
从工程实际需要出发,在可调系杆长度的新型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的方案设计和系杆长度调节范围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行星齿轮机构系杆长度调节装置的传动、结构方案,并对其调节精度,工作可靠性进行了分析论证,为这一机构的开发应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